赤頸鷿鷈

鸊鷉目鸊鷉科動物

赤頸鷿鷈(學名:Podiceps grisegena)為鷿鷈科鷿鷈屬的鳥類,是一種候鳥。分佈於歐洲非洲極北部海岸、亞洲西南部、西伯利亞北美洲北部、中國等地,主要生活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各種水域中。赤頸鸊鷉夏羽頭頂黑色,頭頂兩側羽毛延長和稍微突出,形成短的黑色冠羽;頰和喉灰白色,前頸和上胸栗紅色,後頸和上體灰褐色;翼緣覆羽和翼上外側小覆羽白色,其餘翼上覆羽灰褐色;初級飛羽灰褐色,帶黑色斑點,次級飛羽白色,尾羽黑色;下胸和腹白色,具不明顯的淡灰色斑紋;兩脅白色,具黑褐色端斑。

形態特徵


赤頸鸊鷉以水草做求偶表示
赤頸鸊鷉以水草做求偶表示
赤頸鷿鷈的體長為43~57厘米,體重為1千克左右。它的特點是個體較大,嘴短而粗,基部為黃色,尖端為黑色,虹膜為黑褐色,跗跖也是黑色,僅僅在內側稍微綴有一點黃綠色。夏季和冬季的羽色也不相同,夏季頭頂的兩側羽毛延長和稍微突出,形成黑色冠羽,但比鳳頭鸊鷉的羽冠要短得多,頭頂也是黑色,頰和喉灰白色,前頸、頸側和上胸栗紅色,因此得名,後頸和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尾羽黑色。冬季的羽毛為頭頂黑色,頭側和喉部為白色,後頸和上體呈黑褐色,前頸為灰褐色,下體白色,尾羽黑色,灰褐色的初級飛羽上帶有黑色的斑點,翅膀的前後緣均為白色,飛翔時較為明顯。

分佈範圍


繁殖區域(黃色),冬棲區域(藍色)
繁殖區域(黃色),冬棲區域(藍色)
赤頸鷿鷈共分化為2個亞種,即指名亞種和北方亞種。指名亞種主要繁殖在歐洲,越冬於北海亞德里亞海黑海裏海地中海伊朗東部和非洲北部。北方亞種主要繁殖在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和我國東北地區,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越冬在日本、我國東南沿海、朝鮮、阿留申群島,以及沿太平洋沿岸南至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和沿大西洋沿岸至美國的佛羅里達等地。
我國僅分有北方亞種,繁殖於黑龍江,越冬在河北、福建中部、廣東等地,遷徙期間經過吉林和遼寧。過去也有資料記載指名亞種曾在我國新疆的特克斯河繁殖,但未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生活習性


赤頸鷿鷈
赤頸鷿鷈
赤頸鷿鷈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內陸淡水湖泊,沼澤和大的水塘中,尤其喜歡富有水底植物和蘆葦三棱草挺水植物的湖泊與水塘,也見於水流平穩的河灣地區。非繁殖期則多棲息於沿海海岸及河口地區。平時在白天活動,常單隻或成對活動於水面上,偶爾也結成小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性情機警,行動極為謹慎小心,大多在遠離岸邊的水上活動,一般不到陸地上,活動和休息均在水中。善於游泳和潛水,能在水面下停留很長時間,面臨突然的危險時,大多是通過潛水或游至附近植物叢里匿藏來逃避,一般很少起飛。它的食物主要為各忡魚類、蛙、蝌蚪、昆蟲及幼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等小型水生無脊推動物和脊椎動物,此外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覓食方式主要是通過潛水。

繁殖


赤頸鷿鷈的繁殖期為每年的5~7月,這時鳴叫十分頻繁,發出連續的叫聲,有時象哭泣一樣。求偶時雄鳥和雌鳥在一起游泳,煽動兩個翅膀,然後抬起前身,面對面地直立於水中,兩嘴接觸,同時羽冠豎直起來,然後再分別游開到一邊。營巢於富有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面和水塘中。它的巢也屬於浮巢,建在水草叢中,由水生植物堆集而成。通常置巢於水草叢中。每窩產卵通常為4~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剛產出的卵為藍綠色,隨著孵化逐漸變為銹褐色。卵的大小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產出后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為20~23天。雛鳥為早成性。

遷徙


赤頸鷿鷈春季於3~4月份進行遷徙,秋季的遷徙則在9月末~10月初。遷徙時成對或結成小群,主要沿著河流和海岸進行。

種群現狀


它在我國數量極為稀少。根據水鳥調查的結果,1990年在我國見到1156隻,1992年僅見到574隻。

保護等級


2021年2月1日,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