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江南道的結果 展開

江南道

江南道

江南道,是地方監察區名稱,轄境在長江之南。在唐前期是監察區,非行政區。安史之亂后,隨著藩鎮割據,道和節度使合二為一,成為行政區。唐貞觀元年(627)置,轄境在長江之南,故名,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北帶江,領潤、常、蘇、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饒、撫、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費、夷、溱、播、珍等州,為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治所在越州大都督。

歷史沿革


江南道是唐代的地方監察區名稱,道治蘇州(今蘇州姑蘇區),唐代前期下轄地區相當於今江蘇南部、江西、浙江、湖南及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
江南道
江南道
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
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為15道,即將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遂全國分為十五道,於各道置採訪黜置使,以監督地方州縣的官員,並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江南東道,治蘇州,領潤、常、蘇、湖、杭、睦、歙、明、衢、處、溫、婺、越、台諸州,加上天寶初划自嶺南道福、建、泉、汀四州,共18州。江南西道,治洪州,領宣、饒、撫、虔、洪、袁、郴、江、鄂、吉、岳、潭、衡、永、道、邵、連諸州,共17州。黔中道,治黔州,領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
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三個監察區。
• 江南東道監察區: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置,駐蘇州(今江蘇蘇州市),轄地為今江蘇省蘇南地區、上海市、浙江省全境、福建省大部分地區及安徽省徽州市。乾元元年(758年)撤銷為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和福建道。此後不再設置江南東道。
• 江南西道監察區:駐洪州(今江西南昌市),轄地為今江西省(婺源縣、玉山縣除外)全部、安徽宣城市(績溪縣除外)、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池州市、湖北鄂州市、湖南嶽陽市、長沙市、衡陽市、永州市、道縣、新田、江永、寧遠、江華瑤族自治縣、郴州市、邵陽市和廣東連州市。
• 黔中道監察區: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轄今四川部分,重慶東南,兩湖西部和貴州大部。
江南道
江南道
乾元元年(758年),撤銷江南東道,重新設置浙江東道節度使、浙江西道節度使和福建觀察使。此後不再設置江南東道。撤銷江南西道監察區,以原江南西道區域設置江西觀察使(基本等於今江西省地域),

行政區劃


唐代中期天寶時期開始的

江南東道

州郡治所轄境備註
潤州丹陽郡今江蘇鎮江潤州區今江蘇鎮江、南京(浦口區、六合區除外)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常州晉陵郡今江蘇常州丹徒鎮今江蘇常州、無錫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蘇州吳郡今江蘇蘇州今江蘇 蘇州、浙江嘉興和上海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湖州吳興郡今浙江湖州今浙江湖州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杭州餘杭郡今浙江杭州今浙江杭州市的除 建德市,桐廬、淳安和 蕭山、濱江之外的所有區縣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睦州新定郡今浙江建德梅城鎮嚴州,今浙江建德市、淳安縣和桐廬縣及富陽市的新登鎮、萬市鎮、綠渚鎮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歙州新安郡安徽歙縣徽州,今安徽黃山市和績溪縣和江西婺源縣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越州會稽郡今浙江紹興越城區今浙江紹興及杭州市蕭山區、濱江區。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明州餘姚郡今浙江寧波今浙江寧波(除寧海縣外),舟山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衢州信安郡今浙江衢州今浙江衢州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婺州東陽郡浙江金華婺城區今浙江金華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處州縉雲郡浙江麗水蓮都區今浙江麗水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溫州永嘉郡浙江溫州鹿城區今浙江溫州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台州臨海郡今浙江臨海市今浙江台州及寧波市寧海縣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福州長樂郡今福建福州今福建福州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建州建安郡福建建甌市今福建建甌一帶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泉州清源郡今福建泉州、今福建泉州、莆田、漳州北部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漳州漳浦郡今福建漳州今福建漳州大部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汀州臨汀郡今福建長汀今福建長汀、連城 、寧化、清流、歸化、上杭、武平、永定八縣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為州。

江南西道

州郡治所轄境備註
宣州宣城郡今安徽宣城宣州區今安徽宣城市(績溪縣除外)、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池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饒州鄱陽郡江西鄱陽縣今江西景德鎮市、上饒市( 婺源縣除外)。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洪州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今江西 南昌市。江南西道治所;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虔州南康郡今江西贛州市今江西 贛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撫州臨川郡今江西撫州市今江西 撫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吉州廬陵郡江西吉安市今江西 吉安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江州潯陽郡今江西九江市今江西 九江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袁州宜春郡今江西宜春市今江西 宜春市、 新余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鄂州江夏郡今湖北武漢市武昌今湖北 武漢市武昌。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嶽陽市今湖南 岳陽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潭州長沙郡今湖南長沙市今湖南 長沙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衡州衡陽郡今湖南衡陽市今湖南 衡陽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永州零陵郡今湖南永州市今湖南 永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道州江華郡湖南道縣今湖南道縣、新田、江永、寧遠、江華瑤族自治縣。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郴州桂陽郡今湖南郴州市今湖南 郴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邵州邵陽郡今湖南邵陽市今湖南 邵陽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連州連山郡今廣東連州市今廣東 連州市。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黔中道

黔州黔中郡,轄今彭水、石城、洪杜、盈川、信寧、都濡。
辰州盧溪郡,轄今沅陵、盧溪、漵浦、麻陽、辰溪。
錦州盧陽郡,轄今盧陽、招諭、渭陽、萬安、洛浦。
施州清化郡,轄今清江、建始。
巫州潭陽郡,轄今朗溪、潭陽,
業州龍溪郡(龍標郡),轄今峨山、渭溪、龍標。
夷州義泉郡,轄今綏陽、都上、義泉、洋川、寧夷。
播州播川郡,轄今遵義、芙蓉、帶水、務川、思王、思邛。
思州寧夷郡,轄今務川、寧夷、思印、思王。
費州涪川郡,轄今涪川、多田、扶陽、城樂。
南州南川郡,轄今南川、三溪。
溪州靈溪郡,轄今大鄉、三亭。
溱州溱溪郡,轄今榮懿、扶歡。
珍州夜郎郡,轄今夜郎、麗皋、樂源。
充州(郡闕),轄今平蠻、韶明、東陵、東停、梓姜、辰水。
註:終唐一世,四川貴州一帶始終不是中原王朝控制核心區域,多為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古代少數民族統治,唐在此地使用羈縻制度,設置羈縻州,加上少數民族時反時降,所以唐對這一區域的統治始終不明確,也沒有強有力的地方行政機構,所以黔中道所統州府記載並不詳細。
唐初於黔中道西南部所置牂、庄、琰、應、矩、牢等六州至開元末年已降為羈縻州,所領26縣中有22縣隨之降為羈縻縣,不列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