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叉尾鬥魚的結果 展開
- 鱸形目鬥魚科動物
- 花手巾魚
叉尾鬥魚
鱸形目鬥魚科動物
體形與圓尾鬥魚相似徠。腹鰭有1根分節鰭條特別延長,雄魚鰭條延長尤甚,尾鰭叉形。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彙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艷,且雄魚好牛,是著名的觀賞魚。分佈於長江上游及南方各省。
叉尾鬥魚
學名Macropodus opercuiaris(Linnaeus)
體形與圓尾鬥魚相似。腹鰭有1根分節鰭條特別延長,雄魚鰭條延長尤甚,尾鰭叉形。
中國鬥魚,又名:叉尾鬥魚、兔子魚、天堂魚等等,龍岩人叫“呯朋”,也叫“三斑”。陽江地區叫“頻頻屁”。福建屏南稱之為“乒乓獅”。梅州地區叫“旁皮臘”。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佈地帶屬於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鬥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
越南黑叉尾鬥魚
德國著徠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瑞典人林奈在1758年出版其巨著《自然系統》第10版時首次對叉尾鬥魚做了科學描述,並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拉丁文學名。林奈可能只是見到標本。它首次被引進到西方是在1869年,法國駐寧波的領事館命令一名法國官員帶100條叉尾鬥魚回國。長途跋涉之後,還有22條活了下來,其中的17條給了巴黎著名的育種家卡蓬尼爾,由他成功地進行了繁殖。這是第一種被人工養殖的淡水熱帶魚,從那以後在西方就成為非常流行的觀賞魚,並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天堂魚”。
血紅龍捲貝綠色野生七彩紅尾皇冠紅食人鯧蓋斑鬥魚。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是千百年來生物不斷的演化轉變來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才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至今,褶鰓也正是鬥魚對水流緩慢、溶氧量少的環境適應過程中演化出的一種特殊呼吸器官。在觀賞魚中,褶鰓魚除了鬥魚外還有我們所熟悉的麗麗魚、戰船、馬甲、萬隆等。褶鰓魚之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中其呼吸方式是藉助於呼吸輔助器官,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氣體交換。褶鰓是由魚鰓的第一鰓弓的咽鰓骨及上鰓骨演化而成的一種粘膜組織,其間分佈有豐富的微血管,由於結構複雜也稱為迷鰓,或上鰓器官。鬥魚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就是通過上鰓器官中的大量微血管釋入空氣,並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再通過血液循環帶至全身,從而維持魚體正常代謝。這種特殊的呼吸機制是生物在惡劣的外界環境中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結果,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武器使鬥魚成為一種容易飼養地觀賞魚。
圖片
由於有築巢習性,叉尾鬥魚需要有平靜的水面,只能生活在池塘、水庫、溝渠、稻田等靜水、死水之中。此外對環境倒沒有什麼挑剔的,在溶氧量低的水中也能生存,因為叉尾鬥魚有兩套呼吸器官,除了用鰓吸收水中的氧氣,鰓的后側還有一個特殊的輔助呼吸器官——迷器,上面的毛細血管與空氣接觸時能夠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叉尾鬥魚常常快速地將頭浮出水面呼吸空氣,有時動作過快,甚至躍出了水面,跳到了魚缸外,讓人以為是在自殺。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彙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艷,且雄魚好鬥,是著名的觀賞魚。
和其它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鬥魚以其艷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鬥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魚體長可達5至10厘米。叉尾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至25度的髒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干餌料。性好鬥,不僅互斗,又能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並多放些石塊,為其設置藏身隱蔽之處。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別的魚混養。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彙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艷,且雄魚好牛,是著名的觀賞魚。
分佈於長江上游及南方各省。
雖然許多人養過叉尾鬥魚魚,但是試圖繁殖它的人並不多,所以就沒有注意到它有很奇特的生殖行為。到春天天氣轉暖時,雄魚會游到水面上吸氣,然後沉入水中一邊吹氣一邊吐黏液,形成無數小氣泡,粘在一起浮在水面上。這是雄魚為下一代準備的巢。泡巢築好后,雄魚去找雌魚示威、跳舞、求愛,如果雌魚拒絕其求愛,或者雌魚還沒有成熟,惱羞成怒的雄魚會攻擊她,甚至將其咬死。如果雌魚接受了求愛,雄魚會纏住她,讓她的身體翻轉過來,腹部朝上產卵,雄魚則躺在雌魚下面對卵受精,在受精卵下沉時,雄魚會用口含住,把卵粘到泡巢上。雌魚產完卵以後,雄魚就將其趕走,自己一直守住泡巢,驅趕任何試圖靠近的魚。大約一兩天後,幼魚孵化出來了,暫時住在泡巢中。雄魚還繼續守衛,如果有幼魚掉下來,他會把它拖回巢中。再經過三天,幼魚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雄魚才把它們從泡巢中拉出來。
圖片
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它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且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雖然說這樣,但其對多種非艷麗的小魚比較溫順,例如吃蚊魚等,可以很好的混養。而色彩過於艷麗的魚就要小心,這種魚妒忌心較重,魚兒有可能會被咬死。我試過在養鳳尾魚的缸里加入了吃蚊魚和鬥魚,結果鳳尾魚死了不少,而吃蚊魚卻生活得很好(不排除吃蚊魚所為)。當然,為了避免其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鬥魚和那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中國鬥魚尾巴會生長,當到了一定程度會有藍色的“婚紗”,但同種養殖的中國鬥魚會互咬尾巴,所以“婚紗”很難得的。
中國鬥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養魚愛好者的喜愛。性喜陰,喜隱匿,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深或變淺,所以捕捉到的鬥魚長期在光亮的環境中飼養,身體的顏色會變得暗淡,而野生的鬥魚顏色卻異常鮮艷。在家飼養的朋友可以通過調節光的強度或營造隱蔽環境,使鬥魚恢復原本美麗的顏色。也有人喜歡用白色的容器飼養,長久后使其褪色為“白虎魚”。
(一)飼養水質: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4~31℃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地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不採取混養別的魚,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地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並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盡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圖片
鬥魚在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延續種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類型:泡沫築巢的繁殖方式和口中孵化的方式。繁殖缸的準備:在繁殖前要提前準備好繁殖缸,以30cm×10cm×15cm左右的玻璃缸為宜,在底層鋪入一層乾淨的矽砂,並密密植入牛毛顫、鹿角苔、莫絲、小香菇等水草,以便剛開始交配時為膽怯的雌魚提供躲避的場所。將曝氣處理過的水加入繁殖缸中,保持水溫26~27℃,pH值6.8~7。
泡沫築巢:屬於這種繁殖方式的有泰國鬥魚、蓋斑鬥魚、中國鬥魚等。一般鬥魚在4~8月齡性成熟,可選擇6厘米以上的鬥魚種魚,雌魚要選腹部臌大成熟抱卵的魚只,否則放入繁殖缸會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和傷害。泡巢型繁殖的鬥魚雌雄魚同時發情,可將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雄魚會利用浮水植物做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食空氣,並將鰓中的氣體從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圍製成圓形的泡沫巢。築好浮巢后雄魚便在雌魚周圍翩翩起舞,來展現自己絢麗的色彩博取雌魚的青睞,漸漸雌魚在雄魚的誘導下,游向新建的泡巢。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U”型,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1000粒左右。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后,便可移出雌魚,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入口中,並一粒粒送回泡巢里使魚卵堆疊在一起,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開始耐心細緻地照顧魚卵,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辨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小時后,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直到3天後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遊動了,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餵。
口中孵化:即在口腔中哺育幼魚的方式。屬於此類型的鬥魚有戰狗鬥魚、弗西鬥魚。口孵型鬥魚公魚一般要比母魚發情早,待交配完成後,雌魚會幫雄魚收集沉於水底的卵粒,雄魚則會不時地蠕動嘴巴,以重新排列、調整含在口腔下顎的卵的順序,使口腔能最大限度的融下所有的卵粒,等到雄魚將所有的卵含入口中后,就要及時將雌魚移出繁殖缸,經過10~14天後,仔魚便孵化出來。口孵式繁殖孵化率高,但雄魚體力消耗大,孵化過程中應確保適宜的水質和安靜的環境,以免雄魚吞入嘴中的受精卵。
中國鬥魚在外國十分受歡迎,外國培育了不少漂亮的品種:
圖片 | 說明 |
---|---|
多次精選品種:紅色天堂 | 以長期選擇色澤較紅天堂魚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
多次精選品種:藍色天堂 | 以長期選擇藍斑紋明顯的叉尾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
多次精選品種:黑色天堂 | 以長期選擇色澤較黑天的黑尾叉進行培育繁殖而來 |
白化品種:白兔天堂 | 白化品種,國內已經常見。 |
與圓尾鬥魚的雜交品種 | 雜交品種:與圓尾鬥魚的雜交品種 |
特殊品種:紫色天堂 | 特殊品種:紫色天堂 |
中國野生鬥魚
● ● 人工培育品種
● ● 白化品種
● ● ● ● 白叉尾鬥魚經叉尾鬥魚白化而來,又叫“白兔”,是目前國內較為常見的品種。英文名為Albino paradise fish (白化天堂魚)。
● ● 改良品種
● ● ● ● 紅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改良而來,色彩鮮艷,又叫“彩兔”,在國內較為少見,但在歐美國家的水族店裡很常見。英文名為 Red paradise fish (紅天堂魚)。
● ● ● ● 藍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突出藍色色彩改良而來。國內較為少見。英文名為 Blue paradise fish (藍天堂魚)。
● ● ● ● 黑叉尾鬥魚經野生黑叉尾鬥魚改良而來,黑色更加濃郁,魚鰭延長。英文名為 Black paradise fish (黑天堂魚)。國內幾乎沒有該種出售。
● ● ● ● 圓尾鬥魚經野生圓尾鬥魚改良而來,體色更加鮮艷。英文名為 Chinese paradise fish (中國天堂魚)。
● ● 雜交品種
● ● ● ● 馬蒂斯天堂魚由叉尾鬥魚與圓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 Mattes paradise fish(馬蒂斯天堂魚),又叫Red macropodus(紅長鰭)。
● ● ● ● 紫叉尾鬥魚由叉尾鬥魚和黑叉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 Dark paradise fish (暗色天堂魚)。
中國雖然是這些鬥魚的故鄉,但它們的在國內的地位與在國外相比卻有天壤之別。很多觀賞魚愛好者對中國鬥魚不屑一顧,甚至很多野生鬥魚被作為飼料魚出售。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國鬥魚,喜歡中國鬥魚,同時希望國內的魚友也能培育出漂亮的新品種。
圖片
重慶媒體報道,重慶南岸區一個廢棄水庫因建築施工正在逐漸乾涸,生活在水庫中的上百叉尾鬥魚面臨生存困難。據說這種魚在當地野外很少見,國外有人出高價收購,國內卻不受重視,兩名網友為此發起“救救南岸野生鬥魚”活動,希望能為這些野生鬥魚找個新家……
叉尾鬥魚在野外如此之多,生命力如此頑強,似乎不至於遭到滅頂之災。但是,在1990年,台灣清華大學進行了調查,發現原本在台灣分佈廣泛的叉尾鬥魚(台灣稱為蓋斑鬥魚)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農藥和工業污染等原因竟然已瀕臨滅絕,促使台灣“農委會”在當年8月31日公告將之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予以保護,並實施復育計劃。近年來由於注意到野生叉尾鬥魚特別喜歡吃孑孓(據統計一尾一天能吃300多條孑孓),有助於滅蚊,台灣一些機構有系統地組織小學生繁殖、放養、觀察這種“環保魚”。兒時的玩耍因此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關於叉尾鬥魚研究作者:竹葉連
方舟子日前在《中國青年報》著文,援引重慶媒體稱:據說這種魚在當地野外很少見,國外有人出高價收購,國內卻不受重視,兩名網友為此發起“救救南岸野生鬥魚”活動,希望能為這些野生鬥魚們找個新家……
據我所知,中國最早談得上較全面“研究”這種“鬥士”——中國鬥魚即“叉尾鬥魚”——的,當數上世紀80年代初原西南農學院(今西南大學前身)李文(厾詩書、紅杏野、竹葉連)先生,其成果發表(或轉載)在80年代《西南農學院學報》,《山城綠化》,《中國花卉盆景》,《中國園林》,《農業科技信息》,《中國花卉報》,《中國第二屆花卉博覽會》,《中國環境報》,《西南物質(?)報》,《重慶日報》,《中國第二屆花卉博覽會》……等多家報刊媒體文獻中;並編輯攝製了研究科教文獻紀錄片,在中央電視台多次播出,反響熱烈。
這一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叉尾基礎信息,不僅發掘、開發了被人們長久忽視“遺忘”了的中國本土珍貴魚類資源,摸清楚了它的生活習性、打鬥特色,掌握了它的繁殖特點和條件要求,成功進行了人工繁殖飼養;還追本溯源,將世界觀賞魚研究歷史提前了500年以上,改寫了觀賞魚歷史,一舉登上了世界觀賞魚研究最早紀錄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