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杏壇的結果 展開

杏壇

孔廟建築

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將正殿後移,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徵。

景區介紹


杏壇[孔廟建築]
杏壇[孔廟建築]
杏壇在山東省曲阜市孔廟的大成殿前。相傳此處是孔子講學之處。《莊子·漁父篇》載:“孔子游於緇帷(即黑惟,假託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宋代以前此處為大成殿,天聖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在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於是,“杏壇”,成為教育聖地的代名詞。金代於杏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改造重檐方亭,清代乾隆皇帝題匾。此杏壇方亭重檐,黃瓦朱柱,十字結脊。亭內藻井以細小斗拱裝飾,彩繪金龍,絢麗多姿。亭下有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碑及乾隆“杏壇贊碑”。亭四周有石欄圍護,四方有甬道可通。亭前石爐,雕刻精美,是金代文物。亭四周遍植杏樹,每到春和景明,杏花盛開,燦然如火。孔子後裔六十代衍聖公《題杏壇》詩云:“魯城遺跡已成空,點瑟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杏壇為紀念孔子辦學設教而建造的紀念物,位居殿庭之中,重檐。內用斗八藻井,瓦用黃色琉璃,彩畫用金龍和璽,規格很高。金代始建,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現存建築為明隆慶遺物,高12.05米,闊7.34米,平面正方形,四面敞開,每面3間。

歷史典傳


《莊子·雜篇·漁父第三十一》說:“孔子游於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本來,按晉人司馬彪的註釋,杏壇只是指“澤中高處也”,清代顧炎武也認為《莊子》書中凡是講孔子的,採用的都是寓言的寫法,杏壇不必實有其地。
但一種流行的附會說法卻以為杏壇就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宋時,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增修祖廟,“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故現在的曲阜孔廟實有杏壇。
由此可見,“杏壇”實際是指“孔子講學的地方”,現在也多指教書授人的地方。
孔子講學圖
孔子講學圖
嵩陽書院杏壇 清朝中州著名學者耿介主持倡興嵩陽書院,循孔杏壇講學舊說,在地除地為壇。講學期間壇上古杏樹一株,傳為耿介手植,今石護壇,周匝平台欄桿,恢復舊貌。
孔子杏壇講學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
徒講學,以扶正搖搖欲墜的殿堂,改變“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有教無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國籍,兼收並蓄。這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常,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一棵小銀杏樹栽在壇邊。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樹桿挺拔直立,絕不旁逸斜出,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葯治病,象徵弟子們學成后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此講壇就取名杏壇吧!”此後,孔子每日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禮記大學》云:“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大凡都有道德、學問的追求,即使處於困境,仕途不達,亦能保持操守, 《孟子·盡心上》 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
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徵,位於大成殿前甬道正中,傳為孔子講學之處,壇旁有一株古檜,稱“先師手植檜”。杏壇周圍朱欄,四面歇山,十字結脊,二層黃瓦飛檐,雙重半拱。亭內細雕藻井,彩繪金色盤龍,其中還有清乾隆“杏壇贊”御碑。亭前的石香爐,高約1米,形制古樸,為金代遺物。該壇建於宋代,四周環植以杏,故名;金代又於壇上建亭。明代後期重修,即今日杏壇。

研究考證

“杏壇贊”御碑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
“杏壇贊”御碑
“杏壇贊”御碑
但細細玩味這段文字,其中疑點頗多: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 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托,不可據信。
“杏壇”一名,在先秦文獻中僅見於《莊子·漁父》篇: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孔子)乃下求之,至於澤畔……
司馬彪注云:“緇幃,黑林也。杏壇,澤中高處也。”
明末顧炎武考證認為:《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於後,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
顧炎武以《漁父》為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並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初坐實杏壇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輔。今曲阜大成殿南,本為講堂舊址,漢明帝東巡過孔子宅,曾御此說經。孔道輔擴修祖廟,不欲毀棄,即以瓴甓為壇,環植以杏,而成杏壇。顧氏之論,除去定宋乾興年間建杏壇可商之外,其餘可謂正本清源,實屬不移。
那麼,杏壇究竟建於何年?《曲阜縣誌》指為道輔建於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也指天禧間建杏壇說:
杏壇在宋以前,本為殿廟舊址。宋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監修祖廟,移殿於北。不欲毀其古迹,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再對照《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原文,杏壇初建之年可定於北宋天禧二年。
杏壇[孔廟建築]
杏壇[孔廟建築]

初步結論

孔府杏壇建立過程作如下推算:杏壇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無其實。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時任大理寺丞、宰曲阜、主祠事的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上書,以孔廟卑陋不堪,不足以稱“衍聖公”之威儀,請加修崇。朝廷即“命道輔監督工役”,“詔轉運使以官錢葺之”,並准其所請,用當時建造泰山封禪行宮的剩餘木材,“皆橡樟梗梓之屬”,對孔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廟門三重,次書樓,次唐宋碑亭各一,次儀門,次御贊殿,次杏壇,壇后正殿,”直到天禧二年完工,“自是殿宇益加洪麗”。孔道輔因“增廣殿庭”的需要,將大殿北移,作為正殿,即大成殿。因《莊子·漁父》篇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一語,將原講堂舊基重新改造,“瓴甓為壇,”並在四周種上杏樹,名曰“杏壇”。至於此,杏壇始有實物,而孔子杏壇設教之說,當肇於此。

古人詠句


石香爐無楊奐《謁聖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傑《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雲。”
郭正域《謁聖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謁聖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髮,依樹白雲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辭彙區分


杏林,指中醫學界的代稱。
地方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
基本概況杏壇鎮位於順德西南部,距順德區政府所在地大良街道約13公里,距廣州市約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門108公里。全鎮總面積122平方公里,轄下24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2009年常住人口約12.8萬,流動人口約5萬人。鎮內絕大部分是江河沖積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知名水鄉,水鄉文化氛圍濃郁,榮獲“國家衛生鎮”、“中國民俗文化之鄉”、“廣東省教育強鎮”等稱號。
杏壇[孔廟建築]
杏壇[孔廟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