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腐蝕傷
食管腐蝕傷
食管腐蝕傷是因為誤吞或有意吞服強酸強鹼類腐蝕劑引起的食管損害性傷害。根據病情,多為急性疾病。一般為手術治療,術后後遺症情況恢復較差。
病變程度與腐蝕劑的性質、濃度、劑量和停留時間有關。鹼性腐蝕劑有強烈的吸水性,並有脂肪皂化、蛋白質溶解作用,引起組織液化壞死,病變易向深層發展,穿透力強。酸性腐蝕劑易引起局部粘膜乾性壞死,穿透力較弱,但高濃度的強酸腐蝕劑,也可引起嚴重損傷。
食管腐蝕傷
2度(中度):病變深達肌層,局部潰瘍形成,表面有滲出或偽膜形成,後期常形成瘢痕而致食管狹窄。
1.急性期約l~2周。
(1)局部癥狀:
1)疼痛:腐蝕劑吞入后,立即可出現口、咽、胸骨后或背部疼痛。
2)吞咽困難:主要因懼怕疼痛不敢吞咽,常伴有唾液外溢、噁心等。
3)聲嘶及呼吸困難:當腐蝕劑侵及喉部,出現喉水腫時,可表現聲嘶及喉梗阻癥狀。
(2)全身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情況,表現有發熱、脫水、昏睡或休克等症。
2.緩解期發病l~2周后,全身癥狀好轉,創面逐漸癒合,疼痛及吞咽困難緩解,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輕症者2~3周癒合。
3.狹窄期病變累及肌層者,經3~4周,或更長一些時間,緩解期過後,由於局部結締組織增生,繼之瘢痕收縮而致食管狹窄,再度出現吞咽困難,逐漸加重,輕者可進流質,重者滴水不進,出現脫水及營養不良等全身癥狀。
根據吞服腐蝕劑病史及典型癥狀,診斷多無困難,但要詳細了解腐蝕劑的性質、濃度、劑量及吞服時間。
1.急症病人,應檢查口唇及口腔、咽部粘膜是否有充血、腫脹、粘膜脫落、潰瘍及假膜形成等。可酌情行間接喉鏡檢查,了解喉咽及喉部情況。 2.X線檢查如疑有併發症時,可行X線胸、腹透視及拍片或CT掃描檢查。食管鋇劑X線檢查或碘油拍片一般應於急性期過後進行,可了解病變性質、部位與程度。但疑有食管穿孔者忌用或慎用。對估計可能發生食管狹窄的病人,如第一次檢查結果為陰性,2~3個月內應定期複查。
3.食管鏡檢查是直接觀察食管內受損情況的重要方法。應在適當時機進行,一般在受傷2周後進行第一次檢查,過早有引起穿孔的可能。纖維食管鏡較硬食管鏡更為安全。
1.急性期
(1)應用中和劑:應在受傷后立即服用,超過幾小時后,中和劑已不起作用。鹼性腐蝕劑,可用食醋、2%醋酸、桔汁或檸檬汁漱口或分次少量服用。酸性腐蝕劑,可用氫氧化鋁凝膠或氧化鎂乳劑中和,然後再服用牛奶、蛋清、植物油等。禁用蘇打水中和,以免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有致穿孔危險。
(2)抗生素的應用:儘早給予足量廣譜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3)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可減少創傷反應,有抗休克、消除水腫、抑製成纖維肉芽組織的形成、防止瘢痕狹窄的作用,但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用藥劑量,用量過大,可使感染擴散,並有可能併發食管穿孔。因此,對於嚴重燒傷,疑有食管穿孔者,不宜使用。
作用。
2.緩解期
(1)根據病情輕重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數周,逐漸減量至停用。
(2)急性期過後,可做食管鋇劑X線檢查及食管鏡檢查,了解病損情況。必要時定期複查,以早期發現有無食管狹窄情況,及時處理。
3.瘢痕期對已發生食管瘢痕狹窄的病人,可採用以下治療方法:
(1)食管鏡下探條擴張術:適用於狹窄較輕、範圍較局限者。探條有金屬和硅膠等幾種。在食管鏡直視下,插入直徑適當大小探條,由小到大逐漸擴張。一般每周擴張一次,以達到能較順利進食。
(2)吞線擴張術:有順行、逆行或循環擴張法,多用后兩種方法。適用於多處狹窄或狹窄段較長者。首先行胃造瘺術,逆行方法是經口吞下帶有金屬小珠的粗絲線,從胃瘺口取出,然後連接一大小適當的梭形擴張子,再將口腔一端絲線向上拉,使擴張子逆行由胃進入食管,通過狹窄處進入口腔;循環方法是將絲線兩端與擴張子兩端相連,形成環狀,逆行拉人口腔后再拉胃造瘺一端,使擴張子下行再經食管狹窄處回到胃內,可反覆循環擴張,每周2~3次,逐漸擴大擴張子,對食管狹窄有一定療效。
(3)金屬鈦或記憶合金支架擴張術。
(4)外科手術治療:嚴重狹窄,
上述方法多效果不佳,應採用手術治療。根據病情可採用狹窄段切除食管端端吻合術、結腸代食管術、遊離空腸段移植代食管術、食管胃吻合術、皮管食管成形術等。
食管腐蝕傷是可以預防的,應加強對強酸或鹼性等腐蝕劑的存放管理,容器上要有醒目的標記,最好專人保管,上鎖存放。家庭使用的腐蝕性物質,一定放在兒童接觸不到定地方,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