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骨折

投擲骨折

投擲是一項暴發性的高速度田徑運動。其運動主要發生在肩、肘關節,但需上、下肢及軀幹各關節和肌肉的協同配合。投擲損傷可發生在士兵投彈訓練,標槍鐵餅鏈球等投擲項目以及棒球(投球手)網球等球類項目中。

正文


(圖)圖1
(圖)圖1

病因


損傷多發生在上臂加速期及上臂減速期,由投擲過程中肌肉收縮的不協調及肩、肘關節超常範圍活動所致。

發病機制


(圖)檢查表現
(圖)檢查表現
肱骨投擲骨折多發生在投擲運動的上臂加速期和減速期活動肩關節的肌肉均起於軀幹,止於肱骨的中上段,對上臂近側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如外展外旋肌群(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內收內旋肌群(三角肌、胸大肌背闊肌大圓肌肩胛下肌)的舒縮運動按序進行並協調一致則施加於肱骨近端的由外向內的扭轉力矩產生一均勻的內旋加速度,不僅能獲得較好的投擲效果,且單靠遠側肢體的慣性拉張力,也不易引起肱骨骨折。反之,如果這些肌肉的舒縮運動不按序進行,如在抬舉期上臂尚未達到最大外旋位或在繼續外旋過程中突然強力內收內旋;或肌肉的收縮不同步,如在內收、內旋過程中肌肉收縮不協調,過猛過快,則在肱骨近段產生一巨大的內旋力矩和內旋加速度而遠側肢體內慣性作用跟不上近側肱骨內旋運動則在肩胛帶肌肉止點的下方(肱骨中點下方)產生一巨大的扭轉力矩,此扭轉力矩配合遠側肢體的離心拉張力,則造成肱骨中下段骨折。

臨床表現


肱骨投擲骨折是由扭曲力和拉張力共同作用所致的螺旋形不穩定骨折。其特徵是骨折近側段內旋移位而遠側段外旋移位,造成斷端間的旋轉分離。如患者受傷後為減輕疼痛而將前臂托起抱於胸前,則遠側骨折段的外旋畸形常有部分代償。同時由於上臂肌肉的牽引作用骨折遠段常有上移,造成上臂短縮畸形由於骨外膜僅發生縱形撕裂和掀起,未完全橫斷,故對骨折端的側方移位仍有束縛作用,側方移位不大由於走行於后外側的橈神經在骨膜之外,不容易卡入骨折端,因此神經損傷機會較少但如出現骨折側方較大錯位,骨折斷端骨膜破裂,骨折的尖端可頂於橈神經幹上,致使神經損傷。

診斷


可結合外傷史、癥狀、體征及X線片,但需注意檢查是否有橈神經損傷及其他合併傷的體征。

檢查


X線檢查,可顯示患肢骨折且多呈螺旋形。

治療


(圖)救治
(圖)救治
肱骨投擲骨折是不穩定的螺旋形骨折整復較易而維持對位固定較難。但絕大部分骨折經保守治療可獲良好癒合。小夾板固定簡便易行但需注意定期複查,並注意糾正上臂肌肉牽拉所致的重疊短縮畸形。懸垂石膏固定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本節將作重點介紹。手術切開複位內固定可損害骨折端的血供,並有損傷橈神經的可能,一般不宜採用。肱骨投擲骨摺合並的橈神經損傷,一般屬於受壓及挫傷后神經功能失用或神經軸突斷裂,不需手術治療可自行恢復;只有神經斷裂者需手術修補。在損傷初期較難區別的情況下,應結合骨折情況、癥狀體征及電生理檢查綜合判斷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也有學者對手術探查持積極態度,根據探查情況行神經松解術神經縫合術,同時行骨折內固定治療。
投擲骨折的懸垂石膏固定,能利用其重力牽引對抗肌肉收縮而糾正骨折的短縮畸形,且通過改變腕部吊環的位置和懸帶的長度,調節骨折遠側段的位置從而糾正成角畸形和旋轉移位。具體治療方法:在骨折血腫內麻醉後進行手法整復。因投擲骨折骨外膜多為縱向撕裂,未完全橫斷對骨折端的側方移位仍有束縛作用,因而在縱軸持續牽引數分鐘糾正短縮畸形的同時側方移位一般也能得到糾正因骨折遠側段常有外旋畸形,應注意將其內旋,以糾正旋轉分離。在屈肘90°前臂中立位,用一自腋下至手掌部的長臂石膏管型固定。在腕部橈骨莖突水平分別於前臂橈側、掌側、及背側各做一石膏吊環。先將腕頸弔帶以適當長度穿於中立位(橈側)吊環X線複查,並依骨折端的對線情況調整弔帶長度。骨折遠端的旋轉畸形,可通過改用掌背側吊環予以調整。如骨折遠端過度旋前,則選用掌側吊環使之處於旋后位;如骨折遠端過度旋后,則選用背側吊環使之處於旋前位。疼痛減輕后,即指導傷員進行伸握拳活動促進上肢靜脈迴流,以利消腫。初期X線片複查可能顯示骨折端仍有較大間隙,可鼓勵患者做上臂肌肉的等長收縮訓練,通過肱三頭肌肱二頭肌擠壓的“肌肉夾板”作用,使骨折端更好地複位。患者在傷后2~3周內夜間必須坐位和半坐位休息以維持石膏懸垂牽引作用。2~3周后,可彎腰做肩關節的迴轉活動(中醫“雲手”)。石膏一般固定4~6周,或在3~4周后改用小夾板固定經臨床和X線檢查達臨床癒合后即可拆除固定,行肩、肘關節功能鍛煉。
據作者百餘例的經驗,肱骨投彈骨折絕大部分不需要手術治療在懸吊石膏固定過程中,開始1周複查X線片可能骨折對位不滿意,此時不必急於改用手術治療,應仔細調整懸弔帶位置和長度,並強調患者做上臂肌肉等長收縮鍛煉,在“肌肉夾板”作用下骨折對位大多可達到治療要求(圖1)。

預防


預防投擲損傷的根本途徑是在保持身體各關節(尤其肩、肘)靈活性­-穩定性的基礎上,培養正確的神經-肌肉群組投擲反射,提高其協調性同步性。
1.重視訓練前的熱身活動。
2.掌握正確的投擲動作要領。
3.消除精神緊張疲勞
4.注意訓練后的放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