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7牧師式自行火炮
美國M7牧師式自行火炮
M7牧師式自走炮(M7Priest)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研發的一款自走炮。當它進入英軍服務時,英國人便給它起了“牧師”的稱號。這是因為它擁有一個像講道壇般的機槍手位置,以及沿襲英軍“主教式”自走炮的名字,而英國方面的最終命名方案亦採用了105mmSP牧師型自走炮這個名字。而牧師式自走炮的命名,也奠定日後英軍以神職人員名稱為自走炮命名的傳統,如後來的“司事式”及“修道院長式”自走炮。
美國M7牧師式自行火炮
美國M7牧師式自行火炮
1939年9月,納粹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獲得了大量當時性能比較優越的捷克造47毫米反坦克炮。德國柏林的阿爾凱特公司把這種炮安裝在一號坦克底盤上,設計製造了一個背面敞開的箱形裝甲炮塔,炮塔不能旋轉,但火炮可左右側轉15度。阿爾凱特公司於1939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種自行反坦克炮,實戰使用效果良好。後來,德國又發展了三號突擊炮、“斐迪南”、“獵豹”等火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自行反坦克炮,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由於自行反坦克炮多用於伴隨坦克進攻和作戰,所以又稱“突擊炮”。繼德國之後,蘇、英、美等國也研製發展了與德國相似的突擊炮。
得到戰爭的經驗后,美軍明白到需要一種火力強大的自走炮來掩護步兵作戰。此外,汲取半履帶車裝甲過於薄弱的教訓后,美國當局於是希望把這款自走炮的裝甲加厚,並換上全履帶。而當局亦決定以美國M3坦克的底盤作為該款自走炮的基礎,並命名為T32自行火炮。
經過修訂后,用作製造自走炮的M3坦克底盤加上了一個開放式頂部設計,並架置一座105毫米的榴彈炮,此外還配上一挺勃朗寧機槍。1942年2月,T32自行火炮被更名為M7自行火炮,並開始投入生產。
雖然最早期的M7自行火炮是為了美軍作戰而製造,但根據美國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美國承諾為盟國提供戰爭物資,所以有為數90架的M7自行火炮被運往北非協助英軍第八軍團作戰。而這支英軍部隊最早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使用這批自行火炮,為這款自行火炮進行實戰試驗。後來,M7自行火炮在北非戰場中取得極大成功,英國更因此向美國要求5,500架該炮,但由於要求數量太多,直至戰爭結束時,這個要求也未能全數完成。
然而,初生產的M7自行火炮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早期的M7自行火炮是為美軍而生產,有些部份並不合乎英軍的標準。這意味著美國自用及運往英國的M7自行火炮需要分開製造,從而導致美軍後勤工作更為複雜。這個問題直至1944年,英國把M7牧師式改良出“司事式”才能全面解決。
而在這個時間之前,英軍一直在北非戰場、義大利戰場及諾曼底戰役中使用M7,而在司事式面世后,才把這些M7改良成“袋鼠式裝甲運兵車”。而在美軍部隊中,M7在作戰中取得很大成功。美軍每個裝甲師也配備了三輛M7,為他們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美國總計生產了3,490輛M7,即使在戰後,美軍仍繼續投入使用這款自行火炮。如在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就曾使用這款自行火炮與朝軍作戰。
美國軍方很早就有建立自行炮兵的想法,而且有過將75毫米榴彈炮安裝到輕型坦克上的嘗試。在此基礎上,1941年6月,美國開始將105毫米野榴彈炮裝到M3中型坦克上,以期製成一種自行火炮。開始製成的2輛樣車,稱為T32式105毫米榴彈炮運載車。在阿伯丁試驗場的試驗表明,這種自行火炮的性能很好,主要缺點是缺乏高射武器。
於是,很快在車頂部右上角安裝了一個環形槍架,用以安裝12.7毫米高射機槍。由於這個機槍架的形狀很像教壇,很快它就有了“牧師”的別名。1942年4月,T32正式定名為M7自行榴彈炮,也稱為M7“牧師”(Priest)自行榴彈炮,國內也有人譯作M7“普里斯特”自行榴彈炮。生產廠家為美國機車車輛公司。
M7自行榴彈炮開始時以美國M3中型坦克為底盤,後來改用美國M4坦克為底盤,稱為M7B1自行榴彈炮。其戰鬥全重近23噸,乘員7人,主要武器是1門M2型10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約11千米;輔助武器是1挺12.7毫米機槍;車輛最大速度為42千米/小時,越野速度為24千米/小時。M7自行榴彈炮為頂部敞開式結構,頂部的防護性差。
M7自行榴彈炮的總生產量達4267輛,是盟軍中的第一種重要的自行火炮。它首先提供給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英軍用它來對付德軍掩體中的88毫米火炮,佔有明顯優勢,深得英軍士兵的喜愛。
其後,M7自行榴彈炮參加了義大利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役。不過,英國人更喜歡換裝25磅火炮(口徑為88毫米)的自行榴彈炮。諾曼底戰役后,M7的性能已顯落後,為此,盟軍往往把M7自行榴彈炮的火炮去掉,改裝成裝甲輸送車,稱為“牧師·袋鼠”裝甲輸送車。它和“謝爾曼·袋鼠”、“丘吉爾·袋鼠”一道,構成了二戰後期的不大不小的“袋鼠”群。顯然,這是戰爭中的一種應急的措施,也是“物盡其用”的具體體現。
M7自行火炮第一架M7自行火炮是由M3中型坦克改良而成。為了維持一個模糊的輪廓以便偽裝,美國特意把M7車上的榴彈炮的提升角度限制在35°。1942年5月,在M7自行火炮生產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它又再次被改造,以求把炮彈的上限由24發提升至69發。美國當局打算把7發炮彈安置在車身左側,5發在右側,剩餘的安放在裝甲板下面。此外,M7自行火炮在M3中戰車的基礎下進行了更多的修改,達致和美軍主力戰車M4謝爾曼有著更多的共同性。
M7B1自行火炮這型號是在M4A3中型坦克的基礎上完成改良(主要是提高了裝甲和零件通用性),並在1943年9月至1945年1月完成標準統一,美國更宣布此型號將代替舊有M7自行火炮的生產標準。
M7B2自行火炮這型號主要在朝鮮戰爭中應用。由於在戰爭中,榴彈炮提升角度的限制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美國當局把其提升角度加寬至65°,而機槍的轉動角度也提升至360°。這是因為朝鮮境內目凹凸不平的地理環境,敵人往往在高地進行伏擊,所以才需加寬主炮的提升角度。
袋鼠式裝甲運兵車在M7自行火炮中拆卸主炮而成的裝甲運兵車。為了大量把加拿大士兵運輸往歐洲戰場,英國把被替代的M7自行火炮改裝為裝甲運兵車。此型號除了乘員兩人外,還可另外裝載二十名兵員。總計有102架M7自行火炮改裝成這款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