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音樂
撒拉族音樂
撒拉族音樂(music of Salar nationality)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其餘散居在甘肅、新疆各地,人口69102人(1982年統計)。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信仰伊斯蘭教。撒拉族的民間音樂主要是民歌,可分為“玉爾”、“花兒”、宴席曲和勞動歌曲等4類。
1.“玉爾”“玉爾”是 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一種傳統情歌。因受封建禮教之忌諱和反對,這種情歌在田間、野外、磨房等背人處唱,嚴禁在村宅內演唱。“玉爾”集中反映了 撒拉族青年男女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其中影響較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賽西巴尕》、《皇上阿吾尼》、《艷姑居固毛》等。?
2.撒拉“花兒”:撒拉族人民長期與鄰近各民族和睦共處,走親訪友,趕集赴會,自然促進了民間文學的交流。回族的宴席曲《莫奈何》、《馬五哥》,藏族的民歌,漢族的俚歌小曲,象一股股清泉不斷流入,豐富了撒拉曲。撒拉“花兒”也不例外,但又不失其自己的獨特風格。《孟達令》、《撒拉大令》、《三花草令》、《清水令》、《水紅花令》、《三起三落令》等,高亢嘹亮,婉轉抒情,節奏自由而不鬆散,再加用撒拉語襯句,和其它民族的花兒相比,獨樹一幟,別有風格。?
3.宴席曲:在喜慶婚日里演唱的宴席曲,配以舞蹈,邊舞邊唱,十分生動活潑。突出的有《阿舅日》、《阿里瑪》、《依秀兒瑪秀兒》等。《阿舅日》敘述了一個年僅三歲的尕拉阿吾得悉親生父親被皇上的宦官曼錯日(尕拉的阿舅)所害,便想借打獵為名把曼錯日誘出家門殺死,替父報仇,為民除害故事。有“哈依勒”(號子)撒拉人無論幹什麼活,都喜歡“哈依勒”,藉以鼓幹勁,助興緻,提高勞動效率。象拔草、打碾、打牆、筏木、運木時所哼唱的號子,風格各異,語言樸素簡單,旋律頓挫明快,節奏感極強。且呼眾伴的,有對唱的,有即興編的,有固定唱詞的,有男人唱的,有女人唱的,有男女合唱的。例如打碾時,男男女女對面站成兩排,由長者領首,男子緊跟,婦女在尾。隨著手中揮舞的木枷起落,兩排人一進一退,左右橫移,步伐輕快自如,“哈依勒”聲悠揚婉轉,人們的心情自然變得輕鬆愉快。?
“口細”是 撒拉族唯一保存至今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它小巧玲瓏,長不過一寸,重不到一錢,在古今中外的各種樂器中,大概要算是體積最小的一種了。其音量極弱,隔門很難聽見,音符起伏、跳動也不甚大,但聽起來格外悠揚纏綿,如泣如訴,扣人心弦。?
撒拉族人民喜歡彈“口細”,婦女們更是愛不釋手。在舊社會,封建禮教禁錮了人們的手腳,鎖閉了人們的歌喉,撒拉族人民彈唱歌舞,被視為違教非法,遭到指責和禁止。輕則罰款罰物、鞭打杖笞;重則傾家蕩產,驅逐外鄉。但唯獨吹彈“口細”卻不受任何制約,反而大頌其美,特褒其吉。對此流傳著一段美妙的傳說:?
早先,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哈三、胡才,雙雙陣亡在沙場,其母哈其麥(先知的獨生女)悲傷至極,哭得死去活來,後來聲音全啞了,淚水全乾了,便以“口細”代替,傾訴滿腔的基衷。所以撒拉人吹彈“口細”非但不忌諱,反當“聖行”遵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