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
漢語漢字
氣是漢語一級字 ,讀作qì。此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模擬雲氣的樣子。氣的本義是自然界均勻擴散的第三態物質、食物消化而產生的腸胃氣體。后引申為人體原始的氣態精華能量。由人體原始的氣態精華能量引申為呼吸。由呼吸引申為精神特質,態度,風格;呼吸失控,動怒。也作姓氏。
氣 qì ㄑㄧˋ
氣字的演變
2.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3. 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
4.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5. 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豪氣、怒氣、義氣、英氣逼人、正氣、銳氣、才氣、和氣、勇氣、志氣。
6. 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
7. 欺壓:受氣。
8. 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9. 中醫指某種症象:痰氣、濕氣、氣虛、氣虧、氣堵……
10. 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qì | 名詞 | 雲氣。 | clouds | 《墨子·號令》:“巫祝史與望氣者,必以善言告民,以請上報守。” 南朝宋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斐斐氣幕岫,泫泫露盈條。” 唐杜甫《秋興》詩之五:“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 雲氣 |
蜃氣。 | loop | 《史記·天官書》:“海旁蜄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海上居人……睹城闕狀如女牆雉堞者,皆《天官書》所說氣也。” | |||
空氣。 | air | 《墨子·備穴》:“然炭杜之,滿鑪而蓋之,毋令氣出。” 《列子·天瑞》:“天,積氣耳,亡處亡氣。” 漢王充《論衡·道虛》:“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蓋其口,漆塗其隙,中外氣隔,息不得泄,有頃死也。” 清方苞《獄中雜記》:“牖其前以通明,屋極有窗以達氣。” | 氣壓 | ||
指氣體。 | gas |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三:“自有而無者,化為氣也,如水之耗而干也。自無而有者,變而為質也,如氣之蒸為水也。” | 毒氣,煤氣,沼氣 | ||
氣象。 | weather | 《左傳·昭公元年》:“天有六氣......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 | 氣象 | ||
節氣;氣候。 | solar terms | 《素問·六節藏象論》:“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常以立夏氣至,命廣州刺史行事祠下。” 元耶律楚材《過夏國新安縣》詩:“氣當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三:“三節一氣,積六氣而成時,歲則有二十四氣。” | 天氣,氣候,秋高氣爽 | ||
氣味。 | smell | 《墨子·節葬下》:“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領,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無菹漏,氣無發泄於上,壟足以期其所,則止矣。” 《晉書·樂志下》:“蘭風發芳氣,蓋世同其芬。” 唐李德裕《思山居·清明》詩:“月照一山明,風吹百花氣。” | 香氣,臭氣,泥土氣 | ||
呼吸;氣息。 | breathe | 《禮記·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鄭玄註:“氣,謂噓吸出入也者。” 晉張華《博物志》卷五:“軍祭酒弘農董芬……氣閉不通,良久乃蘇。” 唐張鷟《遊仙窟》:“當此之時,氣便欲絕,不覺轉眼,時復偷看十娘。” | 上氣不接下氣 | ||
聲氣,語氣。 | mood |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寡人夜者聞西方有男子哭者,聲甚哀,氣甚悲,是奚為者也?寡人哀之。” 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喜)五月初至此,自言為合下所知,辭氣激揚,面有矜色。”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二公酹酒祝之,詞氣慷慨,士百其勇。” | 聲氣,語氣,詞氣 | ||
景象;氣氛。 | atmosphere | 《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晉王羲之《蘭亭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唐杜甫《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 氣氛,天朗氣清 | ||
指社會風氣和習俗。 | 《禮記·樂記》:“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呂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濫之音出,則滔盪之氣邪慢之心感矣。” | 風氣 | |||
指人、物的屬性或一地的天然特點。 | 《易·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晉陸機《辨亡論》上:“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 唐韓愈《送廖道士序》:“郴之為州,在嶺之上,測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中州清淑之氣,於是焉窮。” | ||||
中國古代哲學概念。主觀唯心主義者用以指主觀精神。 | 《孟子·公孫丑下》:“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宋代及以後的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氣”是一種在“理”(即精神)之後的物質。 宋朱熹《答黃道夫》:“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 明何景明《內篇》之二十:“氣者,形之御也。氣以神動,形以氣存,不存而存,故曰難老。”樸素唯物主義者則用以指形成宇宙萬物的最根本的物質實體。 | 浩然之氣 | |||
命,命運。 | 宋蘇舜欽《高山別鄰幾》詩:“高山扶層巔,下與地盤結,氣貫不變移,澤枯乃朽裂。” | 氣數,福氣 | |||
指人的元氣,生命力。 | 《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彊體適腹而已矣。” 宋周密《齊東野語·王魁傳》:“積久為寒中洞泄,氣脫肉消,飲食不前而死。” 清薛福成《援越南議中》:“務使越人氣壯力完,不遽折而入於法。” | 元氣,氣虛 | |||
指精神狀態,情緒。 | 《莊子·庚桑楚》:“欲靜則平氣。”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當今諸侯無異心,百姓無怨氣。”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措之於其躬,體安而氣平。” | 怨氣,勇氣,朝氣 | |||
特指勇氣;豪氣。 | courage | 《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唐韓愈《送張道士序》:“臣有膽與氣,不忍死茅茨。” | 勇氣,一鼓作氣 | ||
氣色;表情。 |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則見,長而愈騫,涵而揉之,內外完好,色夷氣清,可畏而親。” | 氣色 | |||
指氣惱、不愉快的情緒。 | |||||
氣派;氣概。 | lofty quality | 《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唐杜甫《壯遊》詩:“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 明李贄《與友人書》:“顧沖庵氣欲蓋人,而心實能下人。” | 氣概,氣吞山河,氣度不凡 | ||
義氣。 | personal loyalty | 《陳書·章昭達傳》:“昭達性倜儻,輕財尚氣。” 《新唐書·楊炎傳》:“炎美鬚眉,峻風宇,文藻雄蔚,然豪爽尚氣。” 元劉祁《歸潛志》卷二:“雅尚氣任俠,不肯下人。” | 義氣 | ||
氣焰;權勢。 | 《明史·丁瑄傳》:“沙縣佃人鄧茂七素無賴,既為甲長,益以氣役屬鄉民。” 清薛福成《贈廣西巡撫壯節鄒公行狀》:“然公自負其能,見世之陋庸闒茸不事事者,無貴賤,壹以氣陵之,不為禮。” | 氣焰 | |||
指作家的氣質或作品的風格,氣勢。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風骨》:“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 宋秦觀《韓愈論》:“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元裕之七言古詩,氣王神行,平蕪一望時,常得峰巒高插濤瀾動地之概,又東坡后一能手也。” | 氣勢,氣質 | |||
指文風。 | 《宋書·謝靈運傳論》:“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原大變太元之氣。” 唐韓愈《王公墓誌銘》:“公所為文章,無世俗氣。” | 俗氣 | |||
作風;習氣。 | 官氣,嬌氣 | ||||
中醫學術語。指脈氣和營衛。 | 《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獸病,灌而行之,以節之,以動其氣。” 鄭玄註:“氣,謂脈氣。” | 脈氣 | |||
指脈氣和營衛方面的病象。 | 《敦煌曲子詞·定風波》:“風濕傷寒脈緊沈,遍身虛汗似湯淋。此是三傷誰識別?情切,有風有氣有食結。” | 濕氣,痰氣 | |||
指氣功。 |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羅浮生)或散發箕踞,久之用氣上攻,其發條直如植。” | 氣功 | |||
指效力,作用。 | 《呂氏春秋·審時》:“是故得時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氣章。百日食之,耳目聰明,心意叡,四衛變彊。” 高誘註:“氣,力也。” | ||||
用來抽氣或壓縮氣體的泵。 | 氣泵 | ||||
積聚著天然氣的地層。 | 氣層 | ||||
動詞 | 嗅,聞。 | 《禮記·少儀》:“洗盥執食飲者勿氣。” 孔穎達疏:“謂不鼻嗅尊長飲食也。” | |||
氣惱;生氣。 | angry | 唐韓愈《劉統軍碑》:“德宗之始,為曲環起;奮筆為檄,強寇氣死。” | 生氣 | ||
使人生氣。 | 氣人 | ||||
謂欺壓。 | 受氣 | ||||
形容詞 | 形容人精神振作、氣勢威武。 | 雄赳赳,氣昂昂 | |||
形容非常生氣的樣子。 | 氣沖沖,氣鼓鼓 | ||||
脾氣暴躁,氣勢很盛。 | 氣粗膽壯,財大氣粗 | ||||
因疲勞、空氣稀薄等原因而呼吸短促。 | 氣短 |
【甲組】“氣(簡)”字形演變流程圖
“氣(簡)”是象形字。甲骨文用三橫來表示雲氣(甲組圖1),上下兩橫較長,中間一橫較短,與“三”字甲骨文三橫等長有別。西周金文(甲組圖2)沿襲甲骨文形體,春秋時大概是為了更加突出與“三”字的區別,而將“氣”字上部一橫彎曲。戰國文字(甲組圖4-6)時又將下部一橫彎曲,同時還出現了兩種異體,使“氣”字變為從大、氣聲和從火、既聲的形聲字。秦代文字基本沿襲戰國文字作“氣”的寫法。漢代及以後文字形體變化不大。
繁體的“氣”是形聲字。《說文》小篆(乙組圖1)正體為從米 ,氣聲;《說文》小篆(乙組圖1)的第一個或體是從米(乙組圖2),既聲;第二個或體是從食(乙組圖3),氣聲。本義是贈送(糧食),這種意義讀xì。《說文》:“氣,饋客芻米也。” 《左傳·僖公十五年》:“是歲晉又飢,秦伯又氣之粟。” “氣(簡)”和“氣”本是兩個不同的字。甲骨文“氣(簡)”字作“三”形,像雲層之形,本義是雲氣,泛指氣體。但是在古籍中往往不用“氣(簡)”字,而是借用“氣”字表達雲氣之義。此種意義的氣讀qì 。“氣”既常表達此義,它的本義就用“餼”字表示。“餼”是在“氣”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在“氣”的右側加形符“食”而形成的,“氣”和“餼”是古今字的關係。新中國成立后簡化漢字時,表示雲氣意義的“氣”被廢棄,重新恢復了它的古體“氣(簡)”。“餼”字被簡化為“餼(簡)”,運用的是偏旁簡化的方法。 “”被作為“餼”的異體廢棄掉了。
【乙組】“氣”字形演變流程圖
“氣”後來引申泛指一切氣體,如“空氣”、“霧氣”、“氧氣”、“水蒸氣”等。呼吸是維持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動,吸人的是新鮮空氣,呼出的是體內的濁氣,所以“氣”又指呼吸的氣息,如“氣喘吁吁”、“氣急敗壞”等詞中的“氣”。地上的水汽蒸騰上升形成雲,雲氣聚集則降下萬物賴以生存的雨水,還有時而柔和時而狂暴的風,一刻也不停的呼吸,我們無時無處不能感到氣的變化流動,天涼了,是空氣變冷了;氣體流動,帶來了遠處鮮花和青草的芬芳氣息,所以“氣”還引申出天氣、氣候、氣味等含義。
字頭 | 小韻 | 聲符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擬音 | 聲調 | |
---|---|---|---|---|---|---|---|---|---|---|
上古音系 | 氣 | 氣 | 隊 | kʰɯds | ||||||
廣韻 | 氣 | 氣 | 去既 | 溪 | 微開 | 八未 | ||||
蒙古字韻 | 氣 | k'i | 去聲 | |||||||
中原音韻 | 氣 | 氣 | 溪 | 齊微齊 | 齊微 | 去聲 | ||||
洪武正韻 | 氣 | 器 | 去冀 | 三霽 | 齊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氣 | 氣 | 曉 | 幾 | 第三幾紀記 | 陰去 |
字形對比
氣
康熙字典
氣
【辰集下】【氣字部】氣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0
又與人物也。今作乞。
又《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氣。氣為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為求乞字。氣、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又《六書正譌》氣,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氣必用氣。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氣、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
(氣)〔古文〕《唐韻》去旣切《集韻》《韻會》《類篇》丘旣切,音氣。《玉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為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又《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注》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又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台,望元氣。《注》元氣,天氣也。
又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又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注》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又《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注》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為五氣。
又《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又《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注》平旦為朝霞,日中為正陽,日入為飛泉,夜半為沆瀣,與天地黃為六氣。《王逸·楚辭注》《陵陽子明經》春食朝霞,日欲出時黃氣也。秋食淪隂,日沒已後赤黃氣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南方日中氣也。幷天地黃之氣為六氣。
又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三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為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為節氣,謂月初也,一為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又歷家有氣法。《司馬彪·續漢書》氣之法,為室三重,塗亹周密,布緹幔室中,以木為按,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內端,案歷而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又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注》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掛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又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又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又《唐韻》《集韻》許旣切。與餼、䊠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又葉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又葉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眾疾之日歇。
國際音標 tɕʰi˥˧ 日語讀音 IKI
客家話 [客英字典] hi5 [寶安腔] hi5 [台灣四縣腔] hi5 ki5 [陸豐腔] hi5 [海陸腔] hi5 ki5粵語 hei3潮州話 ki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未韻 去聲 氣小韻 去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沒部 ;王力系統:溪母 物部 ;
韻書 上古音 中古音
力氣、氣象、生氣、名氣、香氣、空氣、才氣、閉氣、大氣、正氣。
灰心喪氣、一鼓作氣、迴腸盪氣、紫氣東來、少氣無力、心平氣和、喜氣洋洋、平心靜氣。
引申
“元氣”,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元,通“原”,“始也”(《說文》),指天地萬物之本原。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元氣學說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世界觀,其產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於戰國時期宋鈃、尹文的“心氣說”(即“氣一元論”),發展干東漢末年王充的“元氣自然論”及北宋張載所倡之“元氣本體論”。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等現象。
氣化學說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並
對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中國哲學史上:先秦道家把道看作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根源的最高哲學範疇,屬於形而上層次;氣只是一種構成萬物始基的物質材料的自然哲學範疇,屬於形而下層次。稷下學派在《管子·內業》等篇中,改造了老莊的哲學體系,認為道就是精氣,從而明確提出以精氣為化生宇宙萬物的元素和本源的思想。西漢時期,元氣論逐漸興起,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元”的哲學論點,《春秋繁露·重政》說:“《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 “天地成於元氣,萬物乘於天地。”但仍認為元氣由道產生,這是老莊哲學思想的延續。元氣一元論始於兩漢之際的讖(chen `)緯之學,《帝王世紀》上說:“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河圖括地象》說:“元氣無形,洶洶隆隆,偃者為地,伏者為天。”東漢王充吸取了緯書“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及其分離,清者為天,濁者為地”(《論衡·談天》)的積極思維成果,將元氣視作天地萬物的最後根源,從而把緯書的神學元氣論改造成為自然主義的元氣論,他也成為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以氣為最高範疇來構建哲學思想體系的哲學家。
元氣學說作為一種自然觀,是對整個世界的總體認識。故元氣學說在對人地萬物的生成和各種自然現象出了即不同於西方唯物主義又不同於唯心主義的解釋。是中國特有的世界觀
元氣論對中醫學、氣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