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佛教學院

四年制本科佛教高等院校

河南佛教學院是2005年5月經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宗函[2005]191號)、河南省政府宗教事務局(豫宗[2005]52號)批准,由社會捐資興建、河南省佛教協會主辦,受河南省宗教事務局行政領導的四年制本科佛教高等院校。

學院簡介


河南佛教學院所在地位於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山腹地、淮河源地、佛道聖地的河南省桐柏縣龍潭河景區。這裡青山環抱、綠水蜿蜒,生態完好、環境幽雅,為天然的學修道場。桐柏是著名的盤古之鄉、淮河源地、佛道聖地、革命蘇區,又是全國文明、衛生、園林、生態宜居縣,文化積澱深厚。
其是佛脈深廣,為佛教禪宗臨濟宗白雲系發祥地,有“桐柏山和尚遍天下”之說,自古禪寺林立、高僧輩出,現有大小寺院20餘座,信眾廣布,區內桐柏山法冠峰,酷似彌勒佛坐像,學院主建築群就座落其懷抱之中,彰顯著殊勝的法緣。此地毗鄰縣城、交通便利,滬陝高速、焦桐高速、寧西鐵路、312國道穿縣境而過,距南陽機場1小時車程、武漢機場2.5小時車程、新鄭機場3小時車程。
規劃用地面積25平方公里,以龍潭河水庫流域及外延各山系、水係為重點,分為佛學教育區、佛教文化展示區、佛教文化活動中心、佛教文化民俗展示區、佛教禪修區等五大區域。總體設計於2004年由復旦大學設計院完成。第一期工程始於2006年6月,2010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總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總投資約2億元。建築形式為仿盛唐風格並與山勢風貌相應,包括教學中心區、佛教實踐區、行政區、生活區、佛教文化交流活動區五個區域,能滿足佛學專業200名在校生學修和舉辦有關培訓班及佛教文化活動需要。是年11月,佛學專業開始招生,按照教學大綱,啟動各項工作。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傳印長老題寫了院名和“事無避難,義不逃責,知止趣道,日新其德。”的佛學系系訓(后被確定為院訓)。在校生待遇參照同類宗教院校標準,免收食宿、書籍學雜、僧裝被褥等費用,並按月發給一定數量的生活津貼,依據有關規定報銷醫療費用、發放獎學金,對參與勤工儉學與專業實踐活動者,予以相應獎勵。畢業生原則上實行“哪來哪去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針,對自主擇業、續讀深造者予以支持、推薦和幫助。

教學設施


藏經閣

學院圖書館。首層為佛教文化展覽廳。三至六層藏有佛法經律論三藏典籍及文史科哲等各類圖書。二層禪堂,是瑜伽行者靜修之地。

圓通殿

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因觀音菩薩玅智圓滿周遍、通達無礙故曰圓通。

接引殿

此殿供奉西方極樂世界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願,成就凈土世界接引十方有情離苦得樂,予眾生生命以終極關懷。

藥師殿

此殿供奉東方凈琉璃世界三聖:藥師琉璃光如來、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藥師佛發願為眾生解除病苦,滿眾生祛病延壽現世之願,故又稱大醫王佛。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採用古代中國禮制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帶石欄桿須彌座式台基重檐廡殿。是僧眾朝暮課誦、講經說法的神聖場所。殿內供奉法身佛毗盧遮那佛,與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天王殿

殿內供奉慈氏(彌勒)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同為印度瑜伽行派創始人。此處供奉的天冠彌勒,是印度廟宇和唐代叢林見的風格

彌勒佛

大肚包容 笑口常開 廣迎十方來客。

三門殿

三門殿 寓意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 經幢:兩幢分刻完一整部《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院訓


事無避難,義不逃責
知止趣道,日新其德

辦學理念


融學修於生活,使學僧自由思考,積極實踐,勇敢承擔,擁有健康之身心、獨立之思想、崇高之品行、完善之僧格!

培養目標


適應現代弘法要求、培養佛教學術人才、佛教修學實踐人才、佛教文化藝術人才、國際佛學交流人才、佛教專業教學人才、寺院高級管理人才

師資陣容


師資力量是教學品質的保障,是形成學院特色和優勢的關鍵,是教學理念保持長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我院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遵照佛教教育自身特點,順從時代精神,聘請教內外優秀人才組成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組建教師團隊時,我院堅持以德為本、才學廣博的人才理念,並以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尊重教師的個人優勢,以兼容並包、海納百川的胸懷廣納良才。
學院的師資隊伍中,包括戒德清凈、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出家僧侶,也有專業知識深厚、學修兼備的在家教師。除了常住學院的老師之外,還對外聘請海內外高僧大德,以及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作為學院的客座老師,形成強大的外聘教師陣容。他們定期來校授課,指導學僧修行實踐,或者開設專題課程。
作為當代的佛教學院,除了在佛學上要有精深造詣,還應把綜合素質、文化修養的培養放到重要位置。我院也開設了佛教英語、書畫、體育、武術等公共課程,並配備了包括劍橋等世界知名院校畢業的優秀教師,普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同時,積極邀請教內、外有識之士作為學院的榮譽教師,來院開設講座,促進交流,以拓寬學生視野,增長見聞,形成系統的思想體系。

2021年招生簡章


河南佛教學院,坐落於豫、鄂兩省交界處的淮河之源、佛道聖地——河南桐柏山龍潭河景區,這裡群山環抱,植被豐富,原始生態保存良好,佛教歷史淵源深厚。學院佔地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
河南佛教學院於2005年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河南省政府宗教事務局批准,由慈善家王國全先生捐資興建,河南省佛教協會主辦並直接管理,受省宗教局領導的佛教高等院校,面向佛教界和社會招生。
學院旨在繼承佛教傳統精神,培養適應現代弘法需求的優秀佛教人才,推動佛教學術研究,促進國際佛學交流,宏揚優秀佛教文化藝術,服務新時代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
學院內設院務辦公室、教務處、法務處、佛教活動中心、後勤處等管理機構,擁有先進的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的圖書資料、舒適的學修環境,配套設施完善,行政後勤保障有力。
現開始2021年的招生工作,本年招生分為男眾本科班、女眾本科班。
(一)招生名額
男眾、女眾共50名。
(二)學制
四年
(三)課程設置
1. 佛學課程:基礎佛學、印中佛教史、戒律學、三論宗、唯識宗、天台宗、賢首宗、禪宗、凈土宗、南傳佛教概論等;
2. 社會文化課程: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文獻學、古代漢語、寫作、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宗教學、政治、法律、英語、梵語、巴利語、書畫等;
3. 實踐課:計算機、太極、梵唄等。
(四)報名條件
1.年齡18至35周歲(有明顯特長,或具備大學以上學歷者,可適當放寬);
2.具有高中、中專或中級佛學專業畢業以上學歷;
3.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無殘(隱)疾及傳染病或精神病,無不良嗜好;
4.無犯罪記錄、遵紀守法、信仰虔誠、品學兼優,嚴持律儀並能念誦五堂功課。
5.出家僧尼報名入讀,需寺院證明、簽字、蓋章。在家眾報名入讀須有父母或監護人簽字手續。
(五)報名時間
自簡章發布之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
(六)報名方式
報考者須將身份證、學歷證件(複印件)及體檢表(包括澳抗檢查)、近期二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相片4張、報名電子表格(須認真如實填寫)發送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七)考試事項
入學考試時間:2021年9月1日。
考試地點:河南佛教學院。
考試科目:佛學常識、語文。
開學時間:2021年9月10日。
(八)報考費用
考試期間食宿由河南佛教學院負責免費安排,考生路途費用自理。
(九)錄取和入學
凡經資格審查和考試合格者,由河南佛教學院發給招生錄取通知書;入學按錄取通知書要求辦理。
(十)在校生待遇
參照同類宗教院校在校生待遇,為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在校期間食宿免費;免收學雜費、書籍費;按月發給一定數量的生活津貼;依據本院規定報銷醫療費用;對學修俱優者提供獎學金;支持學僧參與勤工儉學和專業實踐活動。
(十一)畢業去向
原則上採取“自主擇業”的方針,本科畢業生本院予以協助推薦,由用人單位按本科待遇安排工作,也可推薦出國繼續深造。

報考指南


常見招生問答
問:年齡上有什麼限制嗎?
答:報考的善友需年滿18周歲,原則上不超過35歲,若有特殊情況可酌情放寬年齡。
問:請問如何報名?
答:請參考招生簡章。
問:該怎麼來河南佛教學院?
答:河南佛教學院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最近的機場是南陽機場。除當地的桐柏火車站外,鄰近的火車站還包括信陽和南陽。從信陽火車站附近的宏運長途汽車站可坐中巴到桐柏縣城,早班車6點發車,末班車晚7點,車程約1.5到2小時。從南陽火車站對面的南陽汽車站坐長途車到桐柏縣車程約2.5到3小時。到達桐柏縣后,汽車站和火車站外均有計程車可送達在桐柏山上的佛學院教學區,價格30-40元。
問:從學院畢業后的去向如何?
答:河南佛教學院提供由國家宗教事務局認可的四年制本科佛教教育,畢業后頒發由佛教協會認證的本科畢業文憑。出家僧眾原則上回原寺院繼續修學,學業優秀者可以選擇留校服務,報考本院或其他高等佛教院校研究生,或者在本院實修部常住修學。佛學院將為學僧畢業選擇提供指導、推薦等服務。
問:在學院學習,可以有娛樂活動嗎?
答:作為專業的佛學修學,我們的學員在校期間,除必須遵循自己所受的律儀戒(比丘戒、沙彌戒等)外,還須遵守學院相關的紀律規定。這些規定包括不在學習時間和大眾休息時間內串寮、娛樂,不在非休息日私自下山,瀏覽非學修相關網站等等。但並非學院生活即是枯燥的青燈黃卷伴古佛,我們也開設有豐富的文體活動,包括周末佛教電影賞析、茶會、辯論賽等並且組織有參學等活動。我們希望最好的生活方式即“以法自娛”。
問:我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和別人交往,希望遠離塵囂,在佛門中找到寧靜,佛學院是我的理想去處嗎?
答:我們期望佛學院的學生能夠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智,能夠融入自己所在的團體,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能夠以積極陽光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挑戰,並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消極地逃避社會,逃避現實。大乘佛子只有具備開放健全的心智,有效對治自身煩惱,才能擔當為眾生解惑釋疑、幫助眾生走向解脫的莊嚴與神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