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大蔥

山西省晉城市傳統名菜

燒大蔥是山西省晉城市的一道傳統名菜,以大蔥為主料烹制菜肴,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吃來絕無蔥的異味,是冬季時令理想的餚饌。

風味特點


燒大蔥
燒大蔥
燒大蔥是山西小吃菜譜之一,以大蔥為製作主料,燒大蔥的烹飪技巧以燒菜為主,口味屬於蔥香味。燒大蔥的特色:此菜色澤金黃誘人,湯鮮蔥香,配上鮮荔枝,使口味咸鮮香中有甘甜微酸。
此菜色澤金黃誘人,湯鮮蔥香,配上鮮荔枝,使口味咸鮮香中有甘甜微酸。

原料


主料:大蔥1000克
輔料:荔枝200克 豬肉(肥瘦)200克 蝦米20克
調料:豬油(煉製)15克 料酒25克 姜15克 白砂糖15克 大蒜(白皮)25克 醬油20克 鹽6克 植物油50克

做法


1. 大蔥取白切5厘米長的段,用開水氽一下撈出;
荔枝
荔枝
2. 蔥白段入七成熱油鍋炸成金黃色,再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 荔枝去皮、核,取肉;
4. 豬肉洗凈,切絲;
5. 炒鍋上旺火加熟豬油燒熱下姜、蒜絲、肉絲炒熟下入料酒、醬油、白糖、鹽、高湯250毫升,燒開去浮沫,倒在大蔥碗內;
6. 把荔枝肉擺在大蔥的周圍,撒上海米入籠蒸15分鐘;
7. 原湯倒入鍋中,大蔥扣入湯盤內,原湯勾入水澱粉成米湯芡,澆在大蔥上即可。

製作提示


豬油
豬油
1. 大蔥入開水焯兩次,為的是去大蔥的異味,經氽過的大蔥易碎散,油炸時要用大火熱油,待炸定形后再推動,保持蔥段完整。
2. 裝碗后,蒸制的時間不能長,防止蔥段泥爛,失去形美。大蔥要選用巴公(晉城一鎮)的大蔥才能突出山西風味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750克。

歷史文化


豬肉
豬肉
燒大蔥是晉城風味佳肴之一,世代相傳,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戰國時期,趙國將領廉頗對文官藺相如為上卿不滿,經常尋釁鬧事,藺相如則善自謙抑,相忍為國。廉頗得知藺相如之所以每每相讓,是以社稷為重,深受感動,遂負荊請罪,藺相如則以酒宴相待,表示將相和好。僕人為將相言歡而倍感高興,忙亂中不慎將一道做好的菜打翻,無法擺宴。情急之時,忽見案板上放著大蔥,靈機一動,把大蔥切段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加調料吊湯,送上宴桌。將相食后,無不為之獨特的風味而叫好。燒大蔥因此而得名,世代相傳不衰,是晉城人喜歡的傳統名餚。

營養價值


大蔥
大蔥
大蔥: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主要在綠色蔥葉中含有)、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生蔥像洋蔥、大蔥一樣,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會刺激胃液的分泌,且有助於食慾的增進。同時與維生素B1含量較多的食物一起攝取時,維生素B1所含的澱粉及糖質會變為熱量,而提高恢復疲勞的作用。蔥葉部分要比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維C及鈣。蔥中含有相當量的維生素C,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痴獃的作用。經常吃蔥的人,即便脂多體胖,但膽固醇並不增高,而且體質強壯。蔥含有微量元素硒,並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蔥含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髮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腥膻等油膩厚味菜肴中的異味,產生特殊香氣,並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揮發性辣素還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統排出時能輕微刺激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作用。是治療感冒的中藥之一。蔥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如果與蘑菇同食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荔枝:荔枝所含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中含有一種有降血糖作用的物質,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適宜;荔枝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豬肉(肥瘦):豬肉是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后肉味物別鮮美。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蝦米:蝦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

適合人群


大蔥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腦力勞動者更宜;
2. 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另外蔥對汗腺刺激作用較強,有腋臭的人在夏季應慎食;表虛、多汗者也應忌食;過多食用蔥還會損傷視力。
荔枝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適合產婦、老人、體質虛弱者、病後調養者食用;貧血、胃寒和口臭者也很適合;
2. 糖尿病人慎用荔枝,陰虛火旺、有上火癥狀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癥狀,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荔枝含有單寧、甲醇等,多食容易生內熱,患有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
豬肉(肥瘦)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濕熱痰滯內蘊者不宜食;肥胖、血脂較高、高血壓者不宜多食或忌用;外感病人亦不宜食。

食療作用


大蔥食療作用:
蔥味辛、性溫;
能通陽活血、驅蟲解毒、發汗解表;
主治風寒感冒輕症、癰腫瘡毒、痢疾脈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對感冒、風寒、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痢疾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荔枝食療作用: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
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
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
豬肉(肥瘦)食療作用:
豬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營養成分


能量1441.7千卡 維生素B61.6毫克 蛋白質55.38克 脂肪93.02克 碳水化合物121.48克 葉酸141.02微克 膳食纖維25.72克 膽固醇278.95毫克 維生素A163.7微克 胡蘿蔔素693微克 硫胺素1.27毫克 核黃素0.77毫克 煙酸15.81毫克 維生素C114.35毫克 維生素E2.04毫克 鈣788.32毫克 磷830.2毫克 鉀2108.74毫克 鈉4706.84毫克 碘16.98微克 鎂306.82毫克 鐵14.58毫克 鋅8.65毫克 硒42.59微克 銅1.31毫克 錳4.6毫克
燒大蔥
燒大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