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碩
相聲表演藝術家
殷文碩,是相聲表演藝術家,曲藝理論家,曲藝教育家。原名殷昊,北京人,回族。誕辰:1943年、農曆癸未年,逝世:1993年、農曆癸酉年。
殷文碩六十年代曾向劉寶瑞學習相聲表演,1970年調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工團任相聲演員兼創作員。自1978年以來,他整理出《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和《傳統相聲總目》。1984年初,他整理的《劉寶瑞表演單口相聲選》由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全書四十萬字,受到讀者和曲藝界好評。他整理的《相聲師承關係總表》,為相聲藝術的研究作出了貢獻。1989年以後,殷文碩開始表演單口相聲。
《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傳統相聲總目》《劉寶瑞表演單口相聲選》
殷文碩師從“單口大王”劉寶瑞,1970年調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工團任相聲演員兼創作員。自1978年以來,他致力於挖掘整理單口相聲的工作,到1982年底,他搜集到劉寶瑞單口相聲一百多段,其它傳統相聲近百段,並整理出《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和《傳統相聲總目》。他整理的《相聲師承關係總表》,是經過親自尋訪,認真考證,詳細記錄,把相聲界語焉不詳的歷代師承淵源整理清楚了,包括自清末相聲誕生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師承八代,傳藝八百多人,對其中的五百九十人的生平,別名,藝術特色等,都作了簡要註解,為相聲藝術的研究作出了貢獻。1989年以後,殷文碩開始表演單口相聲。
1990年7月,在遼寧電視台錄製了《君臣斗》,此外,還在北京電視台錄製了《殷文碩單口相聲欣賞晚會》,在中國唱片總公司,國際音像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錄製出版了《單口相聲集錦》,《笑話集錦》等錄音帶,錄像帶三十多盤。1984年開始,殷文碩在新疆大學中文系開設了曲藝理論課,並任兼職講師,寫出了《曲藝概論》,《曲藝的美學價值》等約三十萬字的教材。
1989年又成為新疆大學的客座教授,發表了《新疆曲藝縱橫談》,《新疆相聲的傳入》等論文。
劉寶瑞先生與愛徒殷文碩
殷文碩的第二點貢獻就是1990年在遼寧電視台錄製了整套的《君臣斗》,《君臣斗》這個八大棍原名《滿漢斗》(我所接觸過的老藝人如劉立福、鍾吉銓等都叫這個名字),解放后屢次改名,劉寶瑞的版本定名為《金殿鬥智》。很多老藝人都擅長表演這個節目,如李德鍚、張壽臣、劉奎珍、馮立鐸(據說馮立鐸晚年有錄音,被私人收藏了)、陳湧泉(陳先生有很多版錄音,但表演的只是片段)。現在網上都在遺憾劉寶瑞的《滿漢斗》已非完璧,其實是大家的誤解。據很多老藝人說,“八大棍”跟評書的區別就在於“八大棍”不能有頭尾(為了給評書行留飯,這也是一種藝德),劉寶瑞所留下的《金殿鬥智》就已經是個完整的版本了,並不是一個殘本(就跟劉奎珍《古董王》也是完整的版本一樣)。而殷文碩、寇庚儒、邢文昭(他出版了文字稿)的貢獻就是提供了完整的《滿漢斗》版本,這隻具有文獻價值而不具備演出價值(因為到殷、寇、刑學藝的時候,都沒在劇場里演過八大棍,即使演過,也不會按錄音這麼演)。
另外介紹兩點,一是民間藝術中劉墉的故事很多,上世紀90年代中期,根據這些民間傳說改編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盛極一時。曲藝中的劉羅鍋的故事,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相聲《滿漢斗》,另外一個是鼓書門的大書《劉公案》(竹板書、西河大鼓、京東大鼓都有這個書目,劉文斌最拿手,據說最早的《劉公案》包括劉統勛和劉墉父子兩代人的故事,後來才把“少劉”的部分獨立出來,成為現在流行的面貌)。郭德綱表演的《大話劉羅鍋》就是把《滿漢斗》和《劉公案》合併起來演出的。
第二點是劉寶瑞的《滿漢斗》雖然著名,但是他的師父張壽臣先生卻並不喜歡他的這個節目,劉寶瑞有些單口段子,壽老是持批評態度的,比如《打油詩》和《滿漢斗》,這也是一個曲壇掌故了。
殷文碩的第三個貢獻就是整理出版了《相聲師承關係總表》,也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相聲家譜”。相聲家譜的整理一共有兩次,一次是馬三立整理的《京津相聲演員譜系》(發表在1985年出版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上),另一次就是殷文碩整理的《相聲師承關係總表》,現在流行的“相聲家譜”就是根據馬、殷這兩個版本整理完善的。
第四點就是殷文碩不僅是相聲表演藝術家,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曲藝教育家。在新疆期間培養了大批優秀青年演員,並於二十世紀80年代在新疆職業學校開辦了首屆新疆曲藝班。目前新疆專業從事相聲行業的演員均為殷文碩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殷文碩所傳弟子賜迪字,第三字連起來是:“藝傳瀚海,曲飛天山,建業西域,振興中華!”充分的表明殷文碩將相聲藝術在邊疆地區發揚光大的決心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