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築
明清建築
在建築方面,明清到達了中國傳統建築最後一個高峰,呈現出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的形象。官式建築由於斗拱比例縮小,出檐深度減少,柱比例細長,生起、側腳、卷殺不再採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頂柔和的線條消失,因而呈現出拘束但穩重嚴謹的風格,建築形式精鍊化,符號性增強。
明清建築
明清時期,官式建築已完全定型化、標準化,在清朝政府頒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則例》,另有《營造法式》《園冶》。由於制磚技術的提高,此時期用磚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牆基本都以磚包砌,大式建築也出現了磚建的“無梁殿”。的由於各地區建築的發展,使區域特色開始明顯。在園林藝術方面,清代的園林有較高的成就。
明清建築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個中間層次的作用。這不僅簡化了結構,還節省了大量木材,從而達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築空間的效果。明清建築還大量使用磚石,促進了磚石結構的發展。其間,中國普遍出現的無梁殿就是這種進步的具體體現。總之,明清時期的建築藝術並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彷彿是即將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夕陽,依然光華四射。
明清時期,城市數量迅速增加,都市結構也趨複雜,全國各地均出現了因各種手工業、商業、對外貿易、軍事據點、交通樞紐,而興起的各類市鎮,如景德鎮、揚州、威海衛、廈門等,此時大小城市均有建磚城、護城河,省城、府城、州城、縣城,皆各有規則。現存保存比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牆。它始建於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年),是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明隆慶四年(1570年)又加磚包砌,留存至今。明西安城的西、南兩面城牆基本和唐長安皇城的城垣相同,東、北兩面牆向外擴移了約三分之一。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呈長方形,南垣長4255米,北垣長4262米,東垣長1886米,西垣長2708米,周長約13.7公里。城四面各築一門,每座城門門樓三重:閘樓在外,箭樓居中,正樓最里,為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與圍牆連接形成瓮城。在城牆四角各築角樓一座。城牆上相間120米還有敵台(馬面、墩台)98個,台上築有敵樓,供士兵避風雨和儲存物資用。城牆頂部外側還修有雉諜(垛牆)共5984個,上有垛口和文口,供射箭和瞭望用,內側修有女牆無垛口,以防行人墜落,城外有護城河環繞。整個城牆氣勢雄偉,構成一個科學嚴密的古城堡防禦體系。
此時期建築組群採用院落重疊縱向擴展,與左右橫向擴展配合,以通過不同封閉空間的變化來突出主體建築,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宮為典型,此時的建築工匠,組織空間的尺度感相當靈活敏銳。
明清建築具有明顯的復古取向,官式建築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縮小,出檐較短,柱的生起、側腳、卷殺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頂柔和的線條輪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嚴肅,拘謹而硬朗的基調,明代的官式建築已高度標準化,定型化,而清代則進一步制度化,不過民間建築之地方特色十分明顯。但也有極少數特例,如飛雲樓在萬榮縣解店鎮東嶽廟內,相傳始建於唐,現存者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樓面闊5間,進深5間,外觀三層,內部實為五層,總高約23米。底層木柱林立,支撐樓體,構成棋盤式。樓體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壯天柱直通頂層。這四根支柱,是飛雲樓的主體支柱。通天柱周圍,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平面正方,中層平面變為折角十字,外繞一圈廊道,屋頂輪廓多變;第三層平面又恢復為方形,但屋頂形象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頂。飛雲樓體量不大,但有四層屋檐,12個三角形屋頂側面,32個屋角,給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覺。各層屋頂也構成了飛雲樓非常豐富的立面構圖。屋角宛若萬雲簇擁,飛逸輕盈。此樓樓頂,以紅、黃、綠五彩琉璃瓦鋪蓋,木面不髹漆,通體顯現木材本色,醇黃若琥珀,樓身上懸有風鈴,風盪鈴響,清脆悅耳。飛雲樓樓體精巧奇特,像這樣造型繁麗的建築在宋元繪畫中出現很多,但實物保存極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價值。
蘇州北寺報恩古塔
此時期中國佛寺建築上出現一種拱券式的磚結構殿堂,通稱為“無梁殿”,如山西、南京靈谷寺、寶華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種殿堂建築。這反映了明朝以來磚產量的增加,使早已應用在陵墓中的磚券技術運用到了地面建築中來。五台山顯通寺內的無量殿為用磚砌成的仿木結構重檐歇山頂的建築,高20.3米。這座殿分上下兩層,明七間暗三間,面寬28.2米,進深16米,磚券而成,三個連續拱並列,左右山牆成為拱腳,各間之間依靠開拱門聯繫,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無量殿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無梁建築中的傑作。
明、清佛塔多種多樣,形式眾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纖細,環繞塔身如同環帶,輪廓線也與以前不同。由於塔的體型高聳,形象突出,在建築群的總體輪廓上起很大作用,豐富了城市的立體構圖,裝點了風景名勝。佛塔的意義實際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規定,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審美對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蘭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帶有自己風格意蘊的塔,民間也造了一些風水塔(文風塔)、燈塔。在造型、風格、意匠、技藝等方面,它們都受到了佛塔的影響。廣勝寺飛虹塔為例介紹。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廣勝上寺,為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閣樓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體貼琉璃面磚和琉璃瓦,琉璃濃淡不一,睛日映照,艷若飛虹,故得名。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漸變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輪廓。同時模仿木構建築樣式,在轉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額枋的表面雕刻花紋,斗拱和各種構件亦顯得十分精緻。形制與結構都體現了明代磚塔的典型作風。該塔外部塔檐、額枋、塔門以及各種裝飾圖案(如觀音、羅漢、天王、金剛、龍虎、麟鳳、花卉、鳥蟲等),均為黃、綠藍三色琉璃鑲嵌,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形成絢麗繁縟的裝飾風格,至今色澤如新,顯示了明代山西地區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築的代表。它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主要作用在於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牆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入口,人們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和鑲嵌在上面的吉辭頌語。通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便是四合院的內宅了。內宅是由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四面建築圍合起來的院落。封建社會,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為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為一明兩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卧室。東西兩側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卧室。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后軍房或后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貴族四合院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土樓分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兩種。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國黃河中下游的漢民族,1900多年前在戰亂頻繁的年代被迫南遷。在這漫長的歷史動亂年代中,客家人為避免外來的衝擊,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起初用當地的生土、砂石和木條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多層的方形或圓形土樓,以抵抗外力壓迫,防禦匪盜。這種奇特的土樓,後來傳布到福建、廣東、江西、廣西一的帶客家地區。從明朝中葉起,土樓愈建愈大。在古代乃至解放前,土樓始終是客家人自衛防禦的堅固的樓堡。
此外,我國其它地方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總之,民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法式”、“則例”等條條框框的約束,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高峰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建築雖然在單體建築的技術和造型上日趨定型,但在建築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明清建築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築群。
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現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於這一時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傑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帶的民居則是中國民居最成功的典範。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築,目前北京依然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
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以往的建築歷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時期單體建築藝術性的下降而貶低明清建築。實際上,明清建築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築技術上也取得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