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陝北公學
延安陝北公學
徠延安陝北公學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直接領導創辦的一所革命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培養抗日戰爭、民族解放戰爭和建設新中國的幹部,1937年7月成立於延安,成仿吾、李維漢任正副校長。
1938年5月,在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枸邑縣看花宮開辦陝北公學分校,李維漢任校長。1939年6月,黨中央決定將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安吳堡青訓班、延安工人學校四校聯合,一起開赴晉察冀邊區,組成華北聯合大學,成仿吾任校長兼黨組書記。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以便集中力量擴大辦學規模,為迎接全國解放培養大批建設幹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人才,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中國政法大學(與現在的中國政法大學無關),調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部分幹部組建中國人民大學。
1939年12月,黨中央決定恢復陝北公學,在延安重新招生,由李維漢任校長和黨組書記,人們稱為“後期陝公”。1941年9月,經黨中央研究決定,陝北公學與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吳玉章任校長,校址在陝北公學原址。1943年,延安“魯藝”、自然科學院、民族學院、新文字幹部學校,1944年行政學院依次併入延安大學。1949年為了培養適應新中國政權建設所需的各類幹部,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延安大學遷到西安,改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陝西省政府主席馬明方兼任校長。同年西北人民藝術學校撤銷,西北人民藝術學校(二學部)併入西北軍事政治大學。根據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決定,原在西安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於1953年3月改組為西北政法幹部學校,次年更名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1958年8月西北大學法律系調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北政法學院(現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從1937年7月至1948年8月,陝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延安大學共培養學員二萬三千餘人。他們分佈在當時各個抗日根據地,並有一部分到國民黨統治區。他們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作出了很大貢獻,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功績。其中,有不少同志為革命事業英勇犧牲,或者積勞成疾而離開人世,尚健在的也已進入晚年,還都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揮餘熱。
延安陝北公學
隨後,陝公籌備組成立,成員有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張雲逸、成仿吾等。由中央協調,籌備組運作,找校址,調幹部,擬訂招生計劃,在報刊上發布招生簡章等工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中央還調來數十名戰士參加建校。他們上山挖窯洞,下鄉運柴糧,克服困難,艱苦創業,為陝公開學創造了物質條件。1937年9月1日,一所新型的學校——陝北公學在延安附近的楊家灣誕生。
陝北公學的領導班子和主要幹部,是經毛澤東同意,由黨中央任命的。成仿吾任校長,羅邁(李維漢)任黨組書記兼關中分校校長,李逸民任副校長,邵式平任教育長,周純全任生活指導主任,袁福清任教務處主任。毛澤東親自為陝公制定了校訓:“忠誠、團結、緊張、活潑”。他還審定了成仿吾作詞、呂驥作曲的校歌。黨中央確定:陝公是黨領導的、以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抗日幹部為目的的幹部學校。陝公招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施以短期的革命練后,投身於實際工作。普通班學習時間3至4個月,高級研究班為6個月。學校內還成立了幾個研究室,如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何干之)、哲學研究室(主任艾思奇)等。為了更好地管理學校,經黨中央批准成立了有各方面負責同志和知名人士參加的董事委員會,成員是: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李富春、羅邁、高崗、張仲實、成仿吾等。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還多次討論陝北公學的教育方針、教學問題。
延安陝北公學
1939年夏,抗日戰爭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日寇、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攻解放區。6月,中共中央決定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開赴華北敵人後方辦學。7月7日,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長兼黨組書記,實行黨組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設社會科學部、文藝部、工人部、青年部。華北聯合大學的教育方針是:為革命實際鬥爭的需要而培養革命幹部;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貫徹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則。校訓是“團結、前進、刻苦、堅定”華北聯合大學實行軍事化管理,培養出來的幹部都能適應在戰爭條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辦起的第一所高等學府,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劍”。
1939年12月,黨中央決定恢復陝北公學,在延安重新招生,由李維漢任校長和黨組書記,人們稱為“後期陝公”。1941年9月,經黨中央研究決定,陝北公學與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吳玉章任校長,校址在陝北公學原址。后歷經西北人民革命大學、中央政法幹校西北分校、西北政法學院,成為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
1940年,華北聯合大學向正規化方向發展,將各部改為學院,設有社會科學院,下設法政系、財經系;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文藝學院,下設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文學系;工學院,下設機械系、採礦系。除原有的專修科外,增設了本科和預科。后成立法政學院、群眾工作部、中學部。這時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學員 3000 多人,是華北聯合大學鼎盛時期。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晉察冀邊區最困難的年代,敵人的“掃蕩”、封鎖使根據地縮小,邊區糧荒嚴重,生源減少。華北聯合大學經過兩次縮編,只保留了教育學院,改由邊區行政委員會領導。在此期間,許多幹部、學員在對敵鬥爭中犧牲。1944年,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對華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的性質、任務、教育方針等問題做了具體規定,即以提高在職幹部水平、文化為主,貫徹學以致用、理論和實際密切聯繫的原則,培養幹部為抗戰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服務、為群眾服務的技能。
抗日戰爭期間,華北聯合大學在殘酷的敵後戰場辦學6年,培養幹部逾萬。其中政治經濟行政幹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幹部3000多人,文藝幹部1000多人,政治理論、文學藝術、教育、政法、財經等方面的教師和理論人才數百人,短期培訓幹部2000多人。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12月10日,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全面恢復華北聯合大學,任命成仿吾任校長兼黨委書記,實行校長負責制。設政治班;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國文系、史地系;法政學院,下設政法系、財經系;文藝學院,下設文學系、音樂系、戲劇系、美術系、新聞系、舞蹈組;外語學院,下設英語系、俄語系;復建了文工團。全校共約1100人,其中教工約400人,學員約700人。華北聯合大學明確學校的教育方針是政治思想教育先行,思想教育與業務教育並重,教學必須同實際密切結合。並規定:在解放戰爭的情況下,學校的辦學方向以辦短期訓練班為主,兼顧將來,積極建設學校,為向新型正規大學過渡作準備。從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共培養了政治、經濟、教育、文學藝術、外語、新聞等方面的幹部約2000人。
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以便集中力量擴大辦學規模,為迎接全國解放培養大批建設幹部。北方大學1945年11月成立於晉冀魯豫邊區,是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邊區人民政府創辦的一所規模較大、學科專業比較齊全的高等學府,由范文瀾任校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設行政學院、財經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藝術學院。北方大學以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事和平建國的各種專業人才為宗旨,確立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方針,按照學以致用的原則,大膽創新,不斷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調整課程設置,並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提倡自由思想、民主討論、互相學習、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風,逐漸培育起實事求是、團結友愛、耐勞樸素、活潑愉快的校風。北方大學建校兩年多的時間中共培養了各種專業人才1000多人。
1948年8月24日,華北大學成立,校址設在河北省正定縣城。華北大學受中共中央華北局領導,吳玉章任校長,范文瀾、成仿吾任副校長,錢俊瑞任黨委書記,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華北大學以培養為新民主主義社會服務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等方面的幹部為辦學宗旨,下設四部兩院:一部為政治訓練班,對知識青年進行短期政治思想訓練;二部為教育學院,培養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幹部;三部為文藝學院,培養文藝幹部;四部為研究部,從事研究和培養、提高大學師資;兩院是工學院和農學院。
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放寬招生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解放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幹部的指示精神,華北大學把辦學重點放在一部,招收學員15000餘人,並在正定和天津各辦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學員畢業並走上工作崗位,至此,華北大學圓滿完成了為全國解放培訓幹部的歷史性任務。華北大學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間,為了適應文化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脫離學校獨立辦學。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現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二部外語系離開學校,同北平外事學校合併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后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部離開學校後分別籌建、創立了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后更名為浙江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國京劇研究院等。華北大學還抽調部分幹部、教師分赴中原和廣東,籌建中原大學和南方大學。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底,華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幹部19194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為了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人才,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中國政法大學,調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部分幹部組建中國人民大學。
陝公的教師,是中央幫助解決的。初期的主要教員有著名學者何干之、艾思奇、何思敬等。此外李凡夫、李培之、呂驥、宋侃夫、何定華等有專長的人士也到校任教。1938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討論陝北公學工作。會議確定:陳昌浩、王若飛、徐冰、吳亮平等高級幹部兼任陝公教員,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任弼時、陳雲、李富春等中央負責同志都要到陝公作報告。
在陝公就讀的學生,大部分是從大後方來的,有部分是從南洋來的,也有少數是從敵占區來的。學生按分隊、區隊組織起來,共設有37、38、39、41四個分隊。同時,學校又把學生按全校為營、區隊為連、分隊為排的形式組織起來,學習軍事知識,搞軍事演習,防特除奸。當時的38隊為女生隊,有120多人,以四川、廣東、廣西人居多,張琳(成仿吾夫人)、陳怡任隊長。政治課教師有李凡夫(解放後任江西省副省長)、何干之、陳維實、李惟一、溫紀澤、李達等。軍事教員是一名長征幹部。
公學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經常舉辦球類比賽、軍事演習;每周定期舉辦的文娛晚會,參加的人不下千人。此外還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何家山開過荒地。
學校的生活待遇很艱苦。除麥面、蔬菜、糧油由公家供應外,每人還按月發給少量生活補貼。標準是:學員1元,幹部1元5角,教員5元(當時每斗麥價值8角錢)。
“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實行國防教育,培養抗戰幹部”。課程設置有:社會科學概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民眾工作、游擊戰爭與軍事常識、時事演講。分為普通班和較長期的高級研究班。普通班學習期限一般3個月為1期,高級研究班學習期限則1年為1期。學習的內容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課程設有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問題、哲學、社會科學概論、軍事知識。上午上課,上課都是上大課,沒有課本,沒有講義,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記。下午討論、自習、閱讀、作筆記。每天學習8小時,上課與自習各一半。加強軍事訓練,採取半軍事性的編製。每8—10人編為1個班(又稱學習小組),3—4個班為1個分隊,3—4個分隊為1個學員隊,3—4個學員隊為1個區隊。所有正、副班長、正副分隊長、正副隊長,一律由學生選舉。學校只委任隊主任,負責政治上的領導。全校成立學生總會,各區隊還成立區隊學生會,各隊成立分會。另外,還組織有文化、教育等研究會。陝北公學的教學注重少而精、理論聯繫實際。
一般是教師先提出問題,或提綱挈領地講述重點,由學生閱讀有關材料、提出問題,然後大家討論。主要是小組討論,也有全班討論和辯論的。討論時,各種問題、各種思想觀點都可以提出來,經常是爭論得十分激烈。但討論的原則是追求真理、服從真理,是強調思想解決問題,所以經過討論,大家感到收穫很大,往往勝過自己過去多年的苦讀。同時,通過討論也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培育了相互間的革命情感。對於這種風氣,稱之為民主的教育方法。學校的民主生活建立在政治一致的基礎上,教師、幹部和學生都是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打倒國民黨獨裁統治,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有了這樣的政治思想基礎,無論是理論問題或是實際問題,不管爭論得如何激烈,都能通過辯論尋求一致的意見。學習是短暫的,不過幾周、幾個月,但從進校門到出校門,每人的思想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不論抱著什麼目的走進革命隊伍,經過這一段學習,大都意識到自己革命的使命。一期一期的同學都親切地、自豪地把學校稱作革命的熔爐。
陝公是延安時期創辦較早的一所學校,也是成績卓著的學校。它前後辦學四年,為革命培養了近萬名幹部,創造了戰爭年代辦學的經驗,並形成一種獨特的“陝公校風”。1937年9月至1938年4月,共27個學員隊,培訓幹部3000多人;1938年5月至1939年6月,在關中分區旬邑縣看花宮創辦了陝公分校,從28隊至54隊,共27個學員隊,培訓幹部4000多人;1939年下半年至1941年8月,在延安北郊開辦最後一期陝公,培訓幹部600多人。在四年多的時間裡,陝公共培訓幹部8000多人。
陝公創造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首先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學校師生齊動員,挖窯、砍柴、種糧、紡線,解決辦學所需的物資。1939年春,李維漢率領師生數百人,開赴陝、甘交界的幾個山頭,開荒種地2000餘畝。其次,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方針,啟發和鼓勵學員自由討論,大膽爭辯。這樣學得活,懂得深,走出去就用得上。再次是師生平等,領導帶頭。校長成仿吾也和大家一起出操、爬山、打靶,以及討論問題。這些經驗,成為延安後來創辦的魯藝、女子大學、民族學院等學校的借鑒。
陝公還培養出一批有成就的文藝工作者,他們以學員身份入校,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投身於文藝戰線,後來鍛煉成長為各方面的專門家,如作家馬加、秦兆陽、袁靜;詩人劉御、聞捷、戈壁舟;美術家古元、石魯、李少言;音樂家時樂濛、鄭律成;戲劇家李綸、魏晨旭、邢野、莎萊;電影藝術家成蔭;理論家毛星等,都曾是陝公的學員。新中國成立后,他們中的許多人繼續進行文藝創作,或是擔任了文藝部門的領導職務,成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力量。
陝公新正分校自1938年春開辦,至1939年6月搬離,培養出上千名學員。這些學員有的上了前方,象1938年畢業的,大部分奔赴抗日前線;有些回到大後方,做了地方工作。女學員大部分上了醫科大學。他們有的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年青的生命,大多數在解放后則成為黨在各條戰線的中堅和骨幹。
毛澤東在延安陝北公學
名譽顧問:王朝亮
顧問:
理事:
丁一嵐、於夫、孔筱、王丹一、王文克、王建華、雲世英、劉一凡、劉平、劉迅、劉淇、齊心、江漢、江坤、師唯三、辛波、李振軍、李新、李貴、李源、李滔、陳英、宋濤、佘崇一、佘滌清、吳介民、吳江平、吳明、吳炯、孟於、何載、蘇星、余飄、狄子才、邱純甫、陸禹、楊鏗、楊德福、楊友吾、凌雲、羅抱一、張騰霄、張本鴻、張藻南、季誠龍、金嵐、姚遠方、趙尋、前民、高嵐、袁成隆、殷新程、夏印、倪冰、徐仁、梅建群、黃靜波、韓雪、塞風、溫濟澤、路地、黎光、管樺、譚雲鶴、廖冰、繆文
會長:凌雲
副會長:李貴、雲世英、張騰霄、黃達
秘書長:李源
副秘書長:路地(常務)王建華、劉平(兼宣傳教育部長)、繆文(兼組織聯絡部長)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創辦陝北公學,校址設在延安東門外延河之濱。毛澤東為陝北公學開學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解決。”
1938年3月10日,毛澤東又一次為陝公題詞:“陝北公學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因為他為抗日救亡而設,因為他收納了全國乃至海外華僑的優秀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