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癌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每年不斷攀升,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甲狀腺是人體中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對維持人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甲狀腺癌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清楚,目前比較認同的是:與放射線照射或放射治療的經歷有關,與遺傳有關。目前認為,與食鹽加碘無關。甲狀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很難意識或注意到。早期的甲狀腺癌多是體檢發現。隨著腫物增大,可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等。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輔助內分泌及放射性核素治療等。甲狀腺癌經過合理的手術治療后複發率很低。甲狀腺癌的預後主要與腫瘤的性質、分級、分期、轉移情況等有關。此外,年齡、性別、家族遺傳史也會影響其預后。但總的來說,預后非常好,20年生存率達到90%。

2021年3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發布通知,將頭頸胸部腫瘤(鼻咽癌、甲狀腺癌、胸膜肺母細胞瘤)等12個病種納入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救治管理病種範圍。

就診科室


頭頸外科、普外科、內分泌科、腫瘤科

病因


● 甲狀腺癌與遺傳、電離輻射有關。這些因素會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如果長期存在,就可能引起甲狀腺癌。相關危險因素有:
● 長期接觸放射線或放射治療病史。
● 吸煙。
● 甲狀腺癌的家族遺傳史。

癥狀


● 甲狀腺癌發病隱匿,早期沒有典型癥狀,很難發現。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頸部腫物、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呼吸和吞咽困難等。
● 隨著癌腫增大壓迫周圍器官,可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 可觸摸到頸部腫物。
● 癌浸潤周圍淋巴結,鄰近的淋巴結腫大。

檢查


● 篩查甲狀腺癌,首選超聲,確診該病需病理檢查,準確評估病變範圍需要增強CT和核素掃描檢查。
● B超
● ● B超檢查,對身體沒有傷害,能很清晰地看見甲狀腺的情況,可以觀察甲狀腺有沒有異常組織增生,異常增生是單發還是多發。取甲狀腺組織檢查時,也需要在B超引導下進行,有經驗的醫師,超聲診斷準確率可以達到90%。
● CT和磁共振成像
● ● CT和磁共振成像可以觀察甲狀腺癌侵犯周圍組織的範圍,以及轉移情況。
● 甲狀腺穿刺活檢
● ● 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重要方法,在B超引導下,穿刺取組織活檢。

診斷


● 一般醫生根據患者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以及甲狀腺穿刺活檢來確診甲狀腺癌的。
● 患者出現頸部腫物、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等,醫生觸診發現甲狀腺表面不光滑,甲狀腺隨吞咽動作移動度變小。
● B超發現甲狀腺表面有實行低回聲結節,邊界不清晰,點狀鈣化,形態異常則高度懷疑。CT或者MRI顯示甲狀腺癌病變範圍及是否侵犯周圍組織。
病理學檢查發現不同細胞來源和形態的腫瘤細胞。

分型


● 甲狀腺癌常見的分型有四種: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
● 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分化比較好的癌,預后比較其他兩種好,乳頭狀癌可占甲狀腺癌85%以上。
● 髓樣癌,癌腫本身會分泌降鈣素5-羥色胺,會引起腹瀉,心悸等癥狀。
● 未分化癌惡性程度最高,一般確診未分化,都屬於Ⅳ期,預后很差。

分期


● 根據2018 甲狀腺診療規範,具體分期標準是(AJCC 第8版),T就是原發腫瘤的大小,N是區域淋巴結是否有轉移,M是是否有遠處轉移。

T分期標準

● 未分化癌甲狀腺與分化型甲狀腺癌的T分期標準相同:
● T4:大體侵犯甲狀腺外帶狀肌外
● ● T4a:侵犯喉、氣管、食管、喉反神經及皮下軟組織
● ● T4b:侵犯椎前筋膜,或包裹頸動脈、縱隔血管
甲狀腺髓樣癌的T分期標準:
● TX:原發腫瘤不能評估
● T0:無腫瘤證據
● T1:腫瘤局限在甲狀腺內,最大徑≤2cm
● ● T1a 腫瘤最大徑≤1cm
● ● T1b腫瘤最大徑>1cm,≤2cm
● T2:腫瘤2~4cm
T3:腫瘤>4cm,局限於甲狀腺內或大體侵犯甲狀腺外帶狀肌
● ● T3a:腫瘤>4cm,局限於甲狀腺內
● ● T3b:無論腫瘤大小,只要侵犯甲狀腺外帶狀肌,帶狀肌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 T4:有周圍組織侵犯
● ● T4a:不論腫瘤大小,只要侵犯甲狀腺外頸部周圍器官和軟組織,如喉、氣管、食管、喉反神經及皮下軟組織
● ● T4b:無論腫瘤大小如何,只要侵犯椎前筋膜,或包裹頸動脈、縱隔血管區域淋巴結

N分期標準

● N0:無淋巴結轉移證據
● N1:區域淋巴結轉移
● ● N1a:轉移單側或雙側的氣管旁、氣管前、喉前/Delphian或上縱隔的淋巴結,
● ● N1b:單側、雙側或對側頸淋巴結轉移(包括Ⅰ、Ⅱ、Ⅲ、Ⅳ或Ⅴ區)淋巴結或咽后淋巴結轉移

M分期標準

● Mx:遠處轉移不能估計
● M0:沒有遠處轉移
● M1:有遠處轉移

鑒別診斷


● 甲狀腺疾病,比如其甲狀腺亢進症、單純性甲狀腺腫等,也可能出現頸部腫物、聲音嘶啞、吞咽障礙等癥狀。
● 通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細胞組織檢查進行鑒別。

治療


● 根據甲狀腺癌的分期,選擇手術、輔助內分泌和核素治療。全身化療和局部外放射治療很少用。

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包括甲狀腺腺葉切除或全切術,同期清掃或不清掃頸部淋巴結,分化型甲狀腺癌(乳頭狀癌和濾泡樣癌)晚期也要進行手術,為配合核素治療。
● 手術治療的具體手術方式、手術時機等都需要醫生在嚴謹而全面的評估之後做出選擇。

內分泌治療

● 甲狀腺癌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者應終生服用甲狀腺素片,以預防甲狀腺功能減退及抑制TSH

核素治療

● 即¹³¹I治療,可清除術后所有殘留的甲狀腺組織,既有利於進一步清除殘餘病灶和轉移灶,也有利於在隨訪中了解有無殘留病灶、複發或轉移。

放射治療

● 放射治療對甲狀腺癌效果不好,損傷大,一般作為姑息治療的方法。

化學藥物治療

● 化療對甲狀腺癌效果不好,很少選用,一般作為姑息治療的方法。

危害


● 甲狀腺癌中晚期可以出現吞咽障礙、呼吸障礙、體重迅速下降等情況,嚴重影響學習、工作、生活的能力。
● 甲狀腺癌會發生複發和轉移。
● 甲狀腺癌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會給患者本人以及家庭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

轉移性


● 甲狀腺癌常見的轉移途徑有淋巴轉移、血液轉移。

預后


● 甲狀腺癌治療效果與腫瘤大小、病理類型,分期等因素有關。
● 如果分化型的甲狀腺癌,預后很好,2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 而甲狀腺微小癌(腫瘤小於1cm)經治療后,20年治癒可以達到95%。而男性,高齡,分期晚,則預后相對差。即使有遠處轉移,經過手術和核素及內分泌治療后,也可以長期生存,並有治癒的報道。
● 甲狀腺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預后很差。。

預防


● 戒煙戒酒。
● 規律生活。
● 如果要接觸放射線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
● 積極運動,提高免疫力。
● 高危人群每隔1年至少進行一次體檢。

參考文獻


● [1] 田文,劉飛德,殷德濤。甲狀腺疾病就醫指南。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
● [2] Kasper DL,Fauci AS,Hauser SL,et al.哈里森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疾病分冊。第19版。紀立農,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6.
● [3] Kasper DL,Fauci AS,Hauser SL,et al.哈里森內科學——腫瘤疾病分冊。第19版。季加孚,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