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娟

越劇小生演員

陸錦娟,女,1932年7月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啟東越劇著名小生演員,列《中國越劇大典》名人卷,被越劇戲迷稱為“頂級冷麵小生”。1941年入陶葉劇團科班學戲后因病離開。1947年入上海金龍女子越劇團科班習藝,工小生。出科后在越劇姐妹班任頭肩小生,后曾在合作、光明、合眾、天明等越劇團演出。因扮相俊秀、颱風高雅、唱腔優美而嶄露頭角,1953年為首組建飛鳴越劇團任團長,自19世紀50年代起,便被報刊稱以“著名演員”,在此期間,其主演之《啼笑因緣》《三請樊梨花》《牆頭馬上》為她的三大代表作。1980年回歸虹口越劇團,主演《山河戀》《盤妻索妻》,為虹口越劇團早期當家小生,直至其息影。

2015年2月7日上午9點,因病救治無效逝世,享年82歲。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32-07

出生

1932年7月出生於上海。

1949

進入金龍科班開始登台

1947年陸錦娟進入金龍科班,3個月後就開始登台,半年不到就已經嶄露頭角,很得師傅的讚賞。此後,與科班協商一致,1949年陸錦娟提前出科。

進入金龍科班開始登台
1953-04-19

配合宣傳婚姻法運動演《梁山伯與祝英台》

1953年4月19日起,上海店員俱樂部配合宣傳婚姻法運動,邀請余彩琴、陸錦娟領導的天明越藝社,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

配合宣傳婚姻法運動演《梁山伯與祝英台》
1953-08-13

陸錦娟組飛鳴越劇團

陸錦娟率飛鳴越劇團在蘇州市新藝劇院掛牌公演,第一個打炮戲為《牛郎織女》。

陸錦娟組飛鳴越劇團
1964

演出《祝你健康》送戲下鄉

1964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黃浦劇場上演了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大型現代劇《祝你健康》(又名《千萬不要忘記》)。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為該處的首次越劇演出。2月,在市文化局統一安排下,上海戲劇界組織文化工作隊送戲下鄉。飛鳴越劇團組成了“青浦隊”,去金山、嘉定、寶山、青浦縣的農村,作為期3個月的巡迴演出。

演出《祝你健康》送戲下鄉
1971

文革時期飛鳴劇團改為向陽越劇團后解散

文革時期,飛鳴劇團一度改名為“向陽越劇團”,1971年正式解散。

文革時期飛鳴劇團改為向陽越劇團后解散
1980-07-11

因失音被禁演

陸錦娟因過度疲勞而失音,由備角尹美娣頂替其角色繼續演出,陸隨團壓陣。之後,陸錦娟被禁演。此後至1983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信息。

因失音被禁演
1983

重演《盤妻索妻》,電視台錄像拍攝

1983年,此後至1986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資料。被閑置在家的陸錦娟受邀至舟山地區越劇團重演《盤妻索妻》一劇,並由電視台錄像拍攝。

重演《盤妻索妻》,電視台錄像拍攝
1986-06

再次重新登台演《盤妻索妻》

1986年6月,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干預下,陸錦娟重新登台,在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觀眾踴躍,座無虛席,獻花觀眾絡繹不絕。

再次重新登台演《盤妻索妻》
2008-02-10

指導舟山小百花越劇團演《盤妻索妻》

2008年2月10日11日,舟山小百花越劇團在舟山劇院上演《盤妻索妻》全劇,以“陸錦娟”為藝術指導,其編排動作因襲陸先生1983年演出版本,主演為吳秋萍、陳亞玉。

2015-02-07

因病逝世

上午9點,陸錦娟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早年經歷


陸錦娟幼時學習成績優秀,但痴迷於越劇藝術,經常觀摩越劇表演,后終究棄學就藝。

演藝經歷


科班時期

1941年,入陶葉劇團學戲,不久因病離開。之後,陸錦娟執意學戲,雖遭其父棍棒加身的阻止仍堅持要求學戲,后在母親的支持下,於1947年入上海金龍女子越劇團(科班)習藝,曾用藝名陸金娟,工小生,拜師裘鳳山。出科后,在某次掛牌寫名時,被寫成陸錦娟,此後一直沿用此名。
金龍女子越劇團為女子越劇科班,在滬成立於1947年。創辦人張耀金,地點在露香園路開明裡。第一批招收少年女徒14人,藝名均冠以“金”字,例如學花旦的張金花、張金英,學小生的陸金娟、沈金卿、徐金春,學老生的王金萍,學小丑的洪金哈,學老旦的周金玉等。學徒進班要簽“關書”,言明學戲3年,再幫師半年,生死不管,初學半年內飯費自理。教戲師傅有男班藝人裘鳳山,教上台引子、坐台白、賦子等文戲基本功,並請京劇師傅教武功,進行擱腿、下腰等基訓。半年後上台演出,請來客師唱主角,學徒做配角、跑龍套。科班跑碼頭至杭州時,又招收了張金月(花旦)等一批學徒。1949年夏,科班從崑山演到杭州時,部分年歲較大的學員離班而去,部分年歲較小的學徒仍隨班回上海,在福安遊樂場等場所演出,直至1950年學徒期滿科班散夥。
陸錦娟進入金龍科班,3個月後就開始登台,半年不到就已經嶄露頭角,很得師傅的讚賞。此後,與科班協商一致,陸錦娟提前出科。
1949年,陸錦娟參加越劇姐妹班,任頭肩小生。演齣劇目都是連台本戲,劇目有:《盤妻索妻》《盤夫索夫》《孟麗君》《碧玉簪》《借紅燈》《唐伯虎點秋香》等,均為越劇男班師傅裘鳳山所授,先在明星,國泰劇場演出。之後又先後在合作越劇團、光明越劇團、合眾越劇團、天明越劇團等劇團演出。在合作越劇團參演《武則天》《龍鳳花燭》等戲。在光明越藝社參演《龍虎寨》《金玉鑒》《一往情深》《生死戀》《得意緣》等戲。在合眾越劇團參演《富貴之家》《碧血芳草》(即《棠棣之花》)《河神》等戲。
1953年4月19日起,上海店員俱樂部配合宣傳婚姻法運動,邀請余彩琴、陸錦娟領導的天明越藝社,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陸錦娟飾演後梁山伯,自四月十九日起至五月十日為止,每天演出夜場,時間七時卅分,星期日加演日場,時間三時正,票價為一千五百元。

飛鳴時期

陸錦娟因扮相俊秀、颱風高雅、唱腔優美而在演出過程中嶄露頭角,遂組建飛鳴越劇團(在當時屬於中型越劇團),任團長。1953年8月13日,陸錦娟率飛鳴越劇團在蘇州市新藝劇院掛牌公演,第一個打炮戲為《牛郎織女》。8月26日,飛鳴越劇團於蘇州新藝劇院演出《薛丁山與樊梨花》(后改名為《三請樊梨花》)。此為飛鳴第2個戲。總共在蘇州演出十八天,由陸錦娟、筱蘭芳、沈愛蓮主演。
1954年8月1日、2日兩天,解放、上藝、新光等三家國營劇場由安徽話劇團、雲華越劇團、飛鳴越劇團演出話劇“春風吹到諾敏河”,越劇《花木蘭》《彩樓記》等戲劇,對解放軍進行慰問。其中《彩樓記》由陸錦娟主演。
1954年至1955年間,晨光、光明越劇團先後解散,部分主要演員加盟“飛鳴”。當時陸錦娟所在飛鳴越劇團中掛牌的主要演員有:小生陸錦娟,花旦李蓉芳,老生沈愛蓮、胡鳳英,小丑何笑笑,大花臉呂勝奎等。主要業務人員有編劇盛燮、李惠康、肖維璋、陳芎,導演袁浩,作曲潘祖德(偉異),舞美設計陳必華,技導葉琴芳、孫江林等。全團在編47人。
1955年春節期間,杭州市開展了一次演好戲運動,飛鳴越劇團在杭州參加演出了《荔枝換絳桃》一劇,陸錦娟主演。
1955年7至8月,長江滬劇團、少壯越劇團、愛華滬劇團、飛鳴越劇團、黃桂秋京劇隊等,在各區文化宮、工人俱樂部巡迴演出,劇目為滬劇《海濱激戰》《喜期》;越劇《四進士》《天仙配》《荔枝換絳桃》;京劇《三擊掌》《春秋配》等。其中陸錦娟主演《天仙配》《荔枝換絳桃》。
1955年8月15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在文化宮演出(為該處的首次演出)。
1955年9月16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滬東俱樂部演出(為該處的首次演出)。
1956年1月,在全國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飛鳴越劇團成為了國營劇團,但自負盈虧。
1956年,飛鳴越劇團排演《紅與黑》,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此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斯湯達的同名文學名著,陸錦娟飾演劇中人陳中(即小說中的於連),李蓉芳飾市長夫人。潘祖德任該劇唱腔助理。
1956年12月至1957年1月,飛鳴越劇團至蘇州演出,其中1957年1月1日至5日,上演《凄涼遼宮月》,6日至13日上演《三難新郎》,15日至20日上演《孟姜女》,均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此後,飛鳴越劇團相繼上演《雙珠鳳》《團圓恨》《風雨旗》《鮫綃淚》(由南薇導演此劇)等戲,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7年,該劇團男班老藝人陳芎據姚水娟演出本整理改編《啼笑因緣》,將之壓縮成單本,4月,由飛鳴越劇團於解放劇場演出該劇。此劇中,李蓉芳飾沈鳳喜、陸錦娟飾樊家樹。陸錦娟在該劇中表現極為精彩,此劇也因此而轟動一時。
1957年,陸錦娟參加農工民主黨。
1957年11月,去外埠巡迴演出離滬已半年的飛鳴越劇團從長沙遠地來信了解上海的文化學習情況,並在蕪湖也自發地進行了一次測驗。其中在長沙上演《雙獅圖》《凄涼遼宮月》等劇目,均由陸錦娟主演。
1958年春節,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領銜在解放劇場上演《鬧地府》。
1958年1月14日,上海市文化局宣布將現有新國營劇團、民辦公助劇團和民間職業劇團劃歸各區文化局(科)領導和管理的決定,陸錦娟所在之飛鳴越劇團被劃歸為虹口區管理。是年春,全國整風運動開始,至年底,飛鳴成為除上海越劇院外留存下來的11個越劇團之一。該年,飛鳴越劇團演出了《台灣來的女客》。陸錦娟在此劇中飾演反派角色。
1958年4月,飛鳴越劇團的主要演員何笑笑、沈愛蓮、李蓉芳、呂勝奎、陸錦娟、周素芳等,為了對青年演員表演藝術進行現場指導,每星期四、六的日場在解放劇場青年組演出《沉香扇》一劇中配演龍套角色。
1958年3至4月間,飛鳴越劇團再次上演《紅與黑》,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8年4月,解放劇場和飛鳴越劇團,為了照顧有幼年子女的家庭婦女看戲,今後在每逢星期三上午九時,開闢“婦幼專場”,第一次演出為16日,劇目是《綠牡丹》,由陸錦娟主演。
1958年5月前後,飛鳴越劇團在解放劇場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日出》。
1958年5至6月間,飛鳴越劇團上演《十七年沉冤大白》,胡玉英扮演主角,陸錦娟在劇內飾演警察隊長,並專程邀請虹口區公安局警察同志教習學習槍械相關動作,此戲得到了公安部門經手辦案的同志和生活實事中的當事人的支持助力,演出非常成功。
1958年6月8日,飛鳴越劇團主要演員,包括陸錦娟在內,在虹口公園參加上海舉行的宣傳總路線的活動,進行了表演。
1958年12月14日,飛鳴越劇團於人民大舞台演出《折紅梅》(即紅梅閣),由陸錦娟主演。
1959年春,飛鳴越劇團編寫了古裝劇《智審泥神》參加上海市文化局舉辦的上海市戲劇、戲曲會演,受到好評。該劇由盛燮編劇,鄭傳鑒導演,胡鳳英、沈愛蓮、李蓉芳、陸錦娟主演。當年5月,飛鳴越劇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系統先進集體,以陸錦娟為首的劇團演員組被評為市三八紅旗集體
飛鳴越劇團從1956年起一直在浙江省各地巡迴演出,1959年他們改變了路線,於十一、十二兩個月去滬寧線,南京蘇州等地演出,劇目有《智審泥神》,《鄭成功》等,其中《鄭成功》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9年8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飛鳴、青年、出新、青山等越劇團分別演出《智審泥神》《團圓之後》(即團圓恨)《紅霞》和《神燈》。其中陸錦娟主演《團圓之後》,參演《智審泥神》。
1960年10月,國慶期間,飛鳴越劇團演出的歷史劇《卧薪嘗膽》,宣傳春秋戰國時代越國人民發憤圖強、反抗吳國侵略的故事,陸錦娟飾演勾踐。
1960年,飛鳴越劇團上演《靈堂成親》,由盛燮編導,陸錦娟領銜主演。
1961年春節,飛鳴越劇團於上海大世界遊樂場演出《牆頭馬上》。此為七幕十場傳統劇,陸錦娟飾裴少俊,轟動一時。后被多次演出,精心打磨,成為陸錦娟演出的主要劇目之一,有崑曲團前去觀摩學習,對陸錦娟飾演的裴少俊作出了較高的評價。
1961年6月,飛鳴越劇團上演《牆頭馬上》,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61年8月,飛鳴越劇團再次上演古裝戲《靈堂成親》,陸錦娟飾姜斌,朱依萍飾鳳姑。演出很受觀眾歡迎,在1962年春亦曾演出過,並有不少年輕觀眾寫信給陸錦娟,有讀者來信說“你向鳳姑小姐只用眼珠這麼一轉,鳳姑小姐就領會你的求愛的動機了,立刻以落帕為名,贈帕為實地一笑而去......你眼神里的戲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覺暗暗敬佩你的藝術才華”。
1961年秋冬期間,飛鳴越劇團演出於嵊泗列島東海戲院,劇目有《靈堂成親》《牆頭馬上》《三請樊梨花》(此為飛鳴越劇團主要演齣劇目,有多張戲單存世)等,均由陸錦娟主演,除在菜園演出外,還到馬關等地巡迴演出,每次演出,座票都銷售一空,還要賣出很多“站票”,來滿足觀眾需求。
1962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東山戲院再度演出《啼笑因緣》。由李惠康重新編劇,戲從樊家樹方面切入,以沈鳳喜的人世遭遇作陪襯,著重描寫樊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及其失落,突出黑暗社會和反動統治對美好事物的摧殘。導演袁浩,作曲潘偉異,舞美設計陳必華,陸錦娟飾演樊家樹。該劇在上海麗都(后改貴州)、解放、群眾、光華等劇場演出,滿座4個多月,極為轟動。
1962年10月國慶期間,飛鳴越劇團主要演員演出精彩劇目,並於上海大世界遊樂場再次上演《靈堂成親》。
1962年11月,上海劇團送戲下鄉,飛鳴越劇團前往崇明縣廟鎮、堡鎮等地,著名演員陸錦娟參加了演出。
1962年12月21日,飛鳴越劇團開始在紅都戲院上演根據吳趼人同名小說改編的新戲《恨海》(此戲由陸錦花最早演出)。陸錦娟飾男主角陳伯和,因其成功塑造男主角而被認為削弱了對封建主義揭發批判,故而被批評。此劇於1963年,1964年分別多次上演,均由陸錦娟領銜演出。
1962年,盛燮根據電影《摩雅傣》改編越劇《琵琶鬼》,又名《摩雅傣》,由陸錦娟領銜演出。
1963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東山戲院再次演出《啼笑因緣》,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深受觀眾歡迎。
1963年夏,飛鳴越劇團上演《雷鋒》,並送戲下鄉,由陸錦娟飾演雷鋒,因其生動形象地塑造了雷鋒各時期的形象而受到觀眾好評。
1963年4月16日起,越劇界陸續上演現代劇,其中飛鳴越劇團演出的是《霓虹燈下的哨兵》。8月間,飛鳴越劇團在麗都劇場上演《霓虹燈下的哨兵》,在這以前,“飛鳴”已先後在三個劇場演過這出。陸錦娟在該劇中出演主角指導員路華。飛鳴越劇團兩個月來上演《霓虹燈下的哨兵》,收到了不少青少年觀眾的來信。來信說:“過去我們看的戲,就是《靈堂成親》《攔轎鬧婚》等等,我們所欣賞的就是演員的美貌和文質彬彬的姿態。可是看了你們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我們被南京路上好八連戰士們的共產主義品格感動了。”另一位觀眾也寫道:“你們演得很成功,我想你們一定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的。”飛鳴越劇團還成立了《毛澤東選集》學習小組。
1963年10月28日,飛鳴越劇團於上海群眾劇場上演《年青的一代》。在上演前,進行了三次認真排練,每次都作了修改提高。陸錦娟領銜主演,極具感染力,獲得觀眾好評。上演三天,每天客滿,很多街道居民還包了專場來看。有讀者來信稱:“當你在舞台上讀著血書的時候,我與你一起泣不成聲,流下了眼淚。”
1964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黃浦劇場上演了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大型現代劇《祝你健康》(又名《千萬不要忘記》)。由陸錦娟領銜主演。為該處的首次越劇演出。2月,在市文化局統一安排下,上海戲劇界組織文化工作隊送戲下鄉。飛鳴越劇團組成了“青浦隊”,去金山、嘉定、寶山、青浦縣的農村,作為期3個月的巡迴演出。7月1日,上海越劇院邀集區縣越劇團,座談自1963年來演出現代劇的情況,準備向市委陳丕顯書記彙報。會議由袁雪芬院長主持,合作、少壯、飛鳴、青山、出新等越劇團的負責人出席座談。
1964年2月2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在浦東俱樂部演出(為該處的首次越劇演出)。
1964年2月,飛鳴越劇團於上海大世界遊樂場再次上演《年青的一代》,陸錦娟飾演區英才主演此劇。
1964年8月,飛鳴越劇團在上海大世界遊樂場開始演出《年青的一代》(陸錦娟主演)《依萊汗》(即《摩雅傣》,陸錦娟主演)《水晶洞》《南海長城》(陸錦娟飾演區英才)。之後10月1日,國慶期間,本市各越劇團均演出現代劇,並在《新民晚報》刊登聯合廣告。
1964年9月,飛鳴越劇團上演革命現代戲《豹子灣戰鬥》,陸錦娟在劇中飾演主要角色連長。此劇在排演階段,專門請了當地駐軍前來輔導,請解放軍同志帶領演員於“三伏天”進行訓練,並挨個糾正動作。在市區演過以後,已帶到崇明縣的村鎮去演出。陸錦娟領銜主演,受到了觀眾好評,並有觀眾以此劇為內容投稿至《文匯報》。
1965年2月,春節期間,上海上演的越劇劇目均為現代劇: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領銜主演《八一風暴》。
期間,飛鳴越劇團還上演了《攔轎鬧婚》《蝶林遇仙記》《王十朋》(此劇為飛鳴越劇團常演劇目,有多張戲單存世)《何文秀》,由陸錦娟領銜主演,其中《王十朋》與《何文秀》,均採用了與芳華越劇團不同的劇本,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1965年,飛鳴越劇團於光華劇場演出反映工業戰線上比學趕幫的《山花爛熳》,陸錦娟主演。
1965年7月,飛鳴越劇團上演《南方烈火》,陸錦娟在此劇中擔任重要角色。
1965年11月,飛鳴越劇團在大世界遊樂場上演《南方烈火》,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主演。
1966年1月,上海各界向解放軍取經的慰問團先後滿載歸來,飛鳴越劇團以陸錦娟為首的演員,向戰士學習了刺殺技術后,演出的《瓊花》愈加出色。
1966年3月,飛鳴越劇團上演據同名川劇移植的革命現代劇《嘉陵怒濤》,陸錦娟主演。
1969年1月,各越劇團體在工、軍宣隊領導下,搞斗、批、改。上海越劇院和學館,被集中到交大分部學習。合作、少壯、春泥、青山、出新、東風、飛鳴等區屬越劇團,相繼下放到崇明縣各區五七幹校
文革時期,飛鳴劇團一度改名為“向陽越劇團”,1971年正式解散。

虹口時期

1979年,虹口越劇團重組,由原“飛鳴”、“東風”越劇團部分人員組成。同年10月,定名為虹口越劇團,李明任團長。陸錦娟為該劇團的主要演員,於1980年初歸隊,在群眾影劇院演出大型神話劇《山河戀》。
1980年2月16日,虹口越劇團在徐匯劇場演出《山河戀》,劇本由南薇、韓義等改編,導演南薇、鳳鳴,陸錦娟、朱惠芳主演,很受觀眾歡迎。尤其是其《送信》一折,陸設計之動作別具一格,風流而又雅緻,極為動人心魄。
1980年5月,虹口越劇團在上海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陸錦娟飾梁玉書。
“由陸錦娟領銜演出傳統劇《盤妻索妻》,其時僅在共舞台上演日場,居然場場暴滿,連演兩個月上座率不衰,甚至出現通宵排隊購票、每人限購張數的熱潮,其受到觀眾的青睞程度於此可見。”
演出據芳華版本做了不同的處理,並不以尹派藝術規範為標準,而是獨闢蹊徑另有韻味,無論是唱腔中陸錦娟獨有的截然而止清雅別緻的特色,還是其穩重硬朗清峻峭拔的演繹風格,均是別具一格,非常精到地刻畫了梁玉書的儒雅、溫存、正義、深情,如其洞房時幾次三番的欲走還留,賞月“猜心事”時別有特色的運籌帷幄,以及對娘子的無比寵溺和越劇中少見的親昵動作,塑造了一位獨具相府公子特色的冷麵柔情梁玉書形象,使原本完美而不太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梁玉書”形象變得如同身旁人般地可親可近,故而有戲迷稱“陸錦娟令梁玉書的形象真實可信”。但因其動作設計,較為當時某些保守人士所反對,並遭到嚴厲批評,后因觀眾歡迎及個別同行之支持而不了了之。
1980年5月底,陸錦娟領銜之《盤妻索妻》在延安劇場連演三十場,后因疲勞過度和飲食不當而致病,請假未果,區文化課副科長令其隨團同去金山,陸錦娟遂抱病演出,歸后又在解放劇場堅持演出。
1980年7月1日,陸錦娟於解放劇場演出《盤妻索妻》,又有戲迷獻花,此前也一直有戲迷向陸錦娟獻花,群眾獻花事件被虹口區文化課副科長認為是不正之風,有人進而附和地提出相當荒謬的建議:要求團長做陸錦娟的工作,讓其向戲迷呼籲不要獻花。
1980年7月11日,陸錦娟因過度疲勞而失音,由備角尹美娣頂替其角色繼續演出,陸隨團壓陣。7月15日,陸錦娟病情好轉,要求演出,但被拒絕,后只允其演後半場。當晚,因劇團事先未與劇場講明陸只演後半場,也未能像原先一樣打出通告,再加演出前打幻燈,在陸錦娟名字上停留時間過長,尹美娣的名字一晃而過,使不少觀眾認為此場為陸錦娟主演,故而在尹美娣出場后,觀眾倍覺受騙而嘩然起鬨,在團長廣播說明情況后,劇場恢復平靜。
之後,陸錦娟被禁演。在戲迷和某些熱心同事支持下,陸錦娟向文匯報求助。文匯報於1980年12月5日頭版刊登《虹口區文化科個別負責人無視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強行剝奪越劇演員陸錦娟演戲權利》一文,並以記者調查附記的形式確證了陸先生文章的真實性。
1980年12月28日,文匯報在“讀者來信”一欄刊登了2封讀者來信,要求有關部門珍惜有藝術才華的演員,正確處理陸錦娟問題。此後至1983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信息。
1983年,被閑置在家的陸錦娟受邀至舟山地區越劇團重演《盤妻索妻》一劇,並由電視台錄像拍攝。現有該劇之VCD,似為其唯一留存於世的戲曲影像資料。同年,李惠康又對《啼笑因緣》一劇進行加工,更名為《樊家樹與沈鳳喜》,由浙江舟山地區越劇團特邀陸錦娟飾樊家樹,再度演出,在杭、嘉、湖等地巡演,盛況依舊。此後至1986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資料。
1986年6月,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干預下,陸錦娟重新登台,在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觀眾踴躍,座無虛席,獻花觀眾絡繹不絕。音樂聲中大幕啟動,陸錦娟在幕後一聲‘梁福梁寶,帶路!’引來滿堂紅彩。著名表演藝術家袁雪芬觀看演出后,到後台熱烈祝賀:‘你們劇團實力很強,大有希望。’”有老戲迷稱,當時場面轟動,演出極受歡迎,曾出現在場觀眾們情緒激動而使演出不得不稍作停頓之事。另有當年觀看現場演出的戲迷的回憶:“戲院內觀眾情緒沸騰,叫好聲一片,蓋過陸老的聲音,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看到的,特別使我終生難忘的情景:陸老謝幕,陸老眼淚都流出來了,觀眾都不走,全部在外面等陸老,人山人海,空前絕後。”上海文化藝術報亦存有《風雅小生陸錦娟》一文。然而,此文中所稱將要重排之《啼笑因緣》,因種種緣故終究未能上演。之後,陸錦娟息影越劇舞台。
陸錦娟《上海越劇志》“盤妻賞月”鑒賞照片
陸錦娟《上海越劇志》“盤妻賞月”鑒賞照片
陸錦娟《三難新郎》劇照
陸錦娟《三難新郎》劇照
陸錦娟《王十朋》劇照
陸錦娟《王十朋》劇照
陸錦娟
陸錦娟

息影之後

19世紀80年代,在陸錦娟先生演出《盤妻索妻》后,浙江嘉興市越劇團,浙江普陀越劇團紛紛按照其演出的《盤妻索妻》版本排演,浙江嘉興市越劇團為張薇主演(曾專程以學生的身份向陸先生求教此劇),浙江普陀越劇團為孟群亞主演(曾現場觀摩陸先生《盤妻索妻》演出,自學此劇),動作設計等均因襲陸先生演出版。
1982年4月,虹口越劇團青年演員尹美娣學習陸先生主演的《靈堂成親》,在群眾影劇院重演該劇。
1993年3月30日,上海東南虹口越劇團學習了原由陸先生主演的《靈堂成親》一劇,在大眾劇場獻演新戲《火燒鳳樓》。尹派新人肖晨曦飾演姜斌。
文革后,另有松江越劇團排演《靈堂花燭》,劇情情節包括唱詞與飛鳴版《靈堂成親》極為接近。
2005年12月30日下午,工程師越友聯誼會在南京東路社區文化中心主辦“著名越劇演員陸錦娟與越友見面暨新年聯歡會”,請來了19世紀70年代虹口越劇團的當家小生陸錦娟先生,見面活動的氣氛十分熱烈,幾位老觀眾介紹了以前痴迷陸先生的往事,越劇戲友們演唱了一個又一個的越劇片段,同陸先生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2005年12月31日,網友“擁星”(又名wangpeifei)在“陸錦花藝術網”發帖,首次以網友發帖的形式,介紹了陸先生。
2007年,杭州黃龍越劇團主要小生演員翁賽鳳因欣賞陸先生1983年錄像的《盤妻索妻》,而照其錄像版本進行演出,恰逢陸先生的老戲迷,遂通過其介紹辛苦找尋到已退出越劇舞台多年的越劇名伶陸錦娟,由翁賽鳳和孟科娟等人屢次專程前往上海向其請教學習《盤妻索妻》一劇。
2008年2月10日11日,舟山小百花越劇團在舟山劇院上演《盤妻索妻》全劇,以“陸錦娟”為藝術指導,其編排動作因襲陸先生1983年演出版本,主演為吳秋萍、陳亞玉。
2008年3月22日,陸先生因事而到杭州,黃龍越劇團在杭州遊覽景點黃龍洞進行《盤妻索妻》的彙報演出,由翁賽鳳主演《荷亭》一折,孟科娟與王杭娟演出《露真》一折,內含陸先生新設計的身段動作,非常妥帖地體現了陸版盤妻所塑造的梁玉書獨有的那種柔情酷少的形象,獲得當地觀眾的好評。演出結束后,由陸先生對演員的表演做了點評。
2008年4月23日,(原武漢越劇團團長戲曲學校校長)賀亮敏等人於上海白玉蘭劇場演出《情探-送王郎》,演出結束後晚上老一輩藝術家陸錦娟先生為她們演出成功擺宴王朝大酒店以示慶賀。
2009年9月11日,蘇州戲曲廣播“吳越傳音”節目應網友秋水點播,播放陸先生的《山河戀·送信》。
2010年1月29日,網友愛好此道願守貧開始梳理編輯陸錦娟詞條,並於2月2日始梳理編輯盤妻索妻詞條與飛鳴越劇團詞條,3月12日始梳理編輯虹口越劇團詞條,以窮盡一切可找尋到的報刊書籍與網路資源為標準,至2010年3月15日,陸錦娟詞條歷經40次修訂,飛鳴越劇團詞條歷經30次修訂,虹口越劇團歷經8次修訂,基本定型,被百科授予優質詞條稱號,成為網路上陸錦娟、飛鳴越劇團、虹口越劇團最詳盡的介紹文章,其內容被互動百科、SOSO百科全文轉載,其中陸錦娟詞條亦被SOSO百科認定為“優質”。
2010年2月24日,網友望盡tylu接手天涯陸錦娟吧的工作,這是陸先生在網路上的第2個論壇。該吧力求建成為陸先生最全的資料中心,除收錄網路所有與陸先生相關資料外,吧主還整理髮布了“劇目簡介”系列精華貼,部分內容首次公佈於網路。
2010年3月29日,陸錦娟俱樂部成立。天涯陸錦娟吧及俱樂部以陸先生VCD碟片為素材,出品“陸錦娟之盤妻索妻”、“陸錦娟之盤妻索妻唱段剪輯”、“陸錦娟之梁玉書唱腔集錦”三套視頻,上傳於土豆網。
2010年6月3日,陸錦娟俱樂部開闢官方空間。6月5日,開闢“陸錦娟俱樂部吧”。之後又分別在新浪博客、網易博客、土豆空間設立宣傳點。該俱樂部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訪問了原飛鳴越劇團陸錦娟先生的同事們,並且公布了大量珍貴史料。
2010年9月,《飛鳴越壇陸錦娟》一書。此書由俱樂部獨立負責,核心組成員集資、編輯、整理,所有資金來源於俱樂部會員的集資。此書收錄照片共計179張,其中陸先生照片175張照片(96張劇照,43張單人照,33張合照,報刊照片收錄3張)其他照片4張(陸先生之母、裘鳳山師父、李惠康先生、潘祖德先生);收錄戲單73份(文革前戲單65份,文革后戲單8份);文字約為99400字,腳註共計86條。該書此書創越劇類書籍之六最。
2010年12月8日中波846蘇州戲曲廣播“戲迷大舞台”欄目,對陸錦娟俱樂部進行了訪談。
2010年12月18日中波1197上海戲曲曲藝廣播越滬藝苑在“戲曲書架”欄目介紹了《飛鳴越壇陸錦娟》一書,並播放了浙江電台室內錄音選段“洞房悄悄靜幽幽”。
2012年9月30日,正逢中秋節,陸錦娟俱樂部發布《自成一家演盤妻獨驚斯世擅風流·陸盤妻資料集》,其內容包括陸盤妻的細節賞析、唱腔賞析及對昔日歷史的回顧,並有八份附錄,分別為碟片操作說明,陸錦娟主演的舟山版盤妻全劇劇本和全劇曲譜,陸錦娟主演的虹口版盤妻布景草圖與劇照,《淺談“陸盤妻”中謝雲霞對梁玉書的愛與恨》一文,山河戀相關資料及錦迷之歌相關資料(曲譜及詞、曲賞析文),《長詩為陸先生錦娟作(第二版)》。碟片部分,由2張DVD(D9),2張CD組成,並將陸錦娟新設計的身段動作舞台地位等內容,製作成2份視頻文件,附於碟片之中。其中CD部分,包含了陸錦娟在盤妻索妻中所有唱段及伴奏。同時,陸錦娟俱樂部應學習、演出“陸盤妻”的演員及票友的需要,製作“陸盤妻”全劇伴奏,為一碟裝。
2015年2月7日上午9點,陸錦娟因病逝世,享年82歲,2月9日下午1點40分,陸錦娟遺體告別儀式於上海龍華殯儀館雲宵廳舉行。
陸錦娟《錦迷之痴心戲語》
陸錦娟《錦迷之痴心戲語》
《飛鳴越壇陸錦娟》
《飛鳴越壇陸錦娟》

演齣劇目


在陸錦娟30餘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近200個劇目。
在眾多演齣劇目中,陸錦娟最擅長的劇目有《啼笑因緣》《三請樊梨花》《牆頭馬上》三本。“尤其她飾演《啼笑》中樊家樹一角,爐火純青,獨樹一幟,在越劇界除了四十年代姚水娟、李艷芳演出時那種盛況外,再無人可與倫比。《啼笑》在飛鳴越劇團不僅成為保留劇目,而且1957年,1962年二度演出,每次演出達四、六個月之久,有時一天兩場,連演連滿。1983年陸錦娟去舟山越劇團(后改建稱舟山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嘉湖一帶又演出了《啼笑》,盛況依然如舊。”
19世紀80年代她兩次在上海共舞台等處演出《盤妻索妻》及《山河戀》等劇,亦很受觀眾歡迎,演出愈60餘場,場場滿座,觀眾需通宵排隊並被限購票數的熱烈場面。

主演傳統戲劇

有《三請樊梨花》(即《薛丁山與樊梨花》)《王十朋》《何文秀》《牆頭馬上》《荔枝換絳桃》《天仙配》《牛郎織女》《雙珠鳳》《靈堂成親》《鮫綃淚》《卧薪嘗膽》《攔轎鬧婚》《蝶林遇仙記》《團圓恨》《鬧地府》《折紅梅(即紅梅閣)》《彩樓記》《三難新郎》《雙獅圖》《凄涼遼宮月》《綠牡丹》《和合二仙》《龍鳳呈祥》《哪吒》《鄭成功》《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孟麗君》《珍珠塔》《唐伯虎》《風雨旗》《賣油郎》《惜分飛》《龍女牧羊》《麒麟帶》《雙胞奇緣》《生死恨》《三女搶板》(反串老生)《席方平》《火中蓮》《秀才磨豆腐》《周仁獻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凄涼遼宮月》《真假太子》《謝瑤環》《孟麗君》《錢篤笤》《相思樹》《李三娘》《蝴蝶杯》《水仙花》《山河戀》《盤妻索妻》等。

主演現代戲劇

有:《啼笑因緣》《南方烈火》《八一風暴》《紅與黑》《瓊花》《霓虹燈下的哨兵》《祝你健康(即千萬不要忘記)》《摩雅傣》(即《依萊汗》)《年青的一代》《豹子灣戰鬥》《日出》《恨海》《雷鋒》《南海長城》《山花爛熳》《嘉陵怒濤》《亮眼哥》《廢水取寶》《社長的女兒》等。

參演劇目

有:《龍虎寨》《金玉鑒》《一往情深》《生死戀》《得意緣》《富貴之家》《芳草碧血》(即《棠棣之花》)《河神》《十七年沉冤大白》《台灣來的女客》《智審泥神》(此劇亦曾反串老生主演)《沉香扇》等

音視頻留存

未出版資料概況:
《啼笑因緣》一劇,原由上海電台錄音保存,在文革中因是才子佳人戲而遭損毀。
《瓊花》一劇片段(由李蓉芳演唱),曾出現於蘇州電台廣播吳越傳音節目,有選場錄音。
《山河戀》一劇,有片段《送信》留存於世。且有上海電視台錄像,但后被消磁毀損。蘇州電台廣播吳越傳音節目亦曾播放其中的“你我正好兩相戀”一段。
此外,《霓虹燈下的哨兵》《八一風暴》《智審泥神》有全劇錄音,為上海電台保存。
出版物概況:
《盤妻索妻》一劇,由1983年陸錦娟受邀至舟山地區越劇團重演,電視台錄像拍攝,先後由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和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由杭州華彩音像發行有限公司發行。共計有2個不同出版社的3種不同包裝版本。
《盤妻索妻》VCD版本1
碟數:3
ISRC:CN-D170448100/V.J8
ISBN:7883638394
條形碼:9787883638391
出版社: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發行公司:杭州華彩音像發行有限公司
永樂音像總經銷
此版封面有陸錦娟簽名,由網友書生還是舊衣巾提供。
《盤妻索妻》VCD版本2
碟數:3ISRC:CN-D170444300/V.J8
ISBN:7883638394
條形碼:9787883638391
出版社: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
發行公司:杭州華彩音像發行有限公司
出品人:高建麗
責任編輯:李丹
《盤妻索妻》VCD版本3
碟數:3ISRC:CNE130500320/V.J8
ISBN:7883998536
條形碼:9787883998532
出版社:浙江音像出版社
發行公司:杭州華彩音像發行有限公司
製片人:章啟存
監製:馬忻、馬方成
出品人:陳偉民
出版日期:2005年
陸錦娟《啼笑因緣》飾樊家樹
陸錦娟《啼笑因緣》飾樊家樹
VCD《盤妻索妻》封面
VCD《盤妻索妻》封面

人物評價


其唱腔藝術吐字清晰、運腔婉轉、轉調柔和、韻味醇厚、富於抒情、自成一格,行腔乾淨利索而又溫柔多情,富有抒情性和感染力。尤以《啼笑因緣·裂帕》一折,當沈鳳喜被劉將軍強佔為妾以後,沈為使樊家樹免遭殺身之禍,只得含淚佯裝與樊絕交。而樊不明真情,扯碎了沈鳳喜給他的支票與梅花巾,化愛為恨,這段戲前後共80多句唱詞,從混板到中板、快板直至清板,猶如珠落玉盤,歷歷可數。每場每次演唱到此,先是場內鴉雀無聲,繼而滿堂紅彩。不少觀眾說:“聽陸錦娟的快板,比聽輕音樂更有勁。”
其表演藝術往往從人物塑造出發,設計的精妙小動作極多,貼切而又自然,使得人物個性往往欲遮還現、“欲蓋彌彰”,擅長將劇中人物的內心思想性格展示給觀眾,演來栩栩如生。總體舞颱風格是極重視細節的風雅溫和,同時又有著隨意揮灑真性情的那種風流不羈,獨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