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戲

河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

皖南花鼓戲是一種河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花鼓調,為安徽五大劇種之一,流行於皖南與蘇南、浙江相毗鄰地區,而以宣州、郎溪、廣德、寧國一帶最為盛行。它是百年前湖北東路花鼓調與河南的燈曲隨移民流入皖南,先與皖南地區的傳統民間歌舞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劇、京劇等兄弟劇種的藝術影響,逐漸發展演化而成長的一人富有鄉土氣息的劇種。

簡介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小戲,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喜愛。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 頭》、《陸雅臣賣妻》、作為民間藝術的鳳陽花鼓也曾登上大雅之堂。乾隆年間,有人將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改編為鳳陽花鼓歌舞,在宮廷中為皇帝演出,如乾隆年間編撰的《霓裳續譜》一書中就收錄了《花鼓獻瑞》、《鼓樂呈祥》等歌舞節目。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鳳陽花鼓通過唱片廣為流傳。上海的“百代”、“得勝”、“大中華”等唱片公司製作了大批鳳陽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攝製的《大路》、《拉郎配》、《巨瀾》、《鼓鄉春曉》等影片中,均多次出現過鳳陽花鼓的表演場面。
2008年6月,皖南花鼓戲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流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清康熙至光緒的間,湖北、河南地方多次遭受水旱災害,災民陸續南遷。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前後,宣城、廣德、寧國、郎溪等地成為太平軍與清兵爭奪的戰場,居民多避難外逃,這一帶便成了十室九空的荒涼地區。在清政府向這些地方移民時,湖北東路花鼓調與河南曲子便隨湖北、河南的移民傳入皖南,開始在這些地方的農村出現了“打五件”(鼓、大鑼小鑼、鈸、竹板五件樂器)的說唱形式。由一人或兩人合作,沿門自打自唱討取報酬。所唱曲調以湖北東路花鼓調的[蠻蠻腔]和[四平調]為主,也唱河南的[燈曲子]調。職業性的“打五件”藝人們,大量吸收皖南民間曲調,豐富和發展了唱腔,逐漸成為分男女角、又唱又做的“地攤子”表演形式,這便是皖南花鼓戲從民間歌舞形式發展成戲劇藝術形式的初期階段。
由於“地攤子”經常演出,節目積累漸多,特別由於演齣節目中注重了人物故事的描敘,因此需要大段的便於表達情緒、描寫故事的唱腔。於是,表現力較強的、變化較多的腔調便被廣泛採用,除“四平調”、“蠻蠻腔”外,還有“北扭子”和“淘腔”等。這些曲調在演唱中得到了豐富提高,逐漸形成了戲劇唱腔曲調中的“主腔”和“花腔”。之後,藝人們又不斷地吸收民間藝術和徽劇、京劇等劇種的藝術成分,促進了自己藝術的發展,隨之誕生了職業性的“四季班”和“草台班”,給皖南花鼓戲奠定了藝術基礎。
“四季班”藝人們為了滿足觀眾需要,積極創造和積累劇目、唱腔和表演藝術。如根據民歌《綉荷包》、《繡花鞋》等編成了戲曲《綉荷包》、《綉藍衫》等。根據說唱故事編成《方卿見姑》。根據民間故事編成《蕎麥記》、《天平山》等劇。還從目連戲、京劇移植改編了《傅羅卜取經》、《小尼姑下山》等劇目。唱腔藝術也由此有了顯著的提高,主腔的板式除了“中板”、“慢板”、“快板”外,還發展了“對板”、“連板”、“削板”、“夾數板”、“清板滾唱”等,音樂表現力很強,能表達比較複雜的人物感情和豐富曲折的劇情。
帶職業性的“四季班”在農村演出受到農民的熱愛和歡迎時,統治階級對它的迫害便接踵而至,以“花鼓淫戲,敗壞風化”的罪名明令禁演。這樣,藝人們只能在農民的掩護下到偏僻地區演出,有時不得不與京劇、徽劇合班演出,農民稱這些班社為“草台班”。在“草台班”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京劇、徽劇的表演和唱腔藝術,服裝和化妝方面也有改進和提高。劇目上出現了本戲,上演劇目由20多個增加到近百個。
1950年起,皖南花鼓戲由瀕於滅絕轉向復甦,繼而一步步走上振興之路,一批優秀劇目,相繼脫穎而出。其中,《老闆娘》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提名獎,《送瓜苗》獲第11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全國小品小戲大賽一等獎。為進一步拓展皖南花鼓戲生存與發展空間,為了緩解劇團人員青黃不接的問題,宣城市專門為劇團增加了編製。2006年,宣城市邀請有關專家和各界人士,成功舉辦了首屆皖南花鼓戲調研活動。2007年底,宣城市報批的皖南花鼓戲研究基地項目正式獲批。

發展地域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葉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 會 》、《討學錢》、《蘆林會》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無論是岳陽還是長沙的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 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 [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的傳統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採蓮調]、[洗菜心]等。但作為過門、過場音樂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台]等。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成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即一旦 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醜地“三小”歌舞戲,多用當地小調,后受漢劇和其它劇種影響扮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因小調戲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與之毗鄰且語言、語音又比較接近的漢調音樂,形成後來 的“琴腔”或“川調”及某些“打鑼腔”。並在長期的舞台演出過程中融入地方音樂,依循旋律特點相對固定的聲腔格式。花鼓戲把這稱之為“正調”。“正調”的形成彌補了小調之不 足,曲牌聯綴之不足,使花鼓戲具備演本戲的音樂條件。
至於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 》、《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 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歷史沿革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瀏陽縣誌》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徠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採取隨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齣戲。過去,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全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傳統劇目 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音樂曲調 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4類:川調。或稱正宮調,即弦子調,大筒、嗩吶伴奏,曲調由過門樂句與唱腔樂句組成,調式、旋律變化豐富,是花鼓戲的主要唱腔。打鑼腔。又稱鑼腔,曲牌聯綴結構,“腔”、“流”(數板)結合,不託管弦,一人啟口眾人幫和,有如高腔,是長沙、岳陽、常德花鼓戲主要唱腔之一。

特點


通俗活潑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的劇目中,喜劇佔多數,尤其是生活小戲的喜劇色彩更濃厚,塑造了各種風趣、勤勞、善良的喜劇人物。喜劇是醜行的當家戲,所以丑角在傳統劇目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戲以丑角為主,甚至有滿台丑角的劇目,如《鬧黃府》(即《繡像記》),有“七丑鬧台”之稱。傳統丑戲都有生動風趣、明快辛辣的特點。傳統劇目的人物和情節,多帶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大多數劇目是根據民歌、農村生活故事、民間傳說編演的,因而又具有通俗活潑,想象豐富和語言生動等特色,有濃郁的民間文學風格。

民歌風味

皖南花鼓戲的唱腔很有民歌風味,變化多端,優美動聽。唱腔分為主腔和花腔兩類。主腔類有“四平調”、“蠻蠻腔”、“北扭子”和“淘腔”等,“淘腔”中有快、慢、中、長、悲、喜等十餘種板式,“四平調”又有正、反、悲、喜之分,“北扭子”也有對、數、連、倒幾種板式。花腔類的運用多用在歌舞小戲中,有鑼鼓伴奏。

表演藝術

皖南花鼓戲表演藝術是從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它以白扇子、紅毛巾、彩色帶為基本道具,根據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變化,構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體動作,伴著特定的鑼鼓節奏翩翩起舞,以表達人物內在情緒,完成戲劇動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演藝術上講究文演、武演、熱演、冷演。文演要求細膩優美;武演要求潑辣火爆;熱演要求風趣活潑;冷演要求沉著穩健。

早期

早期的“花鼓調”,在不斷演出實踐中,吸收了徽劇、京劇、青陽腔等聲腔藝術,使皖南花鼓戲具有深厚、粗獷、悠揚的鄉音旋律。流行於黃山、天目山腳下,水陽江、青弋江畔,在皖南山區這塊肥沃的土壤上生根、開花、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

新中國成立后,戲劇工作者把“京白”作為“大白”,“小白”則以湖北地方話為標準。把單一的鑼鼓伴唱,插入弦樂,並進行作曲、定調、唱腔、人物設計,量身定做,把一些不合理的幫腔,改為二重唱、合唱等方式,逐步走向規範,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領奏方式和演奏風格。

師徒制

皖南花鼓戲實行師徒制傳藝授業,藝人師承譜係為“七大門”,既“藍門”的創始人藍鳳山、“杜門”的創始人杜老幺、“塗門”的創始人塗老五、“耿門”的創始人大老耿、“孫門”的創始人孫大嘴、“張門”的創始人張宗棠、“梅門”的創始人梅鳳貽。

牌子


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小調。有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之分,後者雖屬明、清時調小曲系統,但已地方化。各種形式的曲調,都具有粗獷、爽朗的特點。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誇張風趣,小旦開朗潑辣,小生風流灑脫。步法和身段比較豐富,長於扇子和手巾的運用,擁有表現農村生活的各種程式,諸如划船、挑擔、搗碓、砍柴、打鐵、打銃、磨豆腐、摸泥鰍、放風箏、捉蝴蝶等等。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如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實了武功表演。行當 花鼓戲的行當分工也更趨細緻,不但由“三小”發展到生、旦、凈、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細的分工。以長沙花鼓戲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閨門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風流小生、武小生、爛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地的花鼓戲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員,近期有長沙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陽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張樹生(生)、岳陽的楊伯成(丑)、衡陽的張廷玉(小生)等。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劇目


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摺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摺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后,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庄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湖南花鼓戲

主除傳統戲的整理改編外,湖南花鼓戲特別注重創作演出現代戲,在本省和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僅湖南省花鼓戲院1965年統計:“上演大小94個劇目中,現代戲佔69個,如《三里灣》 、《打銅鑼》、《補鍋》、《雙送糧》、《紅色營業員》、《郭亮帶兵抓郭亮》、《我的一家》、《還牛》、《送貨路上》、《兩張圖 紙》、《山村獸醫》、《野鴨洲》、《對 象》、《牛多喜坐轎》等。其中《打銅鑼》、《補鍋》、《兩張圖紙》、《送貨路上》、 《野鴨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藝術片,《三里灣》、《對象》獲1979年文化部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獎。”
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 》等。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傳統劇目有《斬皇兄》、《掃花堂》、《假報喜》、《打補丁》、《擋馬》。新中國成立后,通過挖掘、整理、創作、改編了大量優秀劇目:《姐妹皇后》六集,被拍成戲曲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滾動播放,並被美國蘋果公司獨家買斷播放權;《春嫂》為黨的十二大晉京彙報演出;《羯鼓驚天》晉京演出,獲得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創作金獎;《老闆娘》獲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提名獎,在省藝術節上獲六個一等獎;《柯老二入黨》、《水妹子》、《假報喜》等劇目都在省藝術節上獲一、二等獎。其他精品劇目有《大清官》、《柳蔭記》、《站花牆》、《小清官》、《送香茶》、《攔馬》、《打金枝》、《春嫂》、《珍珠塔》、《賣花記》、《樊梨花》、《劈山救母》、《告經承》、《白扇記》、《掃花堂》、《白蛇傳》、《八十大壽》、《姐妹花魂(三本)》、《九曲盤龍珠(三本)》、《寇準招親(三本)》、《姐妹皇后(三本)》、《柯老二入黨》、《四姐鬧東京》等。

音樂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后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丑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岳陽花鼓戲流行於岳陽、汨羅、臨湘及鄂南一些城鎮。清代嘉慶《巴陵縣誌》就有在巴陵 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等。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綉]、[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不少劇目也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東南地區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群眾很容易接受,很喜歡看,並叫它“提琴戲”。

當代發展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解放后,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湖南花鼓戲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編了許多傳統劇目,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有《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等由蕭重飾胡秀英,趙菊雲飾劉海,鍾宜淳飾劉母的《劉海砍樵》說的是常德武陵絲瓜井劉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劉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後賣柴換回鹽米侍奉娘親。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愛慕劉海勤勞樸實,所以在路上攔住劉海,提出親事。當劉海知道秀英是真心愛他時,就答應了。於是二人以柳樹為媒。山作證結為夫妻,雙雙歸家。原來劉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鍊了500餘年,才得半仙之體的狐狸仙女。她有顆寶珠,使她得以變人身。前山還有個石羅漢,原身是青石金蟾,也在山上修鍊,想得半仙之體,於是趁劉海長街購物之際,潛往劉家,見胡秀英正在絲瓜井旁汲水,便率眾石頭上去劫奪寶珠。胡秀英寡不敵眾,被打落井下,石羅漢用千斤閘閘下,胡秀英腹內絞痛,筋疲力盡,只得把寶珠從口內吐出,被石羅漢搶走。胡秀英失去寶珠,五鼓天明就要現原形,便對購物回家的劉海講了實情。劉 海聽后不顧生死,趕到前山,得神斧之助奪回寶珠,夫妻重得團圓,過著美滿的生活。
劇中“劉海哥,那我將你好有一比……我這裡將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與劉海的一段對唱活潑歡快,把二人成婚,雙雙歸家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風趣可愛。是湖南花鼓戲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傳唱不衰。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
除傳統戲的整理改編外,湖南花鼓戲特別注重創作演出現代戲,在本省和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僅湖南省花鼓戲院1965年統計:“上演大小94個劇目中,現代戲佔69個,如《三里灣》 、《打銅鑼》、《補鍋》、《雙送糧》、《紅色營業員》、《郭亮帶兵抓郭亮》、《我的一家》、《還牛》、《送貨路上》、《兩張圖 紙》、《山村獸醫》、《野鴨洲》、《對 象》、《牛多喜坐轎》等。其中《打銅鑼》、《補鍋》、《兩張圖紙》、《送貨路上》、 《野鴨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藝術片,《三里灣》、《對象》獲1979年文化部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獎。”
李谷貽飾劉蘭英,彭復光飾李小聰,鍾宜淳飾劉大娘的《補鍋》說是的養豬能手劉大媽有個獨生女兒叫蘭英,高中畢業后回鄉參加農業生產,與同學李小聰相愛。李小聰高中畢業後學補鍋手藝。劉大媽聽聞女兒看上一個補鍋的,認為補鍋沒出息,所以反對女兒與他相愛。有天劉大媽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鐵鍋,蘭英藉此機會把小聰叫來補鍋,兩人巧妙地對大媽進行教育,使大媽改變了過去的舊思想。
演劉蘭英的李谷貽,后改名李谷一,由唱花鼓戲進入了聲樂殿堂,成為當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湖南花鼓戲雖說後來發展有了生、旦、凈、丑諸行當,但小旦、小生、小丑仍佔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時也注重不斷吸收傳統的表演技巧,如岳陽花鼓戲就直接從巴陵戲中借鑒傳統戲的袍帶、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羅帽、鬍子、把子和撲、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於塑造人物和表現情節,以豐富花鼓戲劇種的表現力。

入選非遺


有“皖南一枝花”美譽的皖南花鼓戲,最近入選“非遺”名錄,這為花鼓戲擺脫目前的困境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6月中旬,作為我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的宣城市皖南花鼓戲,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傳統文化的皖南花鼓戲,能否藉此振衰起頹,梅開三度,恢復“皖南一枝花”的昔日榮光?花鼓戲曾經走紅 傳統文化大多因民間而興。曾經輝煌的皖南花鼓戲就來自民間,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的花鼓調,流行於皖南宣州、廣德、寧國、郎溪等地。19世紀末,湖北民間的花鼓調和河南的燈曲隨移民傳入皖南,與當地民間歌舞合流,並接受徽劇、京劇等兄弟劇種的藝術影響,歷經百年演化、發展,形成了一個具有粗獷、質樸、明快的藝術風格和鮮明鄉土色彩,覆蓋皖蘇浙三省周邊地區近千萬人口的地方劇種。皖南花鼓戲表演藝術源自民間歌舞,以白扇子、紅毛巾、彩色帶為基本道具,根據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變化,構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體動作,伴著特定的鑼鼓節奏翩翩起舞,以表達人物內在情緒,完成戲劇動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因為其“草根”特性,皖南花鼓戲一度興盛,又一度衰落。解放后,瀕危的皖南花鼓戲梅開二度,曾深入華東大中城市巡迴演出,並於1982年進京匯演,受到廣泛的關注,湧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優秀劇目和藝術家。《春嫂》、《柯老二入黨》、《羯鼓驚天》、《水妹子》等一批優秀劇目影響較大,其中,《老闆娘》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提名獎,《送瓜苗》獲第11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全國小品小戲大賽一等獎。截至目前,皖南花鼓戲現存傳統大戲37本,小戲87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