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烏龜的結果 展開
烏龜
龜鱉目龜科動物
烏龜(學名:Mauremys reevesii)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尾較短小。背甲棕褐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頭部橄欖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喑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個體幾乎整個呈黑色,有異臭,雌龜背甲棕褐色。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主要分佈於日本、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帛琉、中國。
李時珍說:“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龜。”在中國古代,人們一直將龜、龍、麟、鳳看成四大生靈,古人以龜為靈物,《禮記·禮運》云:“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秦漢以前,烏龜一直被視為“靈物”或“吉祥之物”,所以時至今日,仍有保護烏龜,或放生或不食烏龜的習慣,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如作為藥用例外。
提起烏龜,人們往往把它當作罵人之詞,如“烏龜王八蛋”,其實這是不公平的,烏龜在古代非常受人們的尊敬。商朝時十分迷信,盛行龜卜,上至帝王出征、登基,下至百姓問病、生男生女,都用龜殼占卜,龜殼留下的卜辭就是現在所說的甲骨文。龜能將頭尾四肢藏於甲內,故有六藏之說。鱉則無此特點。
有一個荒唐的傳說,江湖居住兩大家族,即蛇與龜,龜、蛇原是兩家和睦相處的鄰居,互不傷害。有一年一對年輕龜成家,龜婦出於貴府家庭,又懶又好色,雄龜外出辦事,雌龜耐不住寂寞,和雄蛇私通。當雄龜回家后發現雌龜與雄蛇的不正當關係,非常氣憤,為了報復,每次出行便灑毒尿於通道,致蛇中其毒,蛇亦報復,也灑毒尿,令龜夫中毒,蛇龜均亡。許多年後,龜蛇的後代都改變了本來面目,龜頭和蛇頭相似,烏蛇不烏,肚皮不白,龜色由土黃變烏,稱烏龜。龜的花紋和蛇的花紋很相似。現在龜蛇共存,同洞穴。《說文解字·卷十三-龜部》在解釋時,雲“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龜頭與它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為雄。象足甲尾之形。凡龜之屬皆從龜。”這裡的“它”是個通假,通蛇。廣肩無雄,是說肩部外形寬闊,同類中沒有雄性,要想生後代就得找條公蛇。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的玄武就是蛇和龜在耍流氓的形象,也就是說龜之父不是龜,而雌龜是與另類交配,所以罵人王八蛋、龜兒子,就是雜種。正因為龜蛇有如此一說,所以龜身的氣味類於蛇,蛇乃鼠的天敵,龜假蛇威,鼠嗅覺靈敏,龜爬行一次,腥臭味可保持數月乃至數年,難於消失,所以龜克鼠,鼠懼龜。
在中國的民俗里,人們是不吃烏龜肉的,因為龜乃四大神靈之一,所以,人們仍有放生烏龜的習俗。民俗宴請賓客也不能用龜肉招待客人,否則就是對客人的大不敬。
《山海經》記載有“旋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書中還有吃龜的記載,《詩經》中也提到以龜為食物,《小雅·六月》曾提到:“飲御諸友,龜鱉膾鯉。候誰在矣?張仲孝友”《大雅·韓奕》也載有:“其餚為何?龜鱉鮮魚;其簌維何?維筍及蒲。”除玳瑁外,所有的龜鱉均可食用。《洛陽記》載:“各種禹時有神龜於洛水,負文列於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國語·周語》曰:“我姬氏出自天黿”。《神農本草經》、《醫林纂要》、《名醫別錄》、《藥性論》、《臨證指南醫案》、《本草正宗》、《本草求真》等書對烏龜的藥用作了詳細的記述,《本草綱目》稱“龜、鹿皆靈而有壽。龜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脈,故取其甲以補心、補腎、補血,皆以養陰也”。清光緒年間,金石學家王懿榮偶然在中藥材上的“龍骨”片(龜甲)發現有古文字,即是後來的甲骨文。
可能因為龜的行走速度緩慢,而且經常依賴它非常有效的防守,形象上是沒有出息的樣子。中文有時將“龜”用作罵人詞。但也因為龜長壽,成為中國四靈之一,《禮記·禮運》云:“何謂四靈,麟鳳龍龜,謂之四靈”,宋代的《十三經註疏》載:“象物,有象在天……鳥、麟、鳳、龍、龜謂之四靈。”《述異記》載:“龜一千年生毛,壽五千歲謂之神龜,壽一萬年曰靈龜”。《抱朴子·論仙》載︰“謂生必死,而龜鶴長壽焉。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洛書》曰:“靈龜者黝文五色神靈之精也,能見存亡明于吉凶。”《洪範.五行》曰:“龜之言久也,千歲而靈此禽獸而知吉凶者也。”《淮南子》:“必問吉凶於龜者,以其歷久歲矣。
3張
烏龜
一般將龜另稱為烏龜,龜是以甲殼為中心演化而來的爬行動物。龜最早見於三疊紀初期,當時即有發展完全的甲殼。早期龜可能還不能夠像今日一樣將頭部與四肢縮入殼中。龜已經在地球生存了幾千萬年,和恐龍系同時期的動物。簡單的說,龜有三類:水龜,陸龜,半水棲龜。而真正的烏龜是指草龜,這種龜的雄性成體會變成黑色,所以叫烏龜。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龜亞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我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佈,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佈於日本、巴西和朝鮮等地。
背甲長10~18厘米,寬6~12厘米。雄性背甲近黑色,雌性棕褐色。
分為頭、頸、軀、尾和四肢。與其他爬行動物有顯著區別的特殊形態構造是具有龜殼,寬短的軀體包含於龜殼內。龜殼有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構成:腹甲在體側延伸,以骨縫或韌帶與背甲相連,這個伸長部分稱為甲橋。頭、四肢和尾從龜殼邊緣伸出,一般均能縮入殼內(除平胸龜例外)。背甲和腹甲均由內外兩層構成:內層由若干骨板組成,外層由若干角質盾片組成。棱皮龜科完全沒有角質盾片,表明覆蓋以革質皮膚,其骨板也退化為許多小骨片。
龜類上下頜均無齒,頜緣被以角質鞘,稱為喙。龜有肌肉質舌,不能伸出。有眼瞼及瞬膜,瞳孔圓形。聽覺不敏銳,觸覺及嗅覺較發達,肺呼吸。瀉殖肛孔圓形或縱裂。交接器單個。
龜四肢粗壯,有堅硬的龜殼,頭、尾和四肢都能縮進殼內。烏龜的龜殼可熬製成龜膠,是常用的中藥。有時把龜鱉目的棱皮龜科、海龜科歸為大型或中型的海龜,其在遊動時四肢變成槳狀,產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它們的肉多含有脂肪,可制油;卵可食用;甲也可作中藥。部分品種的龜類壽命很長,有的可達300多年。常見的大型陸龜種類有象龜,體長1.5m,重200kg,因可以載人爬行而著名。綠毛龜是人們喜愛的展覽動物,它實際上是背甲上生育綠藻的金龜或水龜。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在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20℃以上怕熱,躲在深水淤泥中。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烏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在750克以下。
龜分佈於世界大部分地海岸箱龜(Terrapenecarolinamajor)區,至少在2億年前即以同樣形式存在了。現存200~250種,多為水棲或半水棲,多數分佈在熱帶或接近熱帶地區,也有許多見於溫帶地區。有些龜是陸棲,少數棲于海洋,其餘生活於淡水中。以鮮嫩植物或小動物為食,或以兩者為食。可長期忍受禁食。通常每年繁殖一次,雌性在陸地產卵,卵為白色、圓形或瘦長形,通常母龜用後腿挖洞,並將卵產於洞中。
2張
烏龜
除東北、西北各省(區)及西藏自治區未見報道外,其餘各地均有分佈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
本種為我國龜鱉類中分佈是廣,最常見的種類,原來數量甚多,已急劇減少,在安徽、湖北、廣東、廣西及上海等地集市上尚有一定數量出售食用。
於日本、朝鮮;烏龜分佈範圍廣,適應性非常強。但由於環境污染,棲息地被破壞,人為的過量捕食等情況嚴重,在我國境內已經不多見,已處於瀕危狀態。龜可為人類提供肉、蛋和龜甲。有些種則被當做寵物。在英國,通常稱非海龜類為陸龜(tortoise),在美國一些可食用的龜稱為水龜(terrapin)。全世界的現存種被分為兩個亞目。其中一種側頸龜亞目(Pleurodira),頸部彎向一側將頭縮入殼中而另一種隱頸龜亞目(Cryptodira),頭和頸一同縮入殼中。側頸龜類現僅分佈於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鄰近島嶼。相反地,隱頸龜類見於除澳大利亞外的所有大陸,包括現存龜種的約4/5。
隱頸龜亞目的最大科是水龜科(Emydidae),包括現存種的約1/3,地理分佈範圍與全部亞目的範圍相當。多分佈於美國東半部,多為水棲或半水棲。其次是龜科(Testudinidae),其種類約為水龜科的一半。寓言中遲鈍、緩慢的龜即屬於分佈廣泛的陸龜種群,其中的大型種僅見於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和其他海島(參閱陸龜〔tortoise〕)。隱頸龜類的其他科有泥龜科(Kinosternidae)、海龜科(Cheloniidae),見於全世界溫暖海水中;鱷龜科(Chelydridae),體型大,並具有攻擊性,常見於北美。側頸龜亞目種類現僅分佈於南半球大陸,包括現存龜種的20%左右。其中現存2科為蛇頸龜科(Chelidae),因其頭長和頸長而得名;側頸龜科(Pelomedusidae),該亞目的名稱即來源於此科。
我國南方許多省市及東北地區已先後建立了一批烏龜養殖場,飼養及繁殖烏龜業已解決,但由於烏龜生長遲緩,故要大量繁殖飼養滿足需求尚有很大距離。國外日本也有專門飼養機構。周婷(2007)調查結果顯示,烏龜國內存欄量在50-70萬隻,種龜存量在4萬隻以上,在中國已經建立了穩定的人工馴養種群。
池塘水域要求
在向陽避風的地方選擇一塊面積約2畝、四方塘塊,塘邊用水泥石頭砌岸,設防逃裝置反坑型。塘邊周圍栽高大喬木闊葉樹。塘中央放亂石、土墩、綠地,供烏龜活動曬太陽用。
投放密度
初次投放以2齡龜苗為佳,每畝水面可投放3000-6000隻,水體以清水0.5米深為佳,每15d換一次清水。投料以素葷搭配、以素為主,每周投放2次,一般在上午8-9時投料,每次每隻烏龜20克標準。投放密度每三年分塘,25%出來直到分塘達到50%。6年後不必再分,產下小龜再次分塘。因為小龜在淺水中宜生長,成年龜在2-3米深水生活適宜。
管理要點
餵食小魚、小蝦、螺絲、生瘦肉等有營養的食物。小龜要把生的小魚、小蝦等切細后喂。不能喂熟的瘦肉、肥肉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消化不良,要生病的。烏龜一年有二個時期:一是生長期,溫度15℃以上,大約在5-10月份,從烏龜開始進食到停止進食這個時期叫烏龜生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它需要曬太陽,所以前面講到塘的中央要亂石、土墩、綠地。這段時間換水要勤,一周換一次。二是冬眠期,大約在11月份-翌年4月份,溫度在15℃以下,逐漸停止進食,就開始進入冬眠期了。冬眠時也不能離開水,否則就會失水生病而死。進入冬眠期塘溫不宜太高,0-5℃,這樣烏龜就不太活動,減少消耗體能。如果溫度太高,烏龜一直在活動,大量消耗體能。這段時間烏龜也需要曬太陽,塘溫不能太低,冰凍時水可以加深點。換水可以儘可能少些,甚至不換。
龜所需要的營養主要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維生素等五大營養元素。1.蛋白質。蛋白質對龜的生長發育最為重要。龜直接從飼料中攝取蛋白質。一般認為,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就好,養殖對象生長就快。龜對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要需求比較高,其生長階段不同,需要量也不一樣,一般要求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在38%~42%。2.脂肪。脂肪是烏龜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主要是作為體脂貯存在體內或用於運動的能源。脂肪在烏龜體內氧化放出的熱能一般為糖類和蛋白質的2倍。實驗證明,烏龜配合飼料中的脂肪含量為3.5%~5.0%適宜,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影響飼料效率、培重率、增肉係數等。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被機體吸收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是供熱量,二是組成肌體成分;三是節約體內蛋白質,用作飼料的粘合劑。烏龜的飼料中澱粉的適應量為23%~26%。4.無機鹽類。無機鹽對烏龜的軀體有極重要的作用,除參與形成骨骼和血液外,對調節機體生理也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特別是對親龜的產卵繁殖有重要義意。在必需的無機鹽中,如下幾種是較易缺少的,鈣、磷、鈉、氯、鎂、鋅、銅、鈷等。鈣和磷在身體中佔全部無機鹽的3/4,尤其親龜產蛋前後必須添加骨粉等“高效速生素添加劑”。5.維生素。烏龜缺乏維生素時,生長發育減慢,代謝失常,易患各種疾病。維生素多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靠飼料供給。維生素和動物激素一樣,量不多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飼料中必須添加複合維生素。
人工飼養烏龜有池養、缸養、木盆養和水庫池塘養等多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選擇。對一般專業戶和小規模的養殖場,以建池養殖較好,因為此方式管理方便,經濟效益也較大。
養殖池的建造:幼龜池和繁殖池可參照金錢龜的幼龜池和繁殖池的規格和方法建造。成龜池的建造也和金錢龜的成龜池差不多,但面積可以更大些,以便養殖數量更多的烏龜。如果成龜池較大,還可以魚龜混養,在池中養一些草食性和濾食性的魚類,以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注意烏龜亦有會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圍牆的牆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烏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精豬肉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精豬肉、玉米。人工飼養時,為滿足烏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發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烏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烏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係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后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有以下三個方法可以計算龜的年齡
1.隨大自然的周期性變換,烏龜有明顯的生長期和冬眠期,生長期背甲盾片和身體一樣生長,形成疏鬆較寬的同心環紋圈,冬
眠期烏龜進入蟄伏狀態,停止生長,背甲盾片也幾乎停止生長,形成的同心環紋圈狹窄緊密。如此疏密相間的同心環紋圈同以樹木的年輪推算樹齡相似,當經歷一個停止發育的冬天,就出現一個年輪。依此可以判斷烏龜的年齡,即盾片上的同心環紋多少,然後加1(破殼出生為一個環紋),等於龜的實際年齡。這種方法只有龜背甲同心環紋清楚時方能計算,龜的年輪在10齡前較為清晰,在稚龜出生不久,其背殼中央的盾片外堅皮膚上就看到一些放射狀紋,並無圓輪狀,有幾個輪圈的龜背甲紋,就是龜齡幾歲,年齡愈長愈難用肉眼辨認,只有依據龜的重量來推算,人工養殖除外,野生的龜每500g重的龜齡,在我國南方約20年,北方的龜約40年。
2、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
齡計算以龜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環紋(生長年輪)多少計算,一個環紋為一年的生長期。當然,不同龜種、環紋清晰度和孵出時存在環紋等因素也會影響年齡的準確度。龜的壽命一般較長,至少可活20年,據歷史記載,白龜的壽命達到800年以上,故有“千年烏龜萬年鱉”的長壽美譽佳話。
3、大概年齡可從龜殼的紋路觀看,顏色越深,紋路越清晰就越老,反之則嫩,如果是實際年齡,則不好判斷。識別烏龜年齡的方法。是看龜背部的甲殼上的紋路,也就是圈數,每塊甲殼上都有圈,圈數多少代表年齡大小。圈數越多年齡越大。龜的年齡計算方法,一般以龜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環紋的多少來推算,每一圈代表一個生長周期,即一年。盾片上的同心環紋多少,然後再加1(破殼出生為一年)即是龜的年齡。這種方法只有龜背甲同心環紋清楚時,方能計算比較準確,對於年老龜或同心環紋模糊不清的龜,只能估計推算出它的大概年齡了。
母的肚皮是平的,公的是凹的,烏龜的雄體有濃烈異味,雌龜有較淡的異味;黃喉水龜雌雄龜均無體味,龜體均是黃竭色,雄龜腹甲中部凹形,雌龜腹甲平直;鷹嘴龜雄性泄殖孔距腹甲遠,雌龜泄殖孔離腹甲近,雄性腹甲略有凹形,雌性腹甲平直,雄雌龜均無體味。
雌龜與雄龜在外形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雄龜個體較小,龜殼黑色,軀幹部長而薄,尾長柄細,具有特殊臭味;雌龜個體較大,龜殼棕黃色,縱棱顯著,軀幹部短而厚,尾短柄粗,沒有特殊臭味。
更為可靠和準確的鑒別方法是:在烏龜的繁殖季節,抓住成龜,當它的四肢和頭尾皆欲縮人殼內時,用手指使勁住它的頭及四肢,不讓它有時間呼吸,此時烏龜泄殖孔內即排出副膀胱水,然後生殖器慢慢地外突,若只向外突出縱列的皺紋內壁者為雌龜;如有一充血膨大呈褐紫色的交接器外突者則為雄龜,如果在交配季節,雄龜還會有乳白色的精液排出。烏龜的頭一直伸著是母的縮著的是公的。如果記不住,還可以去問營業員。
3張
烏龜
野生種群
由於棲息地環境質量下降,棲息地遭破壞,被亂捕濫殺,野生自然資源量日漸減少。
中國: | 安徽、湖北、廣東等地。 |
全球: | 全球數量未知種群瀕危。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ver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1月4日)——Ⅱ級。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廣西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 ● 建議將烏龜列為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 ● 加強宣傳教育,讓群眾認識和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限制捕捉和出售,特別是在繁殖季節嚴禁捕殺食用。
● ● 保護其棲息繁殖環境,保證其自然增殖。
● ● 加快發展人工養殖、增殖放流,補充自然種群。
烏龜的主要用途為:食用、藥用、觀賞和科教。
使用的主要部位是:肉、腹甲和活體。
3張
烏龜
非法國際貿易 | 2007年3,300隻。 |
非法國內貿易 | 南京龜鱉博物館收購4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