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台靜農的結果 展開
- 作家、書法家
- 作家、文學評論家
台靜農
作家、書法家
台靜農(1903年-1990年),本姓澹臺,字伯簡,原名傳嚴,改名靜農,1903年出生於安徽霍邱(今六安市葉集區)。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員,與魯迅有過交往。
1922年首次發表新詩《寶刀》。代表作品有《靜農論文集》《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淮南民歌集》等。
1990年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醫院逝世。
人物關係
台靜農日常照
1946年,為促進台灣戰後文化的復歸和重建,赴台以事教育工作,先任台灣編譯館編纂,后執教台灣大學,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2年退休,仍任輔仁大學、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從事教學和寫作。
1922年首次發表新詩《寶刀》。
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負傷的鳥》。
1928年出版小說集《地之子》。
創作《龍坡雜文》。
早年也寫散文,散見於《莽原》雜誌上。
1985年出版有書藝論文集《靜農書藝集》
1988年發表散文集《龍坡雜文》
1989年創作學術論文集《靜農論文集》等。並編有《關於魯迅及其著作》和《淮南民歌集》等。
1949年後最受大陸文學界尊敬的去台作家。
晚年收進《台靜農短篇小說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
曾創作小說《大時代的小故事》。
1990年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醫院逝世。
藝術成就
在藝術上,台靜農的小說“師法魯迅”前面已有論述,其格調沉鬱陰冷,手法質樸圓熟,出色地寫出了當時農村社會的環境氣氛。因此,楊義先生認為:“如果說三十年代一批優秀雜文家發揚了雜文上的‘魯迅風’,那麼台靜農則在二十年代繼承了小說上的‘魯迅風’,他主要不是繼承魯迅小說格調中那種果戈理式‘含淚的笑’,而是繼承了安特萊夫式的陰冷”(《中國現代小說史》)。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中國考察時,曾與劉半農商定,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獎金候選人,由劉半農托台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魯迅在致台靜農的信中答道:“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這大概是中國作家第一次問鼎諾貝爾獎金之事。而這裡,魯迅對於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獎金之事的態度和看法,則頗值得時下許多急著要問鼎諾貝爾獎的作家(或經濟學家……)好好反省一下了。一個文學家或者是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寂寞艱苦的勞作和淡泊名利的修養,而僅僅靠媒體的炒作來浪得虛名,就能得到諾貝爾獎嗎?三、台灣的書法名家 台靜農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即練習書法,又喜收藏。
早年所習隸書為華山碑與鄧石如,行楷為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及《爭座位帖》。及至求學北京時,台靜農受到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視書藝為“玩物喪志”,因此不再練習。抗戰居川期間,受到業師沈尹默的指導,頗喜倪元璐行書之格調清新,並為之心折不已,後來,隸書又改習《石門頌》。任教台灣大學后,台靜農由於與魯迅及左翼文壇的親密關係,再加之他在戰前幾次鋃鐺入獄的經歷,其行動和言語受到了台灣當局的嚴密監控。在此背景下,台靜農遂開始寄託浸淫於書藝。他在《靜農書藝集》序上說:“戰後來台北,教學讀書之餘,每感鬱結,意不能靜,惟時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願人知”。經過四十年的苦練,台靜農的書法卓然成為一代名家,這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台靜農的書法廣取前人墨意,變化倪書筆致,由行書而草書,以晉唐人為典則,於奇肆古雅中顯出個人風格。著名美術評論家蔣勛先生評論道:“大體說來,靜農先生的書法,動勢的狂辣嚮往晚明,線條的起落和移動則來自於漢隸北碑,是頗為複雜的綜合”。除了書法外,台靜農對中國書法史上幾位既能承繼傳統又能開創新局面的樞紐人物,如生於陳隋末世的智永禪師及生於五代末世的楊凝式也作了深入的研究,並有談論書法藝術的《靜農書藝集》問世。
1982年,首次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個人書法展。翌年9月,台北《雄獅美術》月刊151期接著推出“書家台靜農專輯”,由學理上闡釋台靜農在書法上的傑出成就,從而奠定了他在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雖然他從不以書法家自詡,然而他的書藝卻聞名中外。從此,求書者日多,台靜農越寫越覺得不勝其苦。這是因為台靜農個性和氣親切,又從不對人擺架子,故對於登門求書者不管識與不識,幾乎像“土地公似的,有求必應”。1985年元旦,台靜農在《聯合報》上以《我與書藝》為題,發表了他的《告老宣言》,鄭重聲明自1985年起,一概謝絕為人題書寫字,這樣,許多中外人士都以得不到台靜農的字為憾。台靜農《詩畫》中對書畫方面提的幾點建議:一、書法: (一)臨帖:一帖至少臨二百至三百遍。 (二)選帖:字帖對練字的人來說十分重要,因此,他選帖以“墨跡本”為佳,並推薦唐代褚遂良《倪寬贊》、智永《真草千字文》供初學者參考。 (三)要有耐心,不要求快,要慢慢磨。 (四)要讀書。 (五)要越寫越有興趣,否則將前功進棄。二、繪畫: (一)臨畫:目的在學筆法、設色。 (二)要經、要熟。 (三)要有功夫、要研討。 (四)求姿態(結構)之美。 (五)見識要廣:可多遊歷欣賞、觀察自然界之美。
魯迅評價
魯迅在台靜農的小說集《地之子》出版后,也稱讚它為“優秀之作”(《二心集·我們要的批評家》),並在後來編輯《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時,特意以自己的小說發端,而以台靜農的小說殿後。其中,台靜農入選四篇:《天二哥》、《紅燈》、《新墳》和《蚯蚓們》,與魯迅的篇數相等,而超過其他作者。這足以說明,在魯迅看來,台靜農的小說是不容忽視的。二、魯迅的終生摯友 1925年4月,台靜農經由小學同學張目寒的介紹,初識魯迅。從此,兩人成為終生摯友。魯迅之於台靜農,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們一直過從甚密,據《魯迅日記》記載,二人交往在180次以上。在他們十一年半的交往中,台靜農致魯迅信件有74封,魯迅致台靜農信件有69封,收錄於《魯迅書信集》中的尚有43封。綜觀這些書信,不管是論人或議事,都直言不諱、毫無忌憚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如果不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像魯迅這樣為人謹慎的“世故老人”是斷不會如此而言的。由此可見,魯迅對台靜農的由衷信任和深厚情誼。
魯迅一生,以尖刻冷峻而著稱於世,故其終身少有朋友。而他所引以為至交的,大多為忠厚、正直、篤實之人,如許壽裳、台靜農等人即是。“台君為人極好”(《書信331219·致姚克》),這是魯迅對台靜農人品的高度評價。 1926年,台靜農曾花費很大功夫,搜集文壇對魯迅的評論,結集為《關於魯迅及其著作》。這是台靜農問世的第一本書,也是新文學以來第一本評論魯迅的論著。他講到編輯緣起時,認為魯迅小說中尤其清楚地表現出戰鬥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必須的,新的中國就要在這裡出現”,“我愛這種精神,這也是我集印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寫完這篇序言的次月,他就創作了《天二哥》和《吳老爹》等鄉土題材的小說,自此便文思如潮,把所耳聞目見的“人間的酸辛和凄楚”,“用我的心血細細地寫出了”。《地之子》結集之前,全部小說稿曾寄呈魯迅審閱,魯迅建議把書名《蟪蛄》改為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