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紅細胞
人體內未成熟的紅細胞
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人體內細胞生長不可能沒有細胞核,所以有核紅細胞實際上是未成熟的紅細胞。有核紅細胞所佔比例很少。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見到,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
無(陰性)。
有核紅細胞增多:增生性貧血、徠紅白血病、惡性貧血、癌腫。
新生兒檢測可呈陽性。
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可見於:
②紅血病、紅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紅細胞異常增生並釋放入血,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為多見;
④其他:如骨髓轉移癌、嚴重缺氧等。
1、溶血性貧血:最常見於嚴重的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因紅細胞大量破壞,機體相對缺氧,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經系增生,除了網織紅細胞大量入血外,部分幼稚紅細胞提前釋放入血,說明骨髓有良好的調節功能。
2、造血系統惡性疾患或骨髓轉移性腫瘤:見於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及紅白血病。由於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細胞充斥而排擠釋放幼紅細胞,也可因髓外造血缺乏控制能力所致,有核紅細胞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在紅白血病時,則可見到更早階段的紅細胞,且伴有形態上有巨幼樣變及其他畸變的有核紅細胞。
3、慢性骨髓增生疾病:骨髓纖維化使有核紅細胞來自髓外造血和纖維化的骨髓。
4、脾切除:骨髓中有個別有核紅細胞能達到髓竇,當脾被切除后,不能被脾臟扣留從而釋放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