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化學學院

化學高級人才培養基地與科學研究中心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前身為吉林大學化學系,始建於1952年,由著名化學家蔡鎦生院士、唐敖慶院士、關實之教授、陶慰孫教授等創建。2001年5月,新吉林大學進行院系整合,化學學院正式成立。化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與科研設施先進,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和較高的學術地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化學高級人才培養基地與科學研究中心。

化學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31人,其中教授190人、副教授115人(博士生導師153人),在校本科生1143人,研究生1558人。設有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五個本科專業和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七個研究生專業。

六十餘年來,化學學院上下同心,勵精圖治,團結、求實、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科的發展水平已處於國內一流化學學科的行列。在第三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化學學科位列全國第四名。在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化學學科進入世界五十強,位列第37名,以化學學院為重要支撐力量的"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學科位列第22名。

學院介紹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學化學系,始建於1952年,由老一代化學家蔡鎦生院士、唐敖慶院士、關實之教授、陶慰孫教授等親手創建。2000年6月,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併,組建成立了新的吉林大學。次年5月,新吉林大學進行院系整合,由來自五所大學化學學科的師生員工組成了化學學院。在六十餘年教學與科研的實踐中,吉林大學化學學院逐步形成了群體協作的團隊作風,求實創新的工作理念,腳踏實地的科學精神和珍惜學院集體榮譽的優良傳統。
化學學院現有教職員工36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雙聘2人),教授145人、副教授98人(博士生導師116人),在校本科生1154人、研究生1242人。
化學學院是我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7年,吉林大學化學學科被評為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化學學科現已建成五個國家級研究機構,分別是“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分子徠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特種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種工程塑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納微構築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化學學院被確立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並連續三次被評為“優秀”,並於2009年入選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珠峰計劃”);學院還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7年,化學學院“納微構築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通過教育部驗收,成為首個通過國家驗收的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化學學院承擔著重要的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包括“973”、“863”、國家攻關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取得了大量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成果。在量子化學計算與高分子統計理論,微孔晶體的定向合成與分子工程學研究,無機功能材料的水熱合成化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研究,耐高溫特種工程塑料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鮮明特色和創新性,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以及省部級成果獎等,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也不斷上升。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成果顯著,目前已實現了科學儀器的批量生產及科技成果的國際合作與轉讓。
此外,受國家教育部委託,吉林大學聯合南開大學主辦綜合性學術刊物《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現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化學期刊之一,1999年即成為sci檢索期刊,目前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化學類核心期刊中居第一位 。
化學學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鼓勵學生爭優創先,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學院設立了多種獎、助學金。近幾年,化學學院69%以上的本科畢業生被保送或考取國內外大學的研究生進一步學習和深造,其他的多就業於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科技公司、國內外企業和國家機關等單位。化學學院的畢業生以其基礎牢、素質高、創新能力強而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
在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化學學科進入世界五十強,位列第37名,以化學學院為重要支撐力量的“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學科位列第22名 。
學院人物
學院人物

師資力量


化學學院有4位專職院士,2位雙聘院士,2位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承擔教學與科研任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
專職院士徐如人沈家驄馮守華于吉紅
雙聘院士周其鳳任詠華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裘式綸于吉紅
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馮守華楊柏于吉紅王悅
劉俊秋
青年學者張皓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馮守華楊柏于吉紅王悅劉俊秋
楊文勝李廣社孫俊奇張皓張文科
“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
吳立新姜振華張宗弢田文晶王貴賓
宋大千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閆文付張俊虎張越濤胡中漢李乙
張紅雨李昊龍
教學名師
國家級宋天佑徐家寧(萬人計劃)
省級周偉紅楊樺

科研獎勵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獎勵類型獎勵時間獲獎人
配位場理論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年唐敖慶、孫家鍾、江元生、張乾二、鄧從豪、劉若庄、鄢國森等
分子軌道圖形理論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7年唐敖慶、江元生、鄢國森、戴樹珊等
分子篩晶化機理與新型分子篩的研製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7年徐如人、龐文琴等
高分子縮聚、加聚和交聯反應的統計理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9年唐敖慶、沈家驄、湯心頤、陳欣芳、顏德岳
鉬鐵硫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1年徐吉慶、張致貴、牛淑雲、孫春亭、劉喜生
新型微孔晶體的合成與新合成路線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9年徐如人、裘式綸、馮守華等
原子簇的結構、化學鍵和結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0年唐敖慶、李前樹、劉麗波、紀 煒、楊麗
有機、聚合物體系的層狀組裝與功能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年沈家驄、張希
開放骨架磷酸鋁新結構類型的開拓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徐如人、于吉紅、陳接勝、龐文琴、李激揚
新型規則納米孔材料的分子工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裘式綸、朱廣山、李曉天、張宗弢、方千榮
新概念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9年馬於光、王 悅、沈家驄
聚醚醚酮酮樹脂的製備及應用技術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9年姜振華、王貴賓、吳忠文、陳春海、關紹巍、楊延華
具有微、納結構特徵的聚合物複合光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構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年楊 柏、張俊虎、張 皓、崔占臣、沈家驄
特定結構無機多孔晶體的設計與合成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2年于吉紅、龐文琴、李激揚、李乙、徐如人 
教學獲獎
項目名稱獎勵類型獎勵時間獲獎人
物理化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93年
孫家鍾、楊永華、封繼康、
趙慕愚、唐敖慶
無機化學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
徐如人、龐文琴、馮守華、
陳接勝、宋天佑
化學一級學科人才培養的制定與實施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
鄒明珠、吳通好、楊胥微、
郝秀峰、田少萍
堅持長期建設、立足五個一流——無機化學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宋天佑、史蘇華、李冬梅、
張萍、徐家寧
多層次、立體化、系統性
無機化學教材新體系的建設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
宋天佑、徐家寧、程鵬、
程功臻、王杏喬 
鞏固雙基,錘鍊精品,構建創新型化學人才培養平台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徐家寧、王英華、田少萍、楊樺、杜莉萍、周偉紅、宋天佑

專業設置


本科專業
大化(理科)化學材料化學
小化(工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研究生專業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

科研平台


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特種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特種工程塑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納微構築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有機聚合物光電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立項)
化學學院實驗樓
化學學院實驗樓
高性能聚合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已立項)

學院領導


黨委
黨委書記:
丁世海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
黃旭日負責理化所黨總支全面工作
鄒海峰負責研究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
李勇負責本科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
黨委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世海、馬安潔、王利群、寧德寬、劉雲凌、楊柏、李勇、蘇星光、鄒海峰、姜振華、黃旭日
行政
院長楊文勝主持學院、教學中心全面工作
副院長徐家寧負責本科生教學工作
副院長龐廣生負責科研、學科建設、外事工作
副院長孫俊奇負責研究生培養工作
副院長寧德寬負責日常行政管理、工會、離退休、安全保衛、實驗室建設、協管財務工作
副院長(兼)李勇負責本科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
院長助理薛亦深協助院長負責實驗室管理及北區日常工作
院長助理郭玉鵬協助院長負責教學工作
院長助理王振旅協助院長負責校企、校地合作相關工作

知名院友


唐敖慶: 中科院院士,原吉林大學校長、名譽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名譽主任,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蔡鎦生: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學(原東北人民大學)化學系創系主任。
孫家鍾: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論化學家,原吉林大學教授。
徐如人:中科院院士,著名無機化學家,吉林大學教授。
沈家驄:中科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吉林大學教授。
江元生: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論化學家,原吉林大學教授,原南京大學教授。
麥克德爾米德(Alan.G.MacDiarmid):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原吉林大學名譽教授、教授。
周其鳳:中科院院士,原吉林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長,現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副主席。
張希: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主任。
趙東元: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著名納米材料專家。
江雷:中科院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著名納米材料專家。
彭笑剛:浙江大學教授,“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排名第八。(byThomson Reuters)
衣寶廉:工程院院士,著名燃料電池專家,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燃料電池工程中心總工程師。
馮守華: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著名無機化學家。
段雪:中科院院士,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顏德岳:中科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曲久輝: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學位委員會主任。
竇士學: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材料研究所所長。
于吉紅:中科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吉林大學教授,現任《Chemical Science》副主編。
安立佳: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
李松: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所長。
任詠華:中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無機化學家,香港大學講座教授,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化學學院60周年院慶
化學學院60周年院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