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

上海市建設項目別稱

不夜城"sleepless city,ever-bright city", the city of all lights,“不夜城”一般指位於上海中心城區北部,上海站西南隅的建成項目,建設範圍南起蘇州河,北至中興路,東臨西藏北路,西臨蘇州河—恆豐路,包括鐵路上海站地區。不夜城的總面積為1.42平方公里,批准建築總量280萬平方米,總投資250億元人民幣,於2000年基本建成。

城區溯源


清末民初
該地區系梅園頭區片。周邊為姚家宅、夏家巷等村落、農舍。是閘北華界發源地。清宣統三年(1911年),譽為閘北明珠——閘北水電公司在叉袋角(今鐵路上海站一側)落成。民國元年(1912年),設閘北市。市政廳設在總局路(今共和路)。民國2年,在今秣陵路建成鐵路麥根路貨站(解放后稱東站)。市政、交通興起,市景日盛。至民國16年,已有廣肇路(今天目西路)、華盛路、梅園路等14條道路,工廠、商號百餘家。其中有中國早期民族工業頗有影響的裕通麵粉廠(今上海第三碾米廠),天一味母廠等。有石庫門裡弄154條,居民數萬,還有若干花園別墅,為閘北西部繁榮中心。
一二八、八一三日軍兩次入侵上海,狂轟濫炸閘北華界地區,建築物基本被毀。區域內除全安坊、戴祥里4條里弄和恆豐路、裕通路一側尚有10餘間3層樓民房外,所有里弄,民房均毀。工廠僅存裕通麵粉廠1家。麥根路貨站多次被炸,瘡痍滿目。上海淪陷后,南隅(今共和中學周邊)大塊地段,被日軍佔為軍用倉庫。東側姚家宅(今蕃瓜弄)成為外地來滬災民、難民及被炸后原貧苦市民聚居地。棚戶、簡屋、“滾地龍”三四千間,佔地6公頃,居民1.6萬餘人,是上海高密度棚戶區之一。弄內通道狹窄,垃圾成堆,臭水橫流,蚊蠅成群,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西側,臨蘇州河處,為廣肇山莊等義冢地和被炸后坑窪不平、雜草叢生之地。北隅是慘不忍睹的戰火殘跡及龐大貧民村等。縱觀全貌,斷垣殘壁,市景淪落,可謂面目全非。
抗日戰爭勝利后
上海市政府為恢復戰爭創傷,曾制訂《閘北西區重建計劃》,擬將整個閘北西區建成市政道路通暢,商業網點眾多,建有各類住宅,市景發達地區。但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財力匱乏,計劃成為一紙空文。
解放后
50年代拓寬廣肇路,改名天目西路,架長壽路橋,建區人民政府、公安分局大樓和區工人俱樂部、共和中學、長安中學等,市景有所改觀。60~70年代,一些道路拓寬、整修。公交車輛增多,居住條件改善。尤其蕃瓜弄經三期建設,徹底改造,煥然一新,聞名滬上。但就整個區域而言,由於財力不足,市政規劃紅線所限諸因素,變化不大。華盛路至華康路,天目西路至共和路之間的青雲坊,數百成千戶居民仍住在十分簡陋、斜頂、泥地矮房中。長達711米的共和路僅在民立路一側於解放初建有一幢3層簡易工房外,沿路兩側儘是低矮民房,簡陋商店、小學、幼兒園。恆豐路上除個別較大工廠、運輸公司、停車場外,市景平平。秣陵路北緣為鐵路上海東站低矮簡陋圍牆,南緣至天目西路一大塊,除若干倉庫建築稍好外,簡屋、陋房連成一片。
1984年籌建新的鐵路上海站,開始大規模市政動遷,1987年底建成通車。以車站為中心的市政道路、交通設施、商業網點、郵電機構等全面築建、發展,為建設不夜城創造初步條件。

規劃建設


1987年底

不夜城綠地
不夜城綠地
鐵路上海站建成通車,日發列車時為59對,佔全市旅客進出量60%。連同市內過往行人,日客流量預測近2百萬人次。巨大人群資源帶來市政、交通、商業、服務、金融、旅遊諸業發展、繁榮及相當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繁榮鐵路上海站地區,中共閘北區委、區政府邀請有關領導、專家研究、討論,六易其稿,制訂建設不夜城的規劃設想。
不夜城規劃功能定位為:上海陸上客運樞紐,商務副中心、市級商業中心,城市生活遊樂園區。其要點:(1)以塑造全新的現代化城市大型公共活動中心為目標。
(2)在確保上海陸上北大門交通前提下,綜合城區內購物、辦公、餐飲、娛樂、居住功能,顯示不夜城時代特徵。
(3)合理組織埠際、市內、城區內外鐵路、長途汽車、地鐵、地面公交、計程車等車流、人流,構成空中、地面、地下立體交通網路。
(4)以天目西路、恆豐路主幹道為重點,築建高密度,高起點,高品位100多幢新穎、大型辦公、商業、居住建築,且力求各有特色。
(5)沿蘇州河邊緣,建一批多層、高層住宅,形成新住宅區,連同改造蘇州河“樣板段”(1996年增加),成為新的旅遊景觀。

1992年5月

不夜城建設啟動前期準備工作,一是區政府向境內外發出土地批租,招商信息。二是規劃尚有1.83萬戶單位、居民動遷的安置,以讓出土地。1993年,上海市規劃局批准不夜城詳細規劃。整個城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首先,歡迎、接待好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客商,其中有“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香港房地產鉅賈李嘉誠、李兆基,香港麗新集團董事長林百欣及香港利誠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淞等客商,他們對投資不夜城表示極大熱情。經談判,簽約、批租21幅,11.01萬平方米,可建面積81.5萬平方米,區籌集承包動遷和大市政配套工程資金16.69億元人民幣。區政府成立不夜城開發辦公室,專司招商接待、協調、管理、服務,努力為不夜城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1996年

不夜城區域內,已建造外資房13.30萬平方米,投資額13.9億元人民幣。內資房27.35萬平方米,投資額16.4億元人民幣。累計建築115萬平方米。在規劃批准建築總量280萬平方米中,商服業、娛樂業80萬餘平方米,辦公貿易設施85萬餘平方米,居住及配套建築115萬餘平方米。同時設置、完善眾多的埠際、長途、市內公交站點。完成大容量電力、電訊、給水、排水和煤氣設施。建置有6萬門通訊能力的不夜城電話局。為不夜城成為上海現代信息港分港作硬體準備。至1996年底,城區內已建成100米以上高層、超高層大樓37幢,在建18幢,籌建26幢。建築面積分別為115萬餘平方米、61萬餘平方米、80萬餘平方米。

城區初貌


樓宇建築

不夜城風光集萃
不夜城風光集萃
城區內幾乎全為新建大樓、商廈、賓館、酒店。且造型新穎,千姿百態,構成90年代上海城市建築又一風景線,展示上 海改革開放新面貌。由於土地有限,地價較高,因此多為100米上下高層、超高層建築群,且外型簡潔,加大裙房等,最大限度開發空間,降低造價,增加效益。外資建築多出於香港王歐陽設計公司。建築技術、材料、設備先進,在閘北獨樹一幟。在眾多建築中,外商、港商投資已建成的嘉里不夜城、不夜城廣場、不夜城商廈尤為壯觀。嘉里不夜城一期工程佔地1.37公頃。建築面積11.05萬平方米,辦公樓高35層,143米,商務樓高38層,132米,裙房4層,3.3萬平方米,地下3層,為閘北目前最高建築物,牆面為藍色幕牆玻璃和淡紅色塗料,冷暖和諧。不夜城廣場,佔地1.53公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辦公樓27層,住宅樓30層,均高100米,玻璃幕牆,造型新穎,全進口建材,華麗、新潮。不夜城商廈為9層商業用房,佔地0.48公頃,建築面積2.65萬平方米。裝潢講究,外牆用鍍金幕牆玻璃,金碧輝煌,被稱為不夜城中“金娃蛙”。大批內資樓宇建築中,繼鐵路上海站落成初期建成的,位於南廣場兩側的環龍百貨商場、中亞飯店、聯合售票大樓、郵電大廈、龍門賓館。鐵路公寓等建筑後,車站外圍建成華東大酒店、康吉大廈、長安大廈、機電大廈,名品商廈、心族百貨商廈,新亞長城大酒店、新亞廣場大酒店等一批造型新穎,設施先進的大型商業用房,成為不夜城建築群的主體。白玉蘭廣場,塑有巨大不鏽鋼白玉蘭市花造型,點綴上海陸上北大門景觀。寬長36米廣場步行街,綠地成茵,紅花朵朵。雕塑兩側,高達14層、20層新亞廣場大酒店、新亞長城大酒店,東西而立,白色外牆,梯形樓層,寬敞空間,頗為壯觀。

商業金融

不夜城風光欣賞
不夜城風光欣賞
城區中上海佳世客商場、不夜城商廈、名品商廈、心族百貨商廈、環龍百貨商場等五大商場成為不夜城地區商業主體,使不夜城躋身成為上海四大商城、上海商業十大中心之 一。新亞廣場大酒店、新亞長城大酒店、龍門賓館、華東大酒店、遠東不夜城大酒店、中亞飯店等星級賓館,廬峰大樓、鐵路公寓、長安大廈3號樓、宮霄大酒店、上海站大酒店等,眾多飲食、服務業及眾多的中小商場(店)、餐館、旅社開業經營,使不夜城地區商業、服務業形成全方位、多檔次、多樣化格局,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而日益興旺。
作為商貿建築重要一翼的商用(住)辦公樓,1996年初,已建成53.97萬平方米,10餘幢商用(住)辦公樓。其中有4.10萬平方米長安大樓1號樓,2.43萬平方米聯合售票大樓,3.52萬平方米機電大廈,3.1萬平方米康吉大廈等,已有一批國內外、市內外商貿、企業、行政、經濟管理部門,諮詢、信息等第三產業,商業交易市場等單位客商入住。
不夜城中金融、證券業已初具規模。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人民保險公司等分支機構先後建立,不夜城區內還有證券交易所分支機構2家。

交通郵電

與鐵路上海站交通運輸配套的上海地鐵一號線漢中路站、上海火車站站,50多條市內公交線路,2處大型出租汽車調度站等,均坐落在城區中心。構成不夜城為市內外客運交通網路,尤以快速、安全的地鐵交通為最,5分鐘即可從鐵路上海站到達市中心人民廣場,至新龍華終點站僅需半小時。城區東西兩側已建成的南北高架路天目路立交橋、長壽路橋,南北兩隅擴建、新建恆豐路大橋、恆豐路立交橋,恆豐路橋,跨蘇州河可至黃浦、靜安等市中心區。越過恆豐路立交橋,能上內環線高架環線,東達浦東新區,西接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南至318、320國道起點,北向滬嘉高速公路204國道。通過南北高架路、共和新路直達寶山、吳淞地區。城區內正在築建的步行街、空中走廊和地下通道將形成立體、空間人行網路。其中梅園路人行天橋已於1996年落成。位於鐵路上海站南廣場東側,聯合售票大樓與環龍商場之間,全長39.3米,寬約10.6米,下部凈空5.6米,頂蓋為熱彎玻璃,夏季空調製冷。兩側設步行樓梯,聯合售票大樓一邊設自動扶梯,環龍商場一側直通商場鋪面。此橋為當下上海現代化封閉式人行過街天橋之一。
城區內有上海郵電大廈及其上海郵政重、輕郵件處理中心、市郵電轉運中心、不夜城電話局、上海國脈無線電話傳呼台等郵電機構達10處之多。辦理國內外信函投寄、電報接發、電話通訊等業務。有眾多的投幣、磁卡等公用電話,為用戶提供服務。

市政設施

不夜城邊緣東有上海南北高架路與天目路的3層環形規模宏大的車行立交橋,南跨蘇州河,北越鐵路線。西有恆豐路立交橋。天目西路是橫貫東西的不夜城主幹道,也是上海市區骨架道路,紅線寬50米,地面6快2慢車道。西端接通往普陀區長壽路的長壽路橋。恆豐路是城區的主幹道之一,南達市中心,北出滬太路與內環線及滬嘉高速公路相接,紅線寬40米,部分路段為60米。天目、恆豐兩路交通繁忙,斷面機動車流量峰值達每小時1200輛以上。
1996年,上海“四街四城”中唯一單獨配套建設的不夜城電話局建成開通,電話容量達6萬門。其光纖通信,數據高速傳送、衛星通信、Internet網路等設施與不夜城地區商業、商務等功能相配套。實現用戶各種通信需求隨到目標,為不夜城信息分港的建成創造良好條件。2萬噸級半地下水庫基礎竣工,3.5萬伏變電站、煤氣調壓站投入使用。新增合流污水泵站,梅園路、民立路北段拓寬開通。22萬伏變電站和蘇州河綜合治理樣板段(光復路的恆豐路——恆通路段)工程先後啟動。

文化娛樂

位於恆豐路、漢中路口的上海市青年文化活動中心——漢中廣場,1996年底落成正式啟用,是上海對外開放中重要的青年活動場所,除青年文化、科技、社交、學習等場所外,還設音樂茶座、婚禮大廳、電子娛樂廳、影視放映廳、藝術沙龍、小型室內迪斯尼、電子模擬高爾夫球、壁球、保齡球中心、健美中心等。有科幻遊樂項目,如太空世界、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還有不夜城圖書廣場、心族保齡球館,一些商場中的現代影視娛樂項目。在白玉蘭廣場上已先後舉行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5周年,′95、′96國際茶文化節開幕式等大型文藝演出。嘉里不夜城在佳世客商廈廣場舉辦與市民共同歡度′96聖誕節文娛活動。鐵路上海站南廣場已多次成為科普教育、全民健身運動、消防、環衛、法制宣傳等陣地。1996年不夜城中蘇州河沿岸綜合治理樣板段的實施啟動,不夜城遊艇碼頭建設,蘇州河旅遊功能將逐漸實現。

燈光工程

鐵路上海站南廣場置設一批泛光照射、廣告燈彩、廣場照明、綠地及建築燈飾、道路交通燈具,巨型電視屏幕和電子翻牌廣告。以白玉蘭廣場為中心,天目西路、恆豐路為主軸,各類燈光五彩斑斕,成為上海四大夜間景點之一。
不夜城至1997年底將完成建築量150萬平方米,佔總量53%強。城市輕軌明珠線閘北區內段地面工程,將經不夜城區域內鐵路上海站北側,向東北、西南方向運營。鐵路上海站南廣場大型雙層地下停車庫,上海站北廣場城市輕軌明珠線車站與上海站南廣場地鐵一號線之間人行地下隧道等已進入設計階段,一二年內可望開工。至2000年,將完成總建築量約200萬平方米,占規模數近71.4%,基本建成不夜城。到2006年,實現全部建成不夜城預期目標,使其成為更完備的上海陸上客運交通樞紐,上海城市商貿中心之一和上海市區的一個現代化的遊樂活動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