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葛條的結果 展開

葛條

葛條

藤本,具塊根,羽狀複葉;托葉背著,箭頭形,小托葉披針形,頂生小葉卵形,側生的斜寬卵形,小葉柄及總葉柄均密被長硬毛,總狀花序腋生,花梗纖細,花紫色或粉紅;花萼鍾狀,花藥同型;子房被短硬毛,莢果帶形,種子卵形扁平,紅棕色。花期9月,果期10月。

形態特徵


藤本,具塊根,莖被稀疏的棕色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背著,箭頭形,上部裂片長5-11毫米,基部2裂片長3-8毫米,具條紋及長緣毛;小托葉披針形,長5-7毫米;頂生小葉卵形,長9-15厘米,寬6-10厘米,3裂,側生的斜寬卵形,稍小,多少2裂,先端短漸尖,基部截形或圓形,兩面被短柔毛;小葉柄及總葉柄均密被長硬毛,總葉柄長3.5-16厘米。總狀花序腋生,長達30厘米,不分枝或具1分枝;花3朵生於花序軸的每節上;苞片卵形,長4-6毫米,無毛或具緣毛;小苞片每花2枚,卵形,長2-3毫米,無毛或被很少的長硬毛;花梗纖細,長達7毫米,無毛。花紫色或粉紅;花萼鍾狀,內外被毛或外面無毛,萼管長3-5毫米,萼裂片4,披針形,長4-7毫米,近等長,上方一片較寬;旗瓣近圓形,長14-18毫米,頂端微缺,基部有2耳及痂狀體,具長約3.5毫米的瓣柄,翼瓣倒卵形,長約16毫米,具瓣柄及耳,龍骨瓣偏斜,腹面貼生;雄蕊單體,花藥同型;子房被短硬毛,幾無柄。莢果帶形,長5.5-6.5(-9)厘米,寬約1厘米,被極稀疏的黃色長硬毛,縫線增粗,被稍密的毛,有種子9-12顆;種子卵形扁平,長4約毫米,寬約2.5毫米,紅棕色。花期9月,果期10月。

分佈範圍


產廣西、雲南和四川等省區。生於海拔1000-3200米的山溝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昆明附近。

主要價值


含多種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大豆素、大豆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等。
性狀
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縱皺紋,粗糙。切面黃白色。質韌,纖維性強。無臭,昧微甜。
功能主治
1.解肌退熱 用於風熱感冒,配以桑葉,菊花等。亦可配麻黃桂枝,用於風寒感冒有項頸強硬者。2.生津止渴葛根解表清熱之中能生津,故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 3.透疹 用於麻疹、風疹初起。4.止瀉 可用於治療熱性的腹瀉(如痢疾),配黃芩、黃連同用。葛根如煨用,可治脾虛泄瀉
用法及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其它
夏日表虛汗多尤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