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先生全集

張三丰先生全集

《張三徠豐先生全集》,八卷。題明張君寶(即張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編。載《道藏輯要》畢集。此書雖題名張君寶撰,但除收稱名為張三丰之著作及其傳記(皆有待考證)以外,又多收其弟子傳記、道派承傳、後世著作及靈異事迹等資料,故它並非張三丰著述之全 集,實乃後世張三丰派(隱山派)事迹、著述之彙集。

基本信息


《張三丰先生全集》,八卷。題明張君寶(即張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編。載《道藏輯要》畢集。前序稱:“其書曾刊於前明永樂時”。”清雍正元年(1723)汪錫齡將所藏張三丰“丹經二卷,詩文若干篇”及所記“祖師顯跡三十餘則”,輯成《三豐祖師全集》家藏之,本欲合此舊本,加搜遺文付梓,未果。李西月得此書“於夢九(即汪錫齡)六世孫名曇者之家,十存七八”,又搜名山碑版、道院抄存者,以補其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輯成此書。

內容考證


書前“總目”分八卷,而書內卻未分標卷次;且總目與書中篇目、版心標目,又多 歧異,如總目為“仙派”,書中篇目為“道派”,版心標目則為“派考記”。如此之例 甚多。全書內容可歸併為四點。
一、張三丰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神話傳說及道派承傳: 《列傳》篇(又稱《傳考記》),輯張三丰傳記六種。《道派》篇(又稱《派考記》),分老子之道為文始派與少陽派,張三丰為文始派(又稱隱仙派)的五傳祖師。其《前歷 祖傳》列太上老君、尹文始(名喜)等五人傳記,《后列仙傳》載張三丰所傳弟子沈萬 三及其後代傳人共十一人之傳記。《顯跡》篇記錄張三丰從至元十九年(1359)至康熙(1662~1722)年間之神異事迹三十六則,有“度沈萬三”、“寓金台觀”、“隱太和 山”、“七戲方士”、“詩挫番僧”等。《古文》篇收錄陳雷谷等人傳記,及“蘆汀夜 話”、“八遁序”等。《隱鑒篇》則據山人野客所言,收錄元至清代百零四名處士、逸 士、達士、居士的事迹,即所謂《隱士傳》。
二、張三丰的道論和內丹著述:有《大道論》《宣機直講》《道言淺近說》《正教 篇》《玄要篇》等。《大道論》上篇有曰:“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又認為: “理綜三教,並知三教之同此道也。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 不成仙。”“儒也者,行道濟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講各的妙處,合講合的好處,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無非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 已矣!”而《正教篇》又說:“孔之仁民,老之濟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 人,其趨一也。” 《大道論》下篇和《玄要篇》多談內丹修鍊理論與功法,認為性命雙修,方合神仙 之道。
三、張三丰派的道教經所著典:有《斗姆元尊九皇真經》《三教靈妙真經》《三教 靈應真經》《三教靈通真經》《洞玄度人真經》《菩提真經》等,從中可以概見武當隱 仙派的教義、奉神、齋醮科儀等內容。
四、張三丰及其傳人們的詩文著作:有《雲水前集》《雲水後集》等。據稱,《雲 水前集》是“明永樂時胡廣等收入《大典》(按指《永樂大典》——引者)之內,世間 少得其本。”
明嘉靖中詔求方書,“仍從《大典》中翻出”,才得以流傳民間。因此是明清時期 較有影響的道教文學作品。從這些詩、詞、散文及民間唱詞、歌謠中,可以窺見隱仙派 道士的修鍊思想、訓世情懷、個人情趣。
由上可見,此書雖非張三丰所撰,其稱名張三丰之作亦有待於考核,但它所收集的 大量篇卷,卻是研究明清武當隱仙派的重要資料,其歷史價值甚明。

張三丰 簡介


張三丰,元﹑明著名道士,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1247年到1458年)。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經考證得字子沖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於蒙古帝國統治的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新市,位於阜新市與彰武縣交界處有其故居。)另有記載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於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黑山縣姜屯鎮)在蓮花湖畔亦有張真人故居。明成祖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丰修建了“遇真宮”。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
在各種張三丰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里,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游寶雞山中,有三山峰,挺秀倉潤可喜,因號三豐子。亦有因“豐”字和“豐”的簡體字同形而錯稱為“張三丰”。他的生辰籍貫都有爭議,一般認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當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

張三丰 史著十例


1.《大岳太和山志》
2.《皇明恩命世錄》
3.《大岳太和山志?御制書》
4.《大邑縣誌》
5.《大岳太和山志》
6.《禪玄顯教編》
7.《御賜張三丰銅碑》
8.《大明一統志?仙釋》
9徠.《張三丰遺跡記》
10.《貴州圖經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