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隸
魏隸
魏隸是介於魏碑與漢隸的交界體,字形基本上承襲漢隸,但在結構上有一定變化,其特點是較漢隸方嚴規整,結體、運筆都比漢隸矜持滯重,缺乏漢隸那種古雅雄逸的自然風韻。
魏碑與漢隸的交界體,一個特殊時期的代表文化。
漢末曹魏時期興盛的隸書。
這種隸書基本上承襲漢隸,但在結構上有一定變化,其特點是較漢隸方嚴規整,結體、運筆都比漢隸矜持滯重,缺乏漢隸那種古雅雄逸的自然風韻。
《孔羨碑》
又稱《魏魯孔子廟碑》、《孔羨修孔廟碑》,隸書,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立。22行,行40字,額篆書“魯孔子廟之碑”6字。碑在山東曲阜孔廟同文門內。碑文記魏文帝曹丕稱帝后之黃初元年,詔封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為宗聖侯,以奉孔子之祀,並命擴修舊廟,設吏卒以守衛之事。此碑文傳為梁鵠所書,碑左方有宋嘉祐七年(1062)張稚圭正書題記:“魏陳思王曹植詞,梁鵠書”十字。但無確據。
孔廟的魏晉南北朝碑中最著名的有曹魏的孔羨碑,北魏的張猛龍碑,東魏的李仲璇修孔廟碑等。《孔羨碑》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碑書風遒勁淳古,氣勢凌厲而磅礴,為魏隸代表。與漢末以方筆取勝的《鮮於璜碑》、《張遷碑》等一脈相承。清顧南原《隸辨》謂,“魏隸可珍者四碑,此為之冠”。楊守敬《平碑記》云: “此碑以方正板實勝,略不滿者,稍帶寒儉氣,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種,惟北齊少似之者。”近世著名書畫家湘潭楊鈞,於漢魏諸碑獨喜《孔羨》,可謂推崇備至。其跋臨本《孔羨》云:“學兩漢書,有四要義:一曰沉著,二日平穩,三曰開展,四曰鋪毫。四者俱備,《孔羨》一石而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該明拓本,濃墨精拓。其中“體”字“曲”旁尚存,“謂崇”已連,“千載”之“載”左上角損。有朱翼盦題籤。
隸書簡介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 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