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國中之國的結果 展開
- 地理名詞
- 漢語辭彙
國中之國
地理名詞
國中國指國家領土完全處於另一個國家領土包圍之中的內陸國家(不可處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包圍中,也不可有海岸線)。一般認為世界上僅存在聖馬利諾、梵蒂岡、賴索托三個國中國,但部分人認為馬爾他騎士團也屬於國中國。
聖馬利諾國旗
國旗:由白色,淺藍色兩個相等的平行長方形組成,旗地中央是國徽圖案。白色一說象徵白雪,一說象徵純潔。1797年以來就採用上述國旗,沿用至今。聖馬利諾國旗有兩種,上述國旗為正式官方用旗,不帶國徽圖案的國旗為民間用旗。
面積:61.16平方公里。
官方語言:義大利語
貨幣:歐元
GDP:15.91億美元(2016年)
民族:90%的居民是聖馬利諾人
人口:33203人(2016年)
宗教: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
國慶日:9月3日
首都:聖馬利諾(San Marino)
國家元首:由兩名權力相等的執政官共同擔任,任期半年,不能連任,三年後可再次當選。執政官由大議會選舉產生,分別於每年3月和9月改選,4月1日和10月1日就職。執政官既是國家元首,又是議會首腦。
地理
位於歐洲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內陸國,距亞德里亞海僅23公里。四周與義大利接壤。境內起伏多山,位於中部最高的蒂塔諾山,海拔755.24米。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6℃,冬季最低氣溫-2℃,夏季最高氣溫30℃。年均降水量880毫米。
歷史
公元301年,由一位來自達爾馬提亞北部拉布島、名為馬力諾的基督徒石匠,為逃避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創立聖馬利諾。當時,在法律上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聖馬利諾的創建不符合其法律實體。最初,聖馬利諾實行族長管理。
1243年,聖馬利諾確立了兩個執政官聯合執政的制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1263年,聖馬利諾制定共和法規,成文憲法。
1503年,聖馬利諾被切薩雷·博吉亞佔領了7個月。1739年,聖馬利諾又被阿爾貝羅尼紅衣主教所佔領。1740年2月,聖馬利諾重新獨立。
1797年,拿破崙統治時期的法國承認了聖馬利諾的國家地位。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其他歐洲國家也承認了聖馬利諾的國家地位。雖然是一個主權國家,但聖馬利諾在各個方面仍舊依賴義大利。
1860年,義大利統一戰爭之時,加里波第曾在聖馬利諾躲避敵人。在這裡,他從聖馬利諾公民和其領袖那裡獲得了幫助、金錢和補給以繼續他統一義大利的戰役。1862年起,聖馬利諾與義大利簽署了友好條約。19世紀末,義大利統一,聖馬利諾被義大利完全包圍起來。作為回報,加里波底保證聖馬利諾可以始終保持為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聖馬利諾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馬利諾被納粹德國侵佔。1944年6月26日,英國空軍連續4次對聖馬利諾進行了“無差別轟炸”,60名平民遇難,100餘人受傷。這徹底激怒了聖馬利諾政府,為了表達對世界大戰的憤慨,7月5日,聖馬利諾外交部長宣布,同時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宣戰。8月10日,納粹德國國防軍第278國民擲彈兵師在哈里·霍珀中將指揮下突襲聖馬利諾,面對眾多的納粹德軍,弱小的聖馬利諾不得不放棄了抵抗。9月19日,英軍第4步兵師進入了聖馬利諾,英軍與德軍在蒂塔諾山下的大博爾果鎮展開激戰。戰鬥進行了約40分鐘,德軍漸漸敗下陣來,最終在留下19具屍體和40餘名傷員後撤離了聖馬利諾。隨著德軍的撤退,聖馬利諾開始了為期2個月的英國佔領期。11月,聖馬利諾政府與英國簽署了和平協定,英軍隨即便撤出聖馬利諾。
1945年至1957年,聖馬利諾由共產黨、社會黨聯合執政。1957年天主教民主黨在共產黨持不同政見者的幫助下獲得執政權。1978年,由共產黨領導的聯盟再一次取得了政權。1988年7月,聖馬利諾組成新政府,由天主教民主黨和共產黨聯合執政。
1992年,聖馬利諾成為聯合國的成員國。1993年5月,聖馬利諾大選后,聖馬利諾政府由天主教民主黨和社會黨共同執政。
外文名稱:Vatican City State / 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
國旗:由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個豎長方形組成。傳說金黃和銀白兩色是耶穌12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側的白色旗地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城國的標誌。為盾徽。盾面為紅色,其上有兩把交叉著的鑰匙和一頂羅馬教皇的三重冠冕。紅色在歷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顏色;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是主給聖彼得(《聖經》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間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皇自稱是主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岡的首腦,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皇冠為三重。
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1400人
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宗教:天主教
貨幣單位:歐元,里拉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del Vaticano,Vatican City,the Holy See city)
教皇:方濟各教宗,於梵蒂岡當地時間2013年3月13日下午7時許(北京時間2013年3月14日凌晨2時許),第5次投票中被選出,接替已辭職的本篤十六世教宗。也是第一位拉丁美洲籍教宗。
地理
位於歐洲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內陸國,地理坐標(北緯41°54′10″,東經12°27′11″)。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殿、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聖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
歷史
從公元4世紀末開始,利用西羅馬帝國的衰亡,羅馬城主教乘機掠奪土地。公元555年,東羅馬帝國收復了義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將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授予給羅馬主教。羅馬主教宣稱自己為“教皇”,並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 8世紀又增建加洛林宮。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為酬謝教皇協助自己奪取王位,於754和756年兩度出兵義大利,打敗倫巴德人,並於 756年將羅馬城及其四周區域送給教皇。史稱“丕平贈土”。嗣後教皇權勢日益擴張。在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為君主、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達 4萬平方公里以上。1377年梵蒂岡宮成為教皇的主要住所。
15世紀建造了梵蒂岡圖書館和西斯廷禮拜堂、梵蒂岡城牆,16~17世紀初重建的聖彼得大教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規模最宏大的建築。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義大利文藝復興名人都參加了這些建築的設計、建造、裝飾工作,梵蒂岡收集了大量文藝復興以至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珍貴藝術品和圖書文獻。梵蒂岡成為羅馬教皇進行政治與宗教活動的中心。
19世紀中葉,義大利開始逐步統一,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羅馬教皇領地的存在受到威脅。近代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思想與運動的興起,使羅馬天主教會遭遇空前危機。為加強教皇權威,庇護九世(1846~1878在位)於1869年12月舉行了第一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歐洲及其他地區 700餘名主教及高級宗教人士參加。
會議經過討論爭辯,於1870年通過了“信仰信條”,反對“現代理性主義謬論”,堅持天主教傳統的教義教條,通過“教皇永無謬誤”的信條,主張教皇權力神授,高於宗教會議,享有普遍而最高的宗教司法權。在會議進行時,義大利王國於1870年9月佔領了羅馬,宗教公會於10月休會。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義大利王國的公職。同年義大利收復教皇佔據的其他地區,完成國家的統一,消滅了教皇國,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梵蒂岡宮內。
1871年義大利政府頒布法令宣布,教皇人身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權,允許對外自由來往,並給予年金。但為教皇所拒絕。
19世紀,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義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協議》,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為庇護十二世。義大利王國對義大利統一戰爭期間沒收的教會財產進行了最終賠償。
從法理上說,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梵蒂岡城國擁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及民政機構,是政教合一的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克服教會危機,教皇約翰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於1962年10月召開了第 2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000多名高級宗教人士參加,並邀請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列席。
大會經過4次會期〔后3次由教皇保羅六世主持〕於1965年12月閉會。公會通過了16個文件,強調教會的作用主要在精神方面。教會被定義為“上帝的人民”,提倡關心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問題,對基督新教、東正教和其他宗教採取和解態度,強調信教自由與重視教育。對天主教主要的教義、教規仍重新加以確認,但對教會法規開始逐步修改,放寬了一些禁令和戒律。
1983年公布了修改的教會法典。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布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外文名稱:The Kingdom of Lesotho
面積:30344平方公里。
賴索托國旗
國家元首:國王萊齊耶三世(Letsie III),1996年2月7日登基,1997年10月31日加冕。
語言:英語、塞蘇陀語
民族:巴蘇陀族、祖魯族
人口:210萬(2013年聯合國估算數字),年增長率0.9%(2004年)。絕大多數為黑人,屬班圖語系的巴蘇陀族和祖魯族。通用英語和塞蘇陀語。約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
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重要節日:莫舒舒日:3月11日;英雄日:4月4日;國王誕辰:7月17日;獨立日:10月4日。
地理
非洲南部內陸國家,東部75%的國土是山地,最高海拔3482米。西部25%的狹長地帶為地勢較平緩的低地,最低海拔1388米。主要山脈是馬洛蒂山和德拉肯斯山,主要河流是奧蘭治河和卡勒登河。四周為南非所環抱。屬大陸性亞熱帶氣候。5~9月為旱季,10~4月為雨季,最高氣溫33℃,最低-7℃。
歷史
獨立前稱巴蘇陀蘭。19世紀初,巴蘇陀族酋長莫舒舒一世統一各族,建立了王國。
1868年,英國正式宣布巴蘇陀蘭為其“保護地”,並於1871年將其併入英國在南非的開普殖民地。
1970年舉行獨立后首次大選,巴蘇陀蘭大會黨獲勝。巴索托國民黨政府宣布選舉結果無效,並實行緊急狀態,取締反對黨。
1986年,武裝部隊司令萊哈尼耶少將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並禁止政黨活動。
1990年11月,軍政府廢黜莫舒舒二世,立其長子萊齊耶為國王。
1993年3月,軍政府“還政於民”,舉行萊第二次大選,巴蘇陀蘭大會黨獲勝,該黨主席莫赫勒出任首相。 1995年1月,莫舒舒二世複位。
1996年1月,莫舒舒二世遇車禍身亡。2月,萊齊耶再度登基。
1998年5月舉行第三次大選,民主大會黨以絕對優勢取勝,該黨主席莫西西利任首相。
2002年5月和2007年2月,萊按照混合選舉模式順利舉行大選,民主大會黨連續贏得大選,莫西西利均蟬聯首相。
2012年2月,莫西西利脫離民主大會黨,另立新的民主大會黨繼續執政。2012年5月大選后,反對黨全巴索託大會黨、萊民主大會黨和巴索托國民黨結盟並成功組閣,賴索托歷史上第一個聯盟政府宣告成立,全巴索託大會黨領袖塔巴內(Thabane)當選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