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閣寺

建於陝西的古代寺廟

上閣寺原名寶意寺,坐落在陝西武功故城內稷山之巔,是歷代祭奠姜嫄聖母、始祖后稷所立祠之地,也是唐時李淵位於武功的三處別宅之一。

簡介


上閣寺原名”寶意寺“,坐落在陝西武功故城內稷山之巔,這裡松柏濤濤、依山間有窯洞、神仙塑像、樓台、亭、閣,曲回之山道,別具景象。千百年來作為京畿重地的武功城,歷史悠久,文化繁榮,這裡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抒懷之地,其又以”上閣鐘聲聞九天“作為《武功八景》之一聞名於世。
上閣寺坐落在武功故城內稷山之巔,始建於何年不詳。據縣誌載,明弘治年間重修建有姜嫄祠、后稷祠、天皇堂、羅漢洞,呂祖洞、唐太宗讀書處等十多座古建築,統稱上閣寺。

歷史記載


水經注》卷十八載:邰(武功)“城東北有姜嫄祠,城西南百步有后稷祠,眉之邰亭地”。此即武功有姜嫄、后稷祠的最早記載。《長安志》更於武功條下載:“后稷祠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姜女原祠在縣西南二十二里”。當然是就中亭川武功城(今武功鎮)而言。康對山《武功縣誌》載:后稷廟、姜女原祠“今俱亡矣”,而“今(明正德時)后稷祠在城內西上,故寶意寺址也。明弘治丙辰(1496)知縣(宋)學通改建,祠后又作姜嫄祠”。
《長安志》載:“寶意寺在縣西一里,亦唐神堯別宅。乾封三年(668)建為寶意寺,周顯德二年重恩寶意寺,寺東臨絕崖”。顯然是后稷祠在唐以前(乾封三年)即已有之,後來的寶意寺(俗稱上閣寺),即以後稷祠為中心改建發展起來的。此後,厲有修葺。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后志》記載:“殿三楹,四角垂檐,南向,殿前有碑,馬嵬閻鐸記”。
明、清數有修葺,每次立碑以記其事,碑文多言寶意寺“大唐創業天子(李世民)讀書處”,與《長安志》的“唐神堯(李淵)別宅”之說想吻合。李淵在武功的住宅有三處,寶意寺即其一,此宅系以後稷祠為中心所建,由此可知,后稷祠建於李淵之前。

相關詩歌


1 經寶意寺上方

翠嶺香台出半天,萬家煙火照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且聽微鍾記往年。

2 書按察分司廳壁

宋學道
公遐循阡遍武功,滿川春雨落花紅。
泉通玉井三千丈,雲鎖連城十二重。
眉伯遺亭書綠野,姜嫄荒冢倚邰封。
太宗天子讀書處,遺跡猶存上閣中。

3 寶意寺詩

康鏞
傷秋人事絕,習靜入招提
掃葉坐松下,看書忽日西。
青雲雙翼斂,白髮近年齊。
欲別浮生者,悠悠向爾棲。

4 登后稷祠

夫子天下烈,播谷廣炎皇。
苴茅當茲土,種德邈無疆。
有口皆食力,罔極齊穹蒼。
二月武功曲,鸚鳴柳半黃。
星言拜古祠,陟山雲中翔。
煙川睇春縣,覽極獨慘愴。
風塵翳環宇,贏黎裂予腸。
緬惟躬稼澤,誰可使均穰。

5 亭頌一首

黃泉中
稷山帶漆水,亭立在山巔。
形名垂千古,偉哉一景觀。
武功縣歷史文化遺跡一覽表
陝西省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古遺址
◆香堯遺址◆王燒台遺址◆史家遺址
岸底遺址鄭家坡遺址◆游鳳街遺址
古墓葬◆姜嫄墓◆蘇武墓◆隋煬帝墓
古建築
◆教稼台◆武功城隍廟◆武功關帝廟
◆望仙宮◆報本寺塔◆寺背後塔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
保護遺產
民俗◆蘇慧織迴文與武功民間送手絹風俗
民間文學◆農業始祖后稷傳說
傳統手藝工藝普集燒雞 ◆武功土織布技藝
市、縣級文物
保護單位
及其它
古遺址新石器時代
◆滸西庄遺址◆趙家崖遺址◆浮沱子遺址
◆三合村遺址◆牛家台遺址◆張家台遺址
◆蘇坊村遺址◆黃家河遺址◆二水寺
商周時代
◆鄭尚坡遺址◆焦陽遺址◆小寨村遺址
◆北灣遺址◆南店子遺址◆任曲(渠)遺址
其 他
◆青龍關◆后稷祠◆閻家遺址 ◆河道三冢
◆邰封里◆六門堰◆三江口◆慶善宮
◆長寧邑◆普濟渡口◆楊虎城城址
墓、祠
◆商鞅墓◆安祿山墓◆車光倩墓◆蘇建墓
◆蘇蕙墓◆靳孝謨墓◆游師雄墓◆蘇瑰墓
◆康海墓◆孫景烈墓◆司馬裔墓◆馬如墓
◆蘇武祠◆康海祠◆太白行祠
建 築
◆小華山◆上閣寺◆龍王廟◆東嶽廟
◆鴻禧觀◆毗盧寺◆三清殿◆廣元寺(顯靈宮)
◆武功金仙觀◆燒香台(庵皇閣、望仙宮
綠野書院◆西麓山房◆東里書院◆有邰書院
◆馬家都堂府◆楊虎城公館◆西農籌建處
◆新民高等小學◆龍王溝風景區
亭、驛
◆高望亭◆綠野亭◆申明亭◆旌善亭
◆邰城驛◆長寧驛◆五里鋪◆可曾鋪
寺、廟
◆客山寺◆睡佛寺◆清涼寺◆印台寺
◆觀音寺◆天花堂◆海潮院◆香山寺
◆白兔寺◆甘皇殿◆石佛寺◆釋化寺
◆洪教寺◆月臨寺◆宏法寺◆興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