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民
陳石民
陳石民(1895—1968),字錫昭,又名基陶,新昌西坑鄉(今鏡嶺鎮)西坑村人。192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1927年起,出任浙江省立蠶桑科職業學校校長。抗戰期間,任浙江省蠶絲管理委員會主任、省參議員。新中國成立后,任省春繭代收服務社、省土特產交流部門負責人。是第一屆杭州市政協常委,市民革宣傳處處長。
陳石民,字錫昭,又名基陶。1895年出生於浙江嘉興日暉橋,原籍新昌縣西坑村。少年喪父,家道艱辛,發憤苦讀,以第一名考入杭州甲種農校,又年年獲得第一名官費獎學金。畢業留校,1919年(25歲)考取官費留日,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1923年(29歲)在日本長野縣上崗蠶種試驗場、松本蠶種公司工作一年半后回國。在蠶絲教育界歷任蘇州農校蠶科教員、主任,嘉興昆蟲局技師,杭州虎林公司繅絲科科長,浙江省立高級蠶桑科職業學校(金沙港、筧橋)校務主任、校長,浙江省立杭州高級蠶絲學校校長。在絲綢經貿界曾歷任福華公司絲繭專員兼寧波辦事處主任、浙江分公司襄理;復興公司浙江分公司襄理;浙江省油茶棉絲管理處副主任;嵊縣開源絲廠與錦源絲廠駐杭辦事處主任;綸昌綢廠、信昌絲繭號、雲旦絲繭號經理。建國后歷任浙江省春繭代收服務社負責人;杭州市工商聯籌委常委;杭州市民革宣傳處長等職。1968年8月17日逝於杭州。
陳石民從1928年至1938年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級蠶絲學校(今浙江理工大學),正是年富力壯的十一年(34~44歲)。從金沙港、筧橋、梅東高橋、又遷到古盪,為蠶絲學校的發展,也為浙江蠶絲業的振興費盡了心血。
特別是在任校務主任到校長的十年中,先在筧橋艱苦創業,建有教學樓、辦公樓、日本式推門蠶室、宿舍、廚房、膳廳等當時的新式校舍,還將蘇堤原有的桑樹大部分移到筧橋新桑園。校舍剛具規模,就被航空學校徵用。陳石民又為選擇新校舍到處奔走,最後選定古盪老和山腳(現浙江大學校址),購地130畝(8.7公頃),分三期開建。從1934年1月選址到1936年8月初步建成搬進新校舍,他都是不辭辛勞,事必躬親,廢寢忘食,到處求援,要錢要人,精心設計,嚴格要求,才使學校在短短時間內就具有相當規模。
古盪新校舍按照教學、科研、生產、實習、生活、健身等一體化的構想,既有新穎完美的建築,又有長遠發展的規劃。除了辦公樓、教學樓、顯微鏡實驗室、蠶室、貯桑室以外,還有禮堂、膳廳、宿舍、浴室、工房和各種球場,更具有普通種場、原種場,以至原原種場和規模很大的實習繅絲廠。繅絲廠設有當時日本最先進的80部立繅機的繅絲工場,以及與之配套的揚返場(復搖車間)、清絲間(整理車間)、爐子間及煮繭室,濾水池(水處理設備)、貯繭庫、制絲機械陳列室、鍋爐間等一應俱全。
在當時,設備這樣齊全,實習基地這樣先進,環境這樣優美,布局這樣合理的蠶絲學校,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可惜在其日本侵佔杭州時期,將它作為軍馬場肆意破壞,至1945年投降前夕,還要付之一炬摧毀殆盡。古盪歷經滄桑,解放後文化院校林立,陳校長生前曾深為感慨地回憶說:“我當時選定在古盪建造蠶絲學校,還是有眼光的。”繆祖同(當時制絲系主任,後任校長)在“抗戰勝利蠶校紀念冊”中寫道:古盪原校舍至絲廠、蠶室、桑園、農場、運動場、庭園、乃至一花一木,一水溝、一墩石之布置,無不經前陳校長之苦心設計與慘淡經營。1936年落成典禮上,各界來賓無不為蠶絲學校新校舍的規模宏大、窗明幾淨、園林式建築而嘆為觀止。當時蠶絲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四十三名教職員中,留日和赴日進修回來的有十六人,佔37.2%。每屆畢業生前三名還可以保送留學和進修,人才濟濟,聚集了當時的蠶絲精英。每當新生入校和新教員到校之際,校長和同仁都要一一介紹依山傍溪(護校河)的優美校舍,暢談蠶絲學校的遠景,傾訴振興蠶絲業的遐想。
時過五十年,留日老教員孫虞卿、周仙美(現浙江諸暨農校退休),以及現浙江絲綢工學院顧問陳鍾教授十分深情地回憶說:陳校長當時對古盪的遐想,影響了我們一生為蠶絲及教育事業努力工作,當時三十年代的宏圖,有的已不亞於當今八十年代的規劃,例如在杭州玉皇山即將建成的中國絲綢博物館,當時陳校長就已有設想籌劃,要儘快在老和山麓建造的。
當時以古盪為基地,陳石民還積極參與了浙江蠶絲業的蓬勃開展。例如:俞丹屏創辦的西湖蠶種場及其蠶業講習所(在拱宸橋西);在武林門外籌建西冷蠶種冷藏庫等等。特別是從1932年起,為了推廣栽桑、統一蠶種、指導養蠶、統制收繭,浙江省先後在蕭山縣、餘杭縣、杭州市成立三個改良蠶桑模範區,又擴充到29個縣成立蠶桑改良區。1934年1月經濟委員會成立全國蠶絲委員會,會址就設在杭州。其中陳石民以校長兼任杭州市蠶桑改良委員會總指導所的指導主任,下設四個改良區,區下分設指導所,每所委派1~2名指導員。當時由於科學技術與生產相結合,科技人員直接在農村進行技術指導,成效十分顯著。到1936年全省蠶業指導員有484人(大都為蠶絲學校畢業學生或培訓生),育蠶戶14214戶,共育蠶種93263張,可謂一時之盛,在浙江蠶絲業史上是空前的;其科技人員隊伍之龐大以及他們改良蠶絲事業堅強決心,在當時工農各界中也是有口皆碑的。
浙江絲綢工學院(今浙江理工大學)名譽院長朱新予生前一再提到:“30年代蠶絲業的興旺,是當時一代同仁辛勤奮鬥的結果,作為校長,陳石民是當時的帶頭人,譽為‘蠶頭’也不為過。”由陳校長親自設計的蠶絲學校的校徽上就有解剖的“蠶頭標誌”(見附圖1),表示前身“蠶學館”是全國首辦的蠶校。又例如“蠶寶寶”(柴煥錦)、“蠶鐵娘”(馬驤)等體育健兒也曾在當時浙江體育界傳為美談。陳校長培養學生不僅強調德育智育,同時也十分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他堅持要求把體育作為升級畢業的重點考核科目,專誠聘請體育專家周汝型等老師加強指導訓練,在歷屆省市體育運動會中人才輩出,不少男女運動員名列前茅,有的還多次參加全國運動會。柴煥錦曾兩次參加全國運動會,在運動場上、越野賽跑、登高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並保持了全省萬米長跑記錄,直至解放前一直未被打破,一生獲獎累累,聲譽卓著,故被譽稱為“蠶寶寶”。柴老現已高齡七十有八,緬懷石民師時體會特別深刻:“我在絲綢事業中能健康服務至今,而且有所成績和一些貢獻主要是學校特別是石民先生等的悉心培養和諄諄教導,使我終身難忘。”充分說明當時蠶絲學校在浙江人民心目中影響之深遠。若無日寇入侵,古盪蠶絲學校的發展必極為可觀,我省蠶絲業也將會大大推前若干年。關於陳石民在當時的作用以及古盪遠景設想,到現在都還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惜資料幾乎散失殆盡,需要積極組織力量搜集發掘整理,對策勵後人,圖強奮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當時杭州文教界著名省屬單位杭高、杭初、杭女中、杭師、蠶絲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的校長、館長計十一人,每月有一聚會,輪流做東。原浙江圖書館館長陳訓慈回憶道:“陳石民談笑風生,熱情待友,樂於助人,關心公益,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陳石民精力充沛,在當年杭州緯成絲廠、虎林公司、西冷印社、國貨商場以及三友實業社等的成立興建中,都曾多次出力與獻策。
日寇侵華,古盪校舍剛建一年,即在鐵蹄下被糟蹋摧毀。
為保存蠶絲教育力量,陳石民棄全家不顧,率130餘師生,帶著設備、圖書、資料,歷盡顛沛流離,堅持在臨安徐家塢友誼蠶種場、壽昌紫竹庵先後開課。到龍游溪口后,迫於戰事暫時停辦,又到處奔走籌劃,在新昌鼓山蠶種場和嵊縣甘霖鎮顯凈寺先後復校開課。當時生活十分艱苦,學校師生一致公認,只要陳石民在校,師生就生龍活虎,學校便欣欣向榮。即使在他調離后,仍十分關心學校,積極催要經費,推薦優秀教員。日寇侵擾甘霖鎮后,他還專門接待學校師生到自己家鄉西坑陳家祠堂避難。另外,他集民間人、財、物力在興善寺主持創辦“新昌縣私立蠶桑職業學校”(現澄潭中學),親自兼任校長,招收學生三屆,畢業百餘人,大都奮戰在蠶桑生產、教育第一線,解放后政府充分肯定該校成績,承認學歷。
凡此種種,在發展蠶絲教育事業以及培養浙江蠶絲人才方面,陳石民業績卓著,在國內外均有較大影響。
抗戰期間,陳石民先後出任過當時財政部貿易委員會絲繭專員兼寧波辦事處主任,復興公司與富華公司浙江分公司襄理,浙江省蠶絲管理委員會主任等職,都是在艱苦抗戰的條件下竭力恢復蠶絲生產和發展出口貿易。為了增強抗戰經濟實力,他提出過許多獨到的見解。例如:浙東丘陵可大事發展蠶業,其要素均優於浙西平原;蠶絲事業與農、工、商、外貿、金融、教育等社會各業均有聯繫,必須善為運用,方能計策萬全;發展蠶絲事業的利益分配,務求遍及農工大眾,給予相當優厚的利潤,絕對取締中間商和買辦的居奇剝削。(詳見“本省蠶業管理和計劃私議”<原文載1940年《浙江農業》第二十、二十一期合刊>),在此期間,他經手款額千萬之巨,全部賬目一清二楚,廉潔自守,兩袖清風。
日寇進入新昌西坑村時,陳石民與村民均藏匿在山中。日寇得知他是東京帝大畢業生,指名要他出任新昌縣維持會會長,否則揚言要燒毀全村。消息傳到山中,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陳石民深思之後,首要保全民族氣節,決不當漢奸,又要保全西坑不遭日寇火焚,定出調虎離山之計。建議村自衛隊先到西坑前山放幾槍,再繞過山頭到遠山放幾槍。日寇乍聞槍聲,即倉促集隊出村,向遠山尋聲而去,就這樣保全了西坑村。村民稱道:“石先生見多識廣,妙計退寇保全西坑”。後為防止日寇再來尋事,陳石民攜家遷往仙居、臨海等地。
老共產黨員竹明山的回憶錄(原文保存在嵊縣黨史辦)記載:1943年,我黨的一位好朋友——張仲愚因救助四明山游擊隊,被國民黨浙江省保安隊押送天台,“坐牢三個月,后經張的好朋友陳石民保釋”。“抗戰勝利后,……浙保第二次逮捕了張仲愚,並妄圖在押解杭州途中進行暗殺。又是陳石民出面與竺鳴濤(浙保司令)打交道,才保證了途中的安全。張在浙江第一監獄被關了十一個月後由陳石民保釋,但不準離開杭州。”張就留在陳石民家中。杭州解放后,張仲愚(已病故)由杭州軍管會任命為杭州綢廠廠長。
抗戰勝利,陳石民返回杭州,舊居與資料已蕩然無存,轉而從事絲綢實業。
其間,1947年開始重建“林社”。林迪臣是光緒維新分子,與康有為、譚嗣同相善,在杭州知府任內,首創“三學”:求是書院、蠶學館、養正書塾。后演變為浙江大學、蠶絲學校以及杭高、杭初、安定中學等校,實為浙江現代教育的開山之祖。本世紀初,浙江各界知名人士在西湖孤山東北麓建有“林社”以志紀念。抗戰後失修傾塌,陳石民與同仁朱新予、徐淡人等發起重建,由蠶絲界籌款捐物、跌經挫折,終於在1949年初完工。佔地約200㎡,為一座兩層磚混結構的民族形式建築物,也是杭州西湖一個人文景點。解放后,1951年浙江圖書館館長張宗祥作有“重建林社記”。
杭州解放后,陳石民以滿腔熱情積極參加蠶絲業界各項社會活動。曾先後出任浙江省春繭代收服務社負責人、浙江省土特產交流會部門負責人、杭州市工商聯籌委常委、市第一屆政協常委、市人民救濟會常委,籌建市民主建國會任財務處長。1956年杭州市民革任宣傳處長,他認真宣傳黨的統戰政策,積極開展對台工作,在團結和聯繫社會人士方面,發揮過一定作用。
1962年,在蠶絲業同仁推薦下,受《浙江絲綢》雜誌社聘請編著“中國蠶桑史”。正遂他多年夙願,積極尋找資料,採訪素有研究的老朋友、老同事,進行多次專題研討,以他顫抖之手艱難地寫下了開頭幾章,並為以後各章積累了大量書稿與資料。可惜此“中國蠶桑史”書稿,在“文革”浩劫中全被燒毀,事業未竟,終生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