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蓑

雪蓑

雪蓑,本名蘇州,自號雪蓑子、雪蓑道人、五湖散人兼三十六洞天牧鶴使者等,世人稱為雪蓑。原籍河南杞縣,后徙居徠唐縣。生卒年不詳。

簡介


據有關資料記載,雪蓑,姓蘇名州,生卒年不詳。
他是明代大書法家、詩人、道人、傑出的思想家,雖沒有載入正史,但無論他的思想還是詩詞、書法,一致被世人默認。
他一生勤奮好學,但沒有得志。晚年是在憤世、厭世、痛苦、失望中度過的。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他逝世后,崇古好道的李中麓為雪蓑撰寫了祭文,並含著淚水給雪蓑立傳。其書<雪蓑道人傳>,在明、清期間廣為流傳。如今此書雖已失傳,但雪蓑的故事、雪蓑的書法、雪蓑的詩詞,在贏牟大地至今流傳。
12歲時隨其伯父蘇伯當以賣酒為業,因有一人醉死在酒店中吃了官司,酒店倒閉,雪蓑無所依靠,從此浪跡天涯,廣交文友。嘉靖年間流落到山東泰安,巧遇去泰安辦事的萊蕪腆膳官董空壼,遂成為八拜之交,朝夕往來,不期而至。雪蓑在萊蕪經常與朋友遊歷山川、歌詠題詞,留下許多墨寶。如棋山觀現存碑刻大字“玄之又玄”,筆勢如蛟龍騰空,觀者以為非仙不能。他還為口鎮玄武帝廟、礦山魁星樓及西鄒鄒家林等題寫匾額、對聯與碑文。在城南仙人山及城北塔山題刻摩崖大字。在萊蕪,他還與港里劉元翰為莫逆之交,在其村東題寫龍王廟碑,並署劉元翰之名。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其好友董空壼去世,雪蓑親為撰寫《祭茶文》與《哭董賢弟俚言三章》,詩文蒼涼,書法起伏跌宕。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雪蓑能詩善書,知音律,常彈一弦琴,繪畫、踢球、製作古董、和製藥材等諸技博通,精絕過人。其書法如老乾怪虯,蒼古逼人。他特別喜歡書寫大字,往往信手飛步,倏忽而成,矯健有勢。他 還與明代著名文學家、戲劇家章丘李開先以及青州衡王為至交,品茗暢談,題詩互答,常遨遊於章、萊、青三邑,后入山採藥,往來於海岱間。約在嘉靖末年去世。
御雪的蓑衣。唐 鄭谷 《溫處士能畫鷺鶿以四韻換之》:“得向曉窗閑掛玩,雪蓑煙艇恨無遺。”

人物生平


出生杞縣

杞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立國封戶,國名為”杞國”。東漢時期,杞縣便成為一個著名的經濟文化中心,傳說與當時洛陽、長安鼎足而立,號稱”杞都”,到了明朝,杞縣雖幾經滄桑,但仍不失為著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杞縣人傑地靈,春秋時期秦國名相百里奚子曾在此蜇居,歷代能征善戰的將領大都出生於杞縣,我們所要講的明代大書法家、詩人、著名道人、傑出的思想家雪蓑也降生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雪蓑,原名蘇洲,號五湖散人。出生於河南杞縣蘇家街,破落的商人家庭。據說,他的父母死得早,真正對他產生影響的是他的伯父蘇百當。
蘇百當是個開小酒館的商人,他一生研究玄學,在當地很有名氣,雪蓑受他伯父的影響,在十歲那年開始研究了”三玄”。

遊學國都

明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國,政治、經濟、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發達的經濟文化,安全的和平局面。為雪蓑少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雪蓑同其他人一樣,在少年時代就讀了[詩經]、[易經]、[書經]、[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在當時只有讀了這些書,才有仕途。但雪蓑思想開闊,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他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他所喜愛的玄學、書法上,他對著名的玄學家楊雄的作品心向神往,苦心鑽研,不但深刻理解,而且熟讀背誦,他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玄學家。
明朝中期,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國都北平不僅設立了規模宏大的政府圖書館,而且還設立了高等學府太學、國子學,年輕的雪蓑已不滿足於“閉門坐家中,苦讀聖賢書”的生活了,他渴望出外遊學,多多接觸實際,以充實生活,開闊自己的眼界,尋求更多的知識。因此,他在十六歲那年就告別了伯父,離開生養他的美麗故鄉,外出遊歷訪師求學。
來到國都北平,令雪蓑振奮的是他能親聆著名學者的教誨,結交了一批高材生和大學問家。春去冬來,雪蓑度過了無數個漫長的春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在都城的學習,雪蓑達到了“通五經,貫六藝”的境界。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六藝,是只禮、樂、射、御、書、數。而太學里的太學生,畢業的時候,只不過是通一經一藝罷了。
由於雪蓑勤奮好學,品德優良,才華出眾,得到都成大學問家的賞識。

研究《太玄經》

雪蓑從國都北平回到杞縣后,仍夜以繼日的讀書,特別是潛心鑽研西漢末年著名玄學家和思想家楊雄的〈太玄經〉。
楊雄,字子云,蜀都成都人。家財不多,一直過著清閑的生活,他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高深,然而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言談。30歲時,他游到京師,與王莽劉歆結交為好友。王莽篡奪西漢后,許多人稱頌王莽的功德,因此加官進爵。楊雄卻清貧自守,不趨炎附勢,所以,楊雄一生基本上是從事玄學思想學術活動,是一位純粹的知識分子和思想家。在楊雄看來,只有認識和掌握貫穿天地的根本道理的人才能算做儒。因此,他摸仿[周易]著的[太玄經],目的就是要把他認識宇宙的根本原理表白出來。對[太玄經]的經文,雪蓑是佩服的。他作為寶貝愛不釋手,他認為只有[太玄經],道出了天地間的真理,於是在家日夜苦讀。除了[太玄經]以外,雪蓑還作了[太玄圖],大概是以形象解釋[太玄經]。雖然這兩部著作都沒有流傳下來,但他可足以說明[太玄經]對雪蓑的影響了。
『太玄經』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何以對雪蓑產生如此的吸引力呢?
[太玄經』分為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六家、七百二十九贊。楊雄所說的“玄”,就相當於老子所說的“道”,孔子所說的“元”,是聖賢製法做事的根本,解釋天地萬物的法則。它既有唯心主義因素,也有唯物主義思想。楊雄認為,必須按照自然的本來面目來認識自然及事物的發展,其特定的規律,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事物總是在發展變化,對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楊雄的這些思想對雪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太玄經》中有很多方面的知識,特別是“玄”學尤為吸引雪,但由於寫的比較省略,使雪蓑有一種不滿足的感覺,他準備在此基礎上做一些研究。並進行玄學理論創新。 《周易》,在西漢末年已是五經之首,立於官學,並被當時以讖緯為表現形式的封建迷信奉為神書。楊雄敢於模仿《周易》作《太玄經》,把《太玄經》抬高為囊括宇宙,人事之根本大道著作,是對封建迷信思想和傳統經學的一個有力的挑戰。當時的儒生譏諷楊雄犯了滔天大罪,不可饒恕。
到了明代,封建迷信思潮甚囂塵上,達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雪蓑卻對《太玄經》推崇備至,並進行深入研究,這在當時更是不同凡想,需要與眾不同的決心和勇氣。
在研究《太玄經》的同時,雪蓑還對《墨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墨經》是墨子弟子及其後學概括髮展墨子思想的一部著作。它記錄總結春秋戰國時期道家思想,提出了古代物理、數學的許多概念及見解,是一部古典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珍品。然而,墨家思想長期無人問津並遭冷遇,雪蓑衝破儒家破儒家思想的束縛,致力墨學研究,這在當時需要非凡的膽略。通過多年研究,雪蓑從道學、書法的百花園中跨入了天文、地理、哲學等五光十色的領域。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雲睡眼開。他不再是匹馬駒,也不再是只幼鳥,他已是一匹威風凜凜的千里馬。一隻乘風思奮的雄鷹。他渴望在那廣闊無邊綠色的原野上賓士,在那萬里澄清藍藍的天空中飛翔,他渴望在這多彩多姿變化萬千的世界中,一展他的丰姿多彩。

雪蓑獻壽戲衡王

在山東省青州市雲門山山頂背陰處有一海內外罕見的巨大鐫刻“壽”字,被譽為“雲門獻壽”。這個字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座南朝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字就有2.3米。人攀其上,足蹬寸勾,上不著寸頂,在青州有“人無寸高”的俗語,人們常說“南佛北壽”,北壽就是青州的大壽字,這個字是取義給老人祝壽時的“壽比南山”的意境刻出。在青州至今流傳著“雪蓑獻壽戲衡王”的神奇故事。
當年,青州衡王祝壽時曾發出告示,誰送給他的壽禮最值錢最名貴,就讓他坐的首席首座。一時間青州文武百官,豪紳貴族,抬豬羊,攜厚禮,爭富比貴,蜂擁而至。但到了最後,卻沒有一人敢去首席就坐。時近中午,壽宴馬上就要開始了,所有人都注視著空著的首席首座,互相猜疑。這時,只見從王府門外進來一人,是窮道士雪蓑。他進了王府之後,旁若無人,竟徑直走向那寶座,安危而坐。百官驚愕不已,責問他獻了何等寶物,敢如此傲慢。雪蓑微微一笑,讓全體賓客都到院里觀看雲門山景,眾人南望雲門,只見在雲門洞西側的懸崖處,有一金光閃閃的大壽字凸起在峭壁之上,光芒直逼衡王府,眾人都被這種神光仙跡驚得目瞪口呆。過了多時,衡王細看那字,卻發現壽字下面的寸中缺少一點。衡王心急,不知道怎麼辦好,雪蓑笑著說,你們不辯賢能,那一點就隨它去吧。衡王哀告再三,雪蓑這才要來兩匹綢緞,讓眾百官一齊撩水磨墨,雪蓑把兩匹綢緞鄭作一團,向墨盤一抹,信手向南拋去,綢團凌空飛了五里,直朝大"壽"字而去,正好補上了那一點。隨這這一點的形成,又是一陣強烈的金光閃耀,據說這道光向北照射到渤海之濱,因此,在青州城北便出現了壽光縣。這雪蓑在壽宴上大吃大喝,出盡風頭,衡王一面吃酒,一面盤算著雪蓑一共用了多少金子,才鑄成這個大壽字,心中好不得意。筵席一散,便乘著酒興,率百官前呼後擁,浩浩蕩蕩上了雲門山。到壽字前一看,哪有半錢金子,況是用紅泥糊在山崖上,外邊貼了層麥秸皮兒,那閃閃的金光,都是太陽映著麥秸兒而發出來的。衡王這才知道被雪蓑戲弄,惱羞之餘,卻又捨不得這個大字,於是找來青州著名石匠,將壽字刻出,字是留住了,那金光卻永遠消失了。
其實這個“壽”字,是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王府內掌司周全所獻。我們端詳這個“壽”字,字體揮灑俊逸,筆劃圓潤流暢,雖然是千鑿百斧雕成,卻不露分毫痕迹,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是書法石刻藝術的瑰寶。從那時起,青州官民、朝野上下來雲門山拜壽的人絡繹不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青州當地有一拜壽、二拜佛、三拜清官、四品書法之說。近年來,眾多的中外遊客都把能到雲門山參拜大壽字作為自己最大的心愿。

流浪隱居

雪蓑本應是令人敬慕的全才,但他生就的缺點,嗜好飲酒。這一年,本對世間不滿的雪蓑酒性大作,不知天高地后的在官衙門口寫下了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雲偏消’的詩句[意思是才華出眾,志向高潔,生於末世,恨自己命不好]。官府那能容忍這犯上逆子的舉動,於是下拿。雪蓑被迫雲遊四海,浪跡江湖。他先後到過蒿山、華山、泰山、嶧山、廬山、五峰山駝山、雲門山、昆嵛山、聖經山等地躲藏,因所去地官府通緝,無立身之處,后被迫雲遊到章丘、萊蕪等地。
在章丘,與章丘縣一個管祭祀的官吏李中麓墨緣結交。在萊蕪,與高庄董家林村的董空壼八拜。據說,董空壼是萊蕪崇古好道的名流,經常與雪蓑對酒當歌,開懷暢飲,酒興大作時,時常賦詩作畫,常有奇筆傑作。
雪蓑在萊蕪期間,曾隱居棋山後宮的棋岩洞真宮[雪蓑洞]。此間他到處潑墨。明嘉靖三十七年,他書寫的“玄之又玄”石碑,作為歷史的見證,至今還矗立在鋼城區里辛鎮棋山觀村西。他那神韻的絕筆,風采依舊,至今讓無數遊人流連忘返。在棋岩洞真宮隱居數年間,他踏遍了棋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串串的腳印和生動的故事。什麼“神足舞墨”、.”摘星換月”、”調轉運氣術”等傳說。為教育啟迪教育後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凄涼的晚景

雪蓑回到杞縣老家,已是六月末了。他不敢出門,怕當地官府找他的麻煩,於是,寄住在堂弟蘇景家中。蘇景雖在官府為差,但生活十分清苦,雪蓑全看在眼裡,要他負擔自己的生活費用,真有些居心不忍,所以在老家沒多久,便又外出雲遊。這一次他出遊洛陽一帶,拜訪一些州縣官員,寫詩文、作書法,得到一些微薄饋贈。饋贈雖微薄,但對他來說,也是需要的!雪蓑簡直是乞討度日了,他把這些饋贈的收入全交給蘇景補貼家用,總算解決了一些燃眉之需。
過拉了年之後,他又出遊廬山了,一路所見所聞甚為凄慘。那天從山下來,正在鄱陽湖邊的落星灣鎮有官府集結新兵,準備開赴戰場,母親送兒子,兒子望母親,有人哭,有人叫……此時此景,雪蓑流下了傷痛的淚水。
目送了這些集結的兵士,雪蓑來到了金陵,在這裡,一些老朋友彼此相見,自然噓寒問暖,然而因雪蓑十幾年前酒後寫詩犯上,被官府通緝一事,有些人竟以白眼相待,這使雪蓑極不愉快,他憤然離開金陵。又來到了萊蕪.
一天,他在大街上遇到了董空壼的兒子,非常高興,便問其父身體怎樣,這孩子直掉眼淚。雪蓑這才明白老友董空壼已故去,於是他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紀念亡友的祭文:
濟濟憐貧夙世音,
高清相類野人心,
遠思八拜天醫顯,
一別十年歲月深,
血淚流成江上草,
茶銘化作古蛟吟,
塵埋大古無人見,
唯有空壼聽我琴。
徠老友故去了,雪蓑帶著凄涼荒漠的心情離開了萊蕪,他又故地重遊了章丘。在章丘他想起了當年寫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嵩人”的詩句,還有那離家去北的情景。已是四十年的往事了,想起來心中不免一陣酸疼………
舊人一個個的離去了,不在了。於是,雪蓑帶著悵惘的心情又離開了章丘。

離開人間

雪蓑再次回到了老家杞縣,本想在堂弟蘇景家寄住,沒想到蘇景一家已遷往蘇州,雪蓑無奈,不顧六十多歲的高齡來到了天堂蘇州。沒過多久,雪蓑患上了疾病,本來大夫認為此病是無法醫治了,由於堂弟蘇景的再三要求,才勉強開了藥方。雪蓑把葯吃下去,高燒逐漸退了下來。好像有些好轉,蘇景這才轉憂為喜,放下了心。
一天,雪蓑把帶在身邊的詩文,字畫都清理了出來,蘇景見他清理詩文稿,也覺他精神多了,就說:
“趁熱打鐵,請大夫再看看,再吃幾服藥也就徹底好了!”
雪蓑連連擺手說:
“我的病已好,不要請大夫了。”
說完,伸伸手臂抬抬腳,
“你看,這不全好了嗎?”
蘇景也認為是好了,就乘機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哥哥雪蓑。
“過幾天,我準備辭去官差與你回老家……”
不等蘇景說完,雪蓑連連擺手:
“你的心意我領了,事業為重,你不要辭職,我一個人回老家就行了。等明年春上我再來,蘇州這個地方我非常喜歡!”
“那好,我的官差不辭了,你再來蘇州也有個安身之地。”
蘇景覺的老大哥雪蓑最近幾天身體好多了,臉色也比較好看,於是像往常一樣操忙公務去了.
一天,蘇景正在開堂問案,妻子來找:
“老大哥的病又犯了,請你趕緊回去看看!”
蘇景一聽,趕緊收案,急忙跑回家中,只見雪蓑雙眼緊閉,呼吸困難他就急著問:
“有沒派人請大夫?”
家人說:
“還沒去人,先把你找回來。”
蘇景連忙說;
“快去請大夫,騎上我的馬去。”
這時雪蓑眼睛睜開了,見堂弟蘇景在身旁,微微地點了點頭,示意讓他坐下來,然後用手指了指案上的字,從嘴角吐出”玄…..之又玄”。蘇景趕忙拿筆去記,卻見他又合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離開了人世。
【本文來源於棋山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