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慈寺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寺廟
四川成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隋唐以來,成都的大慈寺、文殊院、寶光寺、昭覺寺四大古剎,名震遐邇,海內揚名。然而,在成都南郊,還有一座雄偉的寶剎,曾一度聲威顯赫,香火大旺,冠於上述四大寺之首。它就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崛起的、由藏王敕封的黃教廟宇——近慈寺。
現今近慈寺的風貌還依稀可辨,是成都市政府明令保護的文化單位。
近慈寺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近慈寺,搭齋入寺的僧人有八百多人,常年香煙繚繞,法號不絕。暮鼓晨鐘,木魚聲聲,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每逢農曆正月初八會供日,從成都出南門,就可以看到朝佛上寺的人們,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這近慈寺聲威遠揚,成為名副其實的佛教聖地。
近慈寺之所以能獨樹一幟,立竿而起,這是與寺廟的創始人、奠基者能海法師的精心營造,苦心哺育分不開的。
近慈寺
能海法師治廟頗有法度。八百僧眾除管理廟務的僧人外,一半以上的僧眾,專門研習佛經和藏文,並由拉薩派出的活佛傳經講學。許多僧人從學文化入門,最後達到熟諳藏文藏經。誦經習文之餘,所有僧眾都要參加寺廟五十畝自耕地的勞作,荷鋤杖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能海法師治廟法規森嚴,午後申時——現在下午六點左右——關閉廟門。一日干、稀兩餐,苦渡時日;每天臨晨丑時,僧人聞鼓而起,身披袈裟,在能海的帶領下,上殿誦經,直至天明,從不懈怠,外來的掛單僧人也不例外。如峨嵋山萬年寺的普超法師、成都愛道堂的隆蓮法師,入寺進修,都要遵守舊例,早起晚睡,參禪悟性,研究佛學。
1949年秋天,四川解放前夕,遁跡空門的能海法師再度過問世事,親自前往鄧錫侯的駐軍地勸其棄暗投明。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能率部起義,和平解放成都,也有能海法師的一番苦心哦。成都解放以後,能海又勸說熟悉藏語的僧人還俗,送他們跟隨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十八軍進藏,充任翻譯。他還委託隆果法師和哈桑上書達賴,曉以大義,為和平解放西藏也作出過他自己的努力。
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能海被選為副會長。其後又當選為第一、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近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