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濱河新區的結果 展開

濱河新區

銀川市下轄區

銀川濱河新區位於寧、蒙、陝交界處,地處黃河金岸核心區域,北起兵溝黃河大橋、西南至永寧黃河大橋,東南接東任公路,東至寧蒙省界、西至濱河大道和東線快速公路,距銀川市區17公里,規劃區總面積約275平方公里。區域內濕地、湖泊、大漠等生態資源豐富多樣,長城文化、回族文化、邊塞文化等人文資源多元融合,水洞溝、兵溝、黃沙古渡等旅遊景區密集分佈,青銀高速包蘭鐵路及河東國際機場等交通網路縱貫南北,毗鄰寧東和上海廟兩大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煤礦、電力、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富集,區位、經濟、環境等要素優勢明顯。

理念


新銀川
新銀川
銀川濱河新區規劃以“產城一體”、“全域銀川”、集聚現代產業、統籌城鄉發展等這些全新城市建設理念為魂,以內陸開放試驗區、“銀榆鄂”能源金三角、沿黃經濟區等戰略實施為機遇,與銀川實際緊密結合而啟動的高能能級戰略。濱河新區空間跨度大。按規劃,未來形成以核心區為中心、輻射機場組團、寧東組團、賀蘭紡織園組團、永寧望遠組團、紅墩子工業園區、橫山工業園的格局。便捷交通是聚集效應形成規模的關鍵。為此,規劃建設部門擬定在濱河新區發展軌道交通,銀川一直未實現的軌道交通夢,將在黃河東岸得以實現。濱河新區的核心區設計接納人口20萬,加之周邊各組團和鄉鎮的人口,未來,將有20萬以上人口在濱河新區工作生活。

組成


未來新區主要由三大功能區組成,分別是工業項目生產區、居住商業配套生活區、文化休閑旅遊區。這裡的工業產業布局將秉持以傳統產業升級、煤化工產業鏈延伸、新興產業布局為主的格局,統籌推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生態紡織園、臨空經濟區、國際空港物流中心、綜合保稅區、橫城工業園、紅墩子工業園等園區建設,放大產業聚集效益,實現經濟要素優化融合。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在濱新區將規劃建設韓國中小企業園、台商產業園、潮商產業園等園區。整合文化旅遊產業資源也是濱河新區的一大板塊,把銀川濱河新區當作景區建設、引進首旅集團等戰略投資者,融合開發回鄉文化園、水洞溝、黃沙古渡、兵溝大峽谷、西夏古城、明長城、華夏河圖等景點景區,全力打造黃河文化旅遊觀光帶。
自2012年5月正式啟動建設以來,濱河新區圍繞自治區“兩大戰略”,搶抓“兩區”建設機遇,緊扣銀川市“2258”工作思路,堅持產城一體的發展方向,提出“1445”發展戰略:圍繞一個目標,建設“依水而生、擁河而立”,宜居宜業、宜商宜貿、宜學宜游、宜養宜療的現代化、國際化生態田園城;規劃四大板塊:臨空經濟區、國際現代商貿區、生態旅遊休閑區、新興產業園區;明確四大定位: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生態城、以多元和諧為特徵的文化城、以生態文化為基礎的全域5A級旅遊城、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現代產業為支撐的產業城;實施五大戰略:著力打造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自貿園區、現代高端服務業的引領區和全域5A級旅遊景區)。按照“兩年有名、十年成型、三十年成城”的發展目標,計劃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00億元;到2030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00億元。2013年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百日大會戰”,開工建設項目25個,基本建成8個,完成投資30多億元;2014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62個,總投資530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04億元。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向西開放戰略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實施,銀川濱河新區將圍繞三位(機場、綜合保稅區、臨空配套區)一體化(銀川濱河新區)發展規劃,重點推進貿易互通、金融投資、人文交流、產業轉移及體制機制五大領域開放發展,全力打造沿黃城市帶戰略的核心地帶、銀川城市的副中心、未來寧夏發展的新空間、放大“天下黃河富寧夏”效應的新區域、引領對外開放的新載體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動力。

交通


公路:203省道自北向南穿過濱河新區,銀川市正在規劃將S203道路拓寬為雙向4車道的一級公路;規劃建設的兵溝黃河大橋將連接內蒙阿拉善盟--銀川--鄂爾多斯,形成西北的能源三角聚集地。
濱河新區[銀川市下轄區]
濱河新區[銀川市下轄區]
航空:銀川河東機場近在咫尺。

總體規劃


銀川濱河新區位於銀川市區東南方向、黃河東畔。西南距寧夏河東國際機場僅1公里,西距銀川市中心17公里,南距銀川靈武市中心22公里,東距寧東能源化工基地15公里,東北面緊鄰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廟能源基地,地處“銀榆鄂”能源金三角區間。研究範圍約1335平方公里,控制範圍約669平方公里,核心區範圍約226平方公里,城區範圍約45平方公里。核心區北起賀蘭山路東延伸段兵溝黃河大橋,南至空港物流園緯四路(永寧黃河大橋),東至寧蒙省界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西至銀青高速以北、濱河大道以東區域和銀青高速以南、新109國道以東區域。按照“兩年成名,十年成型,廿年成城”的發展進程,2030年GDP將達1200億。

戰略定位


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緊鄰銀川綜合保稅區和河東國際機場,暢通對外流通渠道,發展特色對外產業,拓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打造國家向西方開放的重要門戶節點。
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重要平台 搶抓內陸開放機遇,堅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率先突破,建設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重要平台。
西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發揮能源資源富集優勢,創新能源開發模式,探索西北地區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新路,形成西北地區內生髮展的新增長極。
現代高端服務業的引領區 以文化旅遊、信息產業、電子商務、休閑度假、醫療教育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培育發展引擎,形成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的新型業態。
全域5A級旅遊景區 整合區域內旅遊資源,充分發揮黃河、長城文化旅遊資源聚集優勢,突出生態地域特色,完善配套設施,爭創國家級全域5A旅遊景區。

城市定位


重點打造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生態城、以多元和諧為特徵的文化城、以生態文化為基礎的全域5A級旅遊城、以現代產業為支撐的產業城。
生態城 以生態文明為核心,以大河上下、長城內外為依託,建設結構合理、功能高效、關係協調的城市生態系統,實施生態產業、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三個方面全面發展。
文化城 挖掘以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為主的傳統文化,展示以回族文化為底色的穆斯林文化,培育以運動休閑、現代服務為發展方向的現代文化,形成文化多元、和諧交融的良好格局。
旅遊城 根據黃河旅遊帶資源特色,結合濱河新區整體城市規劃,建設特色文化旅遊品牌,打造國家級全域5A旅遊城,實現城市即景區、景區即城市的目標。
產業城 以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化為目標,以高端製造、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打造集特色文化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科普教育、醫療衛生、健康幸福、養老產業、生態和諧、產業高端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

資源優勢


濱河新區及其周邊地區具有富集的煤礦、電力、天然氣資源,東邊有寧東和上海廟兩個國家級能源基地,還有豐富的濕地、湖泊等生態資源、水利資源以及黃河、長城、大漠等文化旅遊資源。寧東煤炭資源豐富,探明儲量273 億噸,遠景預測資源量1394億噸。濱河新區緊鄰陝甘寧天然氣田,鄂爾多斯天然氣田、長慶油田,油氣輸入方便。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全年日照時數為3200-3300小時,輻射量相當於225-285kg 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有效風能密度為200-300 瓦/平方米,全年中風速大於或等於3 米/秒的時數為5000小時以上。

文化環境優勢


銀川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回族人口佔總人口的24%左右。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共同形成了回族文化、回商精神、移民精神,讓這塊土地親商、助商、安商的氛圍更加濃厚,成為投資創業發展的沃土。濱河新區區域內以“T”字型地脈、文脈構架的黃河兩岸、長城內外,有大河、沙漠、戈壁、草原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旅遊資源,也有古人類文化、長城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軍事文化、邊塞文化、英雄文化等風格迥異的人文資源。

要素成本優勢


規劃區研究範圍約1335平方公里,土地供給豐富而優質,土地價格相對中東部地區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規劃區周圍分佈有6大電廠,裝機容量223 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裕、安全、可靠,電力價格便宜;地下水資源較為充沛,結合黃河水域的供給,可滿足工業生產和居民用水需要;銀川市中心城市的人才集聚效應明顯,各類人才的集聚明顯增強,在方圓500公里內具有突出的人才優勢。

體制創新優勢


作為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重要平台,濱河新區具備先行先試、發揮龍頭作用的政策疊加優勢和保障,享有國家在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普惠政策和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的特殊政策。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落地的政策,在濱河新區會更多試行;國內開放開發的政策,引入濱河新區借鑒更易展開;國家沒有明文規定的,更易在濱河新區先行探索。自治區和銀川市兩級政府將研究出台支持濱河新區開放開發的系列配套政策。濱河新區將成為一個環境寬鬆、政策優惠、開放高效的發展新區。

產業基礎優勢


2012年銀川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40.83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3.13 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8.73 億元,分別佔全區的49.1%、37.1%、42.8%和43.6%。濱河新區把銀川市主城區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綜合保稅區、機場在地域上連成一片,在產業鏈上可以完成上中下游產業的有序對接。濱河產業園現有7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園區功能日趨完善。

區位關係


宏觀區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地理範圍的中部地帶,屬於承接南北、東西交界的地區,總面積僅為6.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600萬。因此自治區政府提出的戰略是將自治區作為一個大城市來打造。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集中了全區主要的人力、財力、物力。因此銀川市的發展對於自治區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
濱河新區[銀川市下轄區]
濱河新區[銀川市下轄區]
銀川市濱河新區核心城區位於銀川市城區以東,東至寧蒙省界,西抵黃河東岸,南至東任路紅石灣井田界,北鄰兵溝漢墓。規劃區總體上沿黃河東岸伸展達19公里,縱深約1.5-15公里;南北跨度24公里,東西跨度15公里,總面積約226平方公里。規劃範圍在《銀川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屬於協調發展區域,由寧東組團及機場組團的部分區域組成。規劃區西距銀川市中心17公里;西南距河東機場僅1公里;南距靈武市中心18公里;最近處東距上海廟、寧東組團約5公里。
銀川主城對於周邊區域具有較強的吸附和集聚的作用,規劃區作為銀川主城與寧東及上海廟地區的連接紐帶,必然會對上述地區形成較強的集聚作用;並且與較遠的永寧賀蘭以及靈武形成互動。
區位優勢
從國際範圍看,濱河新區是中國通往西亞的空中絲綢之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節點,中國面向中東地區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國家向西開放戰略的重要門戶節點。從區域看,濱河新區位於寧、蒙、陝三省(區)的交界處,地處鄂爾多斯能源盆地邊緣,毗鄰寧東和上海廟兩大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是沿黃城市帶與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集聚區的連接紐帶,是中心城市銀川向東和向南輻射的重要支撐。從區內看,濱河新區地處國家主體功能區沿黃經濟區核心區、黃河主軸上,是銀川寧東發展帶與沿黃主軸發展帶的交匯點,是寧夏自治區經濟地理的黃金點。
交通優勢
濱河新區徑跨黃河兩岸,位於銀川東部,距離市區17公里。區域內交通發達,已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為主的立體交通網,是國家東進西出的地理幾何中心。公路有青銀高速、青藏高速等6 條國省道通達全國各地。鐵路有包蘭鐵路、太中銀鐵路寶中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航空已開通銀川至迪拜、首爾、曼谷等國際航班,每周約300個航班飛往世界和全國各個大中城市。濱河黃河大橋、兵溝黃河大橋和永寧黃河大橋的建成,103、203省道的改擴建將進一步改善區域交通條件。

組織機構


一、銀川濱河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
(一)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制定濱河新區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二)監測、統計、分析濱河新區經濟運行狀況,統籌產業布局,研究確定濱河新區規劃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三)負責濱河新區招商引資、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宣傳推介等工作,對入駐企業項目、建設方案進行審核並督促實施。
(四)參與編製濱河新區的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定,組織開展濱河新區的土地徵用、整理、收儲、出讓和規劃、建設等工作。
(五)根據有關法規和銀川市人民政府授權負責濱河新區部分行政管理權和經濟管理職能。
(六)根據銀川市人民政府授權在濱河新區內行使相關的行政管理綜合執法權。
(七)負責濱河新區道路、公用設施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和維護等工作。
(八)統一負責濱河新區土地、規劃、經濟、建設、教育、財政、審計、勞動和社會保障、環保、衛生、水務、旅遊、安全生產等各項公共管理工作。
(九)協調聯繫海關、工商、稅務、金融、商檢、外匯等有關管理部門。
(十)負責濱河新區黨的建設、紀律檢查、組織人事、及工、青、婦等各項工作。
(十一)負責濱河新區社會管理和政務服務等工作。
(十二)承辦銀川市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
銀川濱河新區管理委員會(簡稱濱河新區管委會)為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對濱河新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協調管理。授權享有地級市一級政府部分經濟管理許可權和社會事務管理權。機構規格暫不明確,內設機構暫設立9個:黨政辦公室、經貿發展招商局、綜合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建設交通局、園林水務局、社會事務和文化旅遊局、財政審計局、紀工委。
(一)黨政辦公室
負責國家、自治區和銀川市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貫徹工作;擬定管委會的各項政策、制度和辦法;負責黨工委、管委會機關的文秘、機要、信息統計、檔案、保密、接待、車輛管理等機關後勤事務工作;負責機關組織人事、機構編製、信訪和群團等工作;負責管委會各部門與自治區和銀川市各部門的協調溝通工作。
(二)經貿發展招商局
負責制訂濱河新區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統籌濱河新區經濟發展和經濟綜合協調運行工作;負責制定經濟發展和年度計劃;負責濱河新區招商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工作;審核報批規定許可權內的投資項目,為投資企業提供指導和服務;承擔濱河新區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統計等工作;負責與海關、工商、稅務、商檢等部門的聯繫和協調工作;承擔銀川市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辦公室日常工作。
(三)綜合管理局
統籌濱河新區各項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負責濱河新區人力資源、住房保障、環保等行政管理工作;承擔濱河新區範圍內征地拆遷工作;在市政府的授權下負責組織開展濱河新區範圍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負責新區市容、環衛、愛國衛生等工作。
(四)規劃和國土資源局
經市人民政府授權負責編製濱河新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土地儲備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濱河新區建設用地管理,在市國土資源、土地儲備等部門的指導監督下協調配合開展土地儲備和儲備土地通平以及相關建設項目選址、建設用地、建設規劃、工程驗收等事項的辦理、報批工作;承擔濱河新區範圍內道路、公用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維護工作。
(五)建設交通局
負責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交通運輸行業專業規劃、建設規劃、工程規劃方案的初步審查審批;負責編製基礎設施建設、公路和交通運輸行業的中長期規劃及年度建設項目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審查或會審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負責給水、排水、中水、燃氣、供熱、市政設施等城市公用事業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負責新區範圍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交通運輸市場監督責任;
(六)園林水務局
負責濱河新區園林綠化美化建設和養護管理工作,研究擬訂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經批准后組織實施;負責濱河新區水務工作,研究擬訂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經批准后組織實施。
(七)社會事務和文化旅遊局統籌濱河新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等社會事務;負責濱河新區科技、教育、社會保障、文化、體育、旅遊、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民政、司法、統計、安全生產等各項事業。
(八)財政審計局
負責濱河新區財政收支、編製財政年度預決算,制定財務制度,實施財政監督,指導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工作;負責濱河新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政府採購工作;參與重點項目建設的跟蹤監管工作;負責對管委會各部門及其所屬各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及預算外資收取、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指導、監督管委會內部審計工作;監督濱河新區的社會審計工作。
(九)紀工委
負責機關黨的建設、紀檢監察、對外宣傳、精神文明、政策研究等工作;負責濱河新區法制建設和宣傳教育工作,承擔濱河新區行政執法和行政複議工作。

規劃定位


規劃理念:緊緊圍繞服從服務於試驗區建設,牢牢抓住“開放”這個試驗區建設的本質內涵,作為濱河新區規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四個寧夏”的戰略部署,從落實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和新絲綢之路戰略的視覺,將開放的理念貫穿於濱河新區規劃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全領域,當好“開放寧夏”的主力軍。以三位(機場、綜合保稅區、臨空配套區)一體化(銀川濱河新區)發展,打造濱河新區開放的平台。以機場為人流大進大出的窗口,以綜保區為貨物大進大出的港口,以臨空配套區為物流進出集散的貨口,形成對外開放和交流的通道。濱河新區將以上區域納入發展整體,統籌協調周邊及其各類要素為其配套服務,完善開放體系,整合資源、科學布局、完善功能,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結合試驗區規劃和“四個寧夏”要求,重點推進五大領域的開放。貿易互通。以航權開放為突破口,搭建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建設區域性物流樞紐和中國向西開放的空中門戶。金融投資。大力發展面向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美元離岸金融業務,努力推進阿拉伯國家金融機構設立分支,建設成區域性的伊斯蘭金融中心。人文交流。利用國際醫療城、國際科教城、旅遊景區等載體,加強與穆斯林國家教育、科研、醫藥、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把濱河新區建成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國際醫療和人才交流中心及特色鮮明的國際旅遊目的地。產業轉移。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濱河產業園、橫山產業園等園區,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全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體制機制。大膽試驗、大膽探索,用好用活先行先試政策,加強與國家戰略對接,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國內地區聯合工作機制建設,探索建立與國外互訪商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機制,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區域協作,倡導建立國內沿線省區聯繫協作機制。
規劃定位(一個目標、四大定位、四大板塊、五大戰略、十大突破):
一個目標。按照“兩年有名、十年成型、三十年成城”的建設時序,堅持順山、順水、順勢,宜居、宜業、宜建原則,沿黃河打造百里生態長廊、萬頃碧波濕地,努力建設“依水而生、擁河而立”,集旅遊觀光、休閑養生、科技教育、生態和諧、產業高端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商宜貿、宜學宜游、宜養宜療的現代化、國際化生態田園城。使濱河新區成為沿黃城市帶戰略的核心地帶;銀川城市的副中心;未來寧夏發展的新空間;放大“天下黃河富寧夏”效應的新區域;引領對外開放的新載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動力。
四大定位:
1、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生態城。按照國際生態、世界一流的理念,崇尚自然、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建設綠色濱河,構建以低碳為特徵的產業體系和消費體系,打造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的“生態城”。
2、以多元和諧為特徵的文化城。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邊塞文化、長城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打造“長河不息、長城靜卧”自然意象,“黃河關城、城關黃河”的城市意象,形成以多元和諧文化為脈絡的“文化城”。
3、以生態文化為基礎的全域5A級旅遊城。以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歷史悠久的文化為依託,以建設濱河新區全域5A景區和旅遊集散服務中心為突破口,鍛造“T字形”文化旅遊帶,打造以自然生態旅遊為基礎的全域5A級“旅遊城”。
4、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現代產業為支撐的產業城。順應科技潮流,大力發展以臨空、金融、貿易、物流、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成以現代產業發展為支撐的“產業城”。
四大版塊。按照“一河兩岸,四大板塊”布局,共275平方公里,分為:
1、臨空經濟區(49平方公里,其中:綜合保稅區4平方公里、機場7平方公里、臨空產業配套區38平方公里),積極推進寧夏與國內外尤其是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地區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上的交流,重點打造金融城、航空物流港、電子商務園區、現代商業區、生活城五位一體的現代空港新都會和時尚多元新城市。以綜保區為載體,逐步發展建設自由貿易園區。
2、國際現代商貿區(45平方公里,其中:橫城國際小鎮10平方公里、濱河新區核心區35平方公里),通過布局建設現代高端服務區、商務會展經濟區、國際品質生活區及中阿文化交流區,發展國際商貿、現代金融、現代旅遊、現代消費等現代服務產業,以及雲計算、大數據及2.5產業等智慧產業,重點打造生活、生產與旅遊相結合的具有國際化特色的綜合服務中心。
3、生態旅遊休閑區(143平方公里),發展文化旅遊和生態休閑產業,突出濱河新區地域文化與生態特色,加強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回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整合發展,創新“城旅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旅遊業與養老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域5A級”旅遊景區。
4、新興產業園區(38平方公里),以橫山產業園為依託,立足高端科技,堅持無污染、低能耗,重點布局高端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及機械電氣和通用儀器儀錶、高新技術等產業發展,為寧東基地和臨空經濟區提供配套支撐。通過集聚科技資源,吸引國內外高科技公司和高端人才,建設高水平科技研發生產中心,推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成自主創新和科技轉化能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五大戰略:
1、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依託區域內銀川綜合保稅區和河東國際機場的便利優勢,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推進,暢通對外流通渠道,實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積極承接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的投資、產業轉移和經貿流通,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和認證、設計、研發、製造商貿和交易中心,打造輻射周邊、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節點。
2、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搶抓內陸開放機遇,堅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率先突破,全方位引進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和資源,實行更加開放、更為寬鬆和更為靈活的開放政策,以大開放促進大交流,以大交流促進大合作,以大合作促進大發展,推進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相結合,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文化大繁榮與旅遊大發展相結合,努力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內陸地區開發開放的新路徑,建設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驗區的核心區。
3、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依託中阿博覽會、銀川綜合保稅區等重要平台,用好河東機場對阿航權開放效益,進一步彙集相關資源要素,爭取將濱河新區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建設的整體之中,探索建立與沿線省區及歐亞國家交流合作新機制,加強與中東、中亞地區能源、金融、文化旅遊、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把濱河新區建成面向中東、中亞的能源合作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集散中轉的國際性樞紐。
4、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自貿園區。搶抓設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中國向西開放戰略高地有利時機,緊盯中阿自貿區目標,積極爭取先行先試保稅物流、旅遊免簽、購物離境退稅等新政策,依託臨空經濟區和國際現代自貿區兩大板塊,全力探索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在一定條件下的自由流動,帶動金融、保險、商貿、中介等第三產業發展,架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經濟文化直接交流的“寧夏通道”。
5、現代高端服務業的引領區和全域5A級景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引進和建設企業總部、研發和配套現代生活設施,形成以企業總部為載體、以高品質生活為核心的企業總部和區域總部基地;建設新型國際穆斯林商貿服務之都,打造金融、諮詢、會展、文化創意、健康、醫療等現代服務業新板塊,形成銀川乃至周邊地區最有吸引力、最具活力、高端商務人才最集中、具有國際化特色的綜合服務中心;按全域5A級旅遊景區標準進行規劃,整合優勢資源,加強中外旅遊資源深度合作開發,建設空間有序、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示範區、國家級森林城區和低碳城區,建成特色鮮明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全力確保2014年實現“十大突破”
(一)規劃定位實現新突破
一是深化規劃定位。以全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為統領,從建設“兩區”的大局出發,按照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科學決策的步驟,進一步研究完善各項規劃定位,注重濱河新區“四城定位”及周邊區域規劃的銜接,重點開展濱河新區、臨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河東國際機場五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研究工作,深入推進與上海廟跨區域合作發展,處理好與周邊區域發展互補和競爭並存的關係,著力打造“河東開放型經濟圈”,推動銀川經濟跨越發展。二是突出高端設計。按照國際化、現代化的理念,以“打造精品”為新區建築總要求,突出高標準、高品位,加快區域城市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製工作,重點做好濱河新區城市總體風貌和建築風格研究,突出城市特色風貌,打造現代化城市形象。
(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
紮實推進18個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在完善功能、拉開框架上下功夫,加快完成橫城小鎮市政5條道路、橫城花園(安置區)、203省道輔線、濱河新區規劃布展等項目的建設,確保2014年核心區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橫城小鎮基本具備項目承載條件。積極協調推進濱河黃河大橋、兵溝黃河大橋、永寧黃河公路大橋及連接線等項目建設,著力構築內外連通的區域大交通網路。全力推進濱河產業園及橫城小鎮道路沿線電纜入地項目、橫城小鎮供熱設施項目、濱河產業園智能交通系統、濱河產業園道路照明完善項目等建設,繼續協調落實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訊等單位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實現“七通一平”,為實現濱河新區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三)投融資實現新突破
一是做大做強融資平台。切實提升濱投公司融資能力,通過濱投公司擴充註冊資本金,盤活經營性資產,爭取更多的融資貸款。完善基礎設施,帶動土地價值提升,提高收儲土地融資價值。切實發揮特許經營權作用,利用現有水資源、天然氣、供熱等投資回報穩定的特許經營事業,做好融資產品。二是做深做細融資方式。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採取BT或BOT的模式運作建設項目,放大財政資金的撬動、帶動作用,支持企業參與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信貸融資能力,密切聯繫各大金融機構,代理髮行理財產品,將市場運作良好、投資收益高的經營項目進行整合,開展信託業務,實現直接融資。做好債券融資的前期準備,加大對優質資產的培育和包裝,嘗試風險投資,支持濱河新區高科技產業、教育創業產業發展,力爭融資達到20億元以上,破解濱河新區建設資金“瓶頸”問題。
(四)綠化實現新突破
一是園林景觀抓特色。按照“以樹代草、以林造園、以橋為畫、四季有綠”的原則,突出濱河新區文化內涵和時代特點,在規劃上堅持橫有起伏、縱有層次、因地制宜、景防結合,在林木品種上突出多樣性,進一步提升濱河新區景觀綠化檔次。二是造林綠化抓規模。從造林綠化規模、造林質量、苗木保障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投資及林木管護力度,確保2014年完成生態綠化造林面積3.7萬畝,薰衣草種植面積1萬畝,樹木成活率達90%以上,林木保存率達90%以上。三是生態建設抓質量。加強生態供水體系建設,及時編製濱河新區綠地系統規劃,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加強林地和濕地管理,實行工程監理和項目管理制度,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生態建設中去,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生態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五)全域5A景區打造實現新突破
一是發揮平台作用。充分發揮濱河新區全域5A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作用,制定全域5A旅遊景區創建工作方案,積極申報西部首個國家休閑區。先行成立濱河新區文化旅遊產業投資發展(集團)公司,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融資,做好旅遊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工作。充分發展濱河新區全域5A策劃營銷中心作用,全面啟動濱河新區旅遊信息諮詢服務體系、旅遊安全保障服務體系等“五大體系”建設,加強與各景區、旅行社及媒體合作,創新旅遊產品策劃營銷工作,加大導遊、服務人員、職業經理的培訓培養及引進力度,不斷提升文化旅遊業服務水平。二是盤活現有資源。進一步盤活區域內旅遊資源,對河東生態園藝試驗中心萬畝果園、薰衣草生態公園項目等農業項目進行包裝升級,把原有的林草地升級為觀光旅遊項目,實現林業內部的一產向二、三產轉型。策劃多款以濱河新區旅遊集散服務中心為起點,以203旅遊大道、103省道、長城兩岸、黃河水上線路為連接線的旅遊產品,進一步豐富旅遊內容。三是推進特色發展。以全域5A景區建設為主線,以教育園區、國際醫療城、寧夏樂齡養生新城、智慧信息產業園為載體,以水洞溝、鳴翠湖、黃沙古渡等十大景區為重點,做強提升現有景區,充分挖掘各景區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
(六)人氣提升實現新突破
堅持狠抓重點、搶抓節點、巧抓亮點,通過加強與中央電視台、新華網等全國知名媒體合作,靈活運用網路、微博等新興媒體資源,在主要交通樞紐及人流聚集區投放電子屏幕、燈箱廣告,積極承辦銀川國際汽摩節、華夏河圖黃河音樂節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國際賽事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宣傳濱河新區,形成強大的宣傳輿論攻勢,真正叫響濱河新區品牌。加快推進教育產業園區、全域5A級景區及養老醫療等產業的建設發展,有效帶動餐飲、娛樂等周邊產業發展,著力構建配套完善、方便快捷的“一分鐘生活圈”,吸引人氣向濱河新區聚集。
(七)商氣提升實現新突破
一是推行優惠政策差別化。研究制定符合濱河新區實際的先試先行招商政策,對符合產業定位、綠色低碳、成長性好的企業,出台鼓勵扶持政策,對當年完工、當年投產的企業以多種形式給予獎勵。二是實現招商形式多樣化。變部門招商為全員招商,變坐招商為主動出擊,變我要招商為由我選商,緊盯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與濱河新區發展定位契合度較高的區域性、專業型企業,全力促成綠地空港城、天山集團海世界、台灣泰集公司超五星汽車旅館等一批有支撐力和輻射力的項目落地,帶動金融商貿、航空物流、電子商務、現代服務等產業發展。三是狠抓招商服務優質化。在招商服務上下功夫,爭取主要的市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許可權下放,成立濱河新區政務服務大廳,優化行政審批程序,提升招商項目服務效能。
(八)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是產業定位高端化。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堅持“產城一體”發展,重點發展文化旅遊、對外貿易、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等企業,搶佔智慧產業發展高地。優化濱河產業園產業布局,引進2.5產業等高附加值新型產業,實行“負面清單”機制,限制發展化工等有污染的產業。二是旅遊產業系統化。通過產業與城市、文化與旅遊的科學結合,做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與城市提升協同推進,實現融資、營銷、管理的整合統一,著力打造全域5A的新型城市和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產業集群,成為資源優化、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旅遊產業系統。三是臨空產業集聚化。依託毗鄰機場等便捷的區位優勢,著力發展臨空經濟,在機場半徑5公里區域內打造航空配套產業集聚區,智能物流與電子商務集聚區,商業、酒店、總部基地服務集聚區等區域,最終形成集金融、航空物流港、電子商務園區、現代商業區、生活城“五位一體”的現代空港新都會。
(九)作風建設實現新突破
一是狠抓“四風”轉變樹形象。認真落實中央、區市關於加強紀律監督和反對“四風”的各項規定,抓好事前監督及各類問題的防範和排查,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不斷鞏固和擴大反“四風”成果,著力解決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堅持獎優罰劣激活力。進一步創新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建立績效考核激勵辦法,將“能幹事、會幹事、干成事、不出事”和“有作為、會作為、能作為、敢作為”作為評價各部門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和“敬業有功,怠業必懲”的末位淘汰機制,促使各級幹部由“要我干”變為“我要干”。
(十)黨的建設實現新突破
一是機關黨建求實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機關工作效能考核,抓好班子、帶好隊伍,著力提升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推動黨建工作實現新突破。二是企業黨建創特色。以濱河產業園入園企業為重點,以增強基層黨組織覆蓋面為抓手,以發揮黨組織作用為目標,按照“先期試點、重點指導、培育典型、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實施步驟上,採取先規劃后操作、先宣傳后建黨組織,邊建黨組織邊服務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不斷創新黨組織工作載體和活動方式,通過建立QQ群、組織聯誼等方式,搭建溝通平台,豐富黨員生活,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