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副傷寒

由沙門菌引起的仔豬的一種傳染病

仔豬副傷寒也稱豬沙門菌病,是由沙門菌引起的仔豬的一種傳染病。急性者為敗血症,慢性者為壞死性腸炎,常發生於6月齡以下仔豬,特別是2~4月齡仔豬多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雨潮濕、寒冷、季節交替時發生率高。

簡介


沙門菌屬細菌苗體兩端鈍圓、中等大小、商桿狀。革蘭染色陰性,無芽孢,無莢膜,具有周鞭毛,能運動,絕大多數具有菌毛,能吸附於宿主細胞表而和凝集細胞。

癥狀


(1)急性(敗血)型 多見於斷奶前後(2~4月齡)仔豬,,體溫升高(41~42℃),拒食,很快死亡,耳根、胸前、腹下.等處皮膚山現淤血紫斑(圖2-1,圖2-2),耳尖乾性壞疸(圖2-3)。後期見下痢、呼吸困難、咳嗽、跛行,經1~4天死亡。發病率低於10%,病死率可達20%~40%。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2)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較多見,似腸型豬瘟,表現體溫升高(40.5~41,5℃),畏寒,結膜炎,黏性、膿性分泌物,上下眼瞼粘連,角膜可見渾濁、潰瘍。呈頑固性下痢,糞便水樣,可為黃綠色、暗綠色、暗棕色(圖2-4)糞便中常混有血液壞死組織或纖維素絮片,惡臭。癥狀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持續數周,伴以消瘦、脫水而死。部分病豬在病中後期出現皮膚瀰漫性痂狀濕疹。病程可持續數周,終致死亡或成僵豬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1)急性型 主要表現敗血症的病理變化。皮膚有紫斑脾腫大,暗藍色,似橡皮,腸系膜淋巴結索狀腫大;肝也有腫大、充血、出血,有黃灰色小結節;全身黏膜、漿膜出血:卡他性出血性胃腸炎。

病理變化


(2)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主要病變在盲腸、結腸(圖2—5)和迴腸。特徵是纖維索性一壞死性腸炎(圖2-6),表現腸壁增厚,黏膜潮紅:上覆蓋一層瀰漫性壞死和腐乳狀壞死物質,剝離后見基底潮紅,邊緣留下不規則堤狀潰瘍而,腸鼓氣、出血壞死(圖 2-7)。有的病例濾泡周圍黏膜壞死,稍突出於表面,有纖維索樣的滲出物積聚,形成隱約而見的輪狀環(圖2--8)。肝(圖2-9)、脾、腸系膜淋巴結常可見針尖大小、灰白色或灰黃色壞死灶或結節。腸系膜淋巴結呈絮狀腫大,有的有乾酪樣變。膽囊黏膜壞死(圖2-10)。肺常有卡他性肺炎或灰藍色乾酪樣結節。腎出血(圖2-11)。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以做初步診斷,確診應進行實驗室檢驗。ELISA和PCR技術也可以用於沙門菌的快速檢測。

預防措施


一是仔豬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潔乾燥。食槽要乾淨,及時清糞。二是加強飼養管理,初生仔豬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補料,仔豬斷奶分群時,不要換舍。三是仔豬斷奶前後,可口服弱毒凍干苗預防。四是仔豬發病後,及時隔離治療,豬舍徹底消毒;對尚未發病的仔豬可在每噸飼料中加入金黴素100克,加以預防。五是定期保健。按仔豬每噸飼料或每噸飲水中添加銀翹散1公斤和金黴素100克,仔豬斷奶當天開始使用,連續使用7天,此外在仔豬斷奶前7天,可同時在母豬和仔豬的飲水中按每200升飲水添加利呼寧100克,連續使用3天~5天。

治療方法


治療仔豬副傷寒首選腸毒神針,肌肉注射或者靜脈注射,本品每套可用於100kg體重,一天注射一次、一個療程三天。病情嚴重的可酌情加量。(針對病情嚴重的可先注射一針阿托品每頭按1-3ml,同時口服次硝酸鉍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連用三天)。對發病仔豬也可選用中藥治療,中藥方劑為:敗醬草40克,薏苡仁30克,金銀花20克,丹參苦參土茯苓各18克,地丁15克,丹皮10克,廣木香6克,煎水給仔豬內服,每天早晚各內服一次,連續內服3天~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