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6條詞條名為龍江的結果 展開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副主任醫師
- 三一教創始人
- 明朝大臣
- 福建省福清市獨流入海河流
- 雲南省科技廳原黨組書記、廳長
- 廣東潮汕西南部河流
- 南京地名
- 隆江河
- 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原院長
- 龍湖溝
- 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的最大支流
- 四川省資中縣管轄鎮
- 湖南省湘潭縣分水鄉政協聯工委主任、副鄉長
- 廣西橫縣巒城鎮下滕村景點
- 西藏雪域牧歌特色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 雲南省瑞麗江上游
- 攝影師
- 河北時八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 中山大學日語系講師
- 西江幹流紅水河支流柳江的支流洛清江的支流
- 北海出口加工區管理委員會原調研員、副主任
- 廣東省廣寧縣潭布鎮十排山河流
- 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副教授
-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技術學院教授
-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副教授
- 江西國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
龍江
廣東潮汕西南部河流
龍江,俗稱龍江河,不同河段稱龍溪,龍潭河,桂坑水等,南海水系河流,位於廣東潮汕西南部,流經普寧市、陸豐市、惠來縣三市縣。其河源與榕江近在咫尺,即普寧南陽山區南水凹村附近。上游稱龍潭河;流經陸豐縣境在葵潭西部進入惠來。從葵潭向東4公里的磁窯附近有來自南陽山區的三條支流匯入,即南洋仔水、高埔水、崩坎水。磁窯以下始稱龍江,河道流向東南。邦山以下進入龍江下游平原,有來自大南山的羅溪水、鹽嶺水、雷嶺水匯入,在神泉港出海,1979年改於南海哨所出海。
龍江普寧段
在陸豐市境內,龍江幹流稱龍潭河,又名桂坑水,流經陂洋鎮深渡村後進入陸豐市境,境內幹流河段長15公里,流域面積123平方公里。
在惠來縣境內,龍江幹流歷史上稱龍溪,經陸豐市桂坑流入惠來縣葵潭鎮,在缶窯水輪泵陂上游的溪口村與發源於普寧縣大坪鎮黃泥田的南溪仔溪、發源於普寧縣大坪青山坳的高埔溪和發源於普寧縣南陽鄉大坳口的崩坎水,四流匯合,成為龍江幹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葵潭、兵營、邦山、隆江、孔美、釣石、金東洲,與雷嶺河匯合,經神泉港入南海。全長88公里,總集水面積1164平方公里;縣內長51.3公里,集水面積554.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3‰。
由於下游平原比降小,泥沙淤積,排水不暢,加上大南山的山洪,故常發生洪澇災。1979年完成了下遊河道的改道工程,開挖5公里長的新河道出海,實現洪澇分家。改道後龍江的長度由原88公里縮短到82公里,流域面積由1631平方公里變為1187平方公里。
龍江廣東惠來縣段
南洋仔水、高埔水、崩坎水、羅溪水、鹽嶺水、雷嶺水。
龍江水系普寧縣段,主要支流有南洋仔水、高埔溪、崩坎溪。
南洋仔水,發源於大坪鎮黃泥田,過惠來縣後於吉鎮匯入龍江。縣境內流長19.12公里,集水面積64.02平方公里,河床處於花崗岩與沉積岩接觸破碎帶,滲透性大,徑流小。
高埔溪,發源於大坪鎮青山坳,在船埔圩橋匯梅田水後過天青湖、圓埔、石馬頭、高埔、龍窟、月塘入惠來縣境,於溪口同主流與崩坎溪匯合。流長36.6公里,坡降2.21‰,集水面積150.07平方公里。1962年前,龍江1.5噸貨船可拖纖抵船埔圩,因而船埔圩又稱船埔頭。1963年後山地大量開墾,沿江築陂引水灌溉,常因淤沙阻水致澇。1979年後實行封山育林、拆陂整治,澇患已減輕。
崩坎溪,源起南陽鄉大坳口,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松陽、梅林、古庵、崩坎、謝家洋,從馬鞍山農場新圩東側過惠來縣境。在縣內流長40.3公里,集水面積288.8平方公里。河道彎曲,沿流多深潭。上游從發源至大高田3.3公里河段落差300多米,至軍田2.5公里,落差58米,水流如瀉,洪峰流速3-6米每秒,梅林圩以下水勢較為平緩,1956年以前龍江帆船可達梅林圩,今因泥沙淤積不能通航。
龍江在縣境內的主要支流為螺溪、頭寮水和葛內溪。
螺溪,發源於烏坑頂,經石榴潭、峰霞,于山美匯合山美水至釣石與龍江幹流匯合。河長41公里,集水面積173.2平方公里。螺溪支流山美水發源於雙過年山南麓,經石古、必章、后洋至山美,集水面積42.3平方公里。
頭寮水,主要發源后斜、鹽坑兩條支流匯合而成,流經尾寮、曲溪、邦山、北洋,匯入龍江中游。全長16.7公里,集水面積51.92平方公里。
葛內溪,起自葛內,貫穿溪西,在新圩匯入龍江。1963年,新開溪西排澇河,改經山隴直通洋下閘出龍江下游。集水面積60.55平方公里。
雷嶺河,位於縣境中部。發源於潮陽縣劉士可,在雙溪村匯合大峯水流入惠來縣,經華湖、鰲頭,於赤洲安瀾橋與鹽嶺河匯合,經神泉港入南海。全長22.24公里,河流比降6.13‰,集水面積140.1平方公里,縣內集水面積81.7平方公里。其最大支流為鹽嶺河。
鹽嶺河,發源於縣北部雙過年山,經鹽嶺、蜈蚣嶺至水尾潭,沿途匯入虎頭岩水、鎮北水,經惠城西南流入東隴洋,至赤洲安瀾橋與雷嶺河匯合入神泉港。全長15.4公里,河流比降1.25‰,總集水面積60.1平方公里。
龍江航道
龍江幹流大坪溪,支流高埔溪和崩坎溪,水域寬度40-70米,可通航里程共93公里。1958年前,普寧縣境內河段可通航載重1.50噸以下尖船至惠來縣的葵潭、隆江和神泉港。1958年後,因幹流大坪溪下游築為水庫而停航。崩坎溪、高埔溪因河道淤塞而斷航。
龍江惠來縣通航里程47公里,主流航道彎曲,水淺灘多,自葵潭至溪南有淺灘18處,共長1090米。新中國建立前,航運發達。龍江流域鄉村的農副產品和穗、港等地的工業品,以及沿海的魚鹽,都是通過神泉港經龍江進出交流。正常情況下,5噸的船隻可通航。隋唐以來,航運業發達,年貨運量達10萬噸。50年代起,由於發展水利業需要而建庫修閘使航運業受挫。如先後在航道上築橋5座,在中游建邦山橋閘,上游建磁窯水陂,1979年,龍江改道人海,故神泉港日見淤淺,致運輸需搬駁,下游需候潮通航。因此龍江通航條件差,至1987年多數物資轉陸運。
龍江水系在縣內可通航支流有:青坑溪、頭寮溪、羅溪3條。青坑溪發源於普寧縣高埔,經葵潭鎮的溪口匯入龍江,航程3公里,水深0.5米,寬10米,5噸船隻可通航,每年貨運量1500噸。頭寮溪發源於九福坑,經尾寮、曲溪,由邦山橋閘處匯入龍江,全長15公里。新中國建立后在上游修建詹官陂水庫,故水源短缺,於60年代斷航。羅溪發源於分水嶺,經釣石匯入龍江,全長9公里,夏秋時可通航,年貨運量200多噸,春冬季停航。
神泉港
位於東經116°18′,北緯22°58′,縣城南7.5公里。東距汕頭港60浬,西距香港137浬,龍江、雷嶺河彙集於此出海,屬河口灣型海港。古時,神泉是個浮脈亘連小島,島上立有1座聖王廟,祀廣利王(即南海神),由閩粵商人從廣州南海移香火於此建廟。新中國建立后,廟內有鉎鐵鐘1口,鐘上鑄有“唐憲宗元和庚子中秋福建胡其成6人敬送”題款。鍾毀於1967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惠來知縣林春秀為防倭寇,於小島上建城,在城南筑炮台,駐兵防守。建城時,聖王廟前有村民114戶,村名神前鄉,后因淡水泉,故改稱神泉。隋唐以來,粵、閩、浙船隻進出港口頻繁,為潮、普、惠物資集散地。民國27~38年(1938~1949),港嘴水深3.1~7米,港區水域20萬平方米,可泊船隻2000艘,200噸級以下船隻可自由進出港。1946年港口吞吐量20萬噸。1950~1977年水深2~3米,貨運時需引船接駁。1960年港口吞吐量仍有13萬噸。1979年後,由於龍江改道人海,該港出海口處沙嘴伸出,口門變窄,航道淤淺,低潮時水深僅0.5米,70噸以下船隻需乘潮進港。70噸以上船只能在港外過駁。1979年後,港口年吞吐量僅1~2萬噸。
1982年省市海岸帶和海洋資源綜合領導小組,組織廣東省內38個單位中的10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用2年時間,先後對神泉港淤塞原因,進行實地考察論證,並由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編了《惠來縣神泉港綜合整治工程方案設計》,工程分四期實施。經過1985年及1987年先後實施第一、二期工程:新開航道1220米,寬130米,水深4.2米,港池由西向東延伸2000米。已可航行500噸級船隻。
神泉港碼頭建於1971年。由神泉港務所投資3萬元,建築鋼筋混凝土櫃架式碼頭1個,總長13米,最大靠泊能力80噸,倉庫2座,總面積394平方米,堆場1個,總面積248平方米。1986年,省航運公司和惠來縣政府投資330萬元,在港內煙墩西面,建設鋼筋混凝土交樁梁板式碼頭,長83米,500噸級泊位2個,新建倉庫1座,面積1080平方米,堆場1個,面積5934平方米。
龍江航線
神泉至隆江15公里,可航行載重10噸以下船舶,隆江至葵潭29公里,可航行5噸以下船隻,葵潭至大坪28公里,可航行5噸以下船隻,磁窯至梅林27公里,可航行5噸以下船隻。
邦山橋閘,位於龍江幹流邦山與西湖兩村之間的河段上,距隆江鎮5公里,因橋閘緊靠邦山村,閘頂為交通橋,故名。閘址上游集水面積1020平方公里(水庫控制面積238.63平方公里),河流長度7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為2.9%0,多年平均枯水流量為9.26秒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為2930秒立方米。是一座攔蓄引水灌溉和利用逕流發電的大型橋閘工程。1970年1月動工興建,同年5月竣工。1972年加固續建。按20年一遇設計過閘流量為3160秒立方米。相應橋前水位22.52米,設閘34孔(其中西側設發電進水閘3孔9米,東側設船閘1孔寬4米),有排水閘30孔,總凈寬120米。閘底高程15.7米(惠水),閘頂高程20米(惠水),橋閘面寬10米。正常引水蓄水位19.5米,最大引水量6秒立方米。提水高度3.5~4米。配套南北乾渠,灌溉面積1.88萬畝。1984年將原水輪泵電站改建為低水頭大流量的逕流電站,裝機2台,容量1000千瓦。
磁窯攔河滾水壩(磁窯水陂),位於龍江中游新聯村河段。距葵潭鎮5公里。上游集水面積820平方公里,主流長6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O.35‰。多年平均降雨量2132毫米,最少枯水流量每秒0.103立方米(1963年),最大洪峰流量3440秒立方米,相應水位30.2米(1970年9月14日)。1966年動工興建,1970年2月竣工。壩總長116米,陂長83.5米,陂底高程17.8米(惠水),陂頂高程23.2米(惠水)。陂高5.4米。1971年安裝水輪泵8台,東西兩岸各4台,引水流量每秒1.5立方米,灌溉葵潭鎮的吉鎮村、新光村、南照埔村、石田村、新聯村農田1.7萬畝(1987年只0.75萬畝),並利用水輪泵5台,配發電機5台,容量365千瓦。
龍潭水庫
1952年整治雷嶺河,修築從惠政橋到安瀾橋的堤圍6.2公里,同年修築獅石湖防潮閘壩;1953年修築東隴防潮堤圍,全長14.9公里,初步保障了東隴洋、京隴洋、華隴洋的安全生產。1954年開始,農民對興修水利以抗拒水旱潮災有了迫切的要求,縣人民政府加強了水利建設,全面規劃,分期進行。首先動工興建雞心嶼水庫與關門水庫,以提高華隴洋和京隴洋苦旱地區的抗旱能力。1955年與陸豐縣合作,在鰲江覽表村河段,建築鰲江防潮排澇閘壩。惠來在鰲江左岸,自下塗樓村至覽表村,修築防洪堤19.25公里。初步抗拒洪澇,改善了灌溉。1957年冬,全縣集中1萬多勞力,修築龍江中下游干堤25公里,以後逐年加固延長,並堵塞了兩條支流,使龍江堤圍防洪標準逐漸提高。1959年全民貫徹執行“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精神,在全縣掀起群眾性興建農田水利建設高潮。9月,動工修築石榴潭水庫,1959年竣工后,並在象湖村附近建造反虹管穿過龍江,將水引至龍江右岸。這不僅緩和了龍江右岸大片農田的旱患,而且也減輕了總鋪洋的洪澇災害。
龍江是縣內最大最長的河流,發源於普寧縣,流經陸豐縣進入惠來,在縣內流域面積554.5平方公里,幹流總長88公里。新中國建立初期,幹流兩岸堤圍分散、低矮、殘缺,暴潮時,潮水長驅直入,為害農田;暴雨時,山洪暴發,洪水泛濫,受洪潮摧毀堤圍尚未修復。1957年冬,開始全面修復龍江幹流堤圍,至1958年2月,修築了下游干堤25公里。右岸起自後山鄉的塘田村,至南海鄉的洋下村;左岸自邦山村至釣石村。堤頂寬2~3米,內外邊坡為1:2和1:2.5,堤頂高程18.2~22.5米(惠水),沿堤岸有大小建築物69宗,國家投資120萬元,使龍江堤圍提高到抵禦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
由於龍江中、下游屬平原型河道,河槽渲泄量有限,加上原有工程標準低,築堤土料多為河細沙質,強度差,堤身單薄,致堤基滲漏,滑坡嚴重,堤圍險段多。原按20年一遇設計標準,洪峰流量為3210秒立方米修堤,而實際達到安全泄量只有2300秒立方米,僅接近10年一遇標準。加上上游陸豐縣的龍潭、巷口等大中型水庫的泄洪,嚴重威協著龍江堤防安全。1986年7月13日7號颱風期間,隆江橋頭水位達21.34米(警戒水位19米)洪峰流量2946秒立方米,中游兵營、魯陽等堤段決口47處,長1852米,使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損失。1986年冬開始,根據16處主要險段的實際情況,分期分段加固築修,使堤圍達到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通過二三年的冬春水利維修加固,已解除了龍江堤防的部分險段,但限於人力、物力、財力,還有不少險段未能及時消除。
龍江在縣境內集雨面積746.9平方公里,上流進入縣境內至神泉港41.3公里。自葵潭鎮長埔村至隆江鎮邦山橋閘,上河段有高埔、崩坎兩大支流和17條小支流,從左右兩岸匯入主流。邦山橋閘下至神泉港有較大支流頭寮水、羅溪水、南溝水、溪西排澇河自左右岸匯入主流,形成縣中部平原,耕地面積11.9萬畝。經過1957年大規模修築中下游干堤,並堵塞葛內溪、雙溪嘴兩條支流,此後洪水歸主河道人海,潮水也不能直入農田,洪潮災害逐步減少。由於上游各支流均發源高山峻岭,植被情況不良,河床比降大,每當山洪暴發,挾帶大量泥沙匯入主河道,淤積極為嚴重。20多年來上中游各支流興建水庫,控制削弱部分洪峰,但枯水期主流流量減少,又使中下游淤積激增。最大斷面含沙量為每立方米2722公斤,河床逐漸淤高。下游靠近出海口的釣石村至金東洲,河床淤高達1.5米,影響排洪能力,使中游水位持續時間大大延長,造成中下游兩岸內澇嚴重。特別是每年冬末春初流量減少,海潮帶來的泥沙,漂積神泉港口,面向東南攔門沙綿延達2公里,航道閉塞。多年來各澇區雖採取蓄、堵、截、圍、排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龍江淤積日見嚴重,各排澇河道的頂托時間也大大加長。
1977年5月27日~6月3日,連續暴雨,3天的降雨量為643.2毫米,龍江最大的流量每秒1410立方米。僅相當20年一遇,而釣石村段洪水位達16.39米,持續達一星期,中下游(包括雷嶺河系)內澇受災面積達6萬畝,遭災3.5萬畝。因此整治龍江下遊河道已成當務之急。經過多次勘查、研究,作出幹流獨流人海,實行洪澇分家的規劃。即放棄釣石至金東洲一段河道,將龍江尾水直接導入南海。同年9月將規劃上報汕頭地區,經地區批准,工程於同年10月26日動工,年底完成了主槽“龍溝”開挖工程,並修築進口段1.5公里堤防。新河下段有3.5公里是微沙土層段,先開沖水龍溝,底寬20米,邊坡1:3,龍溝底高程13米。龍溝開挖后,即築沙堤假堵邦庄~赤岑老河口,利用邦山橋閘調節的逕流沖刷龍溝。自1978年3~6月,共沖刷6次,主槽溝的寬度從20米沖至100米,沖刷深度平均0.5米。沖走的土方為94.3萬立方米。1979年9月25日,新河道通過洪水流量每秒2543立方米,新河道下段3.5公里,龍溝寬發展到300米,深度平均2米,最深4米,洪水帶走的泥沙約554萬立方米。
從龍江流量和水位的觀察,由於洪澇分家,洪水過程短,排洪快,使農田受浸的面積減少,受浸的時間不超過兩天,特別是總鋪洋和東隴洋基本不受浸。溪西圍雖受浸,但受浸的時間大大縮短,不超過兩晝夜。由此可見龍江下游整治工程,對防洪、排澇已初見成效。由於資金不足,新河上段干砌護堤僅有1公里,海堤石籬化和洋下分洪閘,仍未完成。
龍江幹流改道由赤岑人海后,經由神泉港人海的河流只有龍江支流羅溪水和雷嶺河水系,每年流量從19億立方米,下降到4億立方米。神泉港的口門淤積和位移加速發展,至1983年舊航道口門被攔門沙阻塞后,轉向西南方向發展成狹長的出海通道,寬僅七八十米,水深1米左右,低潮時水深只有0.5米左右。神泉港口的淤塞,不僅嚴重影響交通運輸和漁業生產,而且因排洪不暢,內澇經常發生。遇暴雨或大雨時,排洪速度比過去推遲20多個小時。
1982年,省市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領導小組,組織省內38個單位100多位專家技術人員,用2年時間,專門對神泉港淤塞原因進行考查、論證,並由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編了《惠來縣神泉港綜合整治工程設計案》,工程規劃分四期實施,總投資3873.47萬元。
1985年3月第一期工程動工,至1986年3月新航道竣工通航。實際施工期10個月,挖通新航道一條,長1220米,面寬130米,底寬60米,設計低潮水深3.22米,高潮水深4.55米。並封填了老口門340米,築防波攔沙堤240米,航道護岸石堤南北合共2412米,防洪防潮堤圍880米。一期工程共投資727.2萬元。
1987年2月第二期工程動工,至1988年4月竣工。計延伸航道北護岸擋土牆砌體552米,疏浚航道出口段的淤沙10萬立方米,築攔沙防波堤380米(連一期工程共長620米),以及其他附屬加固工程。經決算,工程造價共413.72萬元。
龍江下游有龍江平原,位於大南山街道以南、惠來縣中部沿海,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由龍江及來自大南山的羅溪水、雷嶺水等沖積而成,是惠來縣的農業腹地。平原東西兩側是連片缺水的濱海台地。惠來地域東晉時屆海寧縣,後行政區劃多變。由於水旱風潮災害較嚴重,加上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比潮汕平原其他地方落後。至明代仍是“道造僻遠,頑民負因,壤地空曠”,“盜賊潛匿”之地。明嘉靖三年(1524年)置惠來縣。解放后經濟、文化獲得較大的發展。深汕高速公路橫貫全縣東西,交通條件有所改善。惠城鎮又稱葵陽,位於龍江平原北部,南距神泉港7公里。自明代置縣至今400多年一直是縣城所在,但至1949年城區面積仍不足1平方公里,公共設施落後。改革開放以來建起工業區,吸引外商投資,城區範圍有所擴大。為了解決龍江中下游兩岸的內澇,1977年10月開挖龍江新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