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縣誌
書稿存於山東圖書館特藏部
《惠民縣誌》創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17卷。光緒十二年(1886)重修《惠民縣誌》。續修《惠民縣誌》,於民國25年(1936)冬成稿,后因七七事變未能出版,其書稿存於山東圖書館特藏部。
新編《惠民縣誌》於1982年開始編纂,共搜集、整理近3000萬字資料,1997年出版。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截止於1985年,少數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
全志卷首設概述、大事記,卷末置人物、附錄。內設23編,依次為: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政·金融、城鄉建設、經濟管理、政黨·群團、政權·政協、司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民俗·方言·宗教。
境內氣候四季分明,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地下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等,已具初步開採規模。生物資源以栽培植物和飼養畜禽品種為主。野生種類雖多但利用數量少。
自隋唐以來歷為州、郡、府治所,素稱“魯北首邑”,北拱神京,南趨歷下,有“燕齊門戶”、“神京鎖鑰”之譽。
域地商為蒲姑國地,春秋、戰國俱為齊地。
秦置厭(讀yā)次縣,西漢改富平縣,莽新稱樂安亭,東漢復為厭次縣。
明洪武初年省入棣州,永樂元年(1403)改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改為武定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為府,置惠民縣為附廓,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1945年分別設立惠民縣和惠民市。
1948年惠民縣併入惠民市。
新中國成立后,1958年惠民、濱縣兩縣合併,1961年又分設。
1985年全縣轄6鎮、15鄉,面積1357平方千米。
總人口56.7萬人,共有漢族、回族、滿族、壯族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9.95%。
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截止於1985年,少數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
惠民縣農業生產歷史悠久,農作物種植向以糧棉為主,傳統農作物有小麥、大豆、高梁、穀子、玉米、甘薯、花生等。水生動植物主要是魚類、蓮藕、湖葦、蒲草等。用材樹種為楊、槐、榆、柳、桐、桑等。經濟樹種以蘋果、梨、桃、杏、棗、石榴、葡萄為主。
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2944萬元,增長到33112萬元;糧食總產量由11.72萬噸增長到28.37萬噸,棉花產量由1172噸增長到2.45萬噸,並被國家確定為優質棉生產和出口雙基地縣。
全縣逐步形成以河為綱、以溝為網的防洪排澇體系,以引黃為主、引河和井灌並舉的灌溉系統。始自引黃渠首的人工主幹渠,由沉沙條渠、總乾渠、幸福河相連而成,縱貫全境三大河系,成為農業命脈。
惠民縣借魯北“咽喉”之地利,商業發達,集市貿易興旺。1985年,全縣集市貿易成交額5430萬元,佔全社會商品零售額的36.9%。
縣內手工業歷史發端較早,唐宋時期境內已有建材業和造紙業,民國時期手工業作坊已發展到5000家, 特別是醬菜生產尤為昌盛,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武定府小菜多次向朝廷進貢,又有“進貢小菜”之稱。
新中國成立后,先後建立起了棉織、毛巾、化工機械、汽車修理等一批企業,但工業基礎較薄弱。
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21945萬元。全民、集體工業企業分別由1949年的2家、5家發展到17家、105家。
惠民縣地毯廠生產的東方地毯暢銷日本及歐美各地。鄉鎮企業發展到8992家,從業人員25325人。鄉鎮工業主要產品是磚瓦、車馬挽具和繩網,僅后兩項產值占鄉鎮企業總產值的58.6%。
惠民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境內已發現的重要文化遺址有25處,其中路家遺址出土的黑陶器、石器及大郭遺址出土的方孔玉鉞、鹿角鋤屬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典型文物。
縣館藏2000件文物中屬國家三級以上的有300餘件。傳統的民間藝術有始於元朝盛於清朝,歷經700餘年的胡集燈節書會、河南張村泥塑、清河鎮木版年畫,鄉土氣息濃郁。被後世譽為“兵聖”的春秋時代偉大軍事家孫武、西漢文學家東方朔、隋代畫家展子虔,元代雜劇家康進之、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李之芳,清末鐵路工程師陳西林等均出自這一片熱土。
惠民人民具有光榮革命傳統,自抗日戰爭起就有1908名優秀兒女為抗禦外侮和新中國成立而獻出生命。
新編《惠民縣誌》 圍繞從1840年至1985年150年惠民社會發展的主線,注重運用圖表,突出時代特色,圖片資料豐富,除卷首彩圖外,隨文附載黑白照片,使記述更加真實生動;一部705頁新志,文中運用圖片、表格達200餘幅,提高了志書信息含量和存史價值。
新編《惠民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