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8條詞條名為李毅的結果 展開
- 中國足球運動員
-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運銷公司原黨委書記、原副總經理
- 黑龍江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
- 山東電視台首席節目主持人
-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委副書記
- 原核工業部副部級幹部
- 原神華寧煤集團運銷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 寧縣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 山東昌邑籍烈士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 中衛市常務委員
- 渤海銀行執行董事
-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箇舊市政府原副市長,市公安局原黨委書記、局長
- 國畫家
-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
-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 北京電視台主任播音員
- 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阿壩州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副主任
- 河南省南召縣糧食辦黨總支書記、主任
- 足球運動員
- 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任
- 西晉將領
- 貴州省福泉市殘聯理事長
- 雲南紅河州公安局警令部主任
- 男高音歌唱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 阿壩州委組織部部務委員
- 犯罪嫌疑人
- 湖南農業大學李毅
- 德興市銀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 大連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教練員
- 甘孜州政府研究室政策研究科科長
-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
- 定西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秘書科科長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 永定區人民法院院長
- 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 四川省崇州市榿泉鎮黨委副書記
- 什邡市檢察院辦公室主任
- 桃江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
- 青海醫學院附屬醫院教授
- 寧波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
- 武漢市普仁醫院感染科主任
-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
- 李洪業
- 西北工業大學講師
- 攝影家
- 大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會會副巡視員
- 四川瀘縣籍烈士
- 青海省政協副秘書長
- 六枝特區新場鄉財政所所長
- 廣西武宣縣東鄉鎮黨委宣傳委員
- 瀋陽軍區裝備部副部長
- 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
- 副主任醫生
- 全國優秀公訴人
- 來鳳縣農村公路管理局原局長
- 中國畫院畫師
-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產業教授
-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 蘇州東吳足球俱樂部運動員
- 九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研員
- 廣東深圳市寶安區城市管理局原局長
- 玉溪市市政公用事業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
-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昌吉中心支公司副總經理
- 庄浪縣職教中心派駐盤安鎮焦灣村幫扶工作人員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
- 湖南理工學院教師
- 阜新德爾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 天津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 原宜豐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一級警長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李毅
原核工業部副部級幹部
李毅(1913.11~2008.03),男,河北棗強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老紅軍,我國核科學研究戰線上的優秀領導幹部,原核工業部原子能研究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中國原子能院顧問(副部級幹部、部長級醫療待遇)。
李毅,1913年出生於河北棗強縣,1935年12月參加革命,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至1937年先後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北平民族解放先鋒隊、九·一八學生運動等。
1938年至1949年,先後擔任蘇魯豫邊區特委青年部部長兼中心縣委書記、中共湖邊地委書記、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秘書、山東軍區政治部秘書主任、東北遼東軍區司令部秘書長、解放軍四十一軍一二二師政治部主任等職。
1950年至1954年,先後任中共廣西省委秘書長,廣西軍區黨委委員,幹部管理部副部長、中南軍區政治部幹部部部長。
1955年,調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任副所長兼黨總支書記,
195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和常務副所長,1964年兼任二機部科技局局長,
1980年至1982年任原子能所代理黨委書記。
1983年離休。副部級幹部、部長級醫療待遇。
2008年3月5日在北京逝世。
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李毅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李毅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並向家屬表示慰問。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習近平,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李源潮等分別表示悼念,向家屬表示慰問,並以個人名義送花圈。中組部、國防科工委送了花圈。
中核集團公司黨組、中核集團公司以及李毅同志生前工作過的單位等敬獻了花圈。中核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邱建剛,黨組成員王森,以及中核集團公司顧問蔣心雄、陳肇博、閔耀中和核工業老領導劉書林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並送花圈。中核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又奇、余劍鋒、楊長利,以及劉傑、張忱等多位核工業老領導送花圈表示深切哀悼。中科院院士王乃彥、王方定、張煥喬及國防科工委有關部門領導,集團公司總部、原子能院等單位近150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戎馬前半生
李毅同志原名李國耀,1937年從戎后改用李毅。1913年李毅同志出生於河北省棗強縣廟前李家莊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因傷寒病故了。母親識字不多,但是堅持讓李毅讀書。1928年,李毅同志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河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在這裡他開始閱讀進步文藝書籍,隨著知識的增長和視野的開闊,思想也逐漸活躍,他感到學校當局昏庸黑暗,誤人子弟,心中漸生革命要求。1930年,作為“學生自治會”的進步學生,他積極參加了反對學校黑暗,拒絕才識淺薄庸俗無能的範金蘭出任校長的學潮。
1932年李毅同志考入北平師範大學(今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入學不久,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李毅同志滿懷愛國熱情參加了抗日示威遊行,宣傳抵制日貨、募捐援助東北抗日義軍等學生愛國運動。1932年冬,身為師大“自治會”委員的李毅同志被國民黨以“共黨分子”、“煽惑學生反日”等罪名開除並要予以逮捕。李毅同志到同學家中躲避,1934年重新回到師大繼續讀書,他先後擔任師大“民先”副隊長、隊長,1936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終生獻身革命事業的道路。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當過縣委書記,帶領部隊打游擊,調入八路軍一一五師后,又從山東轉戰東北。解放戰爭後期,李毅同志歷經遼瀋戰役,參加了平津戰役。北平解放后,又從北平南下打到廣西,他南征北戰,為全國解放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新中國成立后,李毅同志曾先後擔任廣西省委秘書長和中南軍區政治部幹部部長等職。1955年,中共中央決定發展核工業,實施核計劃。李毅同志奉命從部隊轉入地方參加中國的原子能事業。他是第一批由部隊調入我國原子能科學研究機構的高級軍官。從此,他在中國原子能研究戰線上,一直工作了30多年。
“榮為科研後勤兵,畢生願做鋪路石”
我國核工業建設開創於1955年,最初抓的兩項任務就是核科學研究和鈾資源勘查。李毅同志1955年從部隊調來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原子能院)工作后,擔任副所長兼黨總書記的他,積極承擔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和黨建任務。他認真貫徹中央知識分子會議精神,帶頭學習原子能科學的基礎知識,積極支持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作為一個高科技科研單位的管理者,李毅同志把自己定位在“科研後勤兵”上,努力成為知識分子的“貼心人”,努力改善知識分子的生活條件,主動與知識分子交朋友,形成了黨政幹部與科學家團結合作的良好氛圍,並切實做好黨在知識分子中的組織發展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在科研機構的領導核心作用。
我國核潛艇的研製是1958年在毛主席的號召下啟動的。潛艇核動力的主要研究設計任務交給了原子能研究院,由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所所長、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和原子能所副所長李毅領導。潛艇核動力技術是保密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封鎖,前蘇聯拒絕對我國援助。我國潛艇核動力是完全依靠自己自力更生完成的。在原子能所各有關研究室共同努力下,從無到有,培養了我國第一批核動力堆研究設計骨幹隊伍;開拓性地開展了我國潛艇核動力工程研究,為我國核動力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工程啟動之初,李毅同志很抓自力更生研製核動力必需的研究實驗基礎設施。他親自帶隊去前蘇聯考察,親自組織規劃,在原子能研究院首次建成一批實驗基礎設施。由於種種原因潛艇核動力工程工作停止,李毅同志毅然保留了一些相關的重大項目。這些實驗室的建成和重大項目的保留與延續,不僅保證了我國潛艇核動力的研製成功,而且也為我國後來自力更生進行反應堆研究、使我國反應堆科學技術在國際學術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趙仁愷稱讚李毅同志為“我國潛艇核動力研究設計的奠基者和開創期的總指揮”。
1960年,我國進入全面自力更生建設核工業、研製“兩彈一艇”技術攻關的關鍵時期。時逢三年困難時期,前蘇聯又撕毀協定,撤走專家。能否靠自己的力量,儘快生產出合格的、足夠數量的六氟化鈾,成為當時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李毅同志作為六氟化鈾生產的負責人,帶領全所科技人員,經過13次的試驗,生產出合格的六氟化鈾,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核材料提供了足夠的原料。1964年,李毅同志兼任二機部科學技術局局長,他根據部領導要求對首次核試驗成功后,核科研工作如何規劃要先做設計的指示,召集有關司局領導和科研單位的負責同志進行座談,提出了《關於今後原子能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原子核物理基礎研究的問題》,為部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再鑄輝煌的豐碑
文革時期,李毅同志受盡折磨,身心健康遭到摧殘,家庭也受株連,但他始終堅信黨的政策,沒有悲觀失望。1978年他恢復職務以後,一如既往,默默地投入了他為之付出過巨大心血的原子能事業中,辛勤耕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審時度勢,做出了“保軍轉民”方針,進行軍工結構調整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核工業發展進入了“二次創業”的新時期。李毅同志認真學習三中全會文件,他在《中國原子能事業的‘老母雞’》一文中,明確提出:“力求把原子能所辦成有世界影響的、走在世界科學前沿的、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基地”。在討論原子能所如何貫徹實行“工作重點轉移”等問題上積極向部黨組提出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的意見,同時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抓緊平反冤假錯案,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加強黨員教育和黨的建設,大力提倡開展業務學習活動。從而使原子能所迅速恢復了昔日的輝煌,邁開了新的前進步伐,走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李毅同志先後提出了關於調整原子能所科研方針、制定核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方面的建議:在全面貫徹科研方針的基礎上,特彆強調科研工作面向經濟建設,在為國民經濟服務方面努力做出顯著貢獻。為此,要下大力量抓應用研究,在積極參加核電技術攻關的同時,狠抓同位素、核技術的應用研究,生產供應與服務工作。把“轉民”的步子真正跨出去,把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開展起來,真正開創原子能所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他目睹在原子能所和整個核工業系統中,隊伍老齡化和後繼無人的嚴峻形勢,憂心如焚,大聲疾呼。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1981年11月他給當時所黨委寫了“關於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問題的建議”。1982年9月又給部領導提出“關於核工業部科技隊伍建設問題”的書面建議。李毅同志一再強調“科學技術儲備的重要性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他對科技隊伍的問題和嚴峻形勢作了詳細分析,提出了加強與大學協作,辦好教育、科研基地,下決心自己興辦學校,多招收研究生,重視科技人員的“再培養”,允許科技人員的合理流動等多項具體建議,他的建議對部領導和原子能所關心重視科技隊伍建設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中國原子能研究院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創造一流業績,造就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核科研基地”,這與李毅同志所提出的方向,其內涵是一致的。李毅同志在他回憶文章中多次提到:要“全所一盤棋,發揮我所多學科綜合性優勢”。這是原子能院在完成“兩彈”過關中一條極為重要的經驗。在改革開放時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原子能院要在國際、國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李毅同志所總結的這條經驗,不但仍然適用,而且顯得更為重要了。
著名的核科學家王淦昌這樣說“李毅同志是我國核科學研究戰線上的一位身負眾望的優秀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他在工作上一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謹踏實,埋頭苦幹。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克己奉公。他政策觀念強,辦事講原則,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處事公平,善於團結,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在所內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大家的崇敬。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生命不息 奮鬥不止
1983年,李毅同志主動退居二線,但他仍深切關注核科技工業的發展,繼續向部領導提出了關於發展核電問題的建議。離休后,他本著“老有所為”、“奉獻餘熱”的思想,主持原子能所的史料徵集整理工作和積極參加了《當代中國的核工業》及《中國核軍事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的編纂工作,以自己豐富的閱歷和體驗,為總結核科技工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擔任原子能院政治工作研究會的名譽理事長和老齡委的名譽主任等職。在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活動中,他參加了老同志座談會;出席了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全國青聯、共青團北京市委主辦的紀念活動;應邀在原子能院子弟中學的紀念活動中做精彩演講。
為表彰李毅同志為國防工業做出的突出貢獻,1985年,李毅同志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8年10月,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李毅同志1913年11月出生,1935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55年,李毅同志調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後為核工業部原子能研究所)任副所長兼黨支部書記。1958年,李毅同志作為原子能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和常委副所長,組織所內堆工專業及相關科技方面力量,承擔研製潛艇核動力裝置的前期工作,為我國核潛艇建造奠定了基礎;他協同所長和書記,帶領全所廣大科技人員和職工,完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核燃料、點火裝置等科研攻關和生產任務,為“兩彈一艇”研製作出了重要貢獻。李毅同志為中國核事業奮鬥了半個世紀,曾榮獲國防科工委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獎章。
1983年離休后,李毅同志向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提出了關於發展核電問題的建議,同時主持原子能所的史料徵集整理工作。他作為主編之一,對《當代中國的核工業》進行編審,同時也積極參與《核軍工史》的編審工作,為總結核科技工作發展的歷史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