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社

淺草社

淺草社,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1925年《淺草》停刊后,淺草社同仁和楊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鍾社,魯迅評價它“確是中國的最堅韌、最誠實、掙扎的最久的團體,其社發表的多為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的作品,具有鮮明的進步傾向。主要成員有林如稷、陳煒謨、陳翔鶴、馮至等。1925年初,發起人林如稷出國,該社活動便隨之停止。

社團創作


淺草社的創作以“自敘傳”式的抒情小說為主,受到了創造社尤其是郁達夫的很大影響,其主要作者林如稷、陳翔鶴,陳煒漠等的一些作品,在主題、題材、結構、表現手法上都帶著模仿郁達夫早期作品的痕迹,但是也有獨創性,他們更注重借鑒西方現代派的藝術手法表現人物複雜紛繁的心理世界,如寫人物意識與潛意識的交織,寫人物跳躍的、剎那間的感覺感受並以此組織安排情節等,從而開拓人的內心世界和靈魂深處,豐富了五四時期小說創作的表現手段和方法。

沉鍾社


淺草社是以四川籍青年為主於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文學團體;1925年秋,他們又在北京成立沉鍾社,兩社為一脈相承。

結社


1902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七),林如稷生於四川省資中縣。少年時代,林如稷受其父影響,接觸資產階級民主思想。1920年,18歲的林如稷開始用白話寫小說、散文和新詩,其中小說《伊的母親》《死後的懺悔》、詩歌《盼春》等均發表在當時的《晨報副刊》。
1921年,林如稷就讀於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學校,結識了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應修人等作家。當時,以江浙籍為主的作家如沈雁冰周作人等組成了文學研究會;以留學日本的作家郭沫若、郁達夫等組成了創造社;以浙江籍學生應修人等組成了湖畔詩社,林如稷也想將四川籍文學青年組織起來,結成文學團體。
當時,林如稷、陳煒謨、陳翔鶴、王怡庵、李開先、馬靜沉、陳竹影等人,從小受到我國古典文學的熏陶,有濃厚的文學興趣,而且都由於不滿四川的窒悶空氣而到北京、上海求學。他們有的早就彼此熟悉,林如稷與王怡庵在成都時就認識,離開四川以後仍有聯繫。同鄉、朋友,有近似的經歷,有共同的愛好,自然就有形成團體的願望。
於是,林如稷積極奔走,聯絡有關人員聚談,聚談的地點也是在他租來的房間。林如稷不僅在上海活動,還到北京召開有關成員的會議,因而促成了社團重要骨幹之間的交往。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組織,1922年夏,以四川籍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個文學社團——淺草社在上海成立了。
(關於淺草社成立的時間,有說是1923年,甚至有說是1924年的)林如稷不僅在組織工作方面,而且在文藝創作上以自己的實際成績支持著淺草社。林如稷的詩歌及小說的數量,都居淺草社成員之冠。難怪1922年10月林如稷出國之後,淺草社即開始鬆散。林如稷是淺草社公認的積極組織者。

發展歷程


1922年夏,林如稷作為發起人同陳煒謨、陳翔鶴、鄧君吾、馮至等成立了淺草社。1923年,淺草社出版了《淺草》季刊和《文藝》旬刊。
該社受早期創造社影響,頗有為藝術而藝術的傾向,但卻顯示了他們在文藝方面的努力:“向外,在攝取異域的營養;向內,在挖掘自己的靈魂,要發現心靈的眼睛與喉舌,來凝視這世界,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在此期間,淺草社社員創作了大量小說、散文、詩歌以及一些翻譯作品。
大約在1923年秋,陳煒謨、陳翔鶴、馮至等淺草社主要成員彙集到了北京。有一位在北京大學畢業的東北青年楊晦,其時在廈門集美學校教書,在北大一位教授家裡結識了陳煒謨等,成為了文學朋友。由於淺草社社員因各種原因漸漸失散,陳煒謨等有另組新社的打算。到1925年秋冬,這四位友人便組織了沉鍾社,一同辦刊物,取名《沉鍾》。
《沉鍾》之名,借自德國作家霍普特曼名劇《沉鍾》,以劇中人鑄鐘者亨利堅韌不拔的精神自勉。他們借用來,以示藝術上要堅持到底的意思。周刊創刊號首頁眉端復引英國作家吉辛句:“而且我要你們一齊都證實……我要工作啊,一直到我死亡之一日。”凡此,足見該社之風格與特點。
沉鍾社成員的創作多以知識青年的生活為題材,直抒對現實的不滿,熱烈而又悲涼,雖然極力要“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而又往往成為魯迅所說的“飽經憂患的不欲明言的斷腸之曲”(《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這時的陳煒謨、陳翔鶴是小說方面的作者,馮至主要寫詩,魯迅稱之為“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同上),而楊晦著力創作戲劇,他發表在《沉鍾》雜誌上的《除夕》、《笑的淚》、《老樹的蔭涼下面》等劇本,均取材於下層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強顏歡笑的方式反襯出深藏著的不幸與悲哀。楊晦的作品大多截取和再現現實中一個片斷,篇幅短小,生活氣息濃厚,口語運用得尤為出色。如果說沉鍾社其他成員在創作方法上傾向於浪漫主義,那麼楊晦的劇作卻較多現實主義成分。
沉鍾社除了創作,還有翻譯,可以說是創作與翻譯並重。他們譯介有俄國安德烈夫、契訶夫、匈牙利裴多菲,德國萊辛、歌德、霍夫曼,奧地利里爾克,法國伏爾泰、古爾蒙、法朗士,英國吉辛,瑞典斯特林堡,美國愛倫·坡等的作品。
《沉鍾》周刊1925年10月10日創刊,至第10期停刊。1926年8月10日,改為《沉鍾》半月刊,出版第1期,至第12期又停刊。
林如稷離開淺草社后,到了法國留學。1924年,林如稷在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后回國,歷任北平中法大學教授、國立四川大學教授等。1933年,林如稷和楊晦決定把中斷了五年多的《沉鍾》半月刊復刊,1933年10月15日正式復刊,為第13期。1934年2月28日出至第34期停刊。至此,斷斷續續堅持了12年之久的淺草社及沉鍾社實際也解體。對沉鍾社,魯迅先生譽之為“中國最堅韌,最誠實,掙扎得最久的團體。”(《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

成員結局


林如稷

林如稷,1902年生,四川資中人。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和民主活動。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四川大學中文系主任等,繼續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1976年逝世。

陳翔鶴

陳翔鶴,1901生,重慶人。抗日戰爭期間,在四川參加革命文藝活動和愛國民主運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后,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創作有歷史小說《陶淵明寫輓歌》、《廣陵散》等。1969年逝世。

陳煒謨

陳煒謨,1903年生,四川瀘縣人。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歷任北京中法大學孔德學院英文講師,重慶大學教授,四川大學外文系教授,1949年後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逝世。

馮至

馮至不是四川籍,但是,成為淺草社與沉鍾社的中堅。他除了是一位優秀詩人,教育家、德語文學專家、翻譯家。
馮至,1905生,河北涿縣人。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0年赴德國留學專攻德國文學,兼修美術史和哲學。1935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同濟大學教授兼附設高級中學主任,西南聯合大學外交系德語教授、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西語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一、二屆會長,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譯協名譽理事。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一、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文學、歷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1981年當選為聯邦德國美因茨科學與文學研究院通訊院士。1983年獲聯邦德國歌德學院歌德獎章。1986年獲民主德國格林兄弟文學獎金。1986年當選為奧地利科學院通訊院士。1987年獲聯邦德國大十字勳章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藝術獎。用其所得一萬馬克設立了“馮至德語文學研究獎”。
著有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詩抄》、《馮至詩選》、《馮至選集》和《立斜陽集》,散文集《山水》、《東歐雜記》等,歷史小說《伍子胥》,傳記《杜甫傳》,譯有海涅《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7歲。

楊晦

楊晦也不是四川籍,但是,沉鍾社的中堅。他青年時代的經歷便帶有傳奇色彩。
楊晦,1899年生,東北遼陽人。幼時入私塾。1917年,他斗膽報考了全國
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哲學系。他的外語幾交白卷,但作文卻名列前茅。他被破格錄取,成了一名北大學子。
兩年後,傳來“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北京學生憤怒示威遊行,“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在“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聲浪中,遊行隊伍來到了賣國賊曹汝霖官邸趙家樓旁。緊閉的鐵門更加激怒了義憤填膺的青年學子,他們搭成人梯,爬上牆頭,跳進院落,打開大門,而接待他們的仍是空宅一座,賣國賊早已逃之夭夭。怒不可遏的人群點起了一把火炬,將這座代表賣國和屈辱的宅第點燃了。楊晦因個子矮小,被同學舉上牆頭,他是首先衝進趙家樓的幾個先鋒之一,他是火燒趙家樓的愛國志士之一!
楊晦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戲劇創作,以及文藝評論。他的文藝評論文章在文藝批評界獨樹一幟,顯示學術見地和高潔的學術風骨。他的文藝論集《文藝與社會》(上海中興出版社1949年初版),正是這兩方面的生動體現,也是四十年代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文藝理論著作之一。
1952年至1966年,他一直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學人,經歷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由於晚年政治運動的干擾,也由於嚴重的眼疾,當楊晦先生想要整理、撰寫自己的《中國文藝思想史》和《元曲論》時,已經力不從心。這不僅是楊晦先生終生的遺憾,也是整個中國學術的嚴重損失。
1983年,楊晦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