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鼓手

在某些儀式上吹奏樂器的人

吹鼓手是指在某些儀式上吹奏樂器的人,也可用來比喻忙碌的人。

簡介


吹鼓手
吹鼓手
【辭彙】吹鼓手
【釋義】
①在某些儀式上吹奏樂器的人。
②比喻吹捧、宣揚某人某事的人,褒貶都可用。
例如:充當不光彩的吹鼓手。(貶義)
永當改革開放的“吹鼓手”。(褒義)
③比喻忙碌、繁忙 的人。
例如:她忙的跟吹鼓手一樣。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諷刺人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梁平吹鼓手


“梁平吹鼓手”是一種“非遺”技藝,屬於上層建築範疇,但上層建築至今未將“梁平吹鼓手”納入“非遺”名錄;李忠文,算得上“梁平吹鼓手”領域的傳承人物,但“非遺”中心至今尚未認可他的“非遺”身份。
吹鼓手雕塑
吹鼓手雕塑
梁平吹鼓手”和北方的嗩吶有著本質的不同,就是和毗鄰區市縣的吹手也相去甚遠。
“吹鼓手”,從字面上看是“吹手”和“鼓手”兩個行當,實際上僅指吹手,就像挖土機專指挖機,不是土機一樣;梁平的鼓手不叫“吹鼓手”,叫鑼鼓,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叫“癩子鑼鼓”。吹鼓手和癩子鑼鼓本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習慣上叫作“吹吹打打”。
吹鼓手,又簡稱吹手,梁平鄉下也叫“撒啦子”,有俗話說“半夜吹撒啦子還早得很”,因為梁平的葬俗是臨晨出殯,半夜三更正是“撒啦子”們歇氣兒的時候。
在實際生活中,吹鼓手和吹手略有區別,有時候,吹鼓手是一種職業,吹手則多指樂器;有時候,吹鼓手和吹手都指吹吹手的人,書名叫樂師,吹吹手就是演奏吹手。吹手作為樂器名,狀如北方的嗩吶,但貌同實異,嗩吶8個眼,梁平吹手7個眼,多一個眼少一個眼,意義卻不同凡響,長征火箭比外國火箭多一個燃料開關,保險係數陡增。關鍵是演奏方法和技巧也很有不同。就是在重慶市範圍內,梁平的吹鼓手也有著與眾不同的底蘊,特別是演奏的曲子,完全可以說是自成體系,與人們習見的嗩吶絕不可同日而語,可惜人們大多不懂。
一撥吹手或叫一個班子,由四個人組成:兩個人各吹一桿吹手,兩桿吹手的音調和音質都經過調校,外行聽不出差異;兩個人打響器,響器包括馬鑼、鑔子等,既是伴奏,也是指揮,可以左右吹手的節奏和旋律。在大多數時候,響器由一人操作,主要是少一個人分賬,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關係,小學生都知道,分母不是越大越好。不論四個人還是三個人,大家都對曲子爛熟於心,演奏起來得心應手,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因而,吹和奏的分工並不固定,角色可以互相對換。
吹鼓手的生意大多在晚上,下午去,次晨回。演奏場合是紅白喜事,紅喜事包括嫁娶、生長滿日及其他吉祥慶典;白喜事主要是喪事。有紅白喜事的人家不會親自去請吹鼓手,大多由親友掏錢雇請,報酬隨行就市,每人次200-300元不等;做酒的人家再給他們一包煙捲和一點“紅包”。“紅包”就是用紅紙包錢,有彩頭和避凶趨吉的含義,全憑主人家“大方”,少則10-20元,多的也能上百元。而今,洋鼓洋號充斥城鄉,無論婚喪嫁娶一律表演愛恨情仇,幾個帥哥靚妹,搭個檯子就唱戲,憑藉先進的音響系統等設備和少男少女的三點式裝束,街舞、勁舞、熱辣舞,紅歌、黃歌、流行歌,怎麼熱鬧怎麼玩,就差把房子震塌了,自然看得男女老少心潮澎湃。吹鼓手和癩子鑼鼓就相形見絀了,幾乎潰不成軍,調是老調,器是舊器,人是老頭,很難吸引眼球,因此,市場日益萎縮,班子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糟。
梁平吹鼓手界把曲子或曲譜叫引子,一個引子就是一首曲子,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祖師爺孔老二,那多半是託名而已,說是相傳孔老二傳下來的引子有108個。李忠文能吹70-80個引子,對大竹墊江一帶流行的10多個引子不但耳熟能詳,還能吹奏。
吹鼓手
吹鼓手
梁平吹鼓手的引子共有4個大類的調牌:四大正牌、散打調(又稱散打引子)、起吹牌子、打釘。四大正牌是核心引子,有“四大正牌為王”之說,包括三響鑼、銀庭翻、狗舂碓、小堂紅,每個大調有5個引子;散打調,分小開門、鍾書伴月、陰陽平、羅奇、一條槍5個調子,每個調子有5個引子;起吹牌子,分將軍令、扮裝台、陽扮裝三個牌子,每個牌子5個引子;打釘,包含正吉頭、謠彈子、大九把、道羅奇、雙華印、九道拐等多個引子。
從喜慶程度看,全部調牌分為三個層次:慶典和喜劇性曲調,如三響鑼、將軍令、狗舂碓等,一般不在喪葬中吹奏;中性曲調,如小開門、九道拐等,適用於喜慶和喪葬等場合;哀樂,只有一首“陽扮裝”,也就是說,陽扮裝專用於喪事,不能用於喜慶賀典;其他牌調基本上都可用於其他場合。以前,人們很講究忌諱,吹手們在喜慶典禮絕對不能吹奏陽扮裝,否則一旦被內行發現,是要說啰嗦的,小則不給紅包,大則很麻煩。
提起哀樂,人們自然會聯想起殯儀館播放的哀樂,如泣如訴,凄婉迴環,讓人柔腸寸斷。音樂界的行家都知道,哀樂曲子至今仍屈指可數。殯儀館等喪葬儀式上普遍使用的《哀樂》,是劉熾等人改編自陝北民樂嗩吶曲《風風嶺》,1949年9月,樂曲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審閱,被正式批准為喪葬典禮專用樂曲。“陽扮裝”,屬於原生態的梁平特色哀樂,與當今我國普遍使用的“哀樂”差別較大,風格、旋律、節奏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說,“陽扮裝”惟妙惟肖的反映了梁平人民的悲傷形式,其曲調高亢、刺痛、悲愴,再現失去親人的捶胸頓足、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等壯烈場景,給你身臨其境的震撼,如果配上樑平人特有的哭喪詞,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參見附件李忠文記譜的“陽扮裝”)。
此外,不能不說明的是,梁平吹鼓手在處理曲調的技法上出神入化,對每個大類的調子處理手法不盡同,突出表現在趕板和問句。趕板是在引子裡面增加快板,讓引子聲情並茂,更傳神,更有韻味;問句是在引子中通過一問一答,使引子更生動活潑,更俏皮,更有人情味。四大正牌調、起吹牌子有趕板,有問句;散打調子和打釘有問句,沒有趕板。墊江和四川大竹等鄰縣的吹手引子沒有梁平引子這麼豐富多彩,一是數量不多,總共也就10多個引子,二是不講究問句和趕板,一個引子哩哩啦啦一口氣吹完,讓人聽不出個起承轉合,凄清無聊和單調乏味在所難免。

陝北吹鼓手


陝北吹鼓手,又叫嗩吶,也叫喇叭,起源於金元時期,記載於明代文字,古為軍中之樂,今乃民間所用。它是由杆子、碗子、篌子、哨兒等部件組成,首尾用銅製,哨兒嫩芋作,杆子選柏木,上鑿八個眼,全長約二尺,最宜戶外用。由於陝北歷史上地處邊關,在千百年的爭疆奪域戰事中,嗩吶這種樂器久而久之便由軍方流傳於民間,形成了陝北特色的地方文化。那歡快、激越、悠揚、婉轉、悲壯、憂傷的嗩吶聲,始終牽繞著每一個陝北人的情感。
在陝北,凡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秧歌廟會等各種活動,都少不了雇一兩班吹鼓手吹打助興。只要那清麗宏亮的嗩吶聲響起,不是洞房裡有人笑,就是墳頭上有人嚎。迎親時,“三班子吹來兩班子打,響吹細打迎回來個新娃娃”;埋人時,“一班吹手一頓糕,老人家一生就算結束了”;慶典時,“嗩吶長號一哇聲,場面像個紅火盆”;鬧秧歌時,“幾班吹手守彩門,秧歌隊扭成一股風”。也由於此,吹鼓手便成了方圓數里的“紅人人”。哪裡紅火熱鬧,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當地人有可能認不得縣長,但吹鼓手卻人人熟悉。吹鼓手們也“日能”,紅白喜事的規規矩矩他們能說得頭頭是道,方圓百里的根根底底他們都記得一清二楚。
一班吹鼓手多數由五人組成,兩個吹嗩吶,一個敲小鼓,一個拍“鑔鑔”,外加一個小娃娃,吊兒浪當把銅鑼打。吹嗩吶的形象“傲”,高昂著頭,大腆著肚,閉著眼睛,鼓著腮幫,大叉著步子走,像個橫行大螃蟹;敲小鼓的模樣“怪”,脖子朝前伸,肩膀向上聳,兩手相向抖,屁股左右擰,像個被提住后領口的大猩猩;拍“鑔鑔”模樣奇,弓著個腰,歪著個頭,手裡拍,嘴裡念,好像盲人在聽電池不足的收音機;搗鑼的娃娃最“日怪”,上衣長過膝,褲子露小腿,身上掛長號,耳朵上別香煙,鑼錘隨意搗,眼睛四處瞄,嘴裡不住地罵,“好飯不耐飽,早早就餓球了”。
迎親隊伍進庄的時候,也是吹鼓手們最賣力的時候。羊子剛進圈,天氣麻麻黑,事主鹼畔站滿人,翹首等著新人到。吹鼓手號一張,老人們笑,小娃娃跳,半搭子後生開始放鞭炮。這時候,火把照得滿庄明,鞭炮震得耳欲聾,嗩吶聲聲溝間盪,鑼鼓咚咚似雷鳴。再看那吹鼓手,眼睛眯成一條縫,脖子炸起筋一根,腳尖點得如母雞啄小米,腦袋搖的似病羊
腦蟲;喇叭杆子朝天揚,十個指頭上下忙,左吹一個《得勝令》,右來一曲《大擺隊》,只吹得那姑娘臉蛋紅,後生亂了心,光棍漢抱住個樹格樁手不松。等到快上鹼畔時,吹鼓手已是頭上汗水掉線流,涎水順著喇叭淌,口裡吹,心裡罵:“拉馬娃娃喲,誰的碎先人,你在胡擰伺,老子得掙死。”等到新人入了洞房,事主忙著招呼客人,吹鼓手才一屁股坐在那火堆旁喘起了粗氣。
吹鼓手最眼明的事,當數待客時的“響堂”了。“響堂”是事主為了抬舉外家客和一些有身份的客人,讓吹鼓手吹奏一些歡快的曲子助興。客人為了讓自己體面,讓吹鼓手高興,總會大方地發給吹鼓手一些小費。吹鼓手一為展示技藝,二為得到實惠,自然十分賣力。“響堂”一開始,吹鼓手便拿出了看家的本領。你看:吹嗩吶的腮幫子又鼓圓了,打鑼鼓的手腕兒又舞活了,他們把大桿吹罷吹小桿,老調吹完奏新曲。吹到興奮處,他們還會卸下碗子學鳥叫,兩桿嗩吶放在一個嘴上吹。而那些席上人為了助興,他點一個《走西口》,你要一曲《綉荷包》,總管不制止,“響堂”不停工。
而到了過白事埋人的場合,吹鼓手吹嗩吶的曲調就變了形式。這時候,他們吹的是《西風贊》、《哭長城》,奏的是低沉音、慢節奏。回蕩在孤山曠野的凄慘哀音,時如小河潺潺淌流水,時似寒夜月下灑白雪,加上孝子賢孫撕心裂肺的哭聲,一下就能把人推入悲傷凄涼的氛圍。隨著如泣如訴的嗩吶聲,哭聲便由小到大,不一會兒便淹沒了嗩吶聲。
陝北吹鼓人最風光的時候是臘月里和正月天,這邊請,那邊訂,張家爭,李家搶,珍貴得像個“活神神”;最落寞的時候是二月里、三月里,“狼不理,狗不聞”,閑吹個小曲還沒人聽,可憐得像個多餘人。讓他們最窩火的,是轉“九曲”時的圍風。吹吹打打半晚上,那風就是不停,燈就是不明,凍得手指頭僵硬,臉蛋子黑青,還不能鬆勁。一則害怕領導,二是惹不起神神。令他們最傷心的是舊社會的封建傳統。吹鼓手在過去屬下九流營生,“活時抬不起頭,死了收不全魂”,雖然是些封建迷信,但切切實實地影響著他們的人生。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現如今的吹鼓手不一樣了,穿得風流走得快,吃了喝了有外塊,過事不過事一樣受人們尊重。

桂林吹鼓手


舊時桂林民間在舉辦婚喪、祭祀的禮儀中,要僱用樂隊,吹吹打打,以示隆重。人們稱這種吹奏樂器的人叫吹鼓手。這種民間樂隊,在桂林已有蠻久的歷史了。操此業者,終生專營,藉以謀生,是一種特殊行業。吹鼓手懂得吹多種曲調,也熟悉婚喪禮儀。東鄉潮田來的吹鼓手,被認為最善吹奏。
在不同的禮儀中,樂隊不同,吹奏的曲調各異。老一輩的人都曉得,桂林有祭孔的禮儀。每年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日那天,人們要在文廟中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桂林的文廟建在崇德街(今解放西路),即現今桂林中學裡邊,建有大成殿、石牌坊,大門上有石刻的八個顏體大字:“德體天地,道冠古今”。大門前還立了個石碑,上面寫著:“文武官員在此下馬。”文廟建得莊嚴典雅,不論是漢人、蒙人、滿人,對孔子都是很崇敬的。舉行祭孔禮儀,用專門的樂隊,樂工吹奏古曲,使用笙、竿、簫、磬、鍾、鼓等樂器。其奏出樂曲,莊嚴肅穆。
民間還有另一種樂隊,專門在人家的婚喪禮儀中吹奏。桂林民間舉辦婚喪事,是蠻講究禮儀程序的。在每套繁瑣的禮儀中,都要用吹鼓手來吹奏。如果舉辦婚姻喜事,得依據古禮,其中有過禮、迎親等程序。過禮俗稱行聘,由男方派人抬著抬盒,裝上禮品,有聘金、餅子、生豬生羊,有的還有古玩、金飾、玉器等。僱用樂隊一堂,沿途吹打,陪送至女家住宅。吹起嗩吶、打著皮鼓,相當熱鬧。鼓聲咚咚,人們一聽就曉得是過禮的隊伍來了。
禮儀程序不同,吹奏的樂器也有差別,曲調也各異。在婚禮中宴請賓客,賓客入席有安席的儀式,吹鼓手則吹奏安席樂曲,使用的樂器有小擋鑼、笛子、鼓吹奏出悠揚的曲調。在酒宴中,每上一道菜,有專人叫喊一聲上菜,吹鼓手就要吹奏上菜的曲子。樂隊就設在廳堂門外,由主家供送一桌酒席,吹鼓手邊吃邊吹。如果上菜來不及吹,便會給別人講“顧吃不顧吹”。後來,桂林人便將這句話用來批評別人辦事不周全,顧此失彼。
桂林民間舉辦喪事,俗稱白喜事。禮儀程序也是繁瑣的,也要請樂隊來奏。吹奏的曲調也不同,都是悲哀的曲子,在家奠這個儀程中,家人要向亡人祭奠。由“贊禮”的司儀,指揮吹奏什麼樂曲。樂器有喚吶、笛子、小鑼、鼓等。祭奠時奏的是“細樂”,用笛子和小鑼,讀祭文時,就停止奏樂。祭奠完畢動大樂,這時才吹項吶。在出葬時,有各種樂隊。其中在靈樞前面的,有一堂樂隊,只吹笛子,打鼓、鑼、拔。笛子吹的曲調,特別動人,如悲如怨,如泣如訴。
吹鼓手這門職業,一年之中,有時閑得很,有時又忙不過來。生活也是清苦的。桂林民間辦紅喜事,多在秋冬季節。為了吉利,要選擇吉日良辰,查通書選黃道吉日。這個日子多有雷同,張家挑,李家也會挑。所以這天結婚的人便多了,吹鼓手便忙不過來,生意雖好,但只能去一家吹奏。所以有句俗語:“好日多同,吹鼓手命窮。”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習俗變革了,婚喪禮儀簡化了。到了抗戰時,多數人家辦婚事時,已不用吹鼓手了,而迎親時則以“洋鼓洋號”來代替,舊時的吹鼓手也就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