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鼻煙的結果 展開

鼻煙

以鼻吸用的無煙煙草製品

鼻煙是發酵煙葉粉末調香而成,以鼻吸用的無煙煙草製品。鼻煙的粗細度、濕潤度、色澤、刺激程度及香味,根據配方多種多樣。當代世界鼻煙有1000多種,主要風味有煙草、薄荷、乾果、漿果、花、草藥、咖啡、酒香、木香、泥土、皮革、麝香、龍涎香等。中國清代將鼻煙風味類型總結為酸、膻、豆、糊、甜五種。白鼻煙是一種特殊的鼻煙類型,特指無煙草成分的鼻煙。

引證解釋


鼻煙-------煙草製品之一。以香味較好的煙葉,曬乾后和入必要的名貴藥材,磨成粉末,裝入密封容器,經一定時間的陳化,即可應用。不需燃點,單以手指粘上煙末,輕輕由鼻孔吸入。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呂宋國所產煙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絲薰,余既詳之前卷。近京師又有製為鼻煙者,雲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紅樓夢》第五二回:“寶玉使命麝月,取鼻煙來,給他聞些,打幾個噴嚏,就痛快了。”茅盾《子夜》十:“杜竹齋兩個鼻孔里都吸滿了鼻煙,睜閉了眼睛,張大著嘴,等候打噴嚏。”

基本概念


起源

一種煙草製品。明萬曆九年(1581)由義大利傳入中國。其原料為經晾曬后的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干煙葉。製作時,先拍除煙葉上的沙土,再在碾磨上磨細,篩取100目以下部分,和入必要的名貴藥材,然後封貯在陶缸內埋入地下,使其陳化一年以上,並窨以玫瑰花或茉莉花增加其香氣。用時以手指粘上煙末送到鼻孔,輕輕吸入。消費者主要為西藏、內蒙古等地的牧民。

歷史記載

鼻煙
鼻煙
鼻煙輸入中國,大概在康熙時,《熙朝定案》謂“康熙二十三年,聖駕南巡,汪儒望、畢嘉,進獻方物,上命留西蠟,賜青佇白金”,按西蠟,即鼻煙瓶,似此康熙皇帝,前述雖惡煙草,然於進貢方物中,得留鼻煙,足示其珍愛之意,此時宮廷皇族,蓋已盛用鼻煙,觀汪灝《隨鑾紀恩》“七月十五日,皇太子賜鼻煙一玻璃瓶”,竟將鼻煙作寵賜之物。至雍正年間,使用鼻煙之風氣更甚,進貢者以是為貴,賞賜者以是為恩。雍正三年,義大利教皇伯納第爾進貢方物,有各色玻璃鼻煙壺、咖什倫鼻煙罐、素鼻煙壺、瑪瑙鼻煙壺及鼻煙,居六十種之多。五年,葡萄牙國王若瑟遣使麥德樂進貢方物四十一種,亦有鼻煙,若干年後,葡萄牙國王若瑟復貢方物二十八種,各色鼻煙壺與鼻煙估有六種。當時皇帝宴會,諸王貝勒大臣以下,皆賜鼻煙與鼻煙壺,以示聖恩廣大。而縉紳階級對於鼻煙好,更可知矣。(參考《大清會典》)清代官吏,嗜好鼻煙,不可須臾離也……。(摘自黃現璠撰《吸煙風俗傳播考》(五),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一期,1942年1月14日;又載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198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傳播

鼻煙
鼻煙
1503年(明代弘治十七年),隨同哥倫布第二次探險的西班牙修道士帕尼發現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奇特習俗——吸聞鼻煙。他說,吸聞鼻煙是通過一根細管,一端放在煙末上,另一端放在鼻孔前。在吸聞中,還時常拔出細管,清洗乾淨。墨西哥和巴西都盛產煙葉,所以墨西哥和巴西的印第安人也有吸聞鼻煙的習慣。後來,葡萄牙殖民者到了美洲,他們發現巴西的印第造捲煙。在巴西,有專業的鼻煙磨坊,將優質煙末摻合玫瑰花等,製成當時世界上最優質的鼻煙。印第安人還以玫瑰木製成研缽和研杵,把優質煙草搗成碎末,並附加香草植物的碎葉,製成氣味芬芳的鼻煙。鼻煙時常是熱的,用骨制細管的下端插進鼻煙中,而以上端放在鼻孔前吸聞,以承受芳香的氣味。這些玫瑰木的研缽、研杵以及吸聞斯煙的骨制細管,都是裝飾優美的手工藝品。奧托瑪克鼻部族的印第安人採集煙草、含羞草的枝梗切割成碎末,並將其弄濕,使之發酵,然後混合本薯粉製成鼻煙,放在盤裡,用右手持叉(骨制,多為鳥形)盛起將鼻煙放在鼻前吸聞。有的鼻煙還摻合紅柳、紅色硬木、紫杉漆樹等樹皮、麝香、樹膠等碎末。印第安人用動物的骨、角以及皮革、樹皮等製成的美麗的鼻煙壺(盒),是珍貴的手工藝品。
在公元前一世紀,墨西哥的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是一片原始森林、沼澤地區,盛產煙草。煙草高達六英尺,開淺紅色花,葉長三英尺。公元五世紀時,墨西哥歷史上著名的瑪雅古國文化藝術達到了高峰。瑪雅古國的印第安人以燃燒煙草來祭祀他們最尊崇的太陽神。塔巴斯科州是古代墨西哥歷史上著名的阿茲台克王國,當時的印第安人也以燃燒煙草來祭祀太陽神。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由於墨西哥的煙草在古代是最著名的,而又以塔巴斯科州出產的煙草為最佳,所以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就俗稱煙草為“塔巴斯科”了。同時,由於瑪雅古國的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處,沿著密西西比河往北不斷遷移,足跡直到俄亥俄山谷和伊利湖流域,因此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沿岸和伊利湖的附近,都發現了印第安人煙斗的碎片。有趣的是,加拿大北部的愛斯基摩人也有吸聞煙草的習慣。據一些人類學家們認為,這是因為愛斯基摩人以游牧生活為主,食物以肉食、脂肪居多,而又缺鹽,因而可能籍助吸煙來幫助消化。

傳入中國

鼻煙傳入中國是在明代隆慶年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據清朝趙之謙《勇廬閑詰》中提及,明萬曆九年(158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攜帶鼻煙、自鳴鐘、萬國圖等貢禮,進行傳教活動,後進貢給皇帝,但從現存明代宮廷檔案“利瑪竇所獻方物”的名單中未見鼻煙的記載。剛傳入時中文稱為稱“士拿乎”、“士那富”、“西臘”、“布露輝盧”、“科倫士拿乎”等,均為外來語譯音。到了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根據鼻煙是用鼻子來聞的特點,把“士那乎”命名為“鼻煙”,至此,鼻煙開始有了中國名字。鼻煙傳入宮中后,隨著皇帝賞賜給大臣們鼻煙以及鼻煙壺,開始向上層社會流入。
據明代姚露《露書》等史籍記載,煙草原出呂宋,古稱淡巴菰、談肉果、擔不歸;又由於煙絲色澤金黃,吸聞過多可以醉人,所以亦名金絲醺、干酒等。明初,呂宋國曾以煙草入貢我國。萬曆年間,煙草開始在福建漳州地區種植。淡巴菰是西班牙文tobacco(煙草)的譯音,而西班牙文又是沿用美洲印第安語的tabasco(煙草)。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呂宋國的馬尼拉港開放,成為西班牙進行遠東貿易的基地。很多西班牙大帆船從秘魯的利馬啟航,將美洲的水果、腌肉、胡桃、編結針、良種小雞以及煙草、鼻煙、鼻煙盒等運到呂宋。同時,我國福建商舶也將茶葉、瓷器、生絲、織錦、珍珠、寶石、水晶、金以及銅臉盆等貨物運載至呂宋,和西班牙商人交易,又將西班牙商舶運至呂宋的煙草、鼻煙等輾轉運回福建。所以,福建商人也就沿用了西班牙文煙草的譯音,稱呼煙草為淡巴菰了。
由於早期的鼻煙均為德國、西班牙、法國和泰國生產的製品(尤以德國為多),價格昂貴,所以只有官僚及貴族等上層社會才有能力購買。鼻煙品種價格懸殊很大,高檔和低檔之間,以大洋計算,差額達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之多。當時,宮廷內流傳一句話,“黃金易得,高尚鼻煙難求”,而一般百姓只聞其名不見其物。當時傳入的鼻煙十分稀少,最初只是作為士大夫和達官顯貴的一種雅好,併當做貴重禮品饋贈親友。此外,以嗅聞鼻煙來招待賓客,表達相互的友誼和尊敬。康熙中葉是鼻煙的鼎盛時期。清人方薰《靜山居詩話》中有“碾成琵琶金屑飛,嗅處微微香霧起。海客售來價百緡,大官朝罷當一匕”的詩句。清順治年間,鼻煙最早出現在皇宮,皇帝看看這東西,既覺得新鮮,又聞著過癮,就棄捨水煙、大煙不抽,而聞起鼻煙來。皇帝高興時,把他的鼻煙賞賜給大臣,從此皇宮內各大臣的官宅里人人都聞起鼻煙來。後來,鼻煙越傳越廣,不僅大臣府宅人等,連中小衙門中的人都聞起鼻煙來。康熙年間,一次無意之中,宮內看煙庫的太監,把幾十盆盛開的茉莉花放在煙庫內串了味,康熙皇帝聞了這種煙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很高興。命人用茉莉花熏洋煙,並起名叫“御制露”。康熙中葉以後,吸聞鼻煙習俗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清末民初,北京鼻煙鋪很多,集中在前門大柵欄隆福寺鼓樓、崇外大街等地。較著名的有鼓樓大街的“汪睜大”、“誼蘭和”,崇外大街巾帽衚衕的“公利和”、“公益和”等鼻煙店。其中前門大柵欄的“天蕙齋”是北京最著名的鼻煙店。清道光年間五口通商后,廣州有商行利用國產的煙葉原料仿製進口鼻煙,自此,鼻煙開始在社會上普及起來。到了晚清末年,鼻煙慢慢被旱煙、水煙、紙煙代替,最終被社會淘汰。
鼻煙作為一種文化,至今仍在民間傳留。北京流傳一條歇後語是“買鼻煙不聞——裝著玩”,常被用來嘲笑假充內行。還有一條是“聞鼻煙蘸唾沫——假行家”,也是用來諷刺充當內行行為。因為鼻煙只需要用手指蘸取少許送入鼻孔,並不需要先在手指上蘸唾沫。

種類


用煙草加工成的粉末狀煙製品。分干鼻煙和濕鼻煙兩種。
根據鼻煙裡面含有煙草成分與否,可以分成黑鼻煙(含煙草成分)和白鼻煙(無煙草成分)。
前者嗅吸入鼻內,後者可嗅吸也可放在嘴裡。中國產鼻煙屬干鼻煙。據趙叔的《勇廬閑詰》(1869)記載,鼻煙在明萬曆九年(1581)由義大利人利瑪竇首次傳入中國,以後在清雍正三年(1725)意國獻方物時有鼻煙和鼻煙壺。又據王士禎(1634~1711)的《香祖筆記》記載,“近京師有製為鼻煙者,雲可明目又有辟疫之功”。
鼻煙在中國是以晾、曬煙為原料,製作時先拍除煙葉上的砂土,再在碾磨上磨細,篩取100目以下部分,然後封貯在陶缸內埋入地下,使其陳化一年以上,並窨以玫瑰花或茉莉花增加其香氣。現在鼻煙的主要消費者為內蒙古、西藏牧民。
歐洲鼻煙原料用不同地區煙葉配合,以褐棕色厚葉片為主。先將煙葉用鹽水或糖漿浸潤發酵,掌握溫度到適宜時停止。有些則在陰涼庫房貯存多年,緩慢完成醇化過程。然後將其碾碎為煙末,再以配好的料液濕潤之,有些再加香后貯存。包裝用金屬箔、金屬罐或塑料容器。
美國鼻煙分干鼻煙、濕鼻煙和細切鼻煙絲。①干鼻煙原料用肯塔基、田納西及弗吉尼亞的明火烤煙製作。先將煙葉乾燥,再用磨機磨成均勻粉末。②濕鼻煙是用同樣原料製成的較粗顆粒。③細切鼻煙絲在1980年前被美國農業部分類在嚼煙項下,現歸濕鼻煙類,由晾煙及明火烤煙製成,所用添加劑為冬青、薄荷和覆盆子。美國的濕鼻煙多放在腮與牙齦間品嘗。

作用


據鼻煙廠商宣傳,聞鼻煙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不會成癮。聞鼻煙是喚其芬芳之氣,藉以醒腦提神,驅穢避疫。它有驅寒冷、治頭痛、開鼻塞、明目、活血等藥物作用。因為聞鼻煙可起到輕度的麻醉作用,以緩解神經緊張的壓力,使疲勞的身軀得到暫時的休息和鬆弛。鼻煙同捲煙作用基本一樣,不但能解煙癮而且能提神消除疲勞。除此以外鼻煙還具有清腦明目、降低血壓、預防腦炎等作用。鼻煙不象吸其它煙那樣刺激肺和氣管。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凡用鼻煙的人咳嗽哮喘甚少,沒有得腦炎的。
但這一說法存在爭議。具體可能造成的危害請參見本條目的“危害”一節。

危害


一些鼻煙廠商宣傳鼻煙治療多種疾病,且無任何危害。事實上這完全是錯誤的。流行病學顯示危害低於香煙,但仍無法確定。使用鼻煙對社會危害確實比吸紙煙低,但仍然對人弊大於利。
最早對煙草的危害做臨床研究的醫生之一是倫敦的約翰·希爾。他在1759年發表論文警告不要過度使用鼻煙。雖然他沒有說鼻煙是導致鼻癌的絕對因素,但是他可以肯定鼻煙至少是致癌因素之一。
鼻煙不經過燃燒,不會把焦油等物質帶入人的肺,不像紙煙一樣增加人的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造成二手煙危害他人。但是使用鼻煙一樣會上癮,從而使使用者在沒有鼻煙的情況下精神不振。同時鼻煙會增加人罹患鼻癌的機會。

製作


鼻煙的原料主要是曬煙。最初是用自來紅(蛤蟆頭)的煙面加入一些黃羊糞灰即可。黃羊吃的草是一種名貴的藥材,因此,黃羊糞對一些疾病能起治療作用。聞鼻煙的蒙古族人能占其人數的60%。後來由於科學文化知識的提高,鼻煙的製作方法也更加科學。將曬煙葉原料曬乾,粉碎過篩后所得的粉末,即成為鼻煙的初製品。再將初製品以蒸氣熏制並加其它香料。如:煙面50克,草豆蔻2克、薄荷冰2克、冰片2克,白芷5克、白檀紫檀香2克、紅花2克、丁香2克、面鹼3克,成粉攪拌均勻,分裝小瓶或小包,即為鼻煙成品。

主要產地


中國有幾個鼻煙的主要生產地:北京、西安、天津、上海、山東、四川等地,各地生產的鼻煙味道也不同。鼻煙製作並沒有秘方,靠的是經驗。鼻煙的原材料主要是用曬煙或雪茄煙的煙葉,先將其研磨成細細的粉末;然後加入鮮茉莉花入缸發酵,一缸鼻煙要進行七八次發酵以後才算基本成功;再將這些鼻煙密封保存,行話叫“泄勁”,四年以後才可出售;出售前還要再用新鮮的茉莉花進行“提味兒”。並在密封蠟丸中陳化多年後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