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覽

王玄覽

王玄覽,唐廣漢帛竹(今四川綿竹)人,字暉法。因襲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命題,認為消滅一切知識,就能“得道”。著有《玄珠錄》。王玄覽之思想,對唐代佛教哲理思想有重要影響.

人物生平


王玄覽(公元626-697),唐代高道,俗名暉,法名玄覽。思想淵源淵於道家而雜帶佛教色彩。其先祖於晉末從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移居廣漢綿竹(今四川綿竹)。玄覽生於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卒於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
王玄覽是重要的重玄學哲學家,因其大部分著作散佚且唯一保留的語錄《玄珠錄》過於晦澀而影響不大。曾想學道於茅山半途而歸,並遍研道家,佛教學說,曾受益州長史李孝逸的禮遇,並與佛教徒辯論,當時四川的佛教徒無人能將他駁倒,遠近知名,之後因為機緣才得以在至真觀度為道士,后隱居成都至真觀。王玄覽直到晚年才不言災祥,且他與成玄英、李榮相似,曾因事入獄一年。武則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奉召入京途中,行經洛陽,仙逝。號“洪元先生”。王玄覽與大多數道士不同,不是幼年或少年入道的職業道士。他僅僅是因機緣獲得了道士的身份,他的知識和思想都是靠自學獲得的。
顯特異 無師自通
一 顯特異 無師自通
王玄覽,俗名暉,法名玄覽,廣漢綿竹(今四川綿竹)人。其先祖自晉朝末年,從并州(今山西太原)遷到綿竹,遂為綿竹人。
王玄覽十五歲時,有一天,忽發奇想,一個人獨居靜室,不和群眾搭話。之後,多次能說出某某人的生死,還有兒童的壽限,後來,都一一應驗,當時的人稱他為“洞見”,一時轟動鄉里。
王玄覽三十多歲時,開始在鄉里卜筮,卜了幾年,因有時卜不準,便放棄不再幹了,便研習道家玄性和佛教大乘,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從中悟出很多奧妙的道理。還親手抄寫嚴子陵的《指歸》,並注《老經》二卷。在研讀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神仙方術和丹藥製法。他只要想到就必須親手試試,不多久,就獲得了豐富的經驗。
王玄覽年近四十,有一天,他想雲遊天下,尋師訪道。半途中通過交談,才發現這些鄉友不是真正的尋道仙友,也就半途散夥而回歸鄉里。回到家后,感嘆長生之道無可共修,自己既然入道,必須取得心證於是坐、起、行、往,專心道務。
王玄覽在閱讀道家、佛教經典后,發現佛教眾經雖然精妙,但是相比道典還是猶未盡意。所以反覆研討追究道家其原來的奧妙。他發現這些奧妙,真正悟了可以開發人的智慧,啟迪人的思維,讓人的思辯能力象懸河一樣,永流而不竭。王玄覽就是這樣悟出了道家真諦。
王玄覽的思維和洞察力一發而不可收,他通過察看蠶種的某種跡象,就知道來年的蠶業豐收或歉收。他通過觀察某人宅地的現狀,就可得出利或害的結果;通過觀察某人墓地的氣色,就可道出某人的情況等等,當地人都十分相信他的說法,也都尊敬他。
有一家想蓋房子,所有材料都準備齊全,問王玄覽可不可以蓋,王回荅“不能蓋。”這一家就停工不蓋了。到了第二年建房主又問王玄覽能不能蓋,王又回荅:“不能蓋”。第三年,第三次問王,王仍回荅:“不能蓋”。不久,這家遭了官司,房宅資財,全因打官司變賣用盡,這家主人方信王玄覽說得很准。
又有一家兒子患了眼疾,王玄覽讓家長在家門前的一株桑樹,朽孔里作了祭奠,於是,兒子的眼疾就好了。
有人問病,王玄覽看后即開處方,病人按處方取葯,結果藥到病除,鄉人都稱他為奇人,但都知道王玄覽從沒學過醫。
有人平常想問有否災厄,王玄覽回荅說到明年四月初一日方好。誰知此人到第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夜半突然死去。
王玄覽的奇迹傳出后,縣裡不少人家有災難,都來詢問結果,王玄覽回荅有好有壞,來問的人都相信,事後也都驗了。
王玄覽有時被請到富貴人家去看相,這些人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來看,王玄覽便一個一個地說出他們的富貴、貧賤和年歲壽夭,預料到他們的未來事情,據說後來也完全都驗准。
王玄覽也教人家“九宮”“六甲”陰陽術數,他還作了《遁甲四合圖》,概要醒目,便於習學。
通道佛 則天詔請
二 通道佛 則天詔請
王玄覽四十七歲時,益州長史李孝逸聽說后親自召見,並以禮相見,隨後,二人一起同游各大寺院,寺僧聞聽王玄覽到來,便向他提出好多佛教經典或理論方面的問題,王玄覽便以整齊有韻的四句話來回荅,都符合大乘典籍的說法。詢問的人很多,沒有一人難倒他。李孝逸十分高興。當時,國家恩准可度道士,王玄覽便到成都至真觀出家。他一到成都,達官貴顯,四方人士,都聞名求見。有的來詢問前途如何,有的來談經問道。來人臨走時,都想讓他題個辭,有的還想讓他把談話內容寫成書。王玄覽有求必應,於是他著手寫成了《真人菩薩觀門》兩卷,交給了來訪者,後來,此書就流傳民間。
王玄覽六十歲后,慢慢地不再給人說災祥的事情,常常坐忘行心,不久,有事牽連著他,被關進牢獄一年。在獄中,又沉思往事,作了《混成奧藏圖》一書,來總結自己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將這些寫出來以警示後人。晚年又作《九真任證頌道德諸行門》兩卷。益州謝法師彭州杜尊師,漢州李鍊師和他們的弟子,都來咨論妙義,詢經問教。在交談中,都把王玄覽的回荅內容記錄下來。因為王玄覽能解釋洪大的玄教義理,後來凡是受學的人都稱他為“洪玄先生”,王玄覽也不拒絕這個稱呼。又有人請他解釋《老經》,他就又作了《老經口訣》兩卷,傳於世。
王玄覽在益州的講學活動,聲名傳到了朝廷,則天皇帝想從他那裡獲得長壽仙訣和高深道理,於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奉敕使張昌期赴成都,拜請王玄覽,乘駕驛馬到神都洛陽。
王玄覽接受詔命,立即上路。他自知年事己高,經受不了這乘馬元程的勞頓,無奈詔命不敢違,他硬是挺過了萬水千山,眼看快到洛陽了,誰知於閏十月九日,王玄覽到洛州三鄉驛(今宜陽三鄉)時,卧病不起,治療無效,而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玄珠錄 著書明志
三 玄珠錄 著書明志
王玄覽一生的弘道思想,都城著錄在他晚年所作的《玄珠錄》一書中。《玄珠錄》共三卷,收其語錄共一百二十則,闡述了道物、道體、道性、有無、真妄、動寂、心性等義理問題。
王玄覽在傳道中,儼然以道家學者身份著書立說,以老子《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為基礎,認為“道”先於“眾生”而存在,“眾生未生,己先有道,有道非我道,猶是於古道。”並認為“眾生有生滅,其道無生天”,眾生己死,道仍長存。他又分“道”為“可道”和“常道”。認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萬物。萬物有生有死,而無地可以不老,所以,“可道”無常,而“常道”是實。進一步認為欲得“道”不應外求,而應內求,因為“道”不在人心之外,而在人心中具有的“道性”。道生萬物,就是心生萬物。“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心之與境,常以心為主。”他以事物有動有靜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眼搖見物搖,其物實不搖;眼靜見物靜,其物實不靜。為有二眼故,見物有動靜,二眼既也無,動靜亦不有。”
又說:
“法本有人起,法本有人滅,起滅自由人,法本無起滅;”“一心一念里,並悉含古今”,“十方所有物,並是一識知。”
所以,王玄覽認為修道成仙的要旨,是要修得一個清靜不變的“識體”。
唐初重玄學者王玄覽《玄珠錄》曰:“身中諸有既空,其空亦空,心有天游;空有俱空,心無所系。”“空見與有見,並在一心中,此心若也無,空有之見當何在?一切諸心數,其義亦如是。是故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若證無心定,無生亦無滅。”在王玄覽看來,道者體也,空、心者用也,“道體雖空,不與空同”,空就如道體的手或腳雖然是身體的一部分,但卻不等於身體的全部。身體整體是可以包括手腳,但是身體卻不等同於手或腳。修道者不僅需要“以空破有”,而且需要超越“空見”,否則便不是真正的覺悟。與重玄學的“遣空”一樣,全真南宗也認為“空觀”、“了空”仍屬“在途中”,即修道的中間過程,而不是終極理境。相反,只有超越“空見”才是道果圓成。由此,全真南宗提出了“粉碎虛空”(“虛空粉碎”、“打破虛空”)論。如南宗四祖陳楠曰:“夫煉丹之要,……以返本還源為真空,以打破虛空為了當。”五祖白玉蟾曰:“快活快活真快活,虛空粉碎秋毫末。”“人但能心中無心,念中無念,純清絕點,謂之純陽。當此之時,三屍消滅,六賊乞降,身外有身,猶未奇特,虛空粉碎,方露全身也。”可知,“虛空粉碎”是一種無念無心、絕對自然圓盈的心靈狀態和神妙境界。李道純則從三教合一的角度詮釋“粉碎虛空”,即謂:“為仙為佛與為儒,三教單傳一個虛。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虛里做工夫。……抽添加減總由虛,粉碎虛空成大覺。”“徜徉乎大寂滅之海,逍遙乎無何有之鄉,游泳乎自得之場,至此方知造化於此何預焉。雖然,更有向上事在,……掀翻無字腳,粉碎太虛空,方為了事漢。”在李氏看來,“空”固然可以給人一種虛通、玄妙的理鏡,但“空見”本身即是邊見,趨空不返也是執著。只有超越空見,才是“大覺”、“了事漢”,即道果的終極證成。對於“粉碎虛空”這種既能入於空又能出於空的特點,李道純在其《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注》中多有論及,即謂:“三五混一一返虛,返虛之後虛亦無。”“湛然常寂者,凝神入空寂也;寂無所寂者,融神出空寂也。”不難看出,全真南宗的“粉碎虛空”無非是讓人覺悟到有空,仍然是不究竟的,只有空有皆無,不凝滯於物,才是圓滿的。南宗的“粉碎虛空”對內丹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的重要內丹著作《性命圭旨》“本體虛空超出三界”對之作了推闡:“粉碎虛空,方為了當。……蓋本體,本虛空也。若著虛空相,便非本體。虛空,本粉碎也。若有粉碎心,便不虛空。故不知有虛空,然後方可以言太虛天地之本體。不知有粉碎,然後方可以言太虛天地之虛空。”該經對“粉碎虛空”的詮釋,不僅突出了對本體———“空”的超越,而且突出了對主體———“心”的超越。這種“主客雙遣”的思維方式,可謂深得“重玄”旨趣。

著述思想


以“道”為最高範疇
他以“道”為最高範疇。認為“道”是“可道”與“常道”的統一體。“常道”生天地,“可道”生萬物。天地無生無滅,因此“常道”才是真、是實;而萬物不能長存,故“可道”無常,是假。即“可道為假道,常道為真道”。(見《玄珠錄。卷上.》)
但它們都是“道”,因此“可道”和“常道”也存在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即“相因生”、“相因滅”。(《玄珠錄。卷上.》)同時,兩者也不可分割,互為體現,沒有“常道”,則“可道”不能存在;沒有“可道”,則體現不出“常道”:“不是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是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玄珠錄。卷上.》)
道與人互相依存聯結
在道與人的關係上,他認為道與人也存在著“互相因”,道與人既互相依存互相聯結的關係,即“眾生稟道生,眾生非是道”。當人的言行尚未完全置身於“道”的約束下,稱為“人顯道隱”,必將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種各樣的煩惱、痛苦所迷惑困擾。因此,修道者必須明了此種道理,下功夫修道。利用“可道”而修成“常道”。
“形養得形仙,坐忘養舍形入真”(《玄珠錄。卷上.》)。王玄覽主張以坐忘養神的方法作為修道者進入“常道”的途徑。可稱為“心證”,而滅知見。“一切眾生欲求道,當滅知見,知見滅盡,乃得道矣”。
普傳了道家的義理
王玄覽的著作大部分佚失,今存其弟子輯錄的《玄珠錄》二卷,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收錄道物、道體、道性、有無、真妄、動寂、心性等理論問題約一百餘則。1989年巴蜀出版社出版有朱森博先生的《玄珠錄校釋》。
忘修心的修道論
王玄覽的另一理論是忘修心的修道論。
王玄覽主張坐忘修心和定慧雙修的修道方法。他所說的“坐忘”就是煉神。要想練好坐忘,必須滅掉知見,只要知見滅盡了,才算得道了。他說:“知見隨生起,所以身被縛,”“無生無知見,是故得解脫。”他還提出了具體的方法:“恬淡是虛心,思道是本真。歸志心不移變,守一心不動散。”這實際上是道家的修行方法。要想過到這一境界,還必須定慧雙修。實際上,定慧既有邊也無邊,合手非有非無的中道。定慧不可偏廢,必須同時修鍊。如果只修定,有可能得道也有可能不得道。如果只修慧,有可能做到心定,也有可能做不到心定。由此看來,定慧必須同時雙修,不能偏廢。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修鍊技術。

著作


王玄覽的著作頗多,除傳世的《玄珠錄》外,還有《老經注》、《遁甲四合圖》(此為術數學著作)、《真人菩薩觀門》、《混成奧藏圖》、《九真任證頌》、《道德諸行門》、《老經口訣》等①,僅從這些著作的名稱就能看出王玄覽思想的博大精深,可惜的是這些著作大多都已佚失。敦煌出土《王玄覽道德經義論難》(又名道教詮理答難)
一般認為,《玄珠錄》是王玄覽現存唯一一部作品,而且只是語錄並非著作。不過其主要問題是《玄珠錄》對他本人的哲學表述未能足夠清晰,殘片式的觀點多而體系性稍弱,使人較難一下子把握住他思想的核心與全體。

個人影響


王玄覽的道家思想,上承李榮、成玄英的“重玄”思想,他擺脫了早期道教注重鍊形的方法,而強調煉神。王玄覽對《道德經》的某些觀念作了新的詮釋,這也是唐代道家老學的一般取向。與此同時,道教傳統的神仙長生思想在他身上也發生了演變,不再是兩漢魏晉以來道教所注重的鍊形,而是重視煉神,其生命觀不再執著於兩漢以來追求肉體的永恆,而回歸於先秦道家“老莊”思想,這一點完全和當時的道家重玄派思想家一致,甚至在思維方式和論證方法上也相同,從這些方面看來,可以說他是位進一步發展“重玄”思想的道家學者。所以,王玄覽的道學思想,可以說是繼成玄英,李榮之後又一位重玄思想重要的繼承和發展者。重玄之學不僅對佛教產生影響,而且對佛教思想的中國化有深刻的影響,影響甚大。王玄覽是唐朝初期蜀中的著名道士,其學貫道佛二教。其代表作《玄珠錄》歷稱難讀,但其核心思想並沒有超出《老子》的範圍,反而深刻傳達出了《老子》的精微內涵。使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後,又在一個更高的基礎上向道家回歸,而不失道教的本色。作為隋唐時期重要哲學思潮的重玄學,是繼先秦老莊哲學,兩漢黃老道家魏晉玄學和神仙道教之後道家哲學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是成玄英李榮等道教信仰對老莊的傳統回歸,使道家負的或否定的方法傳統,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揚光大。

身世


其弟子王太霄輯錄的《玄珠錄。序》簡略介紹其身世:
“十五時,忽異常日,獨處靜室,不群希言。自是之後,數道人之死生,兒童之壽命,皆如言,時人謂之洞見......三十餘亦卜筮......習弄玄性......抄嚴子《指歸》......注《老經》兩卷,及乎神仙方法。丹藥節度,咸心謀手試。
王玄覽
王玄覽
“后乃攜二三鄉友往造茅山,半路,覺同行人非仙才,遂卻歸鄉里。嘆長生之道無可共修,此身既乖,須取心證,於是坐起行住,唯道是務。二教經論,悉遍披討,究其源奧,慧發生知……。亦教人九宮六甲、陰陽術數,作《遁甲四合圖》,甚省要。
“年四十七,益州長史李孝逸召見,深禮愛,與同游諸寺,將諸德對論空義,皆語齊四句,理統一乘,問難雖眾,無能屈者,李公甚喜。時遇恩度為道士,隸籍於至真觀,太霄時年兩歲也。既處成都,遐邇瞻仰,四方人士,欽挹風猷,貴勝追尋,談經問道,將辭之際,多請著文。因是作《真人菩薩觀門》兩卷,貽諸好事。年六十餘,漸不復言災祥,恆坐忘行心。時被他事系獄一年,於獄中沉思,作《混成奧藏圖》。晚年又著《九真任證頌道德諸行門》兩卷。益州謝法師、彭州杜尊師、漢州李鍊師等及諸弟子,每咨論妙義,詢問經教,凡所受言,各錄為私記。因解洪元義,后諸子因以號師曰洪元先生,師亦不拒焉。又請釋《老經》,隨口便書,記為《老經口訣》兩卷,並傳於世。時年七十二,則天神功元年戊戌歲(按:應為“丁酉”),奉敕使張昌期就宅拜請,乘驛入都。閏十月九日,至洛州三鄉驛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