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農業科學院
2009年成立的公立學院
鶴壁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科研資源,按照“一院”(鶴壁市農科院)、“一基地”(萬畝夏玉米現代農業標準化高產示範基地)、“四中心”(玉米新品種高效育種創新中心、浚單系列新品種良種繁育中心、農作物新品種展示中心、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與保障中心)的發展格局,於2009年5月,成立了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其前身是成立於1974年的浚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主要承擔玉米新品種的選育技術研究、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
院訓:嚴謹、和諧、求實、創新
現任領導:
院 長:程相文
黨委書記:郭民華
農科人精神: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和諧高效、求實創新、永追優秀
機構設置:鶴壁市農業科學院現設有玉米研究中心、小麥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植物保護與土壤肥料研究中心、分子實驗室等5個科研科室,黨政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科研管理處、計劃財務處、科技推廣處、後勤保衛處等6個行政科室。
擁有科學試驗用地300畝、南繁育種基地180畝,相繼成立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分子育種基地、河南省玉米遺傳改良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發基地、河南省玉米良種培育工程技術中心、河南省糧食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具備較為完善的科研設施條件。
被農業部列為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展示中心、國家玉米區域技術創新中心浚縣示範基地、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浚縣玉米綜合試驗站;被科技部列為國家星火科技培訓學校,被河南農業大學列為教學實習基地。經過近40年的發展壯大,在玉米新品種選育和高產栽培方面已經形成獨有的科研優勢。
承擔的玉米新品種選育連年被列為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耐密株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選育被列為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先後選育出浚單5號、豫玉10號、國審豫玉11號、豫玉16號、浚單983、國審浚單18、國審浚單20、浚單22、浚單26、浚單28、國審浚單29等12個國家和省級審定品種,玉米育種水平躍入全國先進行列。豫玉11號被列為國家九·五重點示範推廣項目,浚單18、浚單20被農業部列為國家重點示範推廣玉米新品種和全國玉米優勢產區主推品種,浚單18、20、26、29分別被科技部列為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目前浚單20已成為黃淮海第一、全國第二大玉米種植品種,浚單系列玉米品種累計推廣3億多畝。
先後榮獲科技成果獎49項,其中國家省部級10項。玉米品種浚單5號榮獲河南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國審豫玉11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豫玉10號、豫玉16號分別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浚單18榮獲2005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浚單20於2010年3月通過河南省科技成果鑒定,著名玉米專家戴景瑞院士、方智遠院士給予高度評價,“為我國玉米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成果整體達國際先進水平”,榮獲2010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先後承擔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河南課題研究和河南省萬畝糧食高產創建工作。2005、2007、2008、2009年連續創造15畝夏玉米超高產攻關、100畝夏玉米高產攻關田、1萬畝小麥夏玉米高產示範方國內同面積最高單產紀錄。2005、2007年15畝浚單20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1006.85公斤和1064.78公斤,兩次創造同面積全國夏玉米高產紀錄,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合計畝產達到1733.66公斤,創造國內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畝產超噸半糧最高產量;2008年萬畝夏玉米高產示範核心區平均畝產831.4公斤,首創萬畝核心區國內連片種植和全國夏玉米同面積最高產量兩項紀錄,百畝高產方平均畝產946.44公斤,創下全國同面積夏玉米單產紀錄;2009年百畝小麥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751.9公斤,為河南省首次,萬畝核心區小麥平均畝產690.6公斤,創我國萬畝小麥產量最高紀錄;2009年萬畝浚單20連片夏玉米高產示範方,平均產量858.0公斤,在黃淮海夏玉米區率先實現萬畝大面積單產超過850公斤的突破,與上季小麥一年兩熟合計平均畝產1548.8公斤,在國內率先實現萬畝連片一年兩熟畝產超噸半糧,對河南打造全國糧食核心區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
2010年,實施的淇濱區鉅橋萬畝核心示範方小麥平均畝產695.4公斤,再創全國高產新紀錄;萬畝核心區玉米平均畝產851.6公斤,連續2年畝產糧食超噸半糧。2010年,鶴壁市在國內首創3萬畝連片小麥平均畝產611.6公斤、玉米782.8公斤的高產紀錄,為我國整鄉、整縣建制開展農業高產創建積累了經驗。
現有幹部職工9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6人,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26人,碩士生13人,博士生3人。40多年來,鶴壁農科院始終堅持一手抓人才團隊建設,一手抓創新平台建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人才團隊建設方面,在程相文研究員的帶領下,先後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育種工作者,形成了以首席專家程相文研究員為核心、多層次科研人員通力協作的創新團隊建設模式,打造出一支老中青、高中初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隊伍;在創新平台建設方面,投資700多萬元建立了分子育種實驗室,建立了高效、快速、經濟的分子標記檢測育種體系,初步形成了常規育種、分子育種、單倍體育種、生理生化及轉基因檢測的育種技術平台。
此外,不斷加強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以項目合作帶動人才交流培養,以人才交流培養促進項目合作。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科研團隊簽訂科研合作協議,成立了“河南省玉米遺傳改良院士工作站”;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聯合開展了單倍體育種、分子標記育種、異地種質馴化育種;與河南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鶴壁分子育種實驗基地和河南農業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與中國農科院、山東省農科院玉米所、河南省農科院糧食所等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大型種子企業、優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緊密聯合,形成“玉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了玉米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步伐。
鶴壁市農科院連年被授予河南省農科系統先進單位和全省農科系統科技創新先進單位,連續三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凝聚了程相文研究員的心血和汗水,他50年如一日堅守育種信念的精神,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與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程相文研究員團隊完成的“玉米單交種浚單20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11年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鶴壁市農科院視察工作,同玉米專家程相文進行了一段樸實而難忘的交談,溫總理稱讚:“河南的科研人員要向你學習,我也要向你學習”,溫總理還對當地負責同志說,我給浚單系列玉米種子起了一個新名字,叫“永優”。2012年3月18日,溫家寶總理第九次來到河南,調研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在召開的座談會上,溫總理再次提起“永優”,“起這樣的名字其中有很深的含義,就是我們培育的種子永遠是優質產品、永遠走在前面。”2011年7月3日,程相文研究員應邀參加全國優秀黨員專家井岡山考察學習活動。
程相文研究員1992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管優秀專家;1994年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範;200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200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糧食高產創建先進工作者,同年被農業部授予“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三農’模範人物”;2010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11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2011年度CCTV“三農人物年度大獎”、2011年度河南省“三農人物”、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2012年榮獲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曾任河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和河南省第五、六、七、八、九次黨代會代表。
當前,鶴壁市農科院正站在新的起點、走向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將搶抓機遇,突出優勢,緊緊圍繞玉米新品種研發工作,不斷完善人才隊伍與科研平台建設,提高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選育出更好的玉米新品種,在中原經濟區建設、打造糧食核心區、保障糧食安全的進程中在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