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村

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下轄村

下樓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火田鎮南部;雲霄縣北部,是從雲霄進入火田的第二個村莊。主要姓氏為“吳”,相鄰為個三村莊:西林村,菜埔村,溪口村。屬於正在發展的自然村。現有2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大致有500戶,總人口大約2000人。全村共有黨員58名,現有村兩委幹部8人。

建制沿革


約1萬年前已有先民在這裡生息勞作。戰國後期前屬閩地,后漳州屬於閩越地。西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說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中央版圖,屬閩中郡。漢初,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前85年(始元二年),改“封邦建國”為郡縣制后,北屬會稽郡冶縣,南屬南海郡揭陽縣。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蘭水縣(待考),南屬義安郡綏安縣。
592年(隋開皇十二年)並蘭水(待考)、綏安入龍溪,今漳州境域才結束分屬兩郡狀況。不久龍溪縣撤銷併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直到近百年後的唐朝中期漳州一帶才再設縣: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今雲霄縣西林村),轄懷恩、漳浦2縣,因州治傍漳江而名漳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時泉州 州駐地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視年間(西元700年)才最後定設州,前面幾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設置了漳州。716年(開元四年),徙州治至李澳川(今漳浦縣綏安鎮)。開元二十九年後,划龍溪縣、龍岩縣 來屬。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
886年(唐光啟二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岩委王潮為泉州刺史,
至947年,南唐滅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漳州為其治地,909年(閩國開平元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 963年,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改為平海軍,陳洪進為節度使,漳州屬平海軍。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於宋,漳州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宋代屬於福建路,元代屬於福建省,明屬福建漳州府。清朝設汀漳龍道,管轄汀州府之縣、漳州府之縣,龍岩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閩浙總督郝玉麟奏請升龍岩縣為汀漳龍道直隸州,下轄龍岩、漳平寧洋縣。 1913年(民國2年)廢府設汀漳道。民國23年設督察區后,今漳屬各縣基本 上穩定為同一區域。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龍汀省,下轄漳州、龍岩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境地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09月解放(其中華安縣於1949年11月解放,詔安縣於1949年12月解放,東山縣於1950年5月解放)之初,實行縣、區、村3級建制。
1949年09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原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設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行政督察區轄龍溪、漳浦、雲霄、詔安、東山、海澄、長泰、南靖、平和、華安10縣。
1950年03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區為漳州行政督察區(簡稱漳州專區),成立漳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09月14日,又改為龍溪區,成立龍溪區專員公署。漳州專區、龍溪區均轄10縣。
1950年後建立鄉(鎮)之後,實行縣、區、鄉(鎮)、村(街)4級建制。
1951年06月,析龍溪縣城關區(共兩個區)設漳州市(縣級)。此時,龍溪區轄十縣一市。1955年3月,改龍溪區為龍溪專區,成立龍溪專員公署。 1955年至1956年進行並區並鄉。
1958年04月前後,撤區並鄉,實行縣、鄉(鎮)、村(街)3級建制。
1958年09月,建立人民公社,撤銷鄉(鎮),實行縣、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4級
1996年,雲霄縣境劃分為雲陵、莆美、東廈、陳岱、峛嶼、火田等6個鎮,下河、馬鋪、和平等3個鄉和國營和平農場(與和平鄉同一套領導班子)、常山華僑農場(隸屬於福建省僑務辦公室)、國營圓嶺林場(在火田鎮境內,隸屬於漳州市林業局管理)、頂溪水稻原種場(在莆美鎮境內)。
1998年10月,境屬常山華僑農場加掛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牌子,劃歸漳州市直接管理,賦予一定的行政管理權。2006年7月,從莆美鎮劃出上坑、馬山、益寶山、樹洞、大埔、下徑、三東、獅山等8個行政村,歸雲陵工業開發區(同鄉鎮一級)管理。2006年,全縣鄉鎮區劃為雲陵鎮陳岱鎮東廈鎮、莆美鎮(含雲陵工業開發區、頂溪水稻原種場)、火田鎮(含圓嶺林場)、峛嶼鎮(2006年後改稱列嶼鎮)、下河鄉、馬鋪鄉、和平鄉(場)、常山華僑農場(由漳州市管理)。

地理環境


下樓村的面積約2739.35畝,森林覆蓋率65%,耕地674.84畝,林地276.56畝。是屬於較大的村莊,山丘普遍,種植面積廣,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豐富,但於當地人們保護意識較強,多片森林得以保存。有著悠久的年代,地下可能存有鉛之類的礦產。

人口民族


人口約1500人,主要民族漢族。

經濟概況


以農作物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農民月均收入大致¥5000。有一處省級無公害蔬菜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以種植毛葉棗和龍眼為主。
龍眼
龍眼
毛葉棗
毛葉棗

風景名勝


下樓村[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下轄村]
下樓村[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火田鎮下轄村]
漳江,原名雲霄溪,是福建省南部主要獨流入海河流之一。發源於福建平和縣博 平嶺山脈東麓大峰山,自北向南流經平和縣、雲霄縣,在雲霄縣南部石礬塔入漳江灣入中國東海台灣海峽。主要支流有火田溪、安厚溪、車圩溪、南溪、山美溪。全長66.2公里,流域面積1038平方公里。
漳江幹流,俗稱北溪,發源於平和縣大峰山下國強鄉東南部割厝,經項城入雲霄縣境,自北向南,經烏螺、車墩,在馬鋪鎮進入峰頭水庫,庫區接納安厚溪,到峰頭出庫,至下河鄉接納車圩溪,至東車竹根潭接納火田溪,至下樓接納南溪,經縣城城關至高塘分成南、北江,繞過佳洲島至石仔關重新匯合,經船場、竹塔、浯田、湖丘至石礬塔入漳江灣入台灣海峽。幹流全長66.2公里,雲霄縣境內58.2公里;流域面積1038平方公里,雲霄縣境內855.2平方公里。

美食


米梭

米梭
米梭
屬於餃子類,是雲霄家喻戶曉、比較有名的風味小吃。雲霄餃子類主要有水餃、煎餃、韭菜餃、水晶餃、米梭類等幾種,而真正算得上雲霄地方特色的那就是米梭。米梭的皮與其他餃子不同,選用的是上等糯米粉或地瓜粉,而不是精麵粉;用糯米粉制皮的稱為“糯米粉米梭”,用地瓜粉制皮的稱為“地瓜粉米梭”;製作原料營養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雲霄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米梭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雲霄民間吃食,配料獨具一格、頗有特色,製法皮薄餡滿、小巧玲瓏,自成一家之風味。如果慢咀細嚼,愈顯蝦米之香,深受雲霄老百姓的歡迎,雲霄民間有“好吃不過米梭(水晶餃)”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米梭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內包蘿蔔,精肉、蝦仁……等等。米梭,可以做為主食,也可以當做茶點待客。現在還登上大飯店、KTV等場合。

咸酥仁

咸酥仁是一種以花生為主料製作的美食,雲霄製作咸酥仁的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萬曆年間,雲霄地區就開始以精湛的工藝加工花生,有200多年的製作歷史。咸酥花生以酥、脆、香而聞名,色澤美觀、皮薄易剝、粒大肉滿、具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瘧之功效。雲霄咸酥仁,紅澤圓潤、顆粒均勻,咸酥甜香俱全,形隔壁響:學名酥糖,已有百年歷史,它以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技,科學配方,精選花生仁、優色味俱佳,是三餐和飲酒的最佳佐料,也老少咸宜的閑食。製作工藝獨特,將適度鹽水溶灑於烘乾后的花生米上,放入鍋內的熱砂中翻炒,嚴格掌握火候,保持食品的原色原味,形成獨家風味。

美食看法

作為吃貨,到哪兒都不忘吃喝。這次雲霄行的用餐安排實在深得我心,每一頓都很有當地特色,又頓頓豐盛新鮮,我們一行人無不滿意。作為萬年不出門的宅爹,諾爹對此次行程中的吃表示史無前例的滿意。一來對了他這閩南人的胃,二來菜的水準都不錯。在福建,雲霄最有名的除了枇杷,便是街頭巷尾都能搜到的燒窯雞。諾的早教老師蘇拉是雲霄人,當知道我們要去雲霄的時候一直對我說,燒窯雞一定不能錯過哦。我開始沒弄明白為什麼叫燒窯雞。後來問了一下才知道,雲霄好多人都會燒窯。就是把磚瓦砌成的窯穴燒紅,再將柴火取出,放進處理好的雞,再用沙子蓋在窯外面,等高溫把雞“捂熟”,就可以享用啦。我聽著就想起洪七公的叫花雞了,不由聯想到一副眾人大快朵頤,滿嘴肉香的吃喝情景。除了燒窯雞,我們還吃了烤魷魚、小河蝦、炒米粉拔絲芋頭蘿蔔糕,這些菜都很有當地特色,而且每一道都不失水準。雲霄的特色小吃還包括:雲霄水面、煎餃、水晶餃、米梭等等,這些都是雲霄人魂牽夢縈的家鄉美食啊,可惜這次沒機會試,只有等下次啦!發現雲霄太適合吃貨們了,下次俺們去了一定敞開肚子,使勁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