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鍾齡
孫鍾齡
孫鍾齡(?~1630),明朝萬曆年間人,明代戲曲作家,籍貫生平均不詳,字仁孺,號峨嵋子,又號白雪道人、白雪樓主人。從崇禎刊本《醉鄉記》所附王克家序中提到:“吾友孫仁孺,才未逢知”,可見孫鍾齡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文人。孫鍾齡的作品文詞極爽,守韻極嚴,是明代傳奇中特色鮮明的可讀之作,所撰傳奇今存《東郭記》、《醉鄉記》二種,俱存,合稱《白雪樓二種曲》,而以《東郭記》著稱於世。
孫鍾齡是明代戲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詳。
孫鍾齡的《東郭記》擷取《孟子》中“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再匯之以王驩、淳于髡、陳仲子等人的事迹衍化而成。齊人等吹牛家依靠詐騙手段居然步步高升,爬上了齊國將相的寶座,這正是對明末的荒唐吏治和黑暗官場的變相諷刺和深刻揭露。
《醉鄉記》寫烏有生和毛穎才情過人,卻在醉鄉之中屢遭磨難。銅士臭的高中導致烏有生事業上失敗;卓文君的妹妹嫁給胸無點墨的白一丁,又使得烏有生在婚姻上敗北。錢財權勢大於真才實學,這正是明代科考中黑暗一面的真實寫照。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並收兩劇,其中《東郭記》系據刻本中最早的明萬曆間白雪樓刊本影印,《醉鄉記》據明崇禎刻本影印。
戲曲史上往往將宗湯、學湯較為明顯並有所成就的劇作家們稱為
《玉簪記》作者高濂、《東郭記》作者孫鍾齡和《紅梅記》作者周朝俊,也歸納到“玉茗堂派”之中。以男女至情反對封建禮教,以奇幻之事承載浪漫風格,以綺詞麗語體現無邊文采,這正是宗湯、學湯的臨川派劇作家們所孜孜以求的重要方面。在戲曲創作理論中反對擬古和拘泥格律,其作品則飽含鮮明的反封建禮教的啟蒙思想,對封建禮教的黑暗政治進行了暴露和抨擊。明清兩代不少戲曲作家承其風格而特色相似,時稱“玉茗堂派”或“臨川派”。在國際上產生很大影響,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有詩文《玉茗堂集》、《紅泉逸草》和《問棘郵草》等。
是一部辛辣的諷刺劇,內容取自《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乞飲“東郭□間”故事,以“齊人”為主角,兼寫與他臭味相投的淳于髡等一夥無恥之徒,他們開始時在墳間乞食、偷雞摸狗,後來憑藉逢迎獻媚、權門行賄等卑劣手段博取榮華富貴;及至做官以後,又互相傾軋,勾心鬥角,醜態百出。孫鍾齡假託古人,揭露明代官場內幕的黑暗,兼吐胸間的不平之氣。情節與人物的處理,雖然明顯地作了誇張,但就內容和主題說來,仍然是嚴肅的。另一部寫“烏有生”和“無是公”等人物的鬧劇《醉鄉記》,也是孫鍾齡的抒憤之作,表達了作者對功名的感慨。
《醉鄉記》上、下二卷,共四十四齣。全劇通過寫一個荒誕的夢境鄉里的荒唐遭遇,
李白詩意
最早點出“醉鄉”二字,且又明確記述的是初唐的王績。這位五斗先生的《醉鄉記》則頗承這份初綱的髓神,尚有一縷清逸志氣,尚有一番神仙意趣。
王 績
孫鍾齡以種種漫畫式的描繪他的戲曲創作,多運用幻想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具有明顯的諷刺劇的特色。
孫鍾齡偏重於以嬉笑怒罵的態度暴露和抨擊現實,刻畫人物性格不夠深刻,以奇幻之事承載浪漫風格,以綺詞麗語體現無邊文采。
擷取《孟子》書中人物的事迹,並以《齊人》一章為主要線索,加以貫串,孫鍾齡借《東郭記》揭露了封建官僚和文人賄賂公行、廉恥喪盡的醜態,表現了憤世憂國的思想感情。
明代戲曲
銅士臭卻得以高中。孫鍾齡對當時顛倒是非的黑暗現實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他的戲曲創作,多運用幻想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具有明顯的諷刺劇的特色。他偏重於以嬉笑怒罵的態度暴露和抨擊現實,但刻畫人物性格不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