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
清代醫學家
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年輕時即精心學醫,並於北京開一藥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於一時。因其精究岐黃,於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並敢於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並繪製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徠
大事件
1768
出生
1768年出生。
1799
確定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嘉慶四年(1799)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1830
著成《醫林改錯》
道光十年(1830),著成《醫林改錯》一書(兩卷),刊行於世。
1831
去世
1831年去世。
畫像
徠王清任自幼習武,曾為武庠生,捐過千總銜。他平時還多用文言、辭令蔑視封建統治者的衙門。久之,縣衙與當地豪紳合流對其進行迫害。王清任不得不離鄉出走,輾轉去灤縣稻地鎮(今屬丰南區),東北奉天(今瀋陽)等地行醫。
清任受祖上行醫影響,20歲便棄武習醫,幾年間已譽滿玉田;30多歲時,到北京設立醫館“知一堂”,為京師名醫,善用黃芪。他醫病不為前人所困,用藥獨到,治癒不少疑難病症。據清光緒十年《玉田縣誌》載,有1人夜寢,須用物壓在胸上始能成眠;另1人仰卧就寢,只要胸間稍蓋被便不能交睫,王則用1張藥方,治癒兩症。
王清任一生讀了大量醫書,曾說:“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在臨床實踐中,就感到中醫解剖學知識不足,提出“夫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的論點。王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從此,王衝破封建禮教束縛,進行近30年的解剖學研究活動。
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溫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王冒染病之險,一連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30多具屍體內臟。他與古醫書所繪的“臟腑圖”相比較,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多不相合。王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說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
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1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后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過“以畜較之,遂喂遂殺”的動物解剖實驗。經過幾十年的鑽研,本著“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唯願醫林中人,……臨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轅北轍”的願望和態度,於道光十年(1830)即他逝世的前1年,著成《醫林改錯》一書(兩卷),刊行於世。梁啟超評論“王勛臣……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范行准所著《中國醫學史略》評價王清任:“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於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唐宗海《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云:“中國《醫林改錯》中,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因采其圖以為印證。”50多年來,此書已多次重版刊印。1949年後全國各地介紹王清任,研究《醫林改錯》的論文、評註,已不下50餘篇(冊)
清光緒木刻《補校醫林改錯》中的王清任像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針灸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棱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后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后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監床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床應用範圍頗廣,辯證準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醫林改錯》
王清任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主張醫學家著書立說應建立在親治其症萬無一失的基礎之上。他反對因循守舊,勇於實踐革新,終成名於世。《醫林改錯》一書極大地豐富了祖國醫學寶庫。此書曾被節譯成外文,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西方醫學界稱王清任為中國近代解剖學家。50多年來,此書已多次重版刊印。1949年後全國各地介紹王清任,研究《醫林改錯》的論文、評註,已不下50餘篇(冊)
王清任從少年時期開始學醫,由於學習刻苦,他很快就精通了醫學理論,醫術也很高明。他開過藥鋪,對許多藥物的性味、功用都很熟悉。王清任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疾病的病因、病理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許多病是由於血液流通不暢引起的。血液不流暢,淤積在某個器官或血管里,就影響了這個部位周圍組織的生理功能,引起疾病。根據這種“血淤致病”的學說,他研究處一些方劑,除上面說到的“通竅活血湯”外,還有“血府逐淤湯”、“嗝下逐淤湯”等,都很有效。
《醫林改錯》
王清任的著作為《醫林改錯》,這是一部幾百年來令醫學界爭論不休的書。書中主要闡述了兩各方面的觀點。其一便是“改錯”,王清任認為,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製了大量的臟腑圖。他認為前世許多醫書的講法不正確,須改正,故書名便為《醫林改錯》;另一主要內容主要表明了他對人體氣血的一個特殊的認識。他認為氣與血皆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氣有虛實:實為邪實,虛為正虛;血有虧瘀,虧為失血,瘀為阻滯。他認為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的,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倡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大法則,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說”。
《醫林改錯》
醫林改錯
後世醫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學說中對於臟腑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準確化過程。但是,大部分的中醫學者認為,中醫學在幾千年來對於“臟腑”的定義,從未真正使用過解剖學和形態學的方法,“臟腑”,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當中始終是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進行分類和定義的。“臟腑”在中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始終是一種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實實在在的器官。而《黃帝內經》當中也提到過臟腑的大小和重量等,甚至有人認為《內經》當中,甚至沒有說對肝臟的位置。實際上,很多學者在深層次的體悟之後發現,其間對於臟腑的重量、大小等數字上的描寫,蘊藏著高深的數術學的內容。在中國文化的歷程中,數術學說的神秘和深奧常使得很多人認為那是一種純意識的東西,而非現實存在,還有人始終對其抱有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但不論人們在主觀意識上是否定還是肯定,“數術學”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深入到了各個領域,並貫穿始終,中醫學說更是如此。既然很多人都已經承認中醫對於臟腑的認識並非形態認識,而主要是功能性的定義,那麼為什麼在《黃帝內經》這部奠基的理論著作中出現了類似形態學的內容呢?從該書的理論水平上來講,與整體思想不一致的觀點和論述,也決不會收載其中。因此,我們不必把中醫學描述重量和大小的數字具體畫,也就不會為其中的數字是否需要修改和準確化而大費周章了。同樣的道理,肝臟的位置,也不是指現代解剖學說中的肝臟,而是一種由“肝氣上升”、“肺氣下降”理論,和“左升右降”的氣機循行特點,共同衍生出來的“肝位居左”的功能化概念。因此,很多醫家對於王清任的“改錯”持否定態度,並有“醫林改錯,越改越錯”的說法。
而對於他的第二大理論,關於“瘀血”的學說,同樣存在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在理論上,有人說他創立的瘀血學說補充了中醫病機學和方藥學;但也有人認為王氏是在屍場對多具屍體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解剖而得出結論的,從研究方法上來講並不符合傳統的中醫認知法則,而且它所說的“瘀血”,實際上應該說是“死血”,失去了生命的人,身上的血液自然不會是流動的。而中醫理論中所講的“瘀血”,也並不都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在立法和用方上,大多數的醫家對其評價卻十分肯定。他在瘀血證的治則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創新,認識非常深刻,其間進行了更深透的分析,還留下了“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之類的優秀方劑。但在使用時必須辨證準確,才能使用這種方法,也不能僅限於氣血致病的學說,為醫者時時不可或忘辨證論治的原則,靈活機變,隨證加減。
雖然後世醫家對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他肯於實地觀察,親自動手的精神值得肯定。他為醫世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在瘀血證的立法及方劑的創立上,其發揚和革新有著很大的學術價值。
《中國醫學史略》:“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於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云:“中國《醫林改錯》中,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因采其圖以為印證。”。
梁啟超評論“王勛臣……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