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蟲
海里的軟體寄生生物
石灰蟲是海里常見的一種軟體寄生生物,分泌出來的物質為石灰質,主要生存在淺海距水面10米左右的地方。石灰蟲類動物是一種海生有害的附著生物,又叫螺旋蟲。本種在石槽村、星海公園等地均有分佈。共石灰質管附著在海藻或貝殼上,為經濟藻類之敵害。
它們在沿海不僅繁殖力強,附著優勢大,而且形成的石灰質遺管,成塊成批地固著在附著基上,蟲體死亡后遺管不易自然脫落,因而就構成了對海水中的設施和航船船底的危害,故又稱它們為污損生物。為了防除它們的危害,一般都沿用有毒的防污塗料漆塗在裝有可能被石灰蟲類附著的附著基表面,這種防污方法雖然行之有效,但塗料中毒料的滲出大量進入海洋,又對海洋水產品及海水造成了一種新的污染,如銅、汞、鉛、有機磷、有機錫等,最終又危害了人類本身的健康。
石灰蟲繁殖速度特別快,海域內的礁石、港口、船體、養殖籠等都是石灰蟲依附的載體。石灰蟲對於整個海洋環境有一定的凈化作用,但對扇貝等海產品養殖卻是致命的。
本種為小型管棲環蟲,棲息於一條呈螺旋狀的石灰質管中,管長為2-3毫米,管為右旋,管殼有隆起線。蟲體短小,頭部具鰓冠,鰓冠分二葉,薄而透明,各山6條呈羽狀的鰓絲所組成。殼蓋呈圓筒狀,除封閉管口外,並形成孵卵囊,由受精卵與能游泳的幼蟲均在其中發育。
身體透明,胸部有3個剛毛節,腹部彎1山。內部器官可透視。
重要的是鑒別螺旋蟲和經常侵襲壞死組織的繼發性蠅蛆。對原發性螺旋蟲蠅蛆病應迅速作出診斷,以便提醒牧場主注意檢出新的侵染。
錐蠅在傷口邊緣產卵200-300個,堆積成帶狀皰疹(Shingles)。約經12小時的孵育后,通過半透明的殼可看見被覆黑刺的幼蟲,卵塊外觀呈灰色。達到孵化時,幼蟲爬入傷口並鑽入鮮肉內。蛆採食防口和活組織的汁液,約在6天內完成發育。然後幼蟲從傷口脫落而鑽入土壤內化蛹。蛹期從8天到2個月不等,隨溫度而定。土壤冰凍可殺死蛹。成蟲在3或4日齡時交配,受精的雌蠅在6日齡產卵。在溫暖的氣候下,發育史在21天內完成。
生長的螺旋蟲幼蟲長約12毫米,體形逐漸變細,前端尖而後端鈍,大體上象螺旋。一對呼吸管從後面螺旋向前伸入體腔。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一,這對呼吸管含有深濃的色素。通過蛆的皮膚可以看見它們像兩條平行線,這是螺旋蟲的特徵。當完全或將近完全發育時,幼蟲呈淡紅色。
[臨床所見] 螺旋蟲作為集團(Colony)採食,深深地鑽入鮮肉內。傷口滲出大量紅褐色液體,幾乎完全覆蓋著幼蟲,並由於滲出液的排出而沾污數英寸面積的被毛。
在放牧動物中識別螺旋蟲侵染的一·個方法是根據動物行為的改變。放牧動物的小而相對地不易發覺的傷口也遭受螺旋蟲的侵染,引誘來的不僅是錐蠅,而且也有主要是尋找傷口吸吮滲出液的家蠅和麗蠅,它們極度搔擾患畜。由於搔擾的加副,患畜尋找保護而退到可能最稠密的樹木或灌木的隱蔽處。
[預后] 如果侵襲持續長達2周而不治療,同時產卵蠅又為數眾多時,宿主動物將幾乎肯定被殺死。侵襲后4天內處理傷口一般在一個月內即可治癒。
[防治] 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在蠅活動最盛的時候防止創傷,對不可避免的創傷進行預防性處理,定期和經常檢查放牧家畜,以便儘早地檢出被侵襲的情況,處理好存在的傷口,以殺滅幼蟲和防止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