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

福建省永春縣白馬寺

白馬寺,福建省永春縣白馬寺。

寺廟簡介


白馬寺[福建省永春縣白馬寺]
白馬寺[福建省永春縣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永春縣桃城鎮環翠村,建於宋朝,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

由來傳說


傳說當年永春縣遇到百年不遇的乾旱,唐三藏西天取經所騎的白色神馬,執意要到永春拯救百姓的困苦。神馬愛民的至誠感動了上蒼,上蒼普灑甘霖。永春百姓為紀念神馬的無量功德,建起白馬寺祭拜,並在元宵節舉辦馬燈遊藝,以娛神人。而這塊石頭是不是宋朝年間遺留下來的,還有待考古專家的考證。

文物古迹


2006年12月,在永春縣桃城鎮環翠村白馬寺里見到一塊四方形狀的石塊,四面雕刻有相同的八尊如來佛模樣的佛像,佛像栩栩如生。

寺廟規劃


白馬寺乃河南洛陽白馬寺的下院。相傳,唐朝時期,祖師爺真宗叔牽著白馬,馱著經書,從河南洛陽白馬寺出發,途經千山萬水,走到桃城鎮環翠時, 白馬突然消失了。真宗叔遂留此地,修建廟宇。為紀念祖地,故將新建寺廟取名 為"白馬寺" .
1,主殿 在唐朝年間所建寺廟的原址上,修建主殿。考慮到空餘地不多和保存山勢, 主殿僅建一進,即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按寺廟的規制修建,供奉三世佛.
2,配殿 在現址的基礎上,將其改建為配殿。配殿供奉觀音。另將兩邊的廂房作為僧 人起居之用.
3,天王殿 在配殿的對面,主殿的北側新建一配殿,即天王殿。天王殿和觀音殿對稱. 天王殿除供奉四大天王外,還供奉彌勒佛.
4,放生池 將現存的水塘進行擴建,改造為放生池。改建后的放生池位於三殿中間。建 議池內成片密植睡蓮科水生花卉,選擇的品種可以盡量多,並根據品種不同,進 行分片密植,以形成花型各異,花色多樣,花開季節不同的整體效果。選擇的品 種如: (1)佛座蓮:花型若佛座,重瓣,粉色. (2)千瓣蓮:粉紅色,花瓣可達 2000 枚以上,是睡蓮科中最獨特的一種. (3)紅邊白碗蓮:間色品種,花邊為紅色,花瓣是白色,極為特別. (4)王蓮:葉奇花大,飄浮水面,極為壯觀.
《重興白馬寺》殘碑
《重興白馬寺》殘碑
白馬寺宗教朝聖和休閑健身,初步形成設施配套,交通便捷,以水上休閑娛樂, 民俗文化,宗教朝聖,休閑健身,生態農業為主體的旅遊區,使環翠旅遊業在永 春,泉州頗具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