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打馬球的結果 展開
- 運動
- 黃胄水墨國畫
打馬球
運動
馬球,又稱馬上曲棍球,其英文名Polo源於藏語Pulu的音譯,意即“球”是騎在馬上用球杆擊球入門的活動,在我國古代叫“擊鞠”。對於馬球的起源,尚沒有確切的說法。普遍認為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波斯,隨後傳入吐蕃(現今的西藏)、中國中原和印度等一些亞洲國家。世界馬球運動當今風靡一時,不少國家把馬球作為一項高尚的體育活動在全國開展。
打馬球
在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項目中,有一種騎在馬上以杖擊球的運動項目—馬球。
打馬球
唐朝自開國皇帝提倡馬球運動后,300年間馬球運動久盛不衰。唐中宗景龍三年,吐蕃派遣使者尚贊咄(官名)來長安迎接金城公主。唐中宗邀吐蕃使者觀看漢人比賽馬球,尚贊咄見漢人打球藝術一般,便上前稟奏唐中宗,要與唐朝馬球隊比賽。中宗答應了吐蕃與漢人交鋒的要求。結果。經過幾局的較量,“吐蕃皆勝”。唐中宗見吐蕃人球技高超,又派皇室中的馬球高手臨淄王李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駙馬楊慎交、武延秀等四人出戰吐蕃十人。開賽之後,李隆基往來賓士如風回電激,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並大獲全勝。唐中宗大喜,賞賜了優勝者。七年後,唐玄宗登基,其馬球癮不減當年。玄宗曾數次登樓觀看打球。《題明皇打球圖詩》中說:“宮殿千門白晝開,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齡已老韓休死,明日應無諫疏來。”玄宗登基35年後,也就是天寶六年,頒詔規定軍隊須練馬球,由此馬球與軍事體育結緣。由於唐玄宗的球癮名揚天下,於闐國特派使臣送給玄宗兩匹專門用於打馬球的馬。當時交通不便,從於闐(現新疆南部)到長安,少說要走半年,可謂萬里迢迢。
打馬球
唐代的幾個球迷皇帝中,要算僖宗李儇的球技最高。他擊球時:“每持鞠仗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雷電,兩年老手咸服其能”。而其後的唐僖宗竟然還想出了“擊球賭三川”的花點子。那是在與四位大臣一起擊球時,“以先得球而擊過球門者為勝,先勝者得第一籌。”比賽結果,大臣敬瑄以贏球的方式贏得了三川節度使的職位。此事雖說荒唐,但可看出當時的打馬球已發展到何等狂熱的程度了。
唐昭宗李曄是唐代最末一個皇帝,也是朱全忠的傀儡。當他被朱全忠逼迫遷都洛陽時,六軍都已逃散。儘管如此狼狽,他還將十幾個馬球選手帶在身邊不離左右,可見當時唐朝宮廷中是如何沉湎於馬球了。
由於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帶頭參與,馬球運動也普及到了民間,甚至婦女也成為馬球活動的參與者。前蜀王建的“新調白馬派鞭聲,隔門摧進打球名”指的就是皇宮內宮女們的擊球情景。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的詩句“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銨初跨柳腰柔”,同是形容女子打球優美、活潑的姿勢。
中國古代的馬球運動從唐開始,一直到明,前後沿續了1000多年,演繹出了許多故事,流傳下不少詩篇。遺憾的是盛唐時的馬球熱,在進入清代後期以後,隨著西方文化的東漸和傳入的西方現代體育的衝擊,已經逐漸地銷聲匿跡了。中國開展的馬球運動還是從西方引進來的。
馬球運動最遲在中國漢代就已流行,地域包括中原地區在內的黃河流域一帶。無論在文獻的記述上,還是在有關實物的發現上,其反映的流行時間均比波斯、吐蕃等地早。可以這樣認為,中國古代馬球自漢代就開始出現於中原以至黃河流域,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成為了中國古代球類運動中主要的運動形式之一,尤其興盛於我國的唐朝,那時的馬球經常是一場百人以上男女同場競技,規模之大,可想而知。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不斷地改朝換代,馬球運動也時興時衰,再也沒有唐時那種盛況了。
打馬球
與此同時,馬球被引入英國本土。1869年,一名騎兵軍官組織了一場即興比賽,拐杖和桌球被用於比賽,儘管操作不便,但主意不錯,由此可見他們對馬球的狂熱。就在那年末,第十騎兵團的上尉Edward Hartopp將馬球用具帶回英國,並進行了首場正式比賽。那時的馬球一般有八名球員,每隊四人,規則較少。後來,第十三騎兵團上尉John Watson起草了第一份正式的比賽規則,這為1886年成立的英國馬球總會指定標準的比賽規則奠定了基礎。1876年,美國的第一個正式俱樂部——西切斯特馬球俱樂部在紐約誕生。隨著更多俱樂部和相關結構的成立,馬球的規則也逐步被標準化,由此,現代馬球運動終於在歐美大陸誕生了。而在亞洲的中國,是馬球的發源國之一,也是世界上馬匹最多的國家之一,有著豐富的馬品種,如:三河馬、蒙古馬、伊犁馬、河北馬等,這些都是適於打馬球的良馬。中國還有資源豐富的天然遼闊的大牧場,這些對開展馬球運動都是極為有利的條件。
新中國建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馬球和馬術運動,組建了多支馬球隊,還舉辦了馬球訓練班,並把馬球作為第一屆全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大大推動了我國馬球運動的發展和提高,無論就其規模還是水平,都是舊中國所無法比擬的。但是當時的馬球比賽大部分以表演為主,即使是在全運會上也是由幾個少數的參賽隊進行比賽,跟外界交流比賽極少。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各省的馬球隊也紛紛下馬,連解放軍馬球隊也未能倖免,這無疑對中國馬球運動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為馬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被譽為“王者的運動”、“精英的運動”的馬球,也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愛好者的參與。在這些馬球愛好者中也不斷地湧現出一批“精英”和“王者”。北京長城陽光山谷馬術俱樂部就是一個“精英”和“王者”薈萃的地方。
隨著交通工具以及場地等的限制,其實在自行車上也是可以打球的,英國倫敦最近就興起了這樣的運動——自行車馬球。自行車馬球是由愛爾蘭人在19世紀末發明的,當時的比賽場地是草地。但隨著城市的擴張,草地越來越少,這項運動漸漸沒落下去。但現在,自行車馬球又開始流行起來,因為人們把比賽挪進了足球場或籃球場,這在城市中是很容易找到的。
倫敦流行自行車打馬球
另外,自行車馬球的比賽規則很靈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臨時決定雙方上場人數,1對1、2對2,隨玩者怎麼定;可以按時間比賽,得分多者勝;也可以規定一個分值,先達到這個分數的為勝方。
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
《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
打馬球銅鏡
打馬球銅鏡唐代作品,直徑19.3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館。外形為八瓣菱花,鏡背面飾有四個連續動作的馬球手,工藝精湛,是研究古代馬球運動的可貴資料。
一個國家馬球運動的興衰,與該國科學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程度以及政治的穩定與否有著密切的關聯。這項古老的運動在我國經歷了從風靡到衰落,又從衰落到復甦的時期。馬球,以其獨有的魅力又在重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尤其是在中國,這個跟馬球一樣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的文明古國里,越來越多的子民正積極的投身於這項運動。馬球,這枚神奇的瑰寶將在中國的土地上掀起新的浪潮。
世界馬球運動當今風靡一時,不少國家把馬球作為一項高尚的體育活動在全國開展。無論馬球起源於何時何地,但是有一點是不容否認的,那就是馬球運動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時期。現代馬球運動在中國正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馬匹的質量還是運動員的水平跟國外馬球強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能只沉醉在歷史的輝煌里,應該以嶄新的姿態,虛心學習,像先人一樣把馬球這項運動在中國再次推向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