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山

南明山

南明山位於麗水市蓮都區城南 1.5 公里,1985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公里。

南明山與麗水城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迹隱現於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後飛泉飄灑而下。宋時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氣亭,俗稱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長10餘丈,橫架岩間召喚梁,稱石樑。石樑上有名人真跡。

基本簡介


南明山
南明山
樑上遍綴名人題刻,梁下為印月池,池畔有宋張康國摩崖題記。池西有獻花岩、彌勒龕、石門和創建於宋代的仁壽寺。再上有高陽洞,洞壁多宋人題刻,其中有沈括、孫沔題刻和記載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和十六年當地兩次水災的長篇題刻。山頂雲閣崖刻有傳為葛洪書的“靈崇”兩大字和傳為米芾書的“南明山”三大字。

有關傳說


南明山
南明山
南明山,位於浙江省麗水市南環路,蓮都區城南 1.5 公里,傳為晉代葛洪修道之處。今山頂雲閣崖刻有“靈崇”兩大字,傳為葛洪所書。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迹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古人有詩寫照:“荷香僧院靜,泉響石樑幽。古洞誇仙跡,虛亭豁遠眸”。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麗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摩崖題記分佈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南明山現存摩崖題記58處,主要分佈在石樑、高陽洞、雲閣崖三處:石樑現存題記20處,其中有北宋元?八年(1093年)處州太守關景暉的題刻。該題記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樑”二字。此外,還有明、清兩代有關南明山遊記的碑刻六方;高陽洞有摩崖石刻15處,多為北宋時期,在下洞口附近刻有“沈括、王子京、黃顏、李之儀熙寧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等字,此題記是沈括察訪兩浙農田水利游南明山時所刻。在高陽洞口還有一則記載洪水的題刻;雲閣崖有摩崖石刻12處,其中“靈崇”二字傳為東晉葛洪所書。南明山摩崖石刻,位於浙江省麗山市蓮都區城南1.5公里的南明山上。與城區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迹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此地傳為晉代葛洪修道之處。現有摩崖石刻58處,主要分列於石樑、高陽洞和雲閣崖3處。石樑長達十數丈,凌空橫懸,喻為“半雲”、“懸虹”,刻有題記20處;高陽洞有摩崖石刻15處,多為宋人遺跡。雲閣崖有石刻12處,其中“靈崇”二字,書法遒勁,相傳為東晉葛 洪所書。“南明山”三個字為北宋傑出書畫家米芾書寫的正書,字徑零點五米,筆力遒勁,飄逸灑脫。旁有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處州郡宋劉涇的贊語和題款,讚美米芾手跡“書之字奇崛,與山兩相高。山可朽壤為,此書常壁立”。據志書記載,“南明山”三個字是當時處州郡宋劉涇到漣水請米芾書寫,帶回麗水刻在南明山閣崖的。山與城之間有碧波漣漪的甌江穿流而過。隔江相望,寺閣掩映在叢林,古迹隱現於丹崖。對於這樣一個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詩曰:“荷香僧院靜,泉響石樑幽。古洞誇仙跡,虛亭豁遠眸”。1981年南明山摩崖石刻列為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構成

南明山摩崖題刻主要分列於石樑、高陽洞和雲閣崖3處。

石樑

石樑位於南明山半山腰,走完“百廿步”石階,迎面便是著名的南明山大石樑,一條巨石橫空十餘丈,氣勢雄偉,也叫“仙橋”,與縉雲仙都的石筍有異曲同工之妙。石樑上有“半雲”、“懸虹”等摩崖石刻二十餘處。相傳是晉代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學家葛洪書寫的,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一處。刻石深約米指,字徑零點四五米,隸書,筆法古樸渾厚,摩刻在南明山雲閣崖間。《處州府志。金石篇》贊其“飄若游雲,矯若驚龍”。
南明山
南明山
雲閣崖南明山摩崖題刻米芾題上高低錯落地遍布歷朝學者、文人的題刻。測覽這些題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兩個隸書題字——“靈崇”。這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字徑一尺四,深約半指,筆法古樸渾厚。《處州府志·金石篇》贊其“飄若游雲,矯若驚龍”。相傳是我國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學家葛洪書寫的。據說他曾經隱居麗水南明山煉丹,仁壽寺後有一口古井,葛洪煉丹時使用過這口井裡的水,故名“葛井”,井水冬暖夏涼,清澈甘冽。清處州太守陳璚還為此留下了“葛翁仙去也,何處覓丹砂。虹斷石樑瀑,鶯留山洞花”的詩句。至今,這一帶地方仍有葛洪煉丹的故事在流傳。在葛洪手跡的旁邊,有北宋紹聖年問處州郡守劉涇的書贊題刻,讚譽葛仙翁真跡“靈崇故揮掃,縹緲神飛驚”。劉涇是四川簡州人,北宋熙寧進士,他工書善畫,對金石頗有研究,並編有《成都刻石總目》。這條八百多年前的書贊考證,可以消除歷來對葛洪手跡的質疑,題刻因風雨沖刷剝蝕,後人摩平復刻,鐫刻著北宋傑出書畫家米芾書寫的“南明山”三個行書大字。字徑一尺五,筆力遒勁,飄逸灑脫。旁有劉涇的行書題款,讚美米元章手跡“書之字奇崛,與山兩相高。山可朽壤為,此書常壁立。”,米芾精於書法,用筆俊邁,索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宋史》本傳說他“特妙於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他的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齊名,人稱“宋四家”。米芾並沒有到過麗水,據志書記載,“南明山”三個字是當時處州郡守劉涇到漣水請米芾書寫,帶回麗水鐫刻在南明山雲閣崖的。

高陽洞

高陽洞南明山摩崖題刻上的“靈崇”二字由一塊巨石覆蓋于山崖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洞隙,長二十米,寬三米。洞壁上有許多題刻,最引入注目的是洞北壁北宋著名學者沈括的題字:“沈括、王子京、黃顏、李之儀熙寧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共四行二十一個字。正書體,字徑六寸。宋神宗熙寧六年即公元—零七三年,沈括奉命察訪農田水利,行經麗水,順便遊覽南明山,欣然題刻留名。高陽洞洞口的下首崖壁上還有無名氏刻寫的《高陽洞紀事》:“大宋紹興甲子丙寅歲,洪水自溪暴漲,約高八丈,人多避於樓屋,誤死者不可勝計,因紀於石,以告後來。”紀事真實記錄了公元一一四四年和一一四六年兩次洪水暴發給麗水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南南明山高陽洞摩崖題刻明山摩崖題刻主要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說“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為浙南地區的旅遊勝地。南明山最高處是“雲閣崖”,它是一塊高16米,寬66米左右的崖避,崖上建一個四角閣。在閣後方的崖避上,有葛洪題刻的“靈崇”兩字,字態“飄若游龍,矯似驚龍”。還有米芾井,名葛井,傳說是葛洪當年煉丹用的水井。南明山摩崖石刻位於麗水城南三里許的南明山。現已查明摩崖石刻有五南明山石樑摩崖題刻十八處,其中有相傳為晉代道教理論家葛洪所題的“靈崇”,北宋傑出書畫家米蒂“南明山”題字,北宋沈括的記游題名。還有南宋紹興年間,洪水災害及“處州七千子弟”應徵抗日的題記,具有極為珍貴的史料價值。在石樑下另立有明、清兩朝名人記游南明山的詩刻碑石六方。摩崖石刻以石樑、高陽洞、雲閣崖三處最多。南明山摩崖題刻南明山摩崖石刻於1963年3月11日被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雲閣崖、高陽洞、石樑及山上其他各處摩崖題刻及所在岩壁。建設控制地帶:整個南明山文物風景區。南明山摩崖石刻不僅是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而且其中許多摩崖石刻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這些不同年代的摩崖石刻,或富於天然之意趣,或體量巨大、氣勢恢弘,或為名家手筆,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說“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南明山最高處是“雲閣崖”,它是一塊高16米,寬66米左右的崖避,崖上建一個四角閣。在閣後方的崖避上,有葛洪題刻的“靈崇”兩字,字態“飄若游龍,矯似驚龍”。還有米芾井,名葛井,傳說是葛洪當年煉丹用的水井。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迹隱現於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半山處有峭壁直立,稍上有爽氣亭,俗稱半山亭。又有巨石長十餘丈,橫架岩間,稱石樑。石樑及梁下的印月池、稍上的高陽洞以及山頂雲閣屋等處多存古人題刻,以宋代作者為主。印月池西有建於宋代的仁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