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史君碑

540年創於河南長葛市的碑刻

《敬史君碑》全稱是《禪靜寺剎前銘敬史君之碑》。據碑文記載,此碑刻石於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其主要記述了敬顯俊(即敬史君)的生平、履歷和功德。讚頌了其擔任地方官時治理有方,勤政愛民的諸多事迹。

簡介


敬史君碑
敬史君碑
《敬史君碑》是北齊敬顯雋(敬史君)的功德撰銘。該碑碑文共二十六行,滿行五十一字,全文共一千二百六十五字,字跡保存基本完好。該碑通高250厘米(碑座除外),寬84厘米,厚26厘米。90厘米高的碑額上,碑額雕刻為蟠龍倒首,中間為一龕,龕內造像為釋迦佛,佛兩邊為二弟子二菩薩,後邊為二飛天,下邊為九位供養人,雕工精細,是研究我國古代石雕藝術的珍貴資料。碑文為由隸到楷過渡的魏書體,清人輯入《金石萃編》。

地理位置


《敬史君碑》現位於長葛市第十四初級中學(原老城鎮第一初級中學)院內。長葛縣,隋置,相傳這裡是上古時葛天氏的故地,歷史悠久,人文燦爛。

歷史


此碑刻於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原立於潁川長社縣禪靜寺前(今老城鎮西北4公里、轆轤灣村西),后寺毀碑沒,長埋地下。清雍正六年(1728年)農民耕地時發直到清乾隆三年當地農民掘土時才重見天日,碑體保存完好,碑面平滑如初。十四年(公元1749年),移立於城內陘山書院(今長葛市第十四初級中學),建亭保護,並在碑陰刻跋,沈青崖撰文,張庚書丹。現立於長葛市老城鎮。
196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拓片曾於1973年赴日本展覽,並編入書法大字典。“文化大革命”中,碑額上的釋迦佛、蟠龍的頭部和碑身部分文字被砸壞。1981年4月縣人民政府發文保護,並撥款重修碑亭,重建之碑亭為正方形磚牆,南北開門,東西開窗,單檐尖頂,四角挑出,仿木水泥結構。
2004年,河南省文物局再次撥款10萬元,於2006年8、9月份重新修建了保護房,並在碑體外加裝了玻璃罩以供觀賞,保護房為正方形,南北開門,東西開窗,單檐尖頂,四角挑出,仿木水泥結構,並刻石記載。
為進一步加強對禪靜寺造像碑及保護房的保護,2009年5月,長葛市文物管理所籌資在保護房的外圍修建了鐵藝護欄,解決了禪靜寺造像碑的安全和保護問題。

書法價值


《敬史君碑》其書法婉雅樸厚,古氣磅礴,字體扁而勻稱,圓潤含蓄,古厚精勁,既繼承了張玄墓誌之遺風,又開了唐楷之先河。堪為虞世南褚遂良的前驅。是書法藝術由魏碑向唐楷轉型的過渡時期的代表作品。與《張黑女墓誌》有相契合處,清人所著的《金石萃編》有所記載。
此碑是魏碑晚期作品,所以,已經沒有了早期作品中那種荒疏、粗率,任意為之的特點,它已為魏碑向唐楷的轉化作了鋪墊,此碑文字完好且含篆意,用筆精雅而圓融,一派恬靜安詳的意態和趣味。在起收筆中方圓兼具,以內斂筆致見長,不求張揚,顯得古厚精勁。
此碑初拓本七行[克剪封鯨]之[鯨]字未損,[識]字無裂痕道。稍舊拓本七行[亮]字未損。
《敬史君碑》拓本
《敬史君碑》拓本

評價


楊守敬平碑記》說:“六朝人正書多隸體,此獨有篆意,古厚精勁,不肯作一姿媚筆,自是老成典型”。顯示出了成熟期魏碑書法的獨特魅力。
康有為編著的《廣藝舟雙楫》中,把《禪靜寺造像碑》列為碑品中的“逸品上”、“靜密茂穆之宗”,並一再稱道:圓勁遒厚,以渾逸開生面,若閑鷗飛鳧遊戲汀渚,實即石如鄧石如楷書所從出。
清末書法家沈曾植對敬史君碑也情有獨鍾,他寫道:“東魏書人,始變隸風,漸傳南法……此碑不獨可證《蘭亭》,亦可證《黃庭》,倦遊翁(包世臣楷法,胎源於是。門下諸公,乃竟無敢問津者,得非門庭峻絕,不可輕犯耶?”“蓋南北會通,隸楷裁製,古今嬗變,胥在於此。而巔崖峻絕,無路可躋……每展此帖,輒為沉思數日。”同時此碑被書法界公認是魏碑中的精品,是“龍門二十品”之外的“品外之品”。
碑刻的後面,留存有乾隆十七年移置時的刻制的跋文,文中對碑刻的書法藝術大為推崇:“書則自晉趨唐,為歐褚(指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和褚遂良)前驅。
民國時期,以出版碑帖精良著名的古鑒閣編選了《古鑒閣藏敬史君碑集聯拓本》一書,將碑中文字集綴為朗朗上口的對聯,以便於人們摹寫應用。能夠得到“集聯”待遇的碑刻,其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