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震

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韓震,男,漢族,1958年5月生,山東省陽谷縣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長。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韓震校長在北外就職典禮上講話
韓震校長在北外就職典禮上講話
1975年6月韓震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

工作經歷

1976年12月到茌平縣電器廠工作,先後做過鉗工和車工。
1977年考入山東師範學院聊城分院(現為聊城大學)政治系,
1982年春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隨後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攻讀西方哲學碩士學位。
1984年12月畢業留校任教。
1997年在職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91年5月至1994年5月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2000年9月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主任。
2003年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成立後任首任院長。
2006年2月至2012年8月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長。
2018年5月9日韓震在《光明日報》發表《馬克思主義何以能推動中國發展進步》論文觀點。
2021年1月15日,任教育部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指導專委會主任委員。

任免信息

2018年3月2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韓震不再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2020年10月22日,韓震被聘為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

社會任職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評審專家,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與專業設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北京市哲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西方哲學史》首席專家,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主編,《世界哲學》、《外國哲學》、《哲學門》、《新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教師》等報刊編委會委員。曾入選北京市“跨世紀青年理論工作者百人工程”培養計劃、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培養人選。2000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2020年11月,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代歐美哲學、西方歷史哲學。1993-1994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斯坦福大學進修;1998年獲“歐洲-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項目基金會”資助,作為訪問研究員到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研究歐洲一體化問題;2002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哈佛大學作學術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10多項,其中重大攻關項目2項。發表個人專著和主編著作10多部,教材6種,譯著4部,論文、譯文300餘篇。

獲得榮譽


1991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1994年獲第一屆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市第三屆高等院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青年獎,1998年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0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北京市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2年獲教育部第三屆高校青年教師獎,2006年獲教育部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21年9月,入選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勵名單。

人物觀點


1.民主既是一種價值理想,也是一種現實的社會治理安排。從發展的角度看,社會應該是越來越民主的社會,人民應該越來越能夠決定社會的進程。一個不斷進步的社會,應該是越來越民主的社會。建立人民當家做主、公平正義、自由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因此,民主,確切說社會主義民主,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倡導的價值觀。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把人民民主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2.民主價值和制度代表著人類歷史的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承認資本主義民主價值觀相對封建等級制的歷史進步性,但也充分認識到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歷史局限性。相比於封建等級和世襲制度,現代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民主價值觀也應該具有世界歷史意義,這就是說,民主價值和制度代表著人類歷史的前進方向。
3.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力所在。民主是一個歷史性的概念。在歷史性的意義上,不能認為民主概念是完全西方的概念。在漫長的中世紀,歐洲既沒有民主自由,也沒有人權,有的只是神權、王權和等級差別。除了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微弱之光外,歐洲也長期處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的黑暗籠罩之下。民主自由是某種現代性概念,儘管這些概念經歷了人類的長期摸索,其中也有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探索——“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當然,作為現代性概念,中國人民對民主的追求,的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近代以來,為了建立人民民主的社會,中國人民前赴後繼,進行了不懈的奮鬥,這恰恰說明了人民的民主自由代表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方向。
4.人民民主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在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民主需要制度性和程序性選舉,但是不能把民主的實質僅僅歸結為選舉。選舉是實現民主的某種手段,而選舉本身並不就是民主的目的。民主權利應該包括經濟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社會民主方方面面,可是許多西方國家的民主已經異化成為幾年輪番一次的選舉,人民也成為僅僅在這個時候才行使“權利”的公民,平時卻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政策缺乏真正的影響力。許多政客選舉時許下許多的承諾,可是選舉之後就拋到腦後,選舉語言已經成為大家都需要面對的一種“現實”。就如格雷格·鮑威爾(Greg·Power)在2012年4月發表的《全球議會報告》中指出的:“民眾對議會所審議問題的真正影響是有限的。”更有甚者,大選已經成為代表利益集團的政黨爭奪權力的政治秀。在這種政治秀情境下,競選人往往偏重於表演和不負責任的承諾,許多人缺乏真正的管理經驗,有的只是表演和作秀的才能。很多二流演員成為頗受媒體青睞的“政治人物”,二者之間顯然有某種表現和象徵意義。在政界和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許多人沒有多少從政經驗,卻因為有較強的表演能力而一步登天,無法應付複雜的社會問題,這是西方社會治理出現危機的原因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不僅有民主,而且我們的民主探索更具實際意義和實質內容。我們不僅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且在任何基層都有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人民民主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在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西方人說不怕總統而怕經理,而在中國基層領導的任命和提拔都要進行民主測評,每年由群眾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評議,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群眾著想的幹部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那些只考慮自己利益的人,那些碌碌無為的人,都會感受到群眾測評的壓力。更加重要的是,中國的高級幹部都由基層工作開始做起,有不同層面和範圍的民主生活經驗,都在不同的層級上得到群眾的評判和民主生活鍛煉。
5.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應該愈發展。既然民主是一個歷史概念,社會主義要建立更加廣泛、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民主形式,那麼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應該愈發展。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極倡導民主價值觀,但是我們所倡導的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民主”,而是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如果說古希臘的民主是少數奴隸主的民主,資本主義的民主是資本主導的片面的民主,那麼馬克思主義的目標是徹底解放全人類,建立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社會。實現真正全面的人民民主,實現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理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

書籍作品

書籍作品
生成的存在

生成的存在

西方歷史哲學導論(修訂版)

西方歷史哲學導論(修訂版)

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

自由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