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

上海地標建築之一

萬壽寺,地處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始建於三國公元232年,東吳孫權因感外祖姑母養育之恩,將其原居宅翻建為佛寺以供靜修念佛。佛院建成后,孫權誥封外祖姑母為“萬壽護國夫人”,並御筆金書“萬壽院”匾額。

寺院簡介


萬壽寺,地處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始建於三國公元232年,東吳孫權因感外祖姑母養育之恩,將其原居宅翻建為佛寺以供靜修念佛。佛院建成后,孫權誥封外祖姑母為“萬壽護國夫人”,並御筆金書“萬壽院”匾額。護國夫人圓寂后,萬壽院成為一方佛教聖地,歷代帝王多有駕臨敬香禮佛者,僅有史料記載的就有:東吳會稽王孫亮、東晉元帝司馬睿、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陳宣帝陳頊、五代吳越王錢謬、南宋高宗趙構、元末吳王張士誠等。千百年間,數度興廢,寺名亦隨之不斷更易,先後有“護國娘娘廟”、“萬安寺”、“ 萬壽寺” “祝聖道場”等名稱。

歷史沿革


南朝陳宣帝太建年間(公元569—582年),萬壽寺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據史料記載,當時的萬壽寺共分6進,山門前,九層寶塔高聳,公約16丈,全寺大小殿堂208間,僧眾300餘名。
1861年,萬壽寺在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中再遭破壞。1865年重修后,萬壽寺前後三進殿,前進為山門,二進為正殿,三進為方丈室,各進兩側以廂房連接,如此格局保持明國初期。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僅存的一座正殿被迫拆毀,萬壽寺可謂毀損殆盡矣。
1993年12月,經金山縣人民政府批准,萬壽寺重建工程正式啟動。1997年11月,續建法師從上海佛學院畢業後分配到此開展工作。帶領僧俗大眾,篳路藍縷、再起山林,歷經十多年艱辛,先後建造起大雄寶殿、三聖殿、鐘鼓樓、功德堂、齋堂、伽藍殿、寮房等寺院主要建築。
2009年2月,又陸續修建了藏經樓、天王殿、庫房、居士樓、放生池等設施,重修了三聖殿。新建后的萬壽寺,佔地38畝,建築面積13000餘平方米,常住僧人20餘名。寺院整體布局合理有序、錯落有致,亭台樓閣、雕梁畫柱,梵剎雄偉、佛像莊嚴,院落雅緻、古樸清幽,寺僧修學嚴謹、道風純正,信眾虔誠發心、勉力護持。
2014年10月10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聚十方善信的熱心護持、兩序大眾的悲心善願,萬壽寺隆重舉行“全堂佛像開光暨續建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法會。寺內鮮花雅樂,紅氈鋪地,旌旗搖曳,香煙繚繞。高僧大德紛紛到寺祝賀,四眾弟子上千人前來觀禮,共襄盛舉,共同見證了續建法師榮登法王座、廣作獅子吼的莊嚴盛況。續建法師升座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法師始終堅持佛教的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引導信眾,正信正行、正知正見,全心全意投身在弘法利生的事業當中。
以千年文化為積澱,以莊嚴梵剎為平台,在硬體設施建造完后,隨著萬手書法碑廊、萬眾聞法熏修、萬冊寶典珍藏等文化事業的積極推進,萬壽寺正沿著“人間佛教”的道路,朝向弘揚萬壽文化、重鑄萬壽輝煌的目標穩步前進。